北街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清单及指导要点

更新时间:2025-05-05 00:41:19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酒诗兰)

一年级学生入学指导清单

一、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 .

适应强:和小伙伴很快能认识,能玩在一起。

2 .

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

3 .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10

分钟左右。

4

.观察力:有限区,分

6

9

5

.想象力:很丰富,能联想到的实物,想象事情开展的结局变化 等。

6

.思维能力: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明白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 是两个,不

懂一加一是二,所以要用实物学习引进抽象事物。抽象 思维初步形成。

7

、人际交往:简单,崇拜老师,伙伴之间相处以游戏为主。

8

、个性:初步形成,也是培养孩于良好个性晶质的关键期。

二.

VS适应游戏模式

VS

学习模式 无任务

VS

有任务

不适应表现:

前期:坐立不安喝水上厕所做小动作 中期:咬笔头,咬手指,咬指甲,抠

橡皮。

(2)

个性化评价:多样性、分层次地设计评价内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测评,让

有特长的学生选择自己比较优秀的方面展示才华,开展个性。

(3)

元评价:充分利用教师评、家长评、自我评、同伴评等多种形式实 现多

元化的评价,努到达客观公平公正。

后期:磨蹭,拖延时间,对学习不感兴趣。

三、好习惯是坚持和强化出来的

1

.行为习惯:举止文明,老实有信,尊重他人,遵守秩序,守时 惜时,生

活自理,卫生习惯。

2

.学习习惯:倾听、语言表达、书写完成作业。

3

.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4

.正向关注,放大优点,发现例外,及时强化。

成人引导:感受到上学的快乐,传递积极正面情绪。理解孩子 的不适应。

纳孩子的行为。给于积极正向鼓励,支持。心理咨询 帮助。

.

帮助儿童尽快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和适应。

、刚入小学敞好

件事

1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

.抓住儿童智力开展的第二高峰期,重视学习辅导,促进智力开展。

训练内容:

注意力:抓手指,-边倒,飞飞跑跑,正话反说。

记忆力:数字记忆,空间记忆,位置记忆,词语记忆。

想象力:续编故事,图形拓展,实物用途。

感觉统合(闽读):跳绳,传球,玩羊拐,推滚环。

一年级新生适应性教育指导要点

为了有效减缓-年级新生入学的焦虑,帮助孩子由幼儿园学习生活平 稳过渡

到小学学习生活,让更多普通的孩子尽量缩短不适应期,为一年级 新生开发出一

套适应性课程,坚持课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推动课程、 教学、评价、管理

改革的协同转变。这一课程的开发极具现实意义,能为 教师提供最切实际的帮助,

能使他们从思想认识到教学行为都真正做到 “幼小衔接”的适应性教学与管理。

一、适应性课程的开发

课程目标:帮助一年级新生克服畏学、恐惧的心理,缓解学生入学的焦 虑。

一、适应性课程的开发

课程目标:帮助一年级新生克服畏学、恐惧的心理,缓解学生入学的焦 虑,帮

助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生活评稳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在轻松的适应 性课程学习中,

让学生喜欢学校生活,愿意和教师、同学交往,为新学期顺 利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

动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根据适应性课程目标、-年级课程内容及新生学情,我们进 行了基

础性课程的整合、活动性课程的开发及校园〃三习”课程的开发。

(一)基础性课程的整合现行基础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门]类过多、内容重

复、模块重合等。

虽然不同的课程下的课时目标不同,但是在相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 行整合。

根据-年级基础课程内容及新生学情特点,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整 合:

(1)

“品德与生活”与“语文”开学第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2)

“美术”第一课《新朋友》制作名字牌与“音乐〃第- -课《好朋 友》

整合。

(3)

〃人与自然与社会”中的各项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课”整合。

⑷〃人?自然?社会”与“班队活动课”整拾,增加学生的技能学习内 容,

提升学生的情绪管控能力。

⑸“数学〃准备课与“人?自然?社会”中的“管理我们的物品”内容 整

合,结合数学的序列体验教学,学会有条理地整理学习用品。

(6)

“语文”入学教育与“品德与生活”内容整合,开展如参观新校 园、

认识新同学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缓解入学的焦虑和 不安。

(二)活动性课程的开发

儿童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去欣赏和体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 可以学

得少一点,但应该学得深入一些。任何学习都应当让儿童深入地探索 和体验,才

能获得真正的教育。为帮助学生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在环境、

制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和人际关初面的变化和衔接,到达调节、观察 和动手

实践的目的,者所在学校开发了以下活动。

1

.晨间微活动

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空气清新、舒心,是进行体育活动 的好

时机。实践证明,开展多种形式的晨间活动,不仅能锻炼儿童肌体,增 强体质,还

能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开发了微朗 诵、微运动和微谈

话的〃三微”间活动。

2

.半日调节活动

根据新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欲上午的第 四节课

安排不同的活动。同时结合〃人?自然?社会”,制定如下调节活动:” 做游

戏” “玩小棒” “跳房子" “挑花线” “踢健子”等。

3 .

观察活动

观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一般观察活动分为:物体 观察活

动、展示观察活动、现象观察活动、户外观察活动四种活动类型。 在适应周,根

据不同的需求,利用午间活动时间,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不同 的观察活动。

(三)〃三习”课程的开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 要养

成良好的习惯。”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在特定的年 龄阶段形

成的。而小学一年级恰恰是习惯形成的最正确时期。作为一年级教 师除了做好教

学工作以外,对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也至关重 要。因此,我们开发适

应周的行为习惯课程,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 习惯构建〃三习”课程,以

帮助新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1 .

生活习惯

从路队训练、文明就餐、课间活动等方面,把活动作为课程内容,利用 活动

体验、习惯训练等纺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适应小学 校园生活。

2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训练是新生适应小学生活的必要内容,根据适应性的课程目 标,提

高学生参与学校学习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我们从整理桌凳整理书包、 整理抽屉进

行训练,编辑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学生养成习惯,设计评价活 动巩固训练成果。

3 .

品行习惯

从文明如厕、喜爱阅读、友好交往等方面构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养 成良好

的品行习惯,从幼儿园的好孩子过渡到小学的好学生。

二、适应性课程的实施(一)一年级新生适应周周课表设置。

为缓解一年级新生入学焦虑,开学第一周对一年级新生实施适应性训 练。因

此在适应周课表的设置上,按照“三习”课程、活动性课程、基础 性课程重新排

课,减少基础性课程内容,增加“三习”课程和活动性课程内

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秩序观念、习惯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 备。

(二)课程教学的形式.协同教学

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两个以上教师的合作下,负责担任 一群组

学生的全部教学或主要局部教学。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 虑。

(1

)主题不同。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来分组, 对每个

主题都可以深入地探索。

(2)

个别差异。同一个班上,总是有些学生学得快,有些学生学得慢, 教学

活动的组织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效的差异分组,教师针对不 同情况的学

生进行指导。

1 .

全科教学

全科教学的实行能在一定意义上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最大程度上减 少目前课

程体系中还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充分表达教师在课 程改革与建设中

的主动性、自主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2 .

跨学科教学

依托学科课程和学校活动进行跨学科整合,组织和设计激发学习动力 的学

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让每位学生平稳过渡。围绕统一主题,教师结合各 自的教材内

容,不再按照进度以一节课为单位进行备课,而是围绕主题进

行内容梳理,调整教学进度,制定教学目标。教师互相协调合作,调整授课 顺序,完

成活动目标。

(三)条件的保障

.

活动器材

(1

)午间游戏,从幼儿园借雪花片、积木等开发思维的玩具,在中午 休息时

提供给学生玩。

(2 )

大课间活动器材,结合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带绳子,在大课 间活

动时开展跳绳活动。

1 .

教师配备

-年级新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上课过程中为了维持秩序,学校 给每个

班级配置了

2

位教师,互相合作,指导并培养学生的课堂规范。同时 从六年级学

生中抽调局部学生帮助引导-年级学生养成规范,例如如何就 餐、如何排队等。

2 .

环境布置

作为低年级学生的教室,形式上要活泼别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布置 的文

字浅显易懂、标语规范醒目、图画精美有趣、色彩搭配适宜。同时设 置一个活动

角,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角观察、休息、开展游戏活动等,以保 证和幼儿园的教室

环境保持一致来实现过渡。

对新鲜事物敏感性强是一年级学生的又一个心理特点。因此,教室布 置要适

时变化形式和内容,不断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时时刻刻有一种新鲜 感。

(四)家长课程培训

I:

开学前,培训学区内幼儿大班的家长。新学期开 始,培

训一年级新生家长,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和 行为。形成家

校合力,促进学校适应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适应性课程的评价

本着“学科整合,内容整合”的原那么,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 能,

突出评价的开展性功能,实施评价多元、关注过程、重差异的学科整合 式评价。

3 .

评价策略

(1

)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评价。有些学科的评价可以分项 进行,如

语文书泻朗读、口语表达等,可在日常教学中评价,学生不满意可 以申请再次评价。

2

.评价内容〃三习”课程的评价。

①生活习惯:就餐、路队、升旗仪式等规范。

②学习习惯:写字姿势、坐姿、书、整理书包等规范。

③品行习惯:按时到校、课堂听讲、课间文明游戏、阅读活动等规范。

(2

)子校园体验活动评价。

采用体验形式,由家长陪同,到每一体验站点,熟悉情况,并参加活动, 后给

与积分,帮助孩子初步感受校园学习生活的环境、秩序、要求等,激发 孩子对校

园学习生活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接纳程度,缓解 入学焦虑。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7:3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307516425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活动   学习   课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