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聚亨路校区
“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
程”工作的函》的精神,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教育
水平,根据盐城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
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通过我校与滨海县滨淮
镇中心小学实行“校对校”的结对帮扶、对口支教,促进教育人
才资源、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交流,
把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精神落到实处。为推动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在校际合作交流中,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2.在对口团队互助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在教育科研协作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4.在学生拉手结对中,实现优秀品质互补。
三、支教方式
学校积极与受援学校对接,以务实的支教方式,通过多维度
的校际互动,实现支援工作目标。
1.网络教研。学校与结对学校建立网上互动机制,由本校
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与结对学校相应学科
教师团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2.定期送教。我校将分期、分批选派教学骨干、教科研骨
干到受援学校开展学术研讨、教育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示范等活
动,促使双方在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师资素质、教育科研和教
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共同提高。
3.团队对接。各科室、各教研组、部分班级与滨淮镇中心
小学相应科室、教研组、班级进行互动式对接,协调联动,策略
共享,同步发展。
4.跟岗学习。接受受援学校教师来校跟岗学习、联合组织
教研沙龙、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共享校本研修资源和课程改革
成果等活动,让每次短期交流都能产生长久的影响。
5.学生互动。开展学生间的结对活动,一方面对受援学校
贫困学生进行帮助,另一方面促进两校间学生优秀品质的互补,
共同成长与发展。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上半年):对接阶段
由盐城市教育局牵头,与滨海县教育局及对口的滨淮镇中心
小学对接;了解概况,明确目标,制定两年合作规划。
第二阶段(2014年下半年):启动阶段
本文发布于:2024-09-27 19:0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435252426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