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5-05-05 00:48: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8日发(作者:达陶)

小学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

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

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

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

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

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

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

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

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

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

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注意:①一定要

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拟定三维目标;②三维目标要统一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

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

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

高XX的能力;

通过小组赛读,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通过看图学文,培养观察与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体会……,培养……

习惯或品质。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

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

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写作课: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真实情感等

四、第四种出题角度

设计教学过程,此角度包括5、6、7、8种角度,分别是设计导入及理由、设计课题

提问及理由、设计三道题及理由和设计板书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主

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出现。

教学过程(答题模板)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教师使用(XX)等方法向学生播放视频故事(或图片)或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提出XX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XX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此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式,让学生正

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

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1)本文讲述了...事?或作者写了...人?或看了...景物?

2)并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手法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确定文章运用。。。写作手法。

(2)运用小组讨论分方式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确定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事: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人:从...方面描写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景:通过对某景物...方面的描写,揭示...人生哲理。

2)此问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回答。

如:文章分几部分描写(人、事、景),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本文运用了。。。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特

点(揭示。。。道理。

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角色扮演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

想感情。

并提出问题: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得出。。。道理。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设置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利用文中。。修辞手法造句,并去练习描写其他(同类)相关

事物(也可以介绍其他相关课外知识),以达到巩固提高、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归纳小结(意图:总结中心思想,领悟所学知识主题,揭示本质)

师生共同或(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可以把板书重新总述),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布置作业

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布置。

说:根据本文内容讲故事给父母或者小伙伴听。

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搜集相关课外材料,下节课以小组形式进行朗读展示。

写:仿写相关片段内容,进行练笔。

禁忌:留抄写多少遍字词、课文等作业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内容主要是课文中重点的事物、特点(重点词语)、教学内容内在结构、内容

的补充等。形式多样,有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这里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议

选用图画板书或者综合板书。

设计意图模板: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手段,帮助

学生明确课文中心、拓展思路、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写作整洁、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

巩固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

的作用。

五、第五、六种出题角度

一般出在第三题:其实这是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问题,有以下问法

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课堂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作答模板:

设计题目1:用……词语或成语…………造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文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知识

与技能目标)

设计题目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设计意图: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句子的含义。(过程

与方法目标)

设计题目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悟出了什么道理?或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道理或者情感的体会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第七种出题角度

这种出题角度是针对写作课的评语的内容,是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出现的题型。主

要是针对作文进行书写评语,具体可从内容、结构、句式、语言、字迹、表达情感、表现

手法等方面。(根据内容自由组合),也可分别从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评价,要

做到用书面语进行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4-09-28 15:3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508789426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进行   设计   写作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