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三年级的课文
三年级的课文篇一:三年级下册第十课课文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
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
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
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
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
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
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
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
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
第 1 页 共 21 页
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
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
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
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
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
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
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
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
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黄河简介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
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
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
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
第 2 页 共 21 页
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
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
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
种植。
三年级的课文篇二: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
1.长城和运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东
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 3 页 共 21 页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
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
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
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
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
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
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
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
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
地。
3.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
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
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
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第 4 页 共 21 页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
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
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相机学习练习一中的成语: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瞬息万变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中最优秀的跳马选手。她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
队,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1998年7月21日晚上,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正在美国纽约进行。参加女子跳马
比赛的桑兰在试
跳时发生了意外情况:她头朝下从马箱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顿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
知觉。经医生诊断,她的第六根和第七根脊椎骨折。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
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得知自己的伤势后,17岁的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
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
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第 5 页 共 21 页
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
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主治医生拉格纳森感动
地说:“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
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
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5.雪儿
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
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
脏,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
名“雪儿”。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
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
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
来。
第 6 页 共 21 页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
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
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
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6.花瓣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
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
些不知所措,惶恐地看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
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第 7 页 共 21 页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
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
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读读背背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7.菩萨兵
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
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也露面。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
令。
一天,朱德同地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
第 8 页 共 21 页
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我去找找吧。”那位翻译对朱德司令说。
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了山,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德同志说;“唉,一定是
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
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
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
花、结果”
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
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8.李广射虎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第 9 页 共 21 页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一
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
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
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
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
么拔也拔不出来。
9.少年王勃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
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第 10 页 共 21 页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
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谁连着天,水天一
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会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
走如飞,不一会
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
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他遇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白白胖
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
子,同她玩了很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
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
喜万分。
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
第 11 页 共 21 页
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
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相机学习练习三中的成语:
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笔下生花 力透纸背 处
处留心 啊!故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终身难忘的地方。 有我迷人的故乡。 为了
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 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桃花映红了
姑娘的脸庞。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春去秋来老将至。
明日何其多! 朝看水东流,
我生待明日, 暮看日西坠。
万事成蹉跎。 百年明日能几何?
世人若被明日累, 请君听我《明日歌》。
第 12 页 共 21 页
三年级的课文篇三:放风筝三年级课文原文
放风筝三年级课文原文
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
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
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
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
“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
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
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在花坛旁,看着面前的一畦花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徊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
了。孩子跑了。风筝,在花坛旁平躺着。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来。他一
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
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几棵补上
了。
第 13 页 共 21 页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相关内容阅读
放风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字10个“筝、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纯”。积
累词语9个“风筝、诗情画意、水灵、翱翔、徘徊、瞬间、消逝、小心翼翼、纯洁”。
2 按要求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4个词语
“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
用。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4 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
解句子的含义。
第 14 页 共 21 页
1、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媒体
图片资料
课前学生准备
1、 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
视野 翱翔 徘徊 小心翼翼
(3)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上做记号
教学流程
一 媒体引入,激发情感
播放媒体: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
第 15 页 共 21 页
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
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
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一个放风筝的小男孩出现了。
出示课题:放风筝
学习“筝”,注意读准后鼻音。换部首,帮助学生复习形近字:睁、挣、净。
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4、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学生交流,小结
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放风筝时,不小心踩倒了花坛里的花苗,他搬来了自家栽种
的盆花,移植到了花坛里。
6、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请你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7、 学生自读,交流: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
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悠悠的白云。
小结: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
第 16 页 共 21 页
8、 听写上述句子。
校对出示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三 深入学习,读文析句
让我们跟随着小男孩一起放风筝,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
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
1、“翱翔”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就是飞翔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作者看见的是风筝
在天空中翱翔,让学生想像描述一下,风筝在空中忽上忽下,慢慢向上,进一步理解翱翔
与飞翔的区别。
指导字形
2、 自渎课文4——9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男孩表现的句子,说说你觉得这是个怎样
的男孩,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1) “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
着面前的一畦花苗”。
联系上下文,可以从他“呆呆地站着”、“看着”的神态和动作中,想像到他当时的
内心活动——在思考该怎么办,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补种了损坏的花苗,说明男孩诚实
第 17 页 共 21 页
的心灵。
指导朗读句子
(2)师生配合读第五节
说话训练: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心想:
师: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
(3)“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
来。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
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
几棵补上了。”
理解:“小心翼翼”(查字典)指导“翼”的字形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补种花苗说明了什么?
男孩的动作以及“小心翼翼”的神情说明他补种花苗是那么的认真,而且花苗是从自
己家移来的,更体现了他懂得爱护绿化,损坏东西就要赔偿的道理。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
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称赞的语气,
第 18 页 共 21 页
3、“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你是怎样理解这
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用联系上下文 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
联系上文“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体会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是为了突出
孩子纯洁的心灵。
4、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
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5、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把我们的喜悦欢快读
出来,齐读全文。
四、全文总结,说话练习
1、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
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2、 说话训练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点,
然后有顺序地进行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第 19 页 共 21 页
板书设计
4 放风筝
外貌:七、八岁 可爱的面孔 忽闪着眼睛 水灵的葡萄
雪白的衬衫 悠悠的白云
神态动作:慢慢拉 呆呆地站 看着 抱着 蹲下 扒开 小心翼翼拔 栽
爱护公物 爱护绿化 心灵纯洁美丽
本课小结 1、 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重点指导了“翱、翔、翼”,学生作业中错
误较少。
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读文体验、拓展实践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
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 在指导语言直播厅的练习时,让学生学习课文的人物外貌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
同学,抓住特点向大家作介绍,并猜猜他是谁;教师介绍动画片中的人物外貌,让学生猜
猜他是谁。
4、 在以上指导的基础上,进行作文指导《——的妹妹(哥哥或姐姐)》
要求文中一定要有抓住人物特点的人物外貌描写。
第 20 页 共 21 页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训练材料
一、 比一比,组词
争( ) 回( ) 多( ) 舜( )
筝( ) 徊( ) 移( ) 瞬( )
二、 填量词
一( )面孔 一( )眼睛 一( )白云
一( )风筝 一( )花苗 一( )花盆
三、 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瞬间
四、语言直播厅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点,
然后有顺序地进行介绍,并写下来。
第 21 页 共 21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9 06:3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562638426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