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标准胸围-
儿童胸围标准表
儿童胸围标准表
头围。家长可用软尺从孩子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
圈测量新生儿头围,通常为34厘米,出生后前半年长8厘米,后半
年长3~4厘米,1岁时长2厘米。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
若头围小于同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且抬头、坐立、行走、语
言等能力跟不上同龄宝宝,说明其大脑发育可能迟缓。这时应到医院
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测试。若宝宝在正常生长期,头围增长突然变快,
要考虑是不是疾病造成的。尤其是宝宝出现烦躁、哭闹、呕吐、抽搐、
眼斜等表现,更要警惕。胸围。胸围是沿一点到另一点一周的长度。
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因此胸围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新生
儿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21个月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后,
胸围超过头围。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
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胸部形状不正常,异常隆起
或凹陷,要尽快就医;若宝宝患有佝偻病,胸骨可能隆起,也可能呈
前胸凹陷漏斗状;若发现宝宝两侧胸部发育不一样,左侧高,要谨防
先天性心脏病。另外,人为束缚宝宝胸廓发育,时间长了可导致肋骨
下陷、外翻、胸围过小。平时要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多做扩胸运动,
带动胸廓和肺部发育。腹围。宝宝2岁前,腹围与胸围相等,2岁后
腹围小于胸围。显著的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结核性腹膜炎;显著的
腹部下陷,可能是脱水或营养不良所致。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由
于性别差异、使用工具不同等原因,自己在家测量可能有偏差,最好
还是带宝宝到专科医院测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第一步:首先知
道自己的下胸围下垂者应把推高至正常位置测量。可用的标号有:70、
75、80、85、90、95、100、105,它们都是五的整倍数,允许误差为
正负2.5cm,比如你量得为77cm,那么理所当然的你应戴75号的胸
罩,77.5呢?开个玩笑,真这么巧的话你只好75和80的都试喽。第
二步:确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就是那些数字后的ABCD,胸围差指的是用
你量得的胸围减去你的下胸围的得数,允许误差为正负1.25cm。如
你的胸围差数为13cm,那当然就是B杯。第三步:下胸围加上罩杯代
码例:你的下胸围量得为79,那就是80号,你的上胸围量得为92,
两数相减得12cm,那就B杯呗,把二者放在一起,恭喜您,您应该
戴的胸罩为80B,也就是36B。最后要说明一下的是:虽然各内衣厂商
都是按这个标准来制作胸罩,但由于用料及款式及一些其它的原因,
还有杯型上的原因(如半杯、四分之三杯等),可能会有应该戴75B的
您却发现某些牌子的80B也挺合适,在此,我建议您在购买胸罩时还
是像以前一样的试穿一下,尤其是在选购那些数百元的名牌内衣(不
过绝对物有所值)。其次,确定文罩的罩杯。罩杯的大小就是上胸围
减去下胸围的差。一般来说,在10cm左右选择A罩杯,12.5cm左右
选择B罩杯,15cm左右选择C罩杯,17.5cm左右选择D罩杯,20cm
左右选择E罩杯,20cm以上选择F罩杯。文胸尺码的具体计算,你
可以在下表中填写上、下胸围的尺寸,在线计算。具体可参看表一(I):
文胸尺码的表示,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方式,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有美
国、欧洲和日本的尺码。
女孩胸围年龄对照表
1.首先明白罩杯的划分上下围差为上胸围-下胸围,差在上面范
围就是什么罩杯。上胸围是处,最丰满的那一圈,要和后背平行,如
果下垂,可以将托到正常位置。下胸围是下面,胸腔那一带,平时戴
胸罩,下面的钢圈以及后背扣子那一圈,也是要平行,量要勒紧量,
以便钢圈和后背扣能固定好胸部。2.标准三围的参考尺寸,标准三围
的尺寸可参考身高170厘米,164厘米,158厘米,152厘米,胸围
88厘米,86厘米,84厘米,80厘米,腰围68厘米,66厘米,64厘
米62厘米,臀围94厘米,90厘米,86厘米,82厘米。女性胸部大
小与身高、体重密不可分,一般进入高中后这些身体指标都趋向于稳
定。由于个体身体、体重差异性比较大,高中女生的胸部大小差异比
较明显,但大多数都会处在一个标准合理的范围内。3.根据国人的体
质体型,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和体质的影响等因素,研究归纳出
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胸围=身高(厘米)×0.535,腰围=身
高(厘米)×0.365,臀围=身高(厘米)×0.565。实际计算得出的
指数与标准指数±3厘米均属标准。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
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
本文发布于:2024-09-29 17:3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602228427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