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漫谈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作
为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校实
现教育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和影响。小学教育是基本教育的一部分,
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学习对学生以后的个人发展有着重大的深远
的作用,所以小学班级管理必须从班级教育的目的出发,有计划、
有步骤的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班主任,通过理论结合班级管理的实践,本人对如何有效
科学的班级管理积累些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
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
一、学生角度
1、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
现在的小学生他们好动、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探索欲,他们向
往长大后过上好日子,喜欢交友,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渴
望爱,大多数学生有搞好学习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并不强烈。自
主管理可以实现学生的探索欲,可以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的有效方
式。建立班长值日制,要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打破由老师指定班
干部的常规,让愿意当的学生上台竞选演讲,说说自己如何当好班
干部,有哪些具体管理的措施。通过选举产生5位班长,每天一位
负责班级具体事务,再由5位班长讨论出管理班级的具体方案来。
在他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班主任适当给予帮助,并对当天的”
值日班长”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指出不足,希望下次改正。通过”
班长值日制”的实践,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也渐渐自
觉起来。我在班里利用每天中午的安静时间设立”每日一练”,让
他们读报、演讲、讲故事、练字等,完全由”值日班长”负责。在
与学生工作交流中,他们都反映自己能当班长很光荣,别人当班长,
自己守纪律服从管理也光荣。因为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
理者,这样所有的学生的行为都有了约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2、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指人们在学习、生活或社会关系中,为追求共同的点目
标,享受共同活动带来的快乐,而表现出的经一种协调的方式一起
行动。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合作精神要在学习、游戏,生活中培养
行成的。有研究表明,学生合作的经验愈多,则集体的表现愈佳。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彼此之间变得比较友善,比较乐于帮助他人,
有责任感、能够彼此信任与坦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来自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人文化与集体交融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的主阵地。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
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
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比如,课外作业分组做个小型的调研活动,
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写作文,做演讲,将学到
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
高。学生在课堂上演讲,分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通过
合作和分享让学生在学生中不自主的建立起合作精神。
家长角度
二、老师角度
班主任以身作责真心关怀。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奠基教育,班主
任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心灵。班主任要在学生入学
之初做好”三个第一”,讲好第一句话,开好第一次班会,处理好
第一个意外事件和纪律问题。作为班主任不能”说话不算数”,更
不能”朝令夕改”。举例来说,如制订一些班规,给班干部一些具
体的分工,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行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开展主题
班会,形成团结氛围。抓班级工作,关键在于抓凝聚力,努力加强
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情感,威信、榜样
等来影响学生,定期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康、蓬勃向上的
班级文化。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没有目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
之木,班级就没有动力源泉。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性格有时富于”叛
逆”,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现象时有出现,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能
一棍子打死,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育人,以情管理,
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处理,只能导致师生对抗的尴尬局面,
这样不利于班级管理。情深出良言,良言一顺三冬暖,就极易产生
一种鞭策力,一种追求完美超越自我的动力。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节
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既
要在思想上加以指导,又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还要在学习中为他
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三、家长角度
为保证教育效果,建立经常的家庭联系十分重要。建立家庭联
络薄,开家长会。家长会后我们要求每一名同学都写一些他们对这
次家长会的感想,并请家长也写出自己对这次家长会的看法,全班
同学都认真完成了这个任务,下面部分附上同学家长的会后感言。
家长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督导作用。一是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要指导孩子科学安排时间,有条不紊地学习、活动、休息。家
长不要以长辈高居,不独断,与孩子要有平等之心,设法与孩子做
朋友,相互沟通,开展谈心活动,在轻松愉悦之中沟通情感与思想。
现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给班级管理提供了更高的平
台,作为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有这些
都要求班主任要更新观念,建立起班级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动态的良
好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的人才。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只有不断总结行之有
效的方法和经验,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我
们应更多的去学习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班
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顿珠次仁,《也谈如何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科教纵横,2008
年第11期,第235页。
[2]王笑葳,《激发个体活力,促进整体进步-小学班级管理之我
见》,教育理论研究,2002年8月第12-13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30 08:5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657648427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