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4×0.5= 2.56÷25.6= 14-1.04=
2.4×0.5÷2.4×0.5= 10-4.6+5.4= 2.06×1.9≈(结果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1-
8
10
= 2.56÷0.6=(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
2.解方程和检验方程。
2.5×4.4-0.2x=5 2x+4=3.6x 请检验x=1.2是不是方程3(2.7-x)=5.7+x的解。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6.3×10.1-0.63 [0.51÷(1.2-1.03)+2.4]×4.5
10.92÷0.65+0.22×60 1.25×(4-0.4)×2.5
4.5.4与0.9的和除10减3.7的差,商是多少?
5.甲数比乙数大9.5,甲数比乙数的3倍少0.5,乙数是多少?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6.一个纯小数由6个十分之一,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________。
7.90.2km=________m;90dm
3
34cm
3
=________dm
3
。
8.如果零摄氏度以上为正,那么零下23℃记作负________。
9.在括号里填上“>”“<”或“=”。
﹣37______﹣73 ﹣12______0 4.65m
3
______4m
3
65dm
3
10.m是一个偶数,那么它与相邻的两个偶数之和是________。
第1页,总15页
…
…
…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11.小丁丁用5元钱买0.98元一支的铅笔,最多可以买______支,还余______元。
12.小胖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那么,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
是________cm,体积是________cm;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体积是________cm。
13.把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装入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装
________块。
14.看图填空。
33
(1)如上图,第一层中,长可以放________个1cm的小正方体,宽可以放________个1cm的小正方体,
一共可以放________个1cm的小正方体。
(2)一共可以放________层,总共放了________个1cm的小正方体。
(3)由此类推,从而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________。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
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式子表示为:
________。
15.计算:(2×3×5×7×11×13×17×19)÷(38×51×65×77)=________。
评卷人
33
3
3
得分
三、作图题
16.在数轴上找出距离原点2.5个单位的点,并分别用字母A、B表示。
评卷人
得分
四、选择题
17.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4( )。
A.立方分米
B.平方分米
C.立方厘米
D.平方厘米
第2页,总15页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请
※
※
不
※
※
要
※
※
在
※
※
装
※
※
订
※
※
线
※
※
内
※
※
答
※
※
题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18.已知m>n,如果n是负数,那么m是( )。
A.正数
B.负数
C.0
D.无法确定
19.下图最少还缺( )个小正方体就能搭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A.3
B.9
C.18
D.55
20.下图每小格是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估测图中圆的面积,下面最接近的答案是( )。
A.80cm
2
B.100cm
2
C.320cm
2
D.400cm
2
21.一篮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3个,那么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2个,那么还剩下10
个.一共多少个小朋友?下列解答错误的是( )
A.解:设一共有x个小朋友3x=2x+10
B.解:设一共有x个小朋友.3x﹣2x=10
C.10÷(3﹣2)
D.10÷(3+2)
评卷人 得分
五、解答题
22.学校图书馆里的故事书是科普书的1.04倍,故事书比科普书多11本。故事书、科普书各有多少
本?
第3页,总15页
…
…
…
线
…
…
…
…
○
…
…
…
…
23.李老师购买了5个足球和12个篮球,总价是630元。已知1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10元,一
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各是多少元?
2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期三天的夏令营,为学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那么正好空出4个
房间;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那么房间正好住满。学生宿舍有多少间?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25.一个棱长7分米的正方体水槽里装满了水,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高8分米的长
方体水槽里(不计损耗),水槽里水深是多少?
…
…
…
线
…
…
…
…
○
…
…
…
…
26.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铁路总里程长约1200千米。甲、乙两列高速动车分别从上海(虹桥)
和北京(南)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列高速动车由于上下客耽误了0.24小时,结果乙列高
速动车2.8小时后与甲列高速动车在途中相遇。已知乙列高速动车平均每小时行200千米,甲列高速动
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7.小亚从校门口往东走,每分钟行60米,小丽从校门口往西走,每分钟行50米,两人同时出发,2分
钟后小亚掉头往西走,再经过多少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28.如下图,紧靠小溪有一块梯形苗圃,它的面积是8000平方米。现在要在另外三边围上护栏,为了减
少人工测量的工作量,要求只测量一条边就能计算出护栏的长度。
(1)要测量哪条线段的长?
(2)如果测出这条线段长50米,那么护栏的长共是多少米?
第4页,总15页
…
…
○
…
※
○
※
…
…
题
※
…
…
※
…
答
…
※
…
订
※
内
订
…
※
…
…
※
线
…
…
※
…
※
…
订
…
○
※
※
○
…
装
…
※
…
※
…
…
在
※
…
…
※
装
要
…
※
装
…
※
不
…
…
※
…
※
…
请
…
…
※
※
…
○
○
…
…
…
…
…
…
…
…
内
外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参考答案
1.1.2;0.1;12.96;
0.25;10.8;3.9;
•
1
;
4.26
5
【解析】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略
2.x=30;x=2.5;不是
【解析】
(1)先计算2.5×4.4=11,把0.2x看作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到0.2x=11-5,把等式两
边同时除以0.2即可解出方程;
(2)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原式改写为3.6x-2x=4,化简方程左边等于1.6x,再把等式
两边同时除以1.6即可解答;
(3)把x=1.2代入方程3(2.7-x)=5.7+x,分别计算出方程左边和右边的结果,看左右两边是否
相等。
(1)2.5×4.4-0.2x=5
解:11-0.2x=5
0.2x=11-5
0.2x=6
x=30
(2)2x+4=3.6x
解:3.6x-2x=4
1.6x=4
x=2.5
(3)请检验x=1.2是不是方程3(2.7-x)=5.7+x的解。
检验:把x=1.2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3×(2.7-1.2)=4.5
方程右边=5.7+1.2=6.9
左边≠右边,所以x=1.2不是方程3(2.7-x)=5.7+x的解。
第5页,总15页
…
…
…
线
…
…
…
…
○
…
…
…
…
3.63;24.3
30;11.25
【解析】
把算式转化成=0.63×101-0.6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
…
…
线
…
…
…
…
○
…
…
…
…
先算加号两边的除法和乘法,最后算加法;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6.3×10.1-0.63
=0.63×101-0.63
=0.63×(101-1)
=0.63×100
=63;
[0.51÷(1.2-1.03)+2.4]×4.5
=[0.51÷0.17+2.4]×4.5
=[3+2.4]×4.5
=5.4×4.5
=24.3;
10.92÷0.65+0.22×60
=16.8+13.2
=30;
1.25×(4-0.4)×2.5
=1.25×(4×2.5)-1.25×(0.4×2.5)
=12.5-1.25
=11.25
4.1
【解析】
根据题意,应列式为(10-3.7)÷(5.4+0.9),计算出结果即可。
(10-3.7)÷(5.4+0.9)
第6页,总15页
…
…
○
…
※
○
※
…
…
题
※
…
…
※
…
答
…
※
…
订
※
内
订
…
※
…
…
※
线
…
…
※
…
※
…
订
…
○
※
※
○
…
装
…
※
…
※
…
…
在
※
…
…
※
装
要
…
※
装
…
※
不
…
…
※
…
※
…
请
…
…
※
※
…
○
○
…
…
…
…
…
…
…
…
内
外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6.3÷6.3
=1
5.5
【解析】
根据题意,设乙数是x,则甲数是3x-0.5,甲数-乙数=9.5,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乙数是x。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3x-0.5-x=9.5
2x-0.5=9.5
2x=10
x=5
6.0.607
【解析】
根据数的组成,有几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就是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就写0补足数位。
由6个十分之一,7个千分之-组成-个小数,这个小数是0.607;
7. 90200 90.034
【解析】
根据1km=1000m,1 dm
3
=1000 cm
3
换算单位即可。
90.2×1000=90200(米),90.2km=90200m;
34÷1000=0.034(dm
3
),90dm
3
34cm
3
=90.034dm
3
。
8.23℃
【解析】
如果零摄氏度以上为正,那么零摄氏度以下为负,据此解答。
如果零摄氏度以上为正,那么零下23℃记作负23℃。
9. > < >
第7页,总15页
…
…
…
线
…
…
…
…
○
…
…
…
…
【解析】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是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是比右边的点所
对应的数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据此比较;1 m =1000dm,根据进率换算
比较。
因为﹣37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73对应的点的右边,所以﹣37>﹣73;
负数都小于0,所以﹣12<0;
33
…
…
…
线
…
…
…
…
○
…
…
…
…
4.65m
3
=4 m
3
650 dm
3
,所以4.65m
3
>4m
3
65dm
3
10.3m
【解析】
因为相邻的偶数之间相差2,所以和m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m-2,m+2,把m-2,m,m+2这三个数
相加即可。
和m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m-2,m+2
m-2+m+m+2
=m+m+m+2-2
=3m
11. 5 0.1
【解析】
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计算。
5÷0.98=5(支)……0.1(元)
12. 4 96 125
【解析】
铁丝的长度相当于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总和÷4-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
计算即可;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解答。
60÷4-8-3
=15-8-3
=7-3
=4(cm)
第8页,总15页
…
…
○
…
※
○
※
…
…
题
※
…
…
※
…
答
…
※
…
订
※
内
订
…
※
…
…
※
线
…
…
※
…
※
…
订
…
○
※
※
○
…
装
…
※
…
※
…
…
在
※
…
…
※
装
要
…
※
装
…
※
不
…
…
※
…
※
…
请
…
…
※
※
…
○
○
…
…
…
…
…
…
…
…
内
外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8×3×4
=24×4
=96(cm);
60÷12=5(cm)
5×5×5
=25×5
=125(cm)
3
3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13.24
【解析】
由于这个小正方体是1立方厘米,那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可知这个小正方体
的棱长是1厘米,把这个正方体放入长方体里面,先求出沿着长可以一排可以放几个,沿着宽可以放几
排,沿着高可以放几层;沿长的方向:4÷1=4(块),沿宽的方向:3÷1=3(块),沿高的方向:
2.5÷1=2(块)……0.5(厘米)
由此即可知道最多能放:4×3×2=24(块)
由于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由此即可知道棱长是1厘米
4÷1=4(块)
3÷1=3(块)
2.5÷1=2(块)……0.5(厘米)
4×3×2
=12×2
=24(块)
14. 6 5 30 3 90 长×宽×高 V=abh
【解析】
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求出长方体中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体积就是几立方厘
米,根据题意,找出长、宽、高与小正方体个数的关系即可。
(1)如上图,第一层中,长可以放6个1cm
3
的小正方体,宽可以放5个1cm
3
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放
6×5=30个1cm
3
的小正方体。
(2)一共可以放3层,总共放了30×3=90个1cm
3
的小正方体。
第9页,总15页
…
…
…
线
…
…
…
…
○
…
…
…
…
(3)由此类推,从而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字母V表示
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式子表示
为:V=abh。
15.1
【解析】
…
…
…
线
…
…
…
…
○
…
…
…
…
根据题意,把(2×3×5×7×11×13×17×19)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 19)×(3×17)
×(5 × 13)×(7×11),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3×5×7×11×13×17×19)÷(38×51×65×77)
=[(2× 19)×(3×17)× (5 × 13)×(7×11)]÷(38×51×65×77)
=(38×51×65×77)÷(38×51×65×77)
= 1
16.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原点向左2.5个单位是﹣2.5,原点向右2.5个单位是﹢2.5。
如图所示
17.C
【解析】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本题根据生活经验和数值大小进行合理选择即可。
B和D.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不是体积单位;
A.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4立方分米跟生活经验不符。
故答案为:C
18.D
【解析】
已知m>n,如果n是负数,那么n<0,则m可能大于0,也可能等于0,也可能小于0,据此解答。
第10页,总15页
…
…
○
…
※
○
※
…
…
题
※
…
…
※
…
答
…
※
…
订
※
内
订
…
※
…
…
※
线
…
…
※
…
※
…
订
…
○
※
※
○
…
装
…
※
…
※
…
…
在
※
…
…
※
装
要
…
※
装
…
※
不
…
…
※
…
※
…
请
…
…
※
※
…
○
○
…
…
…
…
…
…
…
…
内
外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由分析可知,m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0,也可能是负数,无法确定的。
故选择:D
19.C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搭成的较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等于3个小正方体的棱长,则搭成的较大正方体需要
3×3×3=27个小正方体。图中已有9个小正方体,用27减去9即可求出缺少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3×3×3=27(个)
27-9=18(个)
故答案为:C
20.C
【解析】
根据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由10个小正方形边长组成,即2×10=20厘米,那么由此即可知道圆
的直径是20厘米,由于直径是半径的2倍,则半径:20÷2=10厘米,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
2
,
把数代入公式求出面积,再找到最接近的即可。
2×10=20(厘米)
20÷2=10(厘米)
3.14×10×10
=31.4×10
=314(平方厘米)
由于314平方厘米最接近32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21.D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方法一:10÷(3﹣2)
=10÷1
=10(人)
方法二:设一共有x个小朋友,则根据苹果数相等可得方程:3x=2x+10或者3x﹣2x=10
第11页,总15页
…
…
…
线
…
…
…
…
○
…
…
…
…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列式是错误的.
故选D.
22.286本,275本
【解析】
设学校图书馆里的科普书有x本,则故事书有1.04x本,故事书比科普书多11本,则有1.04x-x=11,
…
…
…
线
…
…
…
…
○
…
…
…
…
解方程即可。
解:设学校图书馆里的科普书有x本,则故事书有1.04x本,根据题意列方程:
1.04x-x=11
0.04x=11
x=275
故事书有:275×1.04=286(本)
答:故事书有286本,科普书有275本。
23.足球30元;篮球40元
【解析】
设一个足球的价钱为x元,一个篮球比足球贵1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为x+10元,5个足球的价钱是
5x元,12个篮球价钱是12×(x+10)元,总共是630元,就是买足球的钱+买篮球的钱=总价钱,即:
5x+12×(x+10)=630,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一个足球的价钱为x元,则一个篮球的价钱为x+10元
5x+12×(x+10)=630
5x+12x+120=630
17x=630-120
17x=510
x=510÷17
x=30
一个篮球价钱:30+10=40(元)
答:一个足球是30元,一个篮球是40元。
24.16间;96人
第12页,总15页
…
…
○
…
※
○
※
…
…
题
※
…
…
※
…
答
…
※
…
订
※
内
订
…
※
…
…
※
线
…
…
※
…
※
…
订
…
○
※
※
○
…
装
…
※
…
※
…
…
在
※
…
…
※
装
要
…
※
装
…
※
不
…
…
※
…
※
…
请
…
…
※
※
…
○
○
…
…
…
…
…
…
…
…
内
外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解析】
学生的总人数是不变的,设学生宿舍有x间,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需要(x-4)个房间,如果每个房
间住6人,需要x个房间,每间房人数×房间个数=总人数,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学生宿舍有x间。
8(x-4)=6x
8x-32=6x
2x=32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名
…
装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x=16
16×6=96(人)
答:学生宿舍有16间,住宿学生有96人。
25.4.9分米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水的体积是不变的,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水的体积,再除以
长方体的底面积即可。
7×7×7÷(10×7)
=343÷70
=4.9(分米)
答:水槽里水深4.9分米。
26.250千米
【解析】
速度×时间=路程,已知乙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可以求出乙车行驶的路程。用总路程减去乙车行驶的
路程即可求出甲车行驶的路程。两车的相遇时间是2.8小时,甲车在途中停了0.24小时,则甲车的行
驶时间是2.8-0.24=2.56(小时)。最后用甲车行驶的路程除以它的行驶时间即可求出甲车的速度。
1200-200×2.8
=1200-560
=640(千米)
640÷(2.8-0.24)
=640÷2.56
第13页,总15页
…
…
…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250(千米/时)
答:甲列高速动车平均每小时行250千米。
27.22分钟
【解析】
设在经过x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小亚每分钟走60米,x分钟走了60x米,小丽x分钟走了50x米,
小亚和小丽同时走了2分钟,小亚2分钟走了60×2米,小丽2分钟走了50×2米,小亚比小丽多走了
的路程是60×2+50×2=220米,用小亚x分钟走的路程-小丽x分钟走的路程等于小亚比小丽多走的
路程,即:60x-50x=60×2+50×2,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在经过x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60x-50x=60×2+50×2
10x=120+100
10x=220
x=220÷10
x=22
答:进过22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28.(1)CD线段的长
(2)370米
【解析】
(1)由于要计算护栏的长度,相当于:上底(AD线段)+下底(BC线段)+高(CD线段),根据梯形
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由于面积已知,如果知道高的长度(即CD线段),那么可以求
出上底AD线段加下底BC线段的和,只需要测量一个长度即可,所以测量CD线段的长度。
(2)由于测出这条线段长是50米,也就相当于高是50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2÷高=(上
底+下底),把数代入即可求解,之后再把上底和下底还有高这三个线段长度相加即可求出护栏的长度。
(1)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如果知道梯形的高(CD线段),即可求出上底(AD线段)和下底(BC线段)
的和,由此即可知测量CD线段的长。
(2)8000×2÷50
=16000÷50
=320(米)
第14页,总15页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请
※
※
不
※
※
要
※
※
在
※
※
装
※
※
订
※
※
线
※
※
内
※
※
答
※
※
题
※
※
…
…
…
线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320+50=370(米)
答:护栏的长共是370米。
…
…
○
_
_
○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
…
号
…
订
考
_
订
_
…
_
_
…
_
…
_
_
_
…
…
_
_
_
…
…
:
级
…
○
班
○
_
…
_
_
_
…
…
_
_
_
…
_
…
_
_
…
_
…
:
…
装
名
姓
装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
…
_
:
校
…
○
学
○
…
…
…
…
…
…
…
…
外
内
…
…
…
…
…
…
…
…
○
○
…
…
…
…
…
…
…
…
第15页,总15页
本文发布于:2024-10-01 00:4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714954427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