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运动开始!”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季残奥会开幕式上,许多人被会徽的独特展示深深打动。
记者了解到,会徽展出时有几十名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他们是该校舞剧系的大二,大三,大四,其中大三是全班。对于大多数参赛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世界级的舞台上表演,也是他们第一次与残疾人合作。
我爱你三个手势(手势寓意图片大全)插图" alt="我爱你三个手势(手势寓意图片大全)插图" class="j-lazy" src="/uus/Sz7dt71ACljfwh~noop.png">会徽独特的展示方式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新京报记者陶伟
舞蹈不难,“难的是找到导演想要的状态和意境”
跑步,配合残疾伙伴做各种动作...2月15日下午,在训练基地,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们按照导演的要求,认真地做着各种动作。
舞蹈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大三学生徐俊凯告诉记者,虽然这样高强度的训练需要很多外来的舞蹈演员,但其实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我们在学校学的舞蹈种类很多,基本上都是互相接触。身体素质是在学校里逐渐养成的。”
徐俊凯觉得跳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并不难。“我们接受了这么多年的专业训练,足以让我们快速适应导演的要求,但表演不仅仅是动作到位,更是导演想要的状态和意境。”
作为一名角色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大四学生李若饰演一名年轻女孩。“一开始,我不太明白。我做很多动作的时候,很自然的感觉是在跳舞,比如走路,转身,但是角色演员强调生活,舞蹈一点点,很难把握。”
会徽展览中有一个细节让人记忆深刻:小男孩把会徽画在一位身穿白衣的盲人手上,然后一手传一手。每位表演者手里都拿着北京2022年残奥会会徽。会徽充满昂扬的激情、奋进的动感、丰富的色彩,象征着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为精神的翅膀,在残奥会上放飞青春的梦想。
徐俊凯告诉记者,导演想通过超脱于舞蹈,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如果只有一个人可能更好打磨,但是几十个学生,说实话就比较难了。有时候觉得状态是对的,有时候状态是错的。”
为了找到合适的状态,徐俊凯会利用闲暇时间反复听音乐。“洗澡前和睡觉前,我会听一会儿。只有反复聆听,我才能发现音乐的力量,然后将这种力量转化到我的身体里。”
在现场,导演组也在不断调整舞蹈动作的编排。“开始比较难,因为导演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动作。每次调整后,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练习,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要在调整后迅速适应。”徐俊凯说,很多时候大家都处于调整、适应、再调整、再适应的循环中,这对团队的磨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节目开始时,李若手里拿着灯笼慢慢走着。其实在开幕式前彩排的时候,她手里的灯笼还是个“鱼缸”,是在开幕式前几天才改装的。“凌晨的通知都是临时改的。”
“这很正常。”徐俊凯说,任何作品都会经历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我自己编排舞蹈作品也是这样。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只有这样,我才能创作出真正引起共鸣的作品。”
激昂的音乐响起,原本围成一圈的演员分散在四周,向观众挥手致意。这一刻是徐俊凯的最爱。“这个时候你会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在向外生长。”
在会徽的展览中,许多知名的残疾人以他们的本来面目出现。图/新京报记者陶伟
“认识他们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菲菲(对谢的昵称)你来了。猜猜我是谁?”“润泽过来!”在等待训练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刚刚坐下的谢和,都会高兴地跟他们打招呼。在节目中,作为一个角色演员,负责拉着谢一步步向前。
谢和都是北京盲人学校的学生。谢在五年级,是一年级的“小豆包”。“菲菲一开始很谨慎,但现在比以前活泼多了。”李若告诉记者,他以前从未接触过残疾人,这次他见到了许多人,目睹了他们的力量和努力。
在会徽的展出中,许多知名的残疾人以他们的本来面目出现,例如,中国假肢攀登珠穆朗玛峰第一人夏,中国残疾人射击运动员高芳霞等等。
夏于波拄着登山杖大步走上前。这一幕在彩排中出现过无数次。“夏爷爷跟我爷爷一模一样,但是身体极好。每次排练看着他走得那么快那么认真,我都忍不住哭了。”还跟导演说能不能让夏爷爷少走点。
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徐俊凯以前从来不知道盲人的世界。他回想起第一天见到谢的时候,,“一个害羞的小女孩。但是当你接触到她,你会发现她很有灵性。她愿意感受我和她之间这种设定好的兄妹关系。”在徐俊凯看来,虽然谢看不见,但他从未停止对世界的探索。“还有夏老师(夏伯渝),他的毅力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整期节目中最让徐俊凯感动的一幕是,坐在轮椅上的高芳霞离开轮椅,单脚跳过去给女儿披上外套。扮演“女儿”的是徐俊凯的姐姐、2018级学生卓自然。“通过这些感动我的瞬间,我也会寻找如何表达他们的世界。”
徐俊凯发现,手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表达方式。学习手语为与听障人士沟通提供了另一座桥梁。
“比如说,爱情就是这样一种行动。”徐俊凯边说边做手势,“我也是学完给我妈看,让她也学。”徐俊凯会思考为什么爱是这个手势,为什么北京是这个表情。"每个手语动作背后的故事也非常特别."
这种独特的参与经历也帮助徐俊凯打开了另一个群体世界的窗口。“认识他们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新京报记者编辑苗吴辉校对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9:2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194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