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王红老师举办了一场关于“自由职业者”的直播,我一边听一边点头。
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01我对自由职业的理解有一个误区。
当我还在通宵加班、开会、出差、汇报工作的时候,内心极度渴望自由,这种渴望一直拖着我,直到我辞掉工作,开始了我以为的“自由职业”。
为什么你认为你是?
辞职后去经营了一家食品公司和一家海景民宿。我想象着做一个有钱又舒服的老板,穿着飘逸的长裙,端着一杯咖啡,坐在窗边看着海浪。
其实我已经投入了很多钱和精力,我以为如果能在一个大厂管理一个100人的团队,那肯定是适合管理的。这种误解让我掉进了一个坑。
不做深入的市场调研,实地看这样的业务工作,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工作是如何安排的,市场是如何打开的,产品的市场在哪里;
单独做还是团队做,怎么做,亏了怎么办,能接受多少?.....
一切来得太早也太晚。
我被我放进去的钱和忙碌的“小老板”打败了。这是什么?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原来创业之路不属于自由职业。
我看到的创业型、自由型的人,可能只是他们的一种外在表现,看似有钱,清闲;可能是自己的认知不够,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就业,创业,自由职业,这三条路,我走了两条,绕来绕去。
这条就业之路,看似平坦,实则拥挤,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30岁之前,我觉得在这条路上,我是一个爬得比较快的人,喜欢自己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满意的薪水和升职。我给自己打了90分;
这条创业之路,好在我没有多少积蓄,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我的投资还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还没有破产。
并且在创业的过程中,做了小范围的试错,也澄清了一些对自己“兴趣”的误解。
我之前在视频里说过,我以为我的兴趣是拥有自己的海景民宿。其实我发现我就是喜欢住民宿的感觉。
在这次经历中,我给自己打了80分,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02自由是我的第三条路。
“不创作,怎么会遇见?”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的话。
也是在不断折腾的过程中,我像外界一样一点一点的发出这个信号,直到遇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格、符合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免费工作。
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高,我正在向更专业的方向迈进,因为自由职业需要专家型的人才,至少在某个领域。
选择自由职业,选择了不一样的职业方向,也选择了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
现在,我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名日常工作依靠职业咨询的自由职业者。
直播中很多人问王红老师,有哪些自由职业者,谁能做?
几年前,从事自由职业的人还仅限于自由作家、设计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而普通大众一般不敢想。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由职业者的职业分布越来越广,比如写代码、写作、翻译、家教、咨询、策划、插画、各种代理、微信业务、直播送货等等。
特别是直播中,王红老师列举了很多现在靠自媒体和小视频的人。
只要你有特色,专业,愿意学习,紧跟时代,你就可以成为下一个自由职业者。
如果我以前看到人们在家工作,我会一直认为他们是“不做自己工作的人”。“人们为什么不去工作?他们一定是失败者和啃老族。”
现在这个观念逐渐变成了令人羡慕的“无束缚的人,自由的人,有能力的人”。
就这样,我真正开始自由职业是在去年六月。
当我完成基础课程后,我开始练习。那时候我已经把公司和民宿都关了。专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
自由职业既不轻松,也不自由,因为一开始,我无法管理好自己。
当你自然醒来,觉得舒服,觉得不舒服,一觉醒来,你会责怪自己浪费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各种学习中不断焦虑,总觉得自己专业素养不够,需要学习再学习;
得不到客户更难受,没有收入怎么养活自己;
甚至一度想放弃,外面有猎头高薪等着你,会权衡比较。......
后来接触了很多做自由职业多年的人,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通病,都有当初不安全感导致的焦虑。
工作的自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放纵。自由是建立在自律和自觉的基础上的,这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专注力、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
所以自由职业做得好的人,比普通工作者更懂得职业规划。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所以能有处理的决心,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左右摇摆,纠正根本原因,或者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
协议)插图" class="j-lazy" src="/uus/0c86d222c7e84dc7929317dfa3065067~tplv-tt-large.jpg"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36" inline="0" alt="如何做自由职业者?职业规划师现身说法,讲一讲不同的职业状态">
自由职业的职业规划问题来了。
我们抱着许多美好的期望和祝愿。这些期望和愿望是需要落地的,所以我们在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落地,做好调研。探索自己,更多地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外界社会和环境强加给你的。
在规划自己的时候,一方面注意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提高竞争力,避免目标过高。
相比上班,自由职业本身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所以在规划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年龄、能力、资源背景、性格特征、家庭支持、社会保障等综合因素。没有足够的后援支持,自由职业者的过渡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很多自由职业者当初选择这条路的时候自然是信心满满,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华,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却没有想过。当他们自由的时候,他们失去了稳定感和依赖感。
这就需要你做好自己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你的医保,社保,基本生活保障,不要让自由成为负担。
尤其需要细化职业规划,给自己留有弹性空。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一点小麻烦或者小挫折就会让你恢复原形。
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朋友,只留3个月或者半年的过渡期。每个人的过渡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衡量,不要到处参考。
因为在这背后,每个人的资源优势和个人能力、精力特点都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提高竞争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由职业只是一种心态。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该严谨的要严谨,该高效的要高效。在安排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职场上的职业素养还是需要的,要有严谨的职业习惯。
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一天工作多少小时,取得多少成就,完全取决于你的自制力。
当然,大多数能坚持下来的自由职业者都是高效自律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外界的联系,防止被边缘化。
一个社会人,完全沉浸在自己封闭空的房间里,时间长了没有外界能量,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自我管理和自我安排的能力非常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由职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需要了解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让自己在工作、学习、健康、休闲之间自由移动。
听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自由职业者还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欢迎留言讨论。
用爱和专业点燃你的事业,点燃你的人生!
作者:王静老师
职业售前顾问
独立职业规划师,火炬顾问俱乐部会员
简历,个人成长导师
NTU心理学/室内设计双学位
前美团点评区域总监,多次创业经历。
12年职场经验,多年互联网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室内设计师、互联网行业销售高管、人-主-管、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咨询等多项成功转型经验,对销售、管理、跨行业转型有深刻理解。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育龄期女性的职业困惑、职业瓶颈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咨询的客户包括:大学生、职场新人、企业中层、职场妈妈、体制内人士。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5:3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201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