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达到106837元。比上年增长9.7%,平均每月8903.08元。很多朋友可能在想,我们又“耽误”了社会平均工资。许多老人认为,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如此之快,养老金是否也应该增长得更快?
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社会平均工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社会平均工资可分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两类单位全部人员的平均工资称为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
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远低于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大于非私营单位,因此全社会平均工资相对更接近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的工资统计主要统计的是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从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之列。其实这两类人就业最不稳定,收入最低。如果把这两类人的收入也平均化,社会平均工资就会下降。另外,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其实不高,只有4432元。
计算公式(两年平均增长率计算公式)插图" class="j-lazy" src="/uus/be4a8c57790a4763b736672a35b26766~tplv-tt-large.jpg"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inline="0" alt="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9.7%,那么今年的养老金会增长多少?">
养老金是否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挂钩?
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确实是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在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的部分,基本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一般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是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或者是以地方规定的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确定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老年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否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社会保险法》中有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不过,虽然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是我们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基础,但与近几年的养老金调整没有直接联系。从2008年开始,国家宣布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为10%。调整水平一直由人社部统一确定,只与上一年度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挂钩。但具体调整方式是以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为主。既兼顾了公平,又体现了长期多劳多得的激励,还会对某些老年人给予优惠,相对满足了社会的各种需求。
2008年以前,养老金调整的总体水平一般确定为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60%~70%。这种情况下,调整增速应该在5.5%~7%左右。这水平今年真的是挂了。
近年来,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不断上升。2021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达到2987元。然而,养老基金的收入增速正在放缓,近两年平均增速仅为6.5%。此外,退休人数确实在增加。近几年每年会净增300-400万人,“十四五”期间将新增退休老人4000万人。据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预测,今年养老金仅增长3%,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专家张应华预测将增长3%~4%。
总的来说,国家现在正在制定养老金调整方案。具体涨幅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涨幅、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养老基金的承受能力确定。这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决定的事情。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能继续增加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相信未来会更好。#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8:2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203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