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微信“家校群”(家长群)已成为重要的沟通平台,但近期却被骗子盯上,视作新的“商机”。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寻甸辖区出现有人 加入“院感家校 群”(家长群)冒充“老师”骗取“教学材料费”,造成12名家长被骗,被骗金额达4000余元。
原来,骗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可以给未成年进入人租借游名歌经典戏账号。一旦有“熊孩子”上钩,他们又要求提供父母学校家校群二维码,借机混入群中。随后,骗子冒充“老师”在班级群中发消息,以学校要收取一笔“教学材料费”为由,要求家长在群内缴纳369.6元。
展开全文
从微信聊天群记录看到,不少家长纷纷转账“接龙”。而这时,有位 心存疑虑的家长@出“班主任”。
班主任:“各位家长,不是我发的信息,请不要再发红包”。班主任识别出是骗子圈套后,第一时间报警,并通知所有家长提高警惕。
寻甸警方提醒
防止被骗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大家提高警惕并做到以下几点:
1
速自查
请广大家校群主迅速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警察局英语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2
验身份
请广大家五指歌儿歌校群主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微信群。
3
核查群头像
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请学生家长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头像、昵称都相同的班主任(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
4
三思而行
如果在家长群中看到老师要求缴纳相关费用的通知,不要轻信,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求证确认。应当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与老师进行联系、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
5
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涉嫌诈骗,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凭证,立即拨打厨房清洁110报松间沙路净无泥警。
来源:寻甸县公安局新闻中心、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编辑:苏钞票雨昊
编审:沙兰梅
阅读是终审:周健军
觉得不错,点个和
转发起来!
本文发布于:2023-07-01 02:3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411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