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文豪,却还被友妻赶出门,这一操作谓实让苏轼的面子有些挂不住。
苏轼生平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强悍的女子,可以将自己的丈夫管得服服帖帖的。
为了调侃好友,苏轼愤国际象棋技巧然写下此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的这一名句,也因此让一个成语火了千年。
苏轼与陈季常
苏轼与陈季常在青年时期就相识了,二人一起饮酒、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讨论佛理。
陈季常的父亲陈希亮是北宋著名的官员,他嫉恶如仇,为平民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所以在民间的风评也特别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季常也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格。
展开全文
由于陈季常是家中较小的孩子,
也是自然不用承担起光耀家族的重担。
陈季常从小就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而且生得一副侠义心肠。
苏轼生平最不喜欢为别人作行状墓碑,但却破天荒地为陈季常的父亲作了《陈公弼传》。
由此可见,两人的友谊是十分的深厚的。
但是后来由于苏轼要到京城做官,这两人也就只能分开了。
但是他们还是会经常互通书信,分享彼此人生的一些趣事。
苏轼这个人在文学、书法、画画上的造诣都很高,但是却不太懂得为官之道。
在官场上也是没少得罪人。苏轼按照道理是属于“旧党”,因此被王安石等新党人员排斥,被贬密州。
后来由于苏轼治理有方,宋神宗就将他升任湖州知州。
本来苏轼已经被贬过一次了,更应该懂得收起锋芒,低调做人才对。
可是他就是选择高调,他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
本来苏轼也是例行公事写这篇文章,但里面的内容却不是例行公事。
文章内加了很多个人的想法、颇有讽刺新政之意。
这让新党的人如何能忍,立马将苏轼过往的作品找出来,里面有讽刺朝廷的诗句都被找了出来。
这下就算是苏轼这样的大才子,那也是百口莫辩,只能任由皇帝处罚。
没过多久,苏轼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团练副使这个职位,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的,只是一个挂名的虚职。
而这时,陈季常也刚好生活在黄州,陈季常本是生活在洛阳,可是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举家迁往黄州,还自号龙丘居士。
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由于整日无所事事,经常找陈季常一起游玩。
河东狮吼
陈季常本就是闲人一个,没有什么官职在身,每日也就是吟诗作对、吃喝玩乐。
这下刚刚好,他射箭台和苏轼两人都是闲人学年鉴定,终于可以每日都厮混在一起了。
本来好朋友在一起谈古论今、游山玩水,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也没有什么好非议的。
但是这两位居士还
喜欢找些美女来作陪,与高职教育他们一道吃喝玩乐。
用今天的视角去看,可能会觉得他们这样做活该被赶出家门。
但是在北宋时期,向来就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这些男子出入酒馆寻欢作乐也真的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在当时的社会,每个达官贵人饮酒吃饭,都会有一堆的歌
舞姬作陪。
如果没有这些人作陪,可能还会显得主人家不够重视。
但凡事都有例外,陈季常的妻子柳氏,不是一般的寻常人家的弱女子。
柳氏的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自小性格就十分强势,柳氏对陈季常又管得特别紧,公司战略有哪些不准他到外面寻欢作乐。
这陈季常也是十分害怕自己的妻子,对妻子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至少表面上都是言听计从。
本来柳氏也并没有阻止丈夫和苏轼出去游玩,毕竟苏轼在当时的社会还是社戏有一定的
名声。
柳氏想着苏轼这样有才华的大文豪,应该不会和丈夫去烟花之地。
可柳氏没想到的是,他们还就是喜欢出入这样的酒肆之地。
后来,陈季常越发过分,经常玩到半夜才回家。
并且柳氏还在陈季常身上发现了胭脂水粉的味道,这可是把柳氏气得不轻。
在柳氏的逼问下,陈季常也只能承认自己这几日确实有美女相伴。
柳氏没想到苏轼竟然是这样的人,真是自己看错人了。
后来,柳氏不再让丈夫和苏轼一起出去游玩了。
陈季常虽然很想出去找苏轼,奈何家中的妻子实在是太彪悍,也只能待在家中,哪里也不去。
好友许久不来,可把苏轼急坏了。
本来这个团练副使就是一个虚职,整日根本就没有事情可以做,也只能靠和好友季常一起游玩打发时间了。
后来苏轼通过朋友才知道,陈季常被妻子关在家中出不来了。
这时,苏轼心生一计,既然季常出不来,那自己可以去他家找他,他的妻子再凶悍也不至于不让自己进门。
苏轼就带着酒和一些礼物,来到陈季常家中,柳氏也确实没有阻止苏轼进门。
柳氏心中想着,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登录入口都到家里来吃饭了,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来到家中吃饭,他们也能找来美女相陪。
柳氏虽彪悍,但好歹也是一个名门贵女,最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
她命下人准备好酒菜给苏轼和陈季常二人送去,来者都是客,还是得好好招待。
苏轼和陈季常二人吃着桌上的饭菜,讨论着古今趣事,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没有趣味。
许是之前有美女作陪习惯了,这两个大男人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你,氛围甚是奇怪。
苏轼看现在天色已晚,而且柳氏已经到屋内睡觉了,一什么原野便和陈季常说:“我们找些人过来唱歌,声音小些,不会被发现的。更何况现在柳氏已经睡着了,不会再来这里。”
陈季常也想着妻子已经睡着了,那只要声音小些应该不会被发现。
苏轼便命下属从外面找了几个美女过来,给他们助助兴。
这些美女在边上唱歌,苏轼和陈季常在谈古论今、吃着美食,好不惬意。
就当他两开心的不不能自已的时候,柳氏出现了。
陈季常被吓得赶紧解释道,他们只是听听歌,并没有做其他的事情。
可此时的柳氏哪里听得了丈夫的解释,瞬间就对着陈季常大吼,把陈季常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柳氏属实是太气愤了,看到一旁的苏轼也是一起骂,完全顾不得他是什么大文豪了。
她甚至还拿着扫帚将苏轼赶出家门,苏轼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个场面,吓得赶紧回家。
回到家中的苏轼,仍然对此事心有余悸。
他在心中想着,世间怎会有如此凶残的女子,而他的好友季常,这么多年又是怎么过来的。
想及此处,苏轼既有些同情陈季常,又难免觉得好笑。
事后,苏轼还不忘写诗调侃陈季常惧内:“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两句诗把季常害怕柳氏的心理,描写得非常到位。一听到柳氏的声音,就手杖落地内心发抖。
陈季常为何“惧内”
那么,陈季常真的就像苏轼所描写的那样,害怕自己的老婆吗?
在宋代那样男尊女卑的旧社会,陈季常又为什么会这么害怕自己的妻子柳氏?甚至到了
心茫然的地步。
陈季常其实也是一个奇人,根据苏轼所写的《方山子传》可以看出,他本来在洛阳有着万顷良田、钱财房屋无数,甚至可以和王公贵族相比。
但是陈季常却舍弃这些财富,来到黄州做一个隐居的人。
就连苏轼都不太能理解陈季常这样的做法,但是作为朋友,苏轼还是会支持陈季常隐居在黄州的。
既然陈季常都已经是一个隐居的世外高人了,又怎么会如此惧怕自己的妻子?
我们如今猜测他如此惧怕自己的妻子,无非是两种可能。
第一,是妻子的娘家实力太过强大,让陈季常不得不对妻子言听计从。
但是这种可能性应该比较小,陈季常本人都已经舍弃万贯家财,到黄州去隐居,又怎么会忌惮妻子的娘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家势力呢?
柳氏的家族虽说是大家族,但是与陈季常也算是门当户对,根本不存在用家族势力去压迫陈季常的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就是陈季常比较爱自己的妻子柳氏,才会那么尊重妻子、事事都听从妻子的安排。
这种可能性会稍微大一些,毕竟在婚姻中也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只是因为有爱才会怕对方。
要不然,谁又会害怕一个陌生人怎么样呢?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陈季常也不太想与妻子争论,因此事事听妻子的。
可以省却很多的家庭矛盾,可以换来安静祥和的生活,作为丈夫,陈季常何乐而不为呢?
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是依旧会用“河东狮吼”,来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本文发布于:2023-07-03 12:0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434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