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

更新时间:2025-05-16 00:10:28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698339.html style=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

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

疫苗接种是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但预防接种注射后,不少小儿常常会出现反应与副作用,那么孩子出现不良反应时,父母该如何护理呢?


1、日本脑炎:主要是避免感冒,应多喝开水。 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


2、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也不必太担心,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即可。但发现小儿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3、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4、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5、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


6、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


不少妈妈发现,个别孩子在接种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或合并症,有时较为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晕针:注射后突然晕厥,轻者只感心慌、恶心或手足发麻等,短时间即可回复正常。重者脸色苍白,心跳加快,出冷汗,甚至突然失去直觉。晕针与空腹、疲劳、室内空气不好、精神紧张或恐惧有关,是由刺激后出现的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造成的。


无菌性脓疡:因吸附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未被完全吸收,或接种部位不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一般于接种后24~48小时前后,可见注射部位有较大的红晕或浸润,2~3周后局部出现硬结,伴有疼痛,肿胀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随之发生脓疡、破溃,不易愈合。 遇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处理。


过敏性皮疹:教常见,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到数天发生,接种活疫苗在1~2周内发生,重者可给予抗过敏药,预后良好。


过敏性休克:个别孩子预防接种后会发生休克,躲在接种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凉及出虚汗等症状,重者神智不清、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遇上这种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儿科,或就地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争分夺秒,组织抢救。同时建议家长在孩子接种疫苗后,在现场观察半小时后再离开。


血管神经性水肿:个别孩子再接种后1~2天内,注射部位红肿范围加大,皮肤发亮,重者水肿可扩大至整个上臂及手腕。处理方法是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


接种后全身感染:多为孩子免疫缺陷,接种后引起全身感染。处理时应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浆。

本文发布于:2022-09-04 22:1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44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该如何   疫苗   不良   父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