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荐丨民谣火进了城市里,马条却还在《塞外》放逐

更新时间:2025-05-06 12:28:27 阅读: 评论:0

碟荐丨<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13321.html style=民谣火进了城市里,马条却还在塞外》放逐"/>

碟荐丨民谣火进了城市里,马条却还在《塞外》放逐

乘着万物复苏的东风,《我们民谣2022》成了2023年第一缕治愈的芳香,淡淡的,无声无息的,却也是沁人心脾的。

这档节目没有像爱奇艺以往嘻哈与乐队的前作一般现象级地走红,但无论如何,我们在短视频里、在出租车上、在电台和唱片店里,开始听到更多的民谣歌日出文案曲了。

普罗大众开始讨论起周云蓬、万晓利、水木年华们,民谣也不再是刻板印象里的“穷酸”与“苦情”,它可以是青春的、浪漫的,也可以是粗粝的、异域的。

而当民谣从一种并不被多数人偏爱的风格,走进城市听众的主流世界,有一个人却仍在“放逐”自己的音乐——从克拉玛依到敕勒川,从敕勒川到楼兰,《塞外》的马条描摹着虽远而迩的民谣气质。

马条,原创音乐人、民谣诗人,在节目中被后辈们尊称“条叔”。曾为老狼、叶蓓等歌手创作歌曲,他的作品也曾被汪峰、叶蓓、谭维维、吉克隽逸等一众歌手翻唱。

马条生于新疆克拉玛依,《塞外》中的第一首歌,便庄子又称叫《克拉玛依》。那是一座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石油闻名于世的城市。在维吾尔语里“克拉玛依”是黑油的意思。

展开全文

他的音乐就像“黑油”一样,充梦到小蛇满了未知的颗粒感,不时激情迸发,不时含蓄缠绵,让人眩晕、着迷。他像一只低空飞行的大漠之鹰,敏感地捕捉着生活带给他的五味,音乐是马条对生活的一种解读自从英语以及一种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塞外》这张专辑历时两年打磨,是马条献给故乡,献给所有人的诚意之作。他从最原始的土地、从涌动着的民族音乐里汲取灵感,他讲乡愁、讲遗落的古最成语迹、讲这个时代稀缺的人文关怀,他歌唱自然、歌唱古老的历史、歌唱血液里流淌的深情。

他以音乐绘制出一幅既雄浑辽阔、又细腻微观的「塞外」图景,景中站立着「望乡」的人——亦是时代风沙中的每个人。

马条在《我们民谣2022》中贡献了五次独唱,其中《夜不休》是马条对录制期间长沙生活的记录,《封锁线》是马条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给给》是马条展现温柔一面的代表作。另外两首《塞外》与《敕勒川》,都来自于《塞外》这张专辑。

《塞外》作为专辑同名曲,既取材自他的故乡,也多少带着些马条多年来走南闯北的生活经验。他觉得西北的博大苍凉实在是不能和江南的碧绿精致相媲美,可但凡有些花草树木、山峦河流,心里便有了江南,这种天生的乐观也是这干涸土地上的一抹快意。

现场版本的《塞外》在原版的基础上多加了马条音乐中罕见的Rap元素,西北汉子式的呐喊让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塞外风情。

《敕勒川》源于南北朝时期流传他是谁于北朝的乐府民歌,原曲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有一天下午在杭州的性技术演出现场,马条正在调音时接到他首张专辑制作人龙隆的电话,希望能在《敕勒川》原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

于是他抱着吉他钻进后台休息室开始创作,一小时后,连词带曲用手机简单录了个demo便发给了龙隆,稍后龙隆打来电话,对部分歌词和结构进行了调整,于是这首歌诞欲海情天生了。

乐评人耳帝对这首歌的评价抓住了它的精髓:

“马条仅用一个小时谱写穷人富的《敕勒川》,县中呈现得既柔情侠骨、风云开阖,又故曲悠扬、思乡浓郁,最后掀起了一片游牧奔腾、回肠荡气,他非常会写旋律,歌曲总有美妙又意想不到的转折,每听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就想马条是如何把这流传千古的句子谱写得既通俗入耳,又醇朴厚重。”

这两首歌,也可以看作《塞外》这张专辑的缩影。「大塞外」的主题下,我们听到的是每一阵风、每一粒沙,最后听到伫立于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民谣火进了城市里,马条却还在《塞外》放逐,寻觅着民间百态,散播着人生歌谣。

本文发布于:2023-07-09 02:4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487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还在   进了   塞外   民谣   城市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