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这个村庄,把小黄瓜“种”进了全国“一村一品”名单

更新时间:2025-05-11 09:54:47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09689.html style=秦皇岛:这个村庄,把小黄瓜“种”进了全国“一村一品”名单"/>

秦皇岛:这个村庄,把小黄瓜“种”进了全国“一村一品”名单

秦皇岛:这个村庄,把小黄瓜“种”进了全国“一村一品”名单

听过“烟台苹果”“富平高考英语作文类型柿子”“五常大米”这些全国响当当的名号吗?以产地冠名,往往是对农产品的最高赞誉,在昌黎县,一种常见的蔬菜也同样因拥有“姓名”而骄傲——“马芳营旱黄瓜”。

绿油油的黄瓜地里到处结满果实。

年产值超过3800万元,进入了农业农村部在3月份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只有1000多人口的马芳营村,如何把黄我今年12岁了用英语怎么说瓜种得如此特别?答案就在村中的设施大棚里。

做好棚内温度湿度的调节,确保棚内黄瓜的生长环境。

3月29日上午10点,马芳营村黄瓜种植户李瑞丰的自动化控温棚将棚温恒定在30摄氏度左右,棚里热气蒸腾,人们摘瓜、分装的忙碌场面更是火热。

展开全文

菜农正在精心采摘成熟的黄瓜。绝句杜甫诗意

菜农将收获的黄瓜按照标准称重。

“每天咱村光往北京一带的发货量就20多万斤,一睁眼就开始忙活儿哩。”李瑞丰说,他擦擦汗抬起头,眼前的大棚宽敞明亮,整齐排列的瓜藤旺盛生长,一片绿油油中点缀着小黄花处,便能找到棚中“主角”旱黄瓜。

“顶花带刺”,体型匀溜、顺直的马芳营旱黄瓜是一眼“美人”,外表就有看得见的好品质,再加上皮薄、口感清甜的特点,人们在大棚里“咔嚓”咬上一口黄瓜,便能寻到几分它们受欢迎的原因。

“尝尝,是不是有小时候的味道?”李瑞丰邀请客人品尝时总是自信满满,不仅由于本地黄瓜的好口感,还来自于马芳营村坚持的规范化和绿色农业理念。

马芳营村大棚黄瓜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1997年,村里成立了蔬菜服务中心,注册了“马芳营旱黄瓜”商标,为了让它从“名字”变成“名牌”,全村不断改进种植技术,也因此摸索出了本地旱黄瓜的又一特色——采用南瓜秧苗嫁接。

这种嫁接技术使黄瓜植株生长健壮,还成为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手段,再通过科学种植方式管理,马芳营旱黄瓜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等称号。

如今,马芳营村的旱黄瓜设施大棚面积达到1500剜肉亩,拥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唱情歌的人全村65%以上农户从事种tla植及相关工作,形成了特色主导产业。产品通过新鲜直供工程、“农超对接”以及电商和“互联网+”等平台销往北京、广州等全国市场。让我再抱抱你

每天采摘的黄瓜都能第一时间运送到各大股份代持协议商超,保证市民你的笔顺笔画吃上最新鲜的绿色蔬菜。记者 刘双喜 摄

“咱的黄瓜四季不断产,上市也早,春节前后卖到9元钱一斤,平时也能到四五元一斤,啥时候也不愁卖。”李瑞丰说,作为种植大户,他的十多亩大棚能带来六七十万元的年收入,也提供了不少稳定的劳动岗位。

近几年,马芳营村已示范带动周边村发展温室大棚高深莫测1万亩。

忙碌到中午,李瑞丰和乡邻们才结束劳作,走出大棚。阳光下密密排列的大棚都泛着光泽,像层层欢快的波浪,汇聚成勤劳致富的力量。

来源: 秦皇岛新闻网

本文发布于:2023-07-13 13:1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529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秦皇岛   进了   村庄   一品   一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