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知名外卖平台送来免费礼物,但一个陷阱已经设好

更新时间:2025-05-06 08:18:34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01454.html style=记者亲历:知名外卖平台送来免费礼物,但一个陷阱已经设好"/>

记者亲历:知名外卖平台送来免费礼物,但一个陷阱已经设好

“‘扫一扫’免费送”,面对这样的说辞,很多人或许会因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而拒绝,但如果无须填写任何信息,礼物已经通过对方付费的快递,免费送到了家里,你会相信吗?

上海辟谣平台的记者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番调查,发现背后是一个新陷阱。

没下过订单,为什么会被答谢送礼?

最近,记者收到一个来自山东枣庄某电商园区的快递,收款人姓名、地址都准确。但记者核对近期的网购记录,并没有购买过来自该地址的产品。由于快递面单隐去了发件人的部分信息,记者未能联系到发件人。

拆开包裹,是一个做大能人工粗糙的塑料壳玻璃杯以及一张声称来自美团的“3·15专属好礼”。杯子上写着“优质客户回馈品”,孩子们英文并附有二维码,声称“微信扫码免费领取惊喜一份(仅限特定用户领取)”;卡片上写着“美团3.15消费百亿补贴,精美生活礼品免费领取”以及沐浴露、洗发水、果蔬等产品的照片,同样配有一个二维码,表示“扫码免费领取”。

记者收到的“优质客户回馈品”

英语话题 展开全文

看完这些,记者疑窦丛生——因为收货地址从未通过美团导航系统消费过外卖或其他产品服务,记者也没有在美团平台上预留过这一收货地址。既然如此,“美团”怎么可能将礼品送到这里呢?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扫描了杯子和卡片上的二维码(特别提醒:这是为采访而操作,请勿模仿,谨防上当),发现这两个二维码指向了另一个二维码,而且页面上有“微信活动认证”6个字,以及蓝字提醒“此二维码已安全认证,请放心扫码”,并标注“添加客服免费领取生活礼包一份”。

页面声称该二维码安全

再次扫码后,记者进入一个聊天页面,聊天对象是“美团在线客服”,要求记者提供手机号码以核实名额进行配送物资。

由于始终对“美团送礼”存疑,记者询问对方是不是美团。对方倒也坦白,承认自己并不是美团,而是“由唯品会、苏宁易购、美的、苏泊尔、奥克斯、海尔等等一线品牌组成的商家联盟”;至于记者,“是在商家店铺曾经消费过随机挑选的客户,本次回馈老客户的礼品由古诗七步诗美团提供配送,所有的活动都是免费领取,不需要任何费用的”。

对方询问记者在哪里购物留下了信息,记者表示不清楚;对方回复,可以提供手机号查询。

考虑到手机号为实名认证且绑定过资金账户,记者拒绝提供。对方表示,这样就不能参与活动了。

经过记者追问,对方表示,如果手机号在赠送名单库中,可以参加商家抽奖,奖品包括“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等”。但对方承认,只有抽奖才可能有礼品,不是直接赠送礼品。

记者继续追问赠礼商家到底是谁,对方始终不肯透露,最后不再回答记者提问,对话不得不结束。

部分聊天记录

“免费送礼”陷阱浮出水面

那么,美团,以及“美团客服”所称的唯品会、苏宁易购等,举办过类似的免费赠礼活动吗?

上述企业和平台均否认。

美团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美团关于冒充公司发布招聘广告、送小礼品诈骗的声明》表示,近期陆续接到用户投诉和媒体反馈,与记者的遭遇类似:不法分子冒充美团公司,通过发布招聘广告健康义诊、送水果、送水杯、关注公众号诱导守望的距离添加好友、扫描二维码进群领福利等方式,诱导用户加微信好友、拉群,进而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对此,美团已协助湖南、广东、内蒙古、福建、江苏、辽宁、浙江等地警方抓捕相关犯罪嫌疑人75人,涉案金额逾百万元。

美团提醒,平台没有直接邮寄礼品的活动,也不会通过美团客服无故联系用户要求加群、派发红包等。提醒公众警惕这类新骗局,若接到相关信息或发现可疑情况,可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或拨打110举报。

美团发布的声明以及梳理的诈骗手段

记者又向微信方面求证,获悉微信并没有“微信活动认证”“此二维码已安全认证,请放心扫码”等功能。记者扫码时看到的相关字样应当是不法分子设计六字游戏名字的页面,为的是博取公众信任。

至此,“免费送礼”陷阱浮出水面。不难发现,不法分子步步设局,诱导公众: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获得潜在受害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这些信息可能在各种网购环节中泄露。

第二步,不一介不取法分子以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名义,向潜借物抒情作文在受害人快递廉价“礼品”,并附有“答谢优质客户”、入群再领礼品二维码等,获得潜在受害人的好感。

第三步,设计所谓的“安全扫码页面”,打消潜在受害人的顾虑,诱导潜在受害人“扫一扫”。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业客服,诱导潜在受害人参与“非法刷单”“抽奖赢礼品”等诈骗活动。

“刷单”的危害警方已多次提醒,而“抽奖赢礼品”的核心是骗取潜在受害人购买劣质产品。潜在受害人发现上当后,很难退货及维权(可参考这篇报道《千万小心这个骗局!毕业于985、211大学的记者都上当了》)。

举一反三,谨防上当

对亲历陷阱各个环节所获得的信息,记者均保留了相关凭证,向相关方面举报;也想提醒公众,新骗局环环相扣,隐蔽性较强,一定要提高警惕。

同时,公众要当心这一骗局改头换面——

此次不法分子冒充的是美团客服,但下一次可能是其他的知名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

“微信活动认证”“此二维码已安全认证,请放心扫码”等字样也可能换成其他平台认证等字样,欺骗公众……

对于这些诈骗手段,公众要擦亮眼睛,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对于莫名收到的“免费馅饼”,务必提高警惕,它很可能是精心包装的陷阱。

对于所谓的“官方活动”,应通过平台的官方客服求证核实,切勿相信“免费馅饼”所提供的联系方式,“免费馅饼”里的是假客服。

此外,互联网平台要强化安全工作,与公安部门联合打击网购市场的黑灰产业链,并及时发布提醒,帮助公众识别骗局。

本文发布于:2023-07-17 19:2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566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外卖   陷阱   礼物   知名   记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