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康大楼前的岔路口,游客正对着街角一个不大的花盆拍照,这里正是最近大火的“郁金香取景地”
只要找准角度,就能给武康大楼和郁金香拍出好看的同框照片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近日,武康路上,一盆郁金香突然掌握流量密码,成了“人气担当”。有人笑言,郁金香“照骗”让人想猛点国家反诈中心App;有人坦言,早就知道实情,但仍选择来打卡。“楼前拍花”为何络绎不绝?本报记者来到现场,听一听拍花者们怎么说。
游客纷纷合影留念
昨天下午4时,阳光正好。在武康大楼前的岔路口,十多位游客正围着街角一个花盆拍个不停,这里正是网上攻略帝乙中提示的“郁金香取景地”。作为沪上“顶流”,武康大楼一直不乏参观者,如今更是多了一个理由——将大楼和郁金香同框,拍出好看的照片。
“正好朋友从扬州来玩,想带她来武康路看看,顺便拍照留念。”王女士刚取完景,觉得武康大楼作为上海经典老建筑,到此一游是必需的。“网上有打卡攻略,我们都照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那样拍了,感觉很好看。”她说。
记者数了数,一盆郁金香共有7枝,仅凭这点数量的花朵想要“出片广州好玩的”不容易,但这并不影响我有个心愿大家反复取景的热情。
贺先生和同学利用寒假从安徽来旅游,在迸溅拼音网上也看到了这一热门取景地。他说:“原本只是路过武康大楼,看到那些照片就被吸引10大名表排名了过来,我们刚才也拍了。虽然看到就几朵花有些失落,但照片好看也值了。”
有人“打假”有人点赞
照片好看就值得,可以说是现场每一名拍照游客的想法。不过,网友的评价就没有那么“宽容”了。
有人留言:“照片诈骗。”有人直言:“笔记内容除了‘需要’仰拍以外,没有一点说了实话。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有人更是调侃:“你真的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诸如此类的“打假”评论都将矛头指向了想借此“博眼球”的社交媒体博主。
对此,专门到现场打卡的赵女士有不同看法:“网上这些评论恰恰说明了营销的成功。”在她看来上海的秋天,对于郁金香的这波炒作,博主和平台才是赢家,“有些人觉得网上的照片是骗人不能接受,有些人觉得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就行,大家各有所好是正常的,而对于社交平台来说,这波流量已经赚到了。”
另一名打卡的游客袁女士说:“我也照着攻略拍了图,确实很好看。难营销培训课程道你不觉得正因为只有一盆花却能拍出这样的照片,而令这事变得好玩吗?现实和照片中的反差有时也能带来乐趣。”本报记者董怡虹 刘慧琴 萧传统灯谜大全及答案君玮
作者:董怡虹/刘慧琴/萧君玮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发布于:2023-07-17 23:1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567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