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无名志愿团队:坚持154周传承“雷锋精神”

更新时间:2025-05-07 17:48:23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31894.html style=浙江湖州无名志愿团队:坚持154周传承“雷锋精神”"/>

浙江湖州无名志愿团队:坚持154周传承“雷锋精神”

王玉顺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湖州2月28日电(施紫楠 俞黎新)王玉顺组建的“周周雷锋日”微信群,现有成员36人。群公告写着一句话,“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今年43岁的王玉顺,是一个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工作的“新湖州人在风中摇曳”。近几日,一条私家车在织里某路口45度礼让被困救护车的短视频,让他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正是此次礼让救护车的故事,王玉前制度化教育顺和翻刺床他背后的一个温暖团队也被众人所知。团队坚持“周周雷锋日”做志愿服务,至今已坚持了154周,爱心足迹遍及孤儿院、敬老院、村(社)厨师岗位职责老年活动中心等。

工作中的王玉顺 受访者 供图

王玉顺的团队没有名字,他们自己称之为“周周雷锋日义工小分队”。只要没有特殊安排,每周六都是“周周雷锋日义工小分队”的固定“雷锋日”。

生于1980年的王玉顺,老家在江苏盐城。1998年,18岁的他来到云南公安边防武警当兵,一当就是12年。他说,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武侠梦”,仗剑天涯,行侠仗义。

发开 展开全文

一次探亲路上,王玉顺坐公交车时发现一名男子疑对一位女乘客“咸猪手”骚扰。他一直盯着男子,判断二人并非情侣后大声喝止,男子最终落荒而逃。“不做旁观者,仗义执言,当过兵的人都是直性子。”王玉顺笑着说。

王玉顺与妻子唐海云在云南相识。唐海云是织里人,当时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做导游。后来,王玉顺在2010年转业时选择来到妻子的老家织里从事安监工作。

从部队到地方,13年间,王玉顺不改军人本色,一直在做热心事。后来,他开始主动地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看来,“学雷锋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点事情。”

“周周雷锋日义工小分队”成员为老人理发 受访者 供图

201笔记本电池充不进电怎么办8年3月5日“学雷锋日”,王玉顺跟着志愿者前往老年康复护理院给老人送慰问品时,发现没人为老人理发。于是,他在网上买了剪电源选择刀、梳子和电推子,自学理发技艺,常年为老人义务理发。

除了理发配货软件,王玉顺还常常为老人们擦背。这些别人眼里的“脏活累活”,他唯美的话干起来一点都不嫌弃,反而当成一种习惯。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王玉顺也在想,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有时候要理发的老人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会去织里街上的理发店‘化缘’。理发师们一听是为老人理发,都会关了店门跟着我到处做志愿服务,感觉非常暖心。”王玉顺说。

因为工作的原因,王玉顺认识不少在织里打拼的童装生意人。来自四川的杨姐也是一位“新湖州人”,在织里经营了一家童装厂,得知王玉顺坚持在做志愿活动,主动要求加入。类似的人,还有很多。我怎么组词

眼下,仍不断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周周雷锋日义工小分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正如王玉顺所说的那样,“我们愿意把这项活动一直开展下去,以‘雷锋精神’带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完)

本文发布于:2023-07-20 07:1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5867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湖州   浙江   志愿   雷锋精神   团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