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更新时间:2025-05-15 17:37:26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675954.html style=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2月业务拓展2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在阳泉市高新区南杨家庄村西台地发掘清理出29座墓葬,其中的7座元代墓葬距今已有700多年。这批墓葬的发现,为考古界研究元明时期的葬制、葬俗及其区别和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古价值。

去年5月,南杨家庄村一位村民在迁坟时,意外在被当地人称为老坟圪梁的地方发现一座墓葬,于中韩自贸区是报告了相关部门。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勘察,认定这座墓葬为古墓葬,随即进行了整体勘探。

同年9月1日,为配合高新区物流园建设,经报山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小王子与玫瑰花考古研究院与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进驻工地开展发掘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发掘,联合考古队共揭露面积400多平方米,先后发现并清理29座古墓葬,出土随葬品143件(组)。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为1座唐代砖室墓(残),7座元代墓,19座明代墓,2座近现代已迁空墓。结合打破关系和随葬品判断,元代墓葬要深于明代墓葬。

其中,最有考古价值的是元代墓葬中的3座砖雕仿木构穹隆顶壁画墓,均有明确纪年,编号分别为M6、M11、M15,尤以M15最为完整。

“这3座元墓制作都颇为考究,从墓葬排列及装饰风格来看应属于同一家族。”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M15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呈长方我行我素是什么意思形,底部南高北低,南侧为七级台阶,北侧为砖砌封门及拱券式甬道;墓室平面呈八角形,为仿木结构砖室墓,有5个耳室,每个耳室均发现了骨架。墓室底部为砖砌“凹”字形棺床,转角砖砌立柱,之上砖雕斗拱、椽、瓦等仿木建筑构件。侧壁地下城与勇士图片及墓顶均绘制壁画及彩画:西南壁和东南壁分别绘制杂剧图、挑灯图等壁画,侧壁墨书奇门遁甲中的九宫八卦、九星和警句短语等内容香蕉枯萎病以及“无忧堂”“兴祭堂”“宗祖堂”等堂号,拱眼壁彩绘折枝花卉,穹隆顶东西各彩绘三足金乌和兔子捣药象征日、月,其余部位满布彩云及星辰等彩画。东南壁和西南壁均有墨书题记,显示墓葬年代为元代大德十年(即公元1306年)。该墓出土随葬品较多,有玉壶春瓷瓶、瓷钵、瓷碟、瓷碗、瓷香炉、铜钱、木勺、泥碗等30余件。另外还有棉麻衣帽、鞋及竹席等有机陷阱英文质文物残留,但保存状况较差。

另两座壁画墓M6和M11的墓葬形制与M15大体相同,同样装饰有备宴图、挑灯图、耄耋图等壁画以及九宫八卦和 “有钱不使用、死后一场空”“生事之拍星轨以礼、死葬之以礼”等短句,同样有纪年题记。其中M6为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即海外主机公元1291年),离人歌M11和M15年代相同,也是元代大德十年。

令考古专家们欣喜的是,这批墓葬均未经盗扰,出土随葬品也较多,且多以组合形式出现,为考古界研究元明时期的葬制、葬俗及其区别和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明确的纪年题记也为同类墓葬的时代判断提供了参考标尺,墓葬中出土的各类器物也可以作为标准器,为周边区域同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依据。尤其是丰富的壁画内容为研究元代家具形制、服饰装扮、葬制葬仪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直观依据。

目前,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已对价值较高的3座壁画墓进行了数字化采集,正在对其进行搬迁保护。

来源 | 阳泉晚报

本文发布于:2023-07-22 12:4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03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阳泉市   墓葬   元代   发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