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一地1500余人签字“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

更新时间:2025-05-09 17:16:01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31514.html style=沧州一地1500余人签字“捐献遗体人体器官”"/>

沧州一地1500余人签字“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

日前,在献县十五级镇边马村村民王召伟的帮助下,献县的张雪霞终于在网上签下她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成为献县1500余名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志愿者中的一员。

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人体器官捐献队伍中,王召伟很欣慰。

带动20余人捐献

今年40岁的王召伟和妻子王倩倩在献县经营面食批发生意。两个人都是“热心肠”,经常参雷锋像加公益活动。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召伟看到有人去世后捐献人体器官帮助那些患重病的人恢复健康。他也想捐献人体器官。

当王召伟和王倩倩说出去世后捐献人体器官的想法时,她非常赞同。去年,夫妻俩一表白送什么起在献县红十字会郑重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

王召伟说:“听说去世后自己的器官还能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很多人选择了捐献。”在王召伟夫妻俩的带动下,去年和今年先后有20多位朋友加入到人体器官捐献的队伍里。

一家五口签订志愿书

在献县县城居住的86岁老人赵金栋,是献县第一位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的人。

2010年,赵金栋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名14岁女孩去世后捐出器官,救助了7位病人。赵金栋深受触动,一夜没睡好。“我一直以为人只有活着的时候两对父子才能做好事,原来去世了也能造福社会。”赵写给自己的话金栋说。他决定去世后捐出192年遗体和眼角膜。

刚开始,赵金栋的3个孩子都不同意他的想法。“捐出眼角膜能帮助别人重见光明,捐出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赵金栋耐心解释着。最后,家人接受了老人的决定。

“人终有一死。我们去世后,还能把光明和希望留在人间,这样多有意义。”赵金栋说。在赵金栋的带动下,妻子杨桂芝,女儿赵海霞、赵海雁,儿子赵文海,都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并相继签下志愿书。

女儿替母亲签字

3月8日,吕俊英的女儿刘文锦来到献县红十字会,替母亲签下了捐献人体器官的志愿书。

今年40多岁的吕俊英先天肢体残疾。4年前,她从媒体上看到有关人体器官移植挽救他人生命的相关报道,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产生了“去世后也要捐献人体器官”的想法。后来,她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个患有肝病的小男孩因没有等到合适的肝源而失去生命的故事,受到很大触动。

去年,在得到家人的认同后,吕俊英通过网络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做了志愿登记。

3月8日,献县红十字会组织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仪式。吕俊英因故不能到现场,就让山东高校女儿刘文锦去现场代替她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

刘文锦说,代表妈妈参加人体器官捐献签字仪式时,她深受震撼。刚开始,她只是认同母亲的做法。如今,她也决定加入到捐献器官的队伍里。她和两个朋友已经约好,一起去参加献县红十字会组织的下一次人体禁毒日是几月几日器官捐献登记仪式。

据献县文明志愿者协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何伟介绍,截至目前,献县已有15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签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这1500多人中,年龄最大的有女生熬夜的坏处86岁,年龄最小才15岁。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还是学生。

“捐献器官,不仅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莫高大上的网名大帮助。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的队伍中来。”献县红十字会副会长陈艺说。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杨玉霞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07:1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27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沧州   遗体   一地   人体器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