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发(作者:夏侯道迁)
一个小时降水量200毫米是什么概念呢?有网友用公开资料进行了简单换算:郑州市面积为7446平方千米,那么这一个小时内郑州的降水量总共就是7446X0.2X10000000=14.9亿立方米的水,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杭州西湖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进行类比,就相当于仅仅一个小时,就把100多个西湖的水倒进了郑州!这是多么惊人又可怕的数字啊!
由于极端暴雨的连续侵袭,郑州市多地更是出现险情,市区出现严重内涝,造成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预报,未来这几天,郑州依然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的侵袭。
追根溯源,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原因,专家表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
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
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
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暴雨中如何保护自己?
这份自救指南请查收!
➡ 暴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绝不主动涉水;
➡ 出门前一定要看准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不能忽视;
➡ 如果是在室内,洪水进屋一定要及时关闭电闸,并迅速向高处转移;
➡ 如果是在户外,一定要远离广告牌、电线杆、井盖等地方;
➡ 突发暴雨时,尽量不要驾车出行,如果遇到车辆被困的现象,一定要先保证人安全,尽快逃离;
➡ 如果遭遇被困险情,不要盲目涉水撤离,一定要安全爬到高处,等待救援。
特大暴雨的不断发生,随之而来的便是洪涝灾害,与洪涝有关的常见风险是饮用水设施和死水的污染,死水可能是蚊子的繁殖地,会带来化学危害并造成伤害。洪涝期间,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如果发生洪涝,一定要及时了解所在地的疏散路线和警告信号,并确定容易发生洪涝或山体滑坡的区域,要将所有的饮用水和准备食物的水氯化或煮沸,并且洪水接触过的一切食物都要丢弃,不要使用洪水洗碗、洗漱和准备食物。如果接触过洪水,一定要用肥皂、洗手液等及时洗手,更不能光脚蹚水,容易造成皮肤过敏、感染等情况。如果房屋与洪水接触,也应该对其进行全面清洁。
暴雨来势汹汹,
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紧张的救援过程中,
我们再次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的“风雨同舟”,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碗“胡辣汤”!
从“路面积水严重小孩冒雨拦车”到“郑州大爷冒雨蹲路边清理井盖杂物”;从“不知名群众解救落水人员”到“七省驰援河南”;从“连夜写下的58份请战书”到“高铁站里响起的《我和我的祖国》”,在灾难面前,我们只会更加团结,那些从四面八方蹚水而来的人,是中华民族自带的精神谱系!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致敬在危难中
挺身而出、守望相助的每一个人,
郑州一定行!
河南一定行!
创作:中国科技馆新媒体团队
素材来源:中国气象局、新华社、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发布于:2023-08-05 20:4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76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