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社】二战步兵反坦克战术

更新时间:2025-05-13 20:29:18 阅读: 评论:0

2023年8月6日发(作者:顾鼎臣)

office安装程序-

【鱼鹰社】二战步兵反坦克战术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Elite系列第124号:二战步兵反坦克战术-World War II Infantry Anti-Tank Tactics。原作者Gordon L. Rottman, 绘图Steve Noon。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坦克的弱点


除了坦克的正前方和炮塔所朝的方向之外,其他角度对所有坦克乘员来说都是盲区。许多观察装置被安装得很高,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乘员的可视范围,而那些隐匿或勇敢的步兵可以很容易地移动到坦克的盲区或所谓的“死亡空间”(Toter Raum)。这种盲区的范围可能延伸到20码(约18米)远的范围(右上角小图B区域)。这一区域内,主炮(1)和主炮共轴机枪(2)对于伏卧或蹲伏的步兵来说毫无威胁。而在10码(约9米)的范围之内(右上角小图的A区域),坦克乘员则无法通过车内的手枪/冲锋枪射击孔(3)射击,也无法从像炮塔侧边逃生口之类的舱门(4)向外投掷手榴弹的方式攻击步兵。(德国人开发了一种用26毫米口径信号枪发射的高爆破片弹;它从手枪射击孔发射,然后会延迟一秒钟爆炸。)当然,上述这些区域的宽度和布局会随着坦克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时也会随着炮塔的旋转而变化。


驾驶员位(5)和车头机枪操作手位(6)只能看到正前方以及两侧角度有限的范围。炮塔内的机枪手的视野也非常狭窄,他只能看到主炮所朝向的方向。车长拥有最好的视野,他可以通过位于炮塔顶端的圆塔处的底端观察窗或观察裂口(7)进行观察,还可能运用设置在车内或炮塔外侧的潜望镜进行观察。坦克车长们喜欢打开顶舱门以便进行最大限度的观察,但即使在没有炮兵或迫击炮攻击的情况下,这么做也可能遭到轻武器的袭击,即所谓的“扣扣子”。图中这辆坦克在炮塔的两个前侧位各安装了一个三管装烟雾弹发射器(8);炮塔内部的触发装置可以将烟幕弹发射到25码(约23米)之外,从而制造出一片烟幕来隐蔽坦克自身。


本图表现的是西北欧战场上,一名美国步兵正在冲向一辆四号H型(PzKw IV Ausf H)坦克(为了演示清晰,我们省略了通常固定在坦克车体和炮塔两侧的额外装甲板,这是晚期型号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所通常拥有的。)尾随坦克的士兵携带了一只20磅(约9公斤)重的炸药包,里面装有8个2.5磅(约1.1公斤)重***混合炸药——如果它被扔到发动机舱格栅或履带上引爆是足够让坦克立马停止前进的;一旦坦克失去了机动性,它就很容易成为反坦克火箭筒的猎物。除非炮塔面朝后方,否则攻击坦克最有利的方向是在炮塔所指方向的背面(右上角小图的C方向),只有很少数坦克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炮塔后部******,这样做的包括了大多数的日本中型坦克和苏联的BT-8型、KV-1型和IS-1和IS-2型坦克。对于图中这种从侧后方进攻的步兵,最主要的威胁是其他坦克的机枪射击,美国人称之为“背后挠痒痒”;那些坦克甚至可能会向友军坦克或是其附近发射高爆弹,以便驱离紧贴在他们同志身边的那些敌军步兵。

B:通常的连级反坦克防御


无论哪个国家,一支步枪连建立防御阵地都会遵循一个相当普遍的模式;而具体区别则取决于他们的反坦克武器的数量和类型。两个排位于前端,一个排扮演支援的角色,这种基本的布置在大多数的防御战中都得到了采用,但根据具体军力和当地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安全哨(1)设在前方以便对敌人的接近发出警报并且阻碍敌人的巡逻。在连的前哨之外,还会有营、团和师一级的警戒部队进行部署。大多数可用的反坦克武器(2)都会覆盖住装甲车辆偏好行驶过的地形区,而机关枪(3)火力则会覆盖住限制坦克行进的地形区,这里将会是步兵的主要接近方向。如果时间和资源允许,反坦克路障(4)会与天然障碍物(5)相结合设置在通路的前端,图中这里是尺寸10英寸(约25厘米)的阻拦桩。这时桥梁已被炸毁(6),雷区设置在阻拦点(7)的前端,路障(8)也被设立起来——图中表现的是一堆被砍倒的树。步兵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步枪、火箭筒或反坦克炮——通常每排至少配备一件;这些武器可能被分发到各个排,或者也可能被编成一个单独的小组使用。来自营或者更高级单位的一门、两门或更多门的轻型反坦克炮(9)可能会作为增强的额外火力加入到防御战中,特别是在防守对坦克行进有利的地形时。“坦克通道”同时也被火炮和迫击炮集中打击,为的是将坦克与步兵分离。一些步兵反坦克武器还会布置到连队的后部用来提供纵深防御或侧翼保护,或者隶属于反坦克小队。支援排会建立一支或更多的反坦克小队(10,有时候位于前端的排也会这样做),用以打击渗透进防线的敌人坦克。反坦克地雷有时会埋在位于排的阵地周围或侧翼的敌军前进的通路上。


图例:(自上而下依次为)


安全哨位;连的指挥阵地;地雷;步兵反坦克武器;轻型反坦克炮;机枪。

C:步兵反坦克武器,1939年-1940年


在战争之初,大多数国家的步兵都还依赖于各种相对简单的武器进行反坦克作战,而图中这支德国坦克歼击小队所携带的就是这些武器的代表。


反坦克步枪(1,图中所示的是带折叠枪托的7.92毫米口径PzB 39 Panzerbusche步枪)往往是排级单位的主要反坦克武器。PzB 39步枪的射程和精度虽然都满足了要求,但即便是在1939年,它也已经不足以对付当时的坦克了;小型的穿甲子弹不含高爆或燃烧弹头,这无法增加穿甲效果。化学烟雾弹被用来蒙蔽坦克和掩护攻击的步兵,但要形成足够的烟雾需要时间;而坦克只是简单地驶出烟雾或者通过机枪扫射就可以挫败步兵的攻击。一名步枪手(2)携带了Nebelhandgranate(NbHgr)39型发烟手榴弹和Rauchrohr 39型发烟管。另一名士兵(3)携带一份双倍炸药(doppelo-ladung),也就是将一对1公斤TNT炸药块与稍短长度的铁丝的两端绑在一起,它扔出去可以像马鞍囊一样挂在敌军坦克的炮管上用以摧毁坦克上的主炮或是机枪枪管。还有一名士兵(4)的脚边摆的是一支集束炸药(Geballte-Ladung),它中间是一枚手榴弹,手榴弹弹头外面用铁丝缠绕上6枚已经拆掉导火索和手柄的Stielhandgranate(Stg)型手榴弹的弹头。具有穿透60毫米厚装甲能力的这种武器可以扔进坦克履带中间破坏履带,或是扔到炮塔或发动机舱盖上方攻击坦克。装备GG/P40型枪榴弹的步兵(5)通过一支活塞式弹射器将这枚枪榴弹安装在他的Kar98k步枪上。和这一时期所有的步枪发射反坦克枪榴弹一样,它的弹道设计糟糕并且装药腔的聚能效果不佳;大多数军队则在1942年至1943年间更换了他们的第一代步枪发射反坦克枪榴弹。


上述这些武器的组合为坦克歼击手们提供了与敌军坦克对峙的能力(反坦克步枪、步枪发射枪榴弹),并且利用近距离攻击武器(双联装炸药和集束炸药)造成这些坦克无法行驶、重创甚至报废,而发烟装备则会掩护进攻者并使他们的猎物“失明”。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计划和演练都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图中的班长(Gruppenfuhrer)(6)正在进行一次演习前的布置并向他的士兵们做简要介绍,即便这次演习是在战区进行的。

D:美国的反坦克伏击


相对于直接用手持武器进行近距离攻击,美国的反坦克手们更喜欢伏击的方式,这可是历史悠久的美国传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犹豫是否要爬上一辆停止前进的德国坦克并向坦克内投掷手雷。近距离攻击武器经常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像火箭筒和枪榴弹这样的远距离发射武器显然更为有效,而且还能让反坦克小队的人员部署更分散,而不是需要集中在一辆坦克的周围(本图表现了阿登之战中的一场景中,为了展示方便,我们所描绘的小队的部署要比实际情况更密集)。欧洲西北部浓密的林地是这种作战方式的理想场所;美国士兵中的大多数都曾经在美国南部广阔的松树林中接受过训练,他们往往很擅长这种战术。


反坦克小队一般由一个12人的步枪班组成(虽然往往兵力不足,就像本图所示的那样)。它们选择的武器包括了两人操作的2.36英寸口径(60毫米)M9A1型火箭筒,它使用M6A3型高爆反坦克火箭弹(1)。火箭弹的飞行距离不到100码(约91米),不过在森林里,坦克的距离可能只有20码(约18米)。火箭筒由反坦克小队的两名步兵操作,他们都接受过火箭筒的使用训练。作为后备支援,一名掷弹兵装备了一枚用M1步枪上的M7型发射器发射的M9A1式反坦克枪榴弹(2);它只能有效攻击坦克的侧面和后部。一枚M19型白磷发烟枪榴弹(3)也处于准备发射的状态,以便在小队撤退时遮挡住敌军坦克或随行步兵们的视线。


一名蹲伏下来的步枪手正准备投掷他的Mk IIA1型破片手雷和M15型白磷手雷(4),后者是一种爆裂式手雷,能即刻产生巨大而密集的烟雾从而使敌人“致盲”或者分神。同时它还能散发燃烧的白磷凝块并飞溅到18码到30码(约16.5-27.4米)之间的物体上,所以对于不慎重的投掷者来说是很危险的。班用的点30口径M1918A2型勃朗宁自动步枪(5)用来对付随坦克而行的步兵,目的是将他们从坦克周围驱散开;有时候为了获得更猛烈的火力,反坦克小队还会装备一挺点30口径的M1919A4型轻机枪。一到两名步枪手总是被部署来确保后方的安全(6)。班长(7)会发出伏击战开打的信号,小队的队员们会各自开火并大喊“Fire!”(开火)。50吨重的PzKw V型“豹”式坦克是一道难题;它的上倾斜前装甲厚80毫米、下部前装甲厚60毫米,炮塔前部装甲厚110毫米,炮罩厚120毫米,侧装甲厚50毫米,炮塔侧面和后部的装甲厚45毫米——所有这些还都得到了它优秀的倾斜装甲设计的增强。

E:英国的反坦克路障,1943年-1944年


意大利多山地形对坦克部队是个挑战。村庄通常建在山坡一侧位置重要的山脊上,只有狭窄裸露的道路能够接近它们,而道路很容易被地雷和路障所阻隔。物理路障很少被使用,因为这样会对前进的装甲部队造成预警;相反的,在坦克会暴露于露天的区域,反坦克部队会利用准备好的隐蔽阵地掩护自己。如果领头的车辆能被摧毁,它就会困住后面的敌人,而这些敌人很容易受到猛烈炮火的攻击,就如图中的一辆StuG III型突击炮和一辆SdKfz 251/1型半履带装甲车即将面临那样。


事实上在岩石地形上挖洞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阵地是利用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建造的——松散的岩石垒成了低矮的圆形围墙。作为英军在印度西北边境长期经验的总结,这种被称为sangar的阵地必须建的看上去像一个天然石堆。在1943年年中,PIAT反坦克武器发射器(1)取代了“博伊斯”(Boys)反坦克步枪和68号反坦克枪榴弹。在炸弹竖着插入发射器顶部半个圆柱体托架之后,只要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了。发射后,发射装置的200磅(约91公斤)力的弹簧回位,但有时却无法如愿,而在暴露的战斗条件下,它几乎无法重新手动回位。PIAT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向下瞄准山坡时,炸弹可能会滑出发射器。这种3.5英寸(约89毫米)直径的Mk IA型破甲弹(2)重3磅,可以穿透4英寸(约100毫米)厚的装甲,但是弹点引爆与采用底起爆引信的设计减低了它的潜在效能。


被称为“霍金斯”的75号反坦克手雷(3)实际上是一中小型地雷,埋在地下还是扔置于地上取决的是导火索的类型。这些手雷5-6枚横在马路上摆放;图中间隔2英尺(约0.6米)串成的手雷“项链”也被称为“菊花链”,它们被拉起横穿在车辆行驶的车道上。更重的常规地雷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链接。一名步枪兵手持一枚77号白磷烟雾弹(4)和一枚73号“热水瓶”反坦克手雷(5)。后者装有3.25磅(约1.47公斤)重的极性铵梯铝强力炸药或是明胶炸药,可以炸穿2英寸(约5厘米)厚的装甲,而以履带作为打击目标时效果更好。重4.5磅(约2公斤),尺寸为11英寸x 3英寸(约28厘米 x 7.6厘米)的73号手雷只能投掷10到15码(约9-14米)远。它配备了一个冲击引爆引信,和77号白磷烟雾弹一样,当安全别针拉掉、“Allways”系统的加重带在飞行过程中松开后,它的爆炸功能就开始起效了。另外,一支布伦式轻机枪小组(6)正在对人员输送车进行火力压制。

F:建筑密集区的苏联反坦克防御,1944年


尽管栓操的PTRD-41型和半自动的PTRS-41型反坦克步枪的重量和体积很大(两种中最短的PTRD-41型长度也超过6英尺,也就是大约1.83米),而且其他国家已经废弃使用反坦克步枪很长时间了,不过苏联红军却仍然在整个战争中保留使用它们。这些步枪有极好的穿甲效果,但面对后期出现的德国坦克时,就需要近距离从坦克侧面和后方射击才能起到效果了。反坦克步枪手们的梦想是在坦克爬上障碍物时对其腹部进行射击,这需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图中心的这辆PzKw V型豹式坦克的前腹部装甲仅厚26毫米,但由于坦克爬升时的倾角问题,即使装填燃烧弹料的14.5毫米口径子弹也不能保证对敌人形成有效击杀。苏联保留下来甚至继续发展的另一种武器是反坦克手榴弹。RPG-43型反坦克手榴弹(2)是苏联人的第二款设计,它与第一款一样都采用了成型装药,如果以合适的角度掷出,它能够穿透75毫米厚的装甲,所以从坦克上方攻击是最佳的选择——豹式坦克的炮塔顶部和发动机罩板的装甲只有15毫米厚。安全销拉掉以后,投掷出的手榴弹弹体下部的锥形体会从手柄上脱落,然后通过连接的带子展开作为制动伞来使用(3)。苏军还有一种武器是他们长时间使用的所谓“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4),苏联人称之为“可燃混合物瓶子”,因为将苏联外交部长的名字作为俚语使用被认为是不够尊重。作为“液体燃烧装置”,它包括两个装满硫酸的长玻璃管,长玻璃管用橡皮筋与装满汽油的伏特加或白兰地酒瓶连接在一起,当瓶子受到冲击破碎时,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点燃了汽油。“莫洛托夫鸡尾酒”被广泛使用;事实上,由未经训练的工厂工人组成的一支675人的临时“工人营”中,约有100人只配备这种应急武器。反坦克步枪手的近距离保护人员是冲锋枪手们(5),他们负责打击从坦克中出来的德国装甲掷弹兵(6)。铺就陆面上是不埋设反坦克地雷的,当然,这些地雷可以藏在简单的瓦砾碎片下面或是隐藏在街垒障碍物后面等待坦克的到来。反坦克地雷还经常会被直接扔在街上;只要它们能得到火力掩护,伴随坦克的步兵们就无法把它们移走;这时,它们与埋好的地雷就没什么区别了。图中的TM-38型地雷(7)被放置在坦克转弯的通路上,这会对坦克造成奇袭。引爆这种6磅(3.6公斤)TNT装药的地雷需要440到660磅(200公斤到300公斤)的重量。

G:掩护阵地中的德国装甲战斗群,1944年-1945年


当德国在各条战线上都面对不利形势时,他们所面对的是敌军装甲部队的压倒性优势,对此德国国防军拿出了他们拿手的进行小规模拖延战的战术。到了1944年,德国军队已经装备了各种强大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地形和天然或人为障碍物(图中的溪流是可以穿越的)以及如何将武器整合到防御中。在一处装甲防御中心(Panzerabwehrgeschutz)或掩护阵地(vorgeschobene Stellung)中,这支小型装甲战斗群的任务是延迟英军坦克(1)沿第二条路线前进,从而进入一个已做好防御的村庄(图片边缘)。这些人会玩命作战直到撤退的命令下达,或者在特定的时间脱离战斗。这会让对手们迷惑不解——与他们陷入死战的德国人可能会在没有明显理由的情况下消失;然后,预先计划好的炮击就全打到敌人已经废弃的阵地上了。


反坦克地雷的雷区被布置在阻塞点(2)位置,其中还混杂有人员杀伤地雷。后者不仅可以阻碍工兵清理地雷,还可能阻止救援人员接近受创的坦克以及阻止步兵和前哨观察员利用坦克车的车体作掩护。这一时期仅有的几种反坦克枪往往是单独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的,比如(3)的这种50毫米口径的Pak 38型反坦克枪;20毫米口径高射炮被安置在侧翼(4)用以弥补反坦克枪的缺乏造成的火力不足。一支装备了6台88毫米口径RP54型火箭筒的排以典型布局组成阵地(5),每名火箭筒操作手都会挖一个狭窄的v字形战壕,这些战壕三个一组,每组中两个在前一个在后。他们会在空旷的地方挖战壕以便为自己提供广阔的火力打击范围,而挖战壕挖出的土方会被移走以使他们难以被发现。这种布局使得火箭筒操作手们能够在任何方向上与敌军的坦克交火,同时也形成了纵深防御格局,以及在任何角度上都至少有两套火箭筒可以开火。“V”字型战壕的V字顶端是面向敌人的,火箭筒手们会移动到其中一个顶端,这里他们拥有最佳的瞄准角度,而他们的助手会在战壕另一侧躲避火箭筒发射时的反向冲力。虽然这一地区有农场建筑,但只有少数狙击手占据它们(6),因为建筑物会吸引压制火力,使敌人能够迅速确定德军的位置。装备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掷弹兵会成对分散开,然后隐蔽在坦克通道两侧随时准备与可能窜过的敌军坦克作战(7)。许多掷弹兵部队的步枪数量减少了,为此他们增加了MG34和MG42型机枪(8)的配置以增加火力。这些武器能很好地将敌军步兵与他们所护送的坦克剥离开。英国坦克手说只要听到MG系列机枪的子弹击中他们坦克外壳的声音,伴行的步兵就会“像兔子一样尖叫”。


不同的武器经常会被调整打击扇区以覆盖其他的阵地,因为这些阵地预期会被放弃并最终被敌人占领。当地人接近阵地时,80毫米和120毫米口径迫击炮将从主阵地位置向预先设定好的弹着区开火(9)。突击炮(10)可能会放置在后方,它们通常被埋在掩体里或隐藏在建筑物里以进一步阻止敌人的进攻。美军认为,相比野战工事,漫长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如“西墙”,也就是“齐格菲防线”,只能为德军提升15%的防御效能。埋藏起来的德国坦克和突击炮所提升的效能被评为40%,它们被认为比掩体更难对付。


图例:(自上而下依次为)

英国坦克;步兵;反坦克地雷;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20毫米口径高射炮;88毫米口径反坦克火箭筒;狙击手;铁拳榴弹发射器;机枪;75毫米口径自行突击炮;射程。

马自达929-

【鱼鹰社】二战步兵反坦克战术

本文发布于:2023-08-06 23:1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85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