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发(作者:车继铃)
战役背景:
在经历了开战之初的势如破竹之后,德国陆军的形式开始迅速走低,连日的失利使得德国陆军士气低迷。很明显,在陆军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梦想已经幻灭,德国人不得不把视线转向海军方面。
德国人自己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因此,从海上发动突袭,或者干脆说直接些,寄希望于海军,与德国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海峡对面的大英帝国坐拥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手握先进的战列巡洋舰部队,而他们的战列舰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高温高压锅炉,航速普遍可以达到25节左右,此外还搭载有381毫米口径的巨型主炮;而反观当时的德国,则连一艘主炮口径超过356毫米的战列舰也没有。
但是,陆军方面惨淡的战况迫使德国人不得不这么做。
德国海军面临的情况非常棘手。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实力异常强大,再加之英国皇家海军的战略思想便是将敌舰堵死在港口里面,英国皇家海军此刻正部署于斯卡帕湾,而那里正好可以控制住德国海军的两大港口:不莱梅港及威廉港。一旦公海舰队的船只自此出航,则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便可以立即出动,将其截杀或是赶回港口。也就是说,德国舰队不是说想出港就能出港的;他们的海军要想做一番事业,说到底还得看英国人的脸色。
德国人当然不甘心。
负责指挥德国舰队的莱因哈特·舍尔海军上将决计要冲破英国皇家海军的阻拦,打开供自己航行的出海口。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首先派出一小股诱饵舰队,将英国皇家海军的部分力量引入自己的优势包围圈,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发动一次突然袭击,把她们包个饺子。
这同E1中凯伊斯和蒂里特制定的大胆计划何其相似!只不过,在E4这场激烈的海战中,这个大胆的想法并没有演变成一场灾难,反而收获了极为丰厚的战果。
负责充当诱饵的是由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第一侦察分队、第二侦察分队与第二、六、九大型鱼雷艇分队。其中第一侦察分队为战列巡洋舰部队,下辖吕佐(即你游毛奇台词中提及的“吕佐长官”)、冯·德·坦恩、塞德利茨、毛奇和德弗林格尔共计五艘战列巡洋舰,旗舰吕佐;而第二侦察分队则是轻巡洋舰舰队,下辖法兰克福、威斯巴登、雷根斯堡、格鲁琼兹、斯特拉尔松德、斯特拉斯堡(就前面那个被英国驱逐舰鱼雷吓跑的斯特拉斯堡)六艘轻巡洋舰,旗舰法兰克福。而舍尔海军上将则亲率德国大洋舰队优势主力在远处设伏,其本人亲自坐镇凯撒级战列舰腓特烈大帝号,指挥第三战列舰分队;该战列舰舰队以下又分两个支队,其中一支由诺曼少将率领,以凯撒号战列舰为旗舰,下辖凯瑟琳皇后号、路易特波德摄政王号两艘战列舰,清一色是凯撒级战列舰;第二支则由巴恩科少将指挥,以国王号战列舰为旗舰,下辖国王级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和威廉王子号,清一色都是国王级战列舰。此外,舍尔手中握着的牌还有第一、二共两个战列舰分队和第四侦察分队;其中第一战列舰分队下辖两个战列舰支队,第一个归属施密特少将指挥,以奥斯特弗里斯兰号战列舰为旗舰,此舰在日后被米切尔作为航空兵攻击演示的靶舰击沉于弗吉尼亚州亨利角外海;另外还有赫尔戈兰、图林根和奥尔登堡三艘战列舰,均为赫尔戈兰级战列舰;该级战列舰仅为拿骚级战列舰的改进型,用口径更大的305主炮替换了拿骚的283小水管,在当时已经显得有些落后;另一支队则属于英格哈特少将,以波森为旗舰,下辖拿骚、威斯特法伦和莱茵兰三艘战列舰,均为拿骚级战列舰。第二战列舰分队同样分为两个支队,均由年事已高的前无畏舰组成;第一支队旗舰为德意志,指挥官为毛夫少将,下辖波美拉尼亚、黑森两艘战列舰,均为德意志级前无畏舰,仅装备4门283炮,之后便是小口径的14门170炮和18门88毫米防鱼雷艇炮,火力相当贫弱;而第二支队的指挥官则是里希特菲尔斯少将,他的旗舰是汉诺威号,下辖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你游的那个重炮boss)和西里西亚两艘战列舰,同属于德意志级。第四侦察分队则由轻巡分队和大型鱼雷艇分队混编,其中轻巡分队由鲁伊特准将指挥,旗舰斯德丁(那个在赫尔戈兰湾战役中被勇敢号打坏了105主炮的斯德丁),下辖斯图亚特、慕尼黑、汉堡、弗劳恩洛布和罗斯托克五艘轻巡;此外还有结伴同行的第一三五七大型鱼雷艇分队。
故将德国人的兵力部署陈列如下:
希佩尔舰队:
第一侦察分队:
吕佐(旗舰)、塞德利茨、冯·德·坦恩、毛奇、德弗林格尔
第二侦察分队:
法兰克福(旗舰)、威斯巴登、雷根斯堡、格鲁琼兹、斯特拉尔松德、斯特拉斯堡
舍尔舰队:
第三战列舰分队:
诺曼支队:
凯撒(旗舰)、凯瑟琳皇后、路易特波德摄政王
巴恩科支队:
国王(旗舰)、大选帝侯、边境总督、威廉王储
第一战列舰分队:
施密特支队:
奥斯特弗里斯兰(旗舰)、赫尔戈兰、图林根、奥尔登堡
英格哈特支队:
波森(旗舰)、拿骚、威斯特法伦、莱茵兰
第二战列舰分队:
毛夫支队:
德意志(旗舰)、波美拉尼亚、黑森
里希特菲尔斯支队:
汉诺威(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西里西亚
第四侦察分队:
鲁伊特分队:
斯德丁、斯图亚特、慕尼黑、汉堡、弗劳恩洛布、罗斯托克
第一大型鱼雷艇分队
第三大型鱼雷艇分队
第五大型鱼雷艇分队
第七大型鱼雷艇分队
以上,共计凯撒级战列舰3艘、国王级战列舰4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4艘、拿骚级战列舰4艘、德意志级前无畏舰6艘、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两艘、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一艘、冯·德·坦恩级战列巡洋舰一艘、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一艘,共计305毫米口径主炮10x3+10x4+12x4+8x2=134门,283毫米口径主炮12x4+4x6+8+10+10=100门。
但是,由于英国人早已经得到了德国人的密码,德国人自认为天衣无缝的方案其实一直是在英国人的窥视下制定的。在得知了德国人如此大胆而富有进攻性的军事行动计划之后,英国人立即制定了对应的策略。
英国人的策略和德国人的如出一辙。杰里科认为,应当由贝蒂和埃文·托马斯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组成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罗塞思港出发,预计于1916年5月31日到达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这个半岛位于挪威以东,杰里科预计贝蒂舰队会在那里与德国舰队相遇;随后,杰里科会亲率庞大的英国主力舰队浩浩荡荡地从斯卡帕湾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60英里处待命;一旦贝蒂与德国人交火,按照原定计划,贝蒂当迅速示弱,并牵着后面的德国舰队靠向杰里科舰队所在的方向。这样,庞大到足以铺满水天线的巨大战列舰舰队就会出现在德国人的侧后方,然后凭借343和381炮的绝对火力优势将其完全歼灭。
以下是英国人的兵力部署:
(由于数额太过庞大,在此仅列出战列巡洋舰及以上的舰只)
贝蒂舰队:
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
狮(旗舰)、皇家公主、玛丽女王、虎(343主炮)
第二战列巡洋舰分队:
新西兰、不倦(305主炮)
埃文·托马斯舰队:
巴勒姆(旗舰)、勇士、厌战、马来亚(381主炮)
杰里科舰队:
战列舰:
第二战列舰分舰队:
第一分队:
英王乔治五世(旗舰)、阿贾克斯、百人队长、爱尔兰(原卖给土耳其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号)
第二分队:
猎户座(旗舰)、君主、征服者、雷神
第四战列舰分舰队:
第三分队:
铁公爵(杰里科旗舰)、皇家橡树、卓越、加拿大(原卖给智利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
第四分队:
本鲍(旗舰)、柏勒洛丰、鲁莽、前卫
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第五分队:
巨人(旗舰)、科灵伍德、海王星、圣文森特
第六分队:
马尔博罗(旗舰)、复仇、赫拉克勒斯、阿金科特
战列巡洋舰:
胡德舰队:
无敌级:
无敌、不屈、不挠(305主炮)
以上共计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共计305主炮8x2+10x3+10x3+10+10x2+14+8x3=144门,343主炮8x4+10x3+10x4+10x3+10=142门,356主炮8门381主炮8x4+4x4=48门,且均为无畏舰或超无畏舰,没有口径在305毫米以下的舰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史无前例的超级大海战中,英国人出动了一种全新的战舰——恩加丹号水上飞机母舰。该舰由海峡渡轮改装而成,可以搭载三架水上飞机,飞机平时停放在由帆布制成的机库内以抵御大西洋的狂风恶浪,需要使用时则由吊机放到水面上,从水面滑跑起飞——杰里科将这艘新型的战舰编入自己的本土舰队,本来是想让其提供较为可靠的空中情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遂愿,这就是后话了。
战役经过:
1916年5月30日下午17时40分,贝蒂命令舰队以22节速度从罗塞思出发。
21时30分,贝蒂舰队正式开拔,朝日德兰岛前进;与此同时,杰里科率领的超级舰队也从斯卡帕湾出发。
1916年5月31日凌晨2时整,由希佩尔率领的第一侦察分队与第二侦察分队起锚出港。
2时30分,舍尔指挥的伏击兵力自威廉港出发。
3时40分,德国人埋下的潜艇侦察部队长出了第一个果实:U32号潜艇发现了出港的加拉蒂亚号轻巡和法厄同号轻巡,并在1000码的距离上朝英国巡洋舰发射了两枚鱼雷。加拉蒂亚号紧急转向规避掉了向其呼啸而来的鱼雷;而由于U-32的潜望镜正巧卡死了,怎么都收不回去,导致英国轻巡洋舰轻易锁定了U-32的位置。加拉蒂亚号猛转过来,全速朝U-32撞去,以期将其撞断;但U-32及时地紧急下潜了,避开了加拉蒂亚号的致命撞击。紧接着,她又在潜望镜里看到了令她目瞪口呆的场景——在远处还有两艘庞大的战列巡洋舰正在破浪疾驰,目标直指东南!
至此,英德双方的海军其实已经有了第一次接触。
5时整,杰里科命令舰队转向南偏东50度、航速16节,以期与贝蒂会合。
然而与此同时,另一艘德国潜艇U-66也发现了正在迷雾中航行的英国庞大舰队。当爱丁堡公爵号巡洋舰朝她径直驶来时,U-66不得不迅速下潜;而就在此时,她也发现了隐藏在迷雾背后的更为恐怖的战舰——侦察巡洋舰鲍迪卡号以及八艘战列舰!不用说,这是杰里科的本土舰队。U-66当即决定逼近到350码的距离,并准备发射鱼雷;然而,一艘高速驶来的驱逐舰却迫使她放弃了准备发射鱼雷的行动并钻入水下。
5时30分整,U-32重新浮了起来;尽管英国战列巡洋舰已经远去,但U-32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她们。她立即向舍尔拍发电报,告知观测到两艘英国战列巡洋舰正向东南方行驶。
U-32号潜艇的报告让舍尔意识到,英国人可能已经有所准备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密码已经为英国人破译,因此丝毫不慌张,还以为计划正在顺利进行,那些被U-32发现的战列巡洋舰是来截击出港的诱饵舰队的。事实上,如果他能看到远在日德兰岛潜伏的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那足足24艘的巨大体量,他恐怕不会这么冒险。
6时35分,在再三确认附近没有敌舰之后,U-66急急忙忙地浮出水面,匆匆向舍尔拍发电报,称有八艘战列舰正向东北方行驶!
兴奋立即灌满了舍尔的内心。他生性好斗,总是渴望着一场激烈的战斗;这个骇人听闻的敌舰数量不仅没有使他退缩,反倒像电流一般流遍了他的全身,狩猎的冲动让他浑身激动得直颤。敌舰来的越多,他反而越开心。
因此,舍尔并没有下令舰队转向规避,而是命令舰队继续按原航线行进。
8时整,舍尔与希佩尔会合;舍尔将负责伏击的主力部队放在希佩尔舰队后方43海里远的地方,而除了图林根和国王之外所有计划加入的战舰都已经就位,德国人架设好的陷阱就等着撒上秕谷等着英国人来啄了——当然,德国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盼来的压根儿不是什么鸟雀,而是一头饿狼。
而就在此时,英国那边出了个乱子。
从海军部传来的通告告知杰里科和贝蒂,德国预计执行计划的舰队还窝在港里没有出来;但事实上,早在2时30分,舍尔的部队就已经甩开了威廉港,航行在茫茫的北大西洋上了。而随后,另一封发自四十号房间——也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密码破译处,此部门因设在老海军部大楼的一层四十号房间而得名——的电报却明确指出,德国海军的主力已经出港,而且正在全速赶来的路上。
这当然造成了贝蒂和杰里科的困惑。一方面,他们笃信海军部的消息;但另一方面,关于四十号房间在破译密码方面建立的奇功伟业他们也有所耳闻,经由他们发出的破译电文一定是权威的。因此,德国舰艇到底有没有出港就成了个问题。
但是舍尔海军上将心里还盼着另一件事儿:风向的转变。
实际上,德国人在一战中发明了不少颇具创意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有齐柏林硬式飞艇。这种飞艇以铝合金为框架,内部装满充了氢气的皮质气囊,在框架外面裹上坚固的铝合金蒙皮,由迈巴赫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汽油机驱动,可以高高地悬浮在地面之上,为军事行动提供准确无误的空中情报——而在舍尔制定的计划中,这些空中怪物也会如约出席,盘踞在空中,将英国人的行动尽收眼底——可是现在天公不作美;由于风力过强,齐柏林飞艇根本无法出动。舍尔急切地盼望着风力减小的那一刻,这样,徐徐升起的齐柏林飞艇就能将他的视野拓宽到足够掌控全局的程度。
风力终于减弱了;齐柏林飞艇立即准备升空。
在11时30分左右,五艘计划用于侦察的齐柏林飞艇慢悠悠地从地面上浮了起来。L14号飞艇被部署在了位于丹麦与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上空;L23位于彭特兰湾的诺斯黑德以东210海里处,L21在距离彼得黑德100海里处,L9飞抵距桑德兰87海里远的预定地点,L16则在法恩堡岬以东70海里处悬停。
然而,齐柏林飞艇的升空并没有像舍尔预期的那样给他开一双天眼;天气情况非常糟糕,在1000英尺高的地方,密布的浓云像一片翻滚的海水,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海面,从飞艇上压根儿看不见下面有什么玩意儿。
此时的情势对双方来说基本上是公平的;英国人不知道德国人是否已经出动,而德国人虽然明知英国人已经出动却不知道他们在那里。
不过,这么多战舰云集在日德兰岛的附近,注定了要搞出点什么乱子来。
下午14时整,贝蒂舰队与希佩尔舰队的直线距离已经拉近到了50海里;贝蒂舰队向东航行,而希佩尔舰队则在向北疾驰。这是一个相当近的距离;但是,由于英德双方都不清楚对方的具体动向,自然也猜不到敌人的舰队其实就在距离自己这么近的距离上,两支舰队眼看就要擦肩而过。
如果这两支舰队真的就这么擦肩而过了,那其实对谁都好;双方一炮未发又各自返回港口,不会有爆炸、伤亡和痛苦的喊声——也许舍尔会痛苦地叫喊一两句,但总归比激烈的战斗要强。
当然,情况也未必会如此;如果德国人愿意等,那快速航行的贝蒂舰队最终会于约下午16时30分扫过公海舰队的尾巴,从距公海舰队约17海里远处擦过;如果德国人的情报得力,那么立即转向追赶或许可以抓到一两艘落在后面的英国船。
再回到英国这边。
此时的贝蒂已经有些失去耐心了。在越过了位于英国以东230海里的计划转向点之后,他决定停止侦察巡逻,命令舰队折向北面同杰里科会合。
但是,上天不想让这场戏变得这么无聊。
就在两支舰队即将错过彼此的当儿,一艘隶属于丹麦的不定期蒸汽邮轮海峡号从还未发现彼此的双方舰队之间穿过。
如果这艘船只是像其他轮船那样慢悠悠、安安静静地从两支舰队中间穿过,那或许没什么;问题是,海峡号的蒸汽发动机不知出了什么问题,喷出了大量的白色水汽。醒目的白色云团在天空中飘荡,同时引起了希佩尔和贝蒂的警觉,一场恶战即将爆发。
为了去摸清楚那团白雾究竟是什么情况,贝蒂派出了他手下的加拉蒂亚和法厄同号巡洋舰前出侦察;而在另一边,希佩尔也派出了他手下的几艘大型鱼雷艇和埃尔平号巡洋舰。这条船本是俄国人预订的涅维斯科伊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由希肖船厂(或译硕效,即清朝海军海龙级大型鱼雷艇的生产方)建造,在战争爆发后停止交付,加入德国海军;由于该舰的建造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搭载了大量先进的武器,其主炮为8门150毫米炮,较之加拉蒂亚的2门152炮和6门102炮火力尤为强大。
前去侦查的双方战舰立即发现了对方。
14时20分,加拉蒂亚紧急拍发电报,称有两舰正向东南行驶,似为敌舰。
贝蒂立即收到了这封电报。
于是,就像计划要求他做的那样,贝蒂下令舰队迅速折向东南方向,准备在之后再折向东面,以期截断德国人的退路;然而,由于信号出现了问题,第五战列舰分队四艘威力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新式战列舰并没有及时跟上。
14时28分,日德兰海战的第一炮打响了;加拉蒂亚号冲着前来侦察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开了一炮,迫使那些战舰一窝蜂地转向,掉头冲埃尔平号冲去。
埃尔平和英国的两艘轻巡洋舰立即展开了厮杀。不过,由于能见度不好,在赫尔戈兰湾战役中那似曾相识的一幕再度出现了;双方打出的炮弹都没能命中对方。
贝蒂明白加拉蒂亚和法厄同的处境不容乐观。为了救援这两艘轻巡洋舰,他让自己的战列巡洋舰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14时32分,贝蒂下令让所有战列巡洋舰提速至24节。
训练有素的英国轮机组人员立即忙碌起来。轮机和锅炉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充斥着昏暗的轮机舱;锅炉中喷涌的火光透过炉门上的缝隙直射出来,仿佛流淌的熔岩。蒸汽阀门开始逐渐开大,让越来越多的蒸汽通过连接锅炉和蒸汽轮机的管道,战列巡洋舰的四个大螺旋桨嗡嗡地搅动着水花,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正冲着自己飞驰而来的战争。
14时36分,德国人不屈不挠的射击终于取得了一发命中;一枚埃尔平号射出的150毫米炮弹击中了加拉蒂亚的指挥塔,可却是枚哑弹。而由于通讯系统存在问题,从埃尔平号上发出的紧急电报虽然被舍尔接收到了,却并没有被判读出来;因此,丝毫不知敌情的希佩尔仍旧命令自己的战列巡洋舰沿原来的航线行驶。
然而,绝对算不上好的天气依旧让贝蒂对敌情一无所知;他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立即获知希佩尔舰队本队的手段。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手里还有个新玩意儿——恩加丹号水上飞机母舰;于是,在14时47分,他立即命令水上飞机起飞。
但前文已经说过了;当时的水上飞机起飞步骤极为繁琐,需要由吊机将水上飞机吊放到海面上,然后飞行员再顺着梯子爬到浮筒上,再用手转动螺旋桨把飞机发动,最后跳进机舱里面,驾驶飞机从海面滑行起飞。因此,尽管贝蒂已经发出了命令,可水上飞机的整备却还要再过将近二十分钟才能完成。
14时52分,希佩尔突然意识到通讯出现了故障,连忙命令重新判读埃尔平号的电报——而此时距离埃尔平号发现敌舰已经过去了24分钟。
判读的结果让希佩尔大感震惊。他立即收拢编队,准备全速朝埃尔平号靠拢。
而杰里科那边也没闲着;在14时55分,他命令自己的战列舰本队提速到18节。
战列舰的提速自然没有战列巡洋舰来得轻快,却显得威风凛凛。24艘海上巨无霸在锅炉的咆哮中不慌不忙地提速,尖利的船头撕裂高耸的浪花,以一种恰到好处的速度缓缓朝敌舰逼去,稳扎稳打、稳如泰山,仿佛要踏平整片大西洋的狂涛恶浪。
但是戏剧性的是,尽管杰里科下令战列舰编队提速,但他实际上并没有接收到贝蒂任何有关敌情的通报。贝蒂轻敌大意的毛病此时展露无遗;加之他不知道德国公海舰队是否出港,大概是在思来想去之后决定相信海军部“没有出港”的报告,认为自己的战巡可以易如反掌地吃掉对面的诱饵,然后在暗中窥伺的人拉动绳子之前就从陷阱里跳出去。
事实证明,贝蒂的确大意了。
终于,在15时32分,这场捉迷藏游戏落下了帷幕;希佩尔和贝蒂同时发现了对方的舰队。
战斗警报在双方舰队上空回响着。战列巡洋舰再一次提速,扬弹机嗡嗡地大响着,聒噪着把巨大的弹头和发射药从弹药库里拎出来;炮手们戴着用来防止静电火花的白色头套,吃力地拉开巨炮沉重的尾闩,抱起一包包巨大的发射药,把它们放到装弹滑槽上,再操纵着推弹机将它们缓缓推进炮膛;而德国人那边的准备过程还要繁琐一些,为了提升主炮射击时的气密性,在装入丝绸药包之后,搭载283主炮的毛奇、冯·德·坦恩和塞德利茨还要往炮尾再垫进一个黄铜质的药筒,以便在主炮射击时挡住向后喷射的燃气。
15时45分,从恩加丹号传来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因为机械故障,勉强从恩加丹升空的水上飞机不得不返回,一无所获。
但这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双方舰队都已经处在了对方的目视范围之内。
15时48分,希佩尔下令舰队开火。随着德国人的炮声响起,英国方面的炮声回应似的接连炸开,就好像是堵车的时候有辆车按了一下喇叭,紧接着喇叭声便响成一片。
理论上来说,情况对希佩尔极为不利;他手里只有五艘战列巡洋舰,其中口径是305毫米的只有两艘德弗林格尔级,其余战巡装备的都不过是杀伤力严重不足的283毫米小水管;但他的对手却有6艘强大的战巡,其中有四艘装备了343毫米口径的巨炮。此外,得益于更先进的小水管锅炉,英国战列巡洋舰的速度普遍快于德国战巡。
但是,上天这回再一次垂青了弱者。
战场形势使得希佩尔占据了上风地位。一来,由于希佩尔的舰队背对着太阳,刺眼的阳光使得英国舰队的瞄准成了个大问题,而自己却可以借着柔和的阳光从容瞄准敌舰;二来,希佩尔舰队的上空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加之由于当时重油专烧锅炉这种东西并未普及,双方战列巡洋舰还装备了煤油混烧锅炉,这种锅炉燃烧时从烟囱冲出的滚滚煤烟混合着薄雾与主炮猛烈射击后喷出的硝烟,仿佛一道天然的烟幕屏障,阻碍了英国人的射击与观测。
而此时,英国人忙中出错,又犯了个大错误——而这个错误事实上在之前的多格尔沙洲之战中已经暴露出来。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六艘战列巡洋舰中的五艘应该与敌舰一对一地交火,而多出来的一艘船——贝蒂的旗舰则应当与正在炮击敌旗舰吕佐号的战巡一起集火吕佐;然而,由于信号兵打错了旗语,同时也可能是因为浓重的煤烟阻碍了英国人的视线致使狮和皇家公主没看见冲在前面的战舰——总之不管怎样,尽管英国人手握六艘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可却没能做到雨露均沾;在德国舰队中整体实力最强的德弗林格尔号奇迹般地被无视了,没有一发炮弹射向她,使得她可以从容地用自己的8门305毫米口径主炮瞄准英国船而不用担心被击中;而本该分别射击两艘船的狮和皇家公主却集火了毛奇一艘船,实力最差的不倦倒是按原定计划在和冯·德·坦恩一对一搏杀。
尽管毛奇承受着两艘战列巡洋舰泼出的343弹雨,但德国水兵的技术却精湛得让人惊讶;毛奇的射击相当高效精准,仅仅在开战之初的12分钟里就命中了虎号战列巡洋舰九弹,其余德国战舰的表现也出奇的好。15时51分,吕佐号的齐射就命中了冲在最前面的狮号,而被毛奇击中的虎号战列巡洋舰的反击全部失的,没有一发命中毛奇,而是全部偏向了第二侦察分队的雷根斯堡号轻巡洋舰,几乎阴差阳错地命中她——而如果炮弹干脆再偏一点儿,这顿凶猛的343主炮齐射足够把这艘单薄的老式巡洋舰还原成零件,只不过没有。15时53分,皇家公主号被德弗林格尔打来的两枚305炮弹命中,射击指挥仪被干净利落地摧毁,强大的343毫米主炮立即失去了有效火控。
15时55分,在双方开火射击7分钟后,英国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命中——一枚玛丽女王号射出的343毫米大炮弹命中了塞德利茨;在多格尔沙洲战役中没能经受住考验的炮塔又一次掉了链子,剧烈的震动导致塞德利茨的一座炮塔完全卡死动弹不得。
但是情况对英国人来说依然在冲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15时59分,好像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么一艘战舰似的,玛丽女王号终于命中了先前一直被无视的德弗林格尔;猛烈的爆炸自然使德弗林格尔伤的不轻,但德弗林格尔的还击也准确命中了露着大侧面的玛丽女王。
16时整,德国人迎来了这次海战中他们的第一次运气爆发。
从吕佐号射出的305毫米炮弹不偏不倚地命中了狮号战列舰的Q炮塔核心区——而此时距离战斗开始刚刚过去12分钟。这枚305毫米的炮弹轻易打烂了炮塔,一下子就带走了炮塔里的几乎所有炮手。
但是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塞德利茨身上发生过的事儿开始在狮号上重演;炮弹引发的大火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着提弹井直往下窜,仿佛洗手池里的水哗哗地直落下水道。而在提弹井的末端,足足70吨发射药已经把弹药库变成了一个亟待点火的炸药桶,而熊熊燃烧的提弹井便是炸药桶的导火线。
同塞德利茨一样,狮号上也有一位勇敢地阻止了殉爆的英国水手;他是Q炮塔炮组成员中唯一幸存的,名叫弗朗西斯·哈维。眼见情况危急,他不顾自身安危,果断下令向弹药库注水,并且关紧弹药库隔离门;于是,狮号堪堪躲过了一场弹药库爆炸的惨剧,但Q炮塔也完全无法使用了。
前面的战况杰里科听得一清二楚。他明白,贝蒂已经同敌人陷入了苦战;于是,他再一次催促战列舰分队提速。
装备了小水管锅炉的英国战列舰在海面上破浪疾驶,身后翻卷着宽大的白色尾迹。锅炉内部的温度通过金属制成的炉壁辐射出来,把锅炉室加热得像个巨大的烤箱;站在锅炉旁边,锅炉辐射出的巨大热量甚至可以把人的毛发都烤焦。帕森斯式齿轮减速蒸汽轮机发了疯似的旋转着,发出尖锐的啸音,仿佛某种防空警报器歇斯底里的嘶叫声。
16时02分,同样的命运降临到了不倦的头上。这一次,不倦可没有狮的好运气;冯·德·坦恩打出的3枚283毫米炮弹接连命中不倦。要是不倦是坚实的战列巡洋舰,那这么点283的小炮弹于她而言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她却偏偏是一艘典型的英国式战列巡洋舰,装甲并不怎么样。于是,A炮塔的弹药居然被这些摆不上台面的283炮弹直接诱爆。重创起火的不倦见势不妙,准备退出战斗,怎料冯·德·坦恩根本不肯罢休;第四发283炮弹接踵而至,撕裂了不倦号锡纸一般薄弱的水平装甲,直落X炮塔弹药库。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震得仿佛整个世界都摇晃了一下。剧烈的爆炸将不倦号从中间扯断;她燃烧着的残躯立即坠入水下,同时还拉上了1019名来不及撤离的官兵。
当时的爆炸极为恐怖:根据幸存者查尔斯·法默的回忆,“船上发生了一次可怕的爆炸。弹药库被炸飞了。我看到大炮被炸到空中,就像火柴一样,还有人体和各种东西。不到半分钟,船就倾覆不见了。我从180英尺高的地方落下来,没落到船上;当我奋力游上水面时,我遇到了一个同伴,吉米·格林;我们捡了块木头漂在海面上。几分钟过后,一些炮弹呼啸而至,吉米的头被打掉了。”
现代对残骸的多波束扫描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倦号并非毁于德国人射来的283炮弹,而是毁于弹药库的二次爆炸,这次猛烈的爆炸直接将这艘两万多吨的巨舰送上了天。
现在场上的情况对英国人来说尤为不利。随着狮的重创和不倦的战沉,现在贝蒂手里只剩下了四艘战列巡洋舰,而对面却是五艘凶神恶煞的德国战巡。
不过贝蒂手里还有一张足够决胜的王牌;那就是还没有赶来支援的第五战列舰分队。在贝蒂看来,只要第五战列舰支队的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新式战列舰杀到战场,德国那些玩具一样的战列巡洋舰根本不值一提。
请务必注意,尽管某些资料中宣称贝蒂下令左转两个罗经点,但在官方资料中根本找不到关于这个的记载。
16时08分,第五战列舰分队按计划赶到了;她们的381毫米巨型主炮在19000码的距离上便打出了猛烈的齐射。重磅炮弹划出高大的弧线,飞越海空,旋即在德国战舰附近重重地砸进水里,掀起冲天的水柱。
形式立即发生了逆转。
尽管希佩尔已经让英国舰队折损了两艘战列巡洋舰,但面对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通通装备8门381毫米口径主炮,比起德国舰队中最大的305毫米口径主炮大了四分之一——的碾压性优势,希佩尔手下的战列巡洋舰真就变成了不堪一击的玩具。还没过1分钟,巴勒姆就让冯·德·坦恩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枚381炮弹。
而在远处,杰里科心急如焚。
尽管他手下的24艘巨型战列舰正在以21节的航速疾驰,但他还是觉得不够快。为了能尽快支援苦战中的贝蒂舰队,16时05分,杰里科再度下令,让管辖无敌、不屈、不挠三艘战列巡洋舰的胡德少将火速驰援贝蒂。
胡德少将的三艘战列巡洋舰立即提高航速,闪电般甩开了大部队,像冲锋的骑兵一般全速杀向战场。
16时10分,英国舰队再一次出现了危机:狮号的无线电台被打坏,导致原本通过无线电实行的舰队指挥完全无法运作。所幸狮号的信号灯依旧完好,贝蒂便命令通过灯光信号联系皇家公主号,再由后者通过无线电转述命令,勉强维持着对舰队的指挥。
16时15分,随着第五战列舰分队的不断逼近,381主炮的命中率越来越高,而希佩尔的处境也开始迅速恶化——右舷是贝蒂舰队四艘仍然可用的战列巡洋舰,左舷则是四艘高速逼来的新锐战列舰,这两者就像是核桃夹一样把希佩尔舰队牢牢掐在了当中,而皇家海军的士气也仍旧高涨。然而,由于希佩尔舰队与舍尔舰队之间的距离正在稳步拉近,希佩尔知道自己诱敌的任务即将完成,因此并没有选择退却。
16时11分,勇士号打出的381炮弹命中了毛奇侧舷的副炮炮廓;同主装甲带比起来,炮廓的防护装甲要薄弱得多。因此,这枚巨大的炮弹随随便便就撕碎了只比没有强一点儿的炮廓装甲,一下把毛奇一舷的副炮全给炸哑了。
希佩尔没有放弃抵抗。
16时25分,原先射击狮号的德弗林格尔转而射击玛丽女王号,并与塞德利茨号形成集火。
转换目标的效果是显著的。仅仅过了一分钟,塞德利茨和德弗林格尔的集火射击就准确命中了玛丽女王号。
玛丽女王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其地位堪比之后的胡德;这是皇家海军最大最新的战列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就有2.67万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3.165万吨;修长的舰体长达703.5英尺,平坦的甲板上耸立着三根高大优雅的烟囱,四座巨大的343毫米口径主炮从前往后一溜沿着中轴线排开;此外,这还是英国皇家海军唯一一艘坡伦式火控体系的战列巡洋舰,这一体系更像是高度自动化的黑箱火控计算机,可以根据输入的原始数据自动跟踪目标并直接输出最终数据,操作简单、方便、精度极高,十分高效。然而,现在这艘威风八面的巨舰却迎来了她的末日。她的前两座炮塔的弹药库全部被德国战巡的射击诱爆,优雅的战舰顷刻间灰飞烟灭;而尽管有些幸存者跳进了水里,但战舰巨大的残骸在下沉时搅起了巨大的漩涡,将还在水面上挣扎的落水者尽数拽入水下。在玛丽女王号1275名水手中,最终获救的只有九个;大部分的船员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足以摧毁一切的爆炸夺去了性命。
英国舰队还在奋战。
没过多久,一轮德国舰队的齐射罩住了皇家公主号。炮弹爆炸的浓烟和烈焰使得一位信号兵猛地跳了起来,大声惊叫“长官,皇家公主号炸掉了!”
——实际上皇家公主号没事;但是,信号兵的报告却使得贝蒂心中有些慌乱。他转过头,对着舰长查特菲尔德嘟囔道:“查特菲尔德,我们那些该死的船今天好像不太对。”
——对不对很快就见分晓了;不管怎么说,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可怕的381炮的确重创了敌舰。她们打得又准又狠,直到16时54分,她们一共命中毛奇四弹、冯·德·坦恩和塞德利茨各一弹;而英国战列巡洋舰凶猛的齐射则命中了塞德利茨四弹,和那发381炮弹一起打废了后者的两座主炮塔。
然而,希佩尔的努力并非徒劳。
16时30分,远处的舍尔舰队觉察到了战列巡洋舰队的猛烈交火;随后不久,由古德诺指挥的第二轻巡洋舰分舰队中的南安普顿发现了远处鱼贯行进的一长列德国战列舰。
德国战列舰也发现了她;巨大的炮声立即在远处炸开。
在勉强躲过了几轮大口径主炮的齐射过后,南安普顿立即发报,向贝蒂通报自己看到的情况——公海舰队的主力就在不远处,足足有16艘无畏舰和6艘老式的前无畏舰;实际上,那16艘无畏舰中有一艘是罗斯托克号轻巡洋舰,紧张的战况使得南安普顿发生了误判。而与此同时,双方的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也在海上展开了狼群厮杀式的混战;在由巴里·宾汉船长指挥的内斯特号驱逐舰的带领之下,英国的驱逐舰们向德国的大型鱼雷艇发起了迅猛的冲锋。而德国那边也不甘示弱,25艘大型鱼雷艇在雷根斯堡号轻巡洋舰的带领下朝英国第五战列舰分队猛冲,试图给英国同行一个下马威。
德国大型鱼雷艇的处境极为糟糕。事实上,不要看舰W里的驱逐舰可以抓战列舰,在真实的战斗中驱逐舰往往连战列舰的身都近不了;战列和战巡的大口径副炮每门都有她们的主炮那么大,泼出的密集弹雨噼里啪啦地落在她们周围,她们必须顶着蜂拥而至的炮弹快速向前冲锋,高昂的舰首凶狠地劈开一堵接一堵的浪墙,随即将其压碎为拖在身后的新雪似的尾浪,船头的战旗被风扯得笔直——这很勇敢、很悲壮、很潇洒,但是也很荒唐。除此之外,英国战列舰的381巨炮也加入了这次猎野兔的大狂欢之中;这些381毫米的巨型双筒猎枪装备的都是榴霰弹,每一发炮弹里都装着几十个拳头大的钢铁弹丸,一发轰出去就和霰弹枪打松鸡似的;不消直接命中,只要一枚拳头大的钢珠打中德国的大型鱼雷艇,就足以撕裂她们的薄铁皮、打断她们的蒸汽管道,把她们变成浮在水面上的死鱼。
贝蒂立即意识到计划中预期的德国公海舰队就在面前;此时,舍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其实已经由猎人变成了猎物,率领着史上规模最大的超级战列舰舰队的杰里科正在远处磨刀霍霍,准备一刀杀掉公海舰队这头肥猪。
16时39分,贝蒂舰队开始进行180度的转向以将舍尔舰队引向本土舰队的包围圈;然而,因为糟糕的通讯系统再度发生故障,第五战列舰分队的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却并没有接收到这道命令,而是被甩在了战列巡洋舰队后面,直接暴露在了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面前。尽管这些战列舰装备的主炮口径最大也不过305毫米,但毕竟对面有15艘无畏舰和6艘前无畏舰,即便是猛虎也难敌一群狼。在短短的十分钟里,巴勒姆号的上层建筑中弹,马来亚的一侧副炮遭遇了同毛奇副炮相同的命运,而舵机失灵的厌战则在水面上蹒跚,被塞德利茨直接命中两发炮弹,遍体鳞伤——这位日后威名赫赫的老女士此刻还只是个略带青涩的小姑娘,还需要更多的战事磨砺。
但是除此之外,贝蒂在军事素养方面的不足也暴露出来。当杰里科询问他敌舰的具体航向和速度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就在这里,跟在我的后面”——这不废话吗,不跟在你的后面难道还能跑到你前面去啊。总之,这次令人哭笑不得的失误就好比是报火警的时候,消防员询问贝蒂“哪里着火了”,他只回了一句“厨房”就挂断了一样,导致杰里科这个消防队员根本没能确定敌人的具体位置,以及如果按照当前航速和航向敌舰会于什么时候抵达。
16时57分,战局再度逆转。一枚从炸药箱号驱逐舰上发射的鱼雷正正地命中了塞德利茨,在她的水下部分上撕开了一个13x19英尺的大窟窿;不过尽管海水正汹涌而入,但塞德利茨依旧保持着航速。而与此同时,巴勒姆也开始转向,并带着其后的三艘战列舰脱离战场。
舍尔并没有追杀正在转向撤离的英国战列舰,反而命令舰队航速降低至15节,以便舰队中那些老旧的前无畏舰可以跟上——在与第五战列舰分队的激烈交火中,他的战列舰边境总督已经中炮五发;英国战列舰强大的381巨炮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迫使舍尔不得不整队修整。
17时10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舰队完全从德国人的视野中消失。
战场暂时平静下来;贝蒂和舍尔脱离了接触。
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
17时30分,贝蒂忽然意识到猎物没有跟上来;而他的任务是诱敌,所以必须牵着敌舰的鼻子走。为了重新把敌舰拉回来,他必须重新与德国舰队取得目视接触。所以,他下令航向东北,重新追赶已经被甩到了不知哪里的德国舰队。
此时夜幕已经逐渐降临。但是谁都知道,晚上的战斗会更加凶险。
很快,英德双方的海军力量再次接触。
17时33分,杰里科舰队西南侧翼最远处的黑王子号装甲巡洋舰与贝蒂舰队前方4.3海里处的法尔茅斯号轻巡洋舰发生目视接触;并通报说发现了德国舰队本队——虽然这是个假警报,但5分钟之后,17时38分,在胡德舰队前方作为先导舰的切斯特号侦察巡洋舰却真真切切地被德国侦察舰队中的四艘轻巡洋舰迎头拦住了去路;由于现在是一对四,数量悬殊过大,在胡德舰队抵达之前切斯特结结实实地挨了好几下。
胡德舰队立即折向西面,猛冲上去。
17时40分,贝蒂舰队与希佩尔舰队再次正面接触。同样担任着诱饵角色的希佩尔急忙转向后撤,打算一样把贝蒂舰队引向公海舰队的本队。
17时56分,杀入战场的胡德舰队大显神威。此时冲进战场的战列巡洋舰就仿佛百年前借着山势猛冲下来的重甲骑兵,挥舞着重剑和长矛,如爆发的山洪般势不可挡。胡德的旗舰无敌号打出的305炮弹正中刚才咄咄逼人的威斯巴登号轻巡,一闷棍就把她的气焰敲了下去;随即,战列巡洋舰部队的多次齐射又准确无误地倾泻到了威斯巴登的身上。威斯巴登当即起火燃烧,上层建筑几乎被犁平,浮在水面上任英国人宰割。
胡德舰队的亮眼表现霎时让德国人产生了误判。毕竟他们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远不是自己可以比得了的;敌我实力的巨大悬殊使他们本能地认为,胡德之所以敢打得如此激进,那是因为后面还有更为强大的战列巡洋舰部队在给他撑腰。于是,希佩尔当即决定撤离暂避。
为了掩护己方舰队的撤退,德国大型鱼雷艇部队再次冲出阵列。她们在V-28号大型鱼雷艇的带领下越过吕佐的舰首,一阵风似的冲向面前的英国舰队,却迎头撞上了英国阵列内同样呼啸而出的驱逐舰部队;一场混乱的驱逐舰格斗再次爆发。此时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汹涌的浪尖被探照灯照亮,嘶嘶翻卷的泡沫像雪堆似的闪着银光;而在高大的浪峰之间,矮小狭长的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正在周旋冲锋,搅和在一起,根本没有阵列可言,英国人的驱逐舰队中混进了德国人的大型鱼雷艇,而几艘英国人的驱逐舰也深深插进了德国鱼雷艇部队的腹地,好像一把直刺德国人心脏的钢刀。炮火忽明忽灭,从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的炮管冲出;时不时还能看见炮弹落在敌舰上,炸出巨大的火球和无数漆黑的碎片。几艘冲破了防守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匆匆朝胡德的舰队打出了一大波鱼雷,但由于过于匆忙,胡德的战舰轻而易举地就避开了所有朝她们射来的鱼雷;而英国驱逐舰鲨鱼号在搏斗中身负重伤,但依然坚持着向从她面前掠过的敌舰开火,就好像是一条受了伤但锐气不减的大白鲨。多亏了大型鱼雷艇部队的拼死掩护,希佩尔得以在约莫18时时转向舍尔。
但是这对德国人来说已经太晚了——此时,在杰里科的坐舰铁公爵号上,贝蒂舰队旗舰狮号高耸的桅杆已经清晰可见。换句话说,贝蒂和杰里科即将合兵一处,希佩尔和舍尔要面对的将是一支大英帝国倾巢出动的海军战舰组成的巨无霸舰队。
但是,另一个变数却悄然出现在了英国这边。
杰里科连续两次催促贝蒂提供德国人的具体信息。但是,贝蒂虽然跟希佩尔厮杀得昏天黑地,却依然没有发现舍尔的战列舰本队;而与此同时,一些迷惑性的报告分别从数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上发出,被杰里科接收到;这些报告大多数非常混乱,有些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导致杰里科完全无法判断德国战列舰本队到底在哪儿、有没有自投罗网的打算。
18时14分,贝蒂总算发出了第一封关于舍尔舰队的准确报告;舍尔决定冲上来吃掉贝蒂舰队和胡德舰队,以及胡德舰队后面可能拴着的其他战列巡洋舰。
然而等着舍尔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18时15分,杰里科接收到了准确消息,当即命令舰队折向东北方。
而此时的舍尔还在喜滋滋地率军冲锋;他心里甚至可能已经盘算好了在重创英国舰队之后自己将会被授予什么勋章。
18时19分,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猛烈射击开始取得压倒性优势。不挠号命中德弗林格尔三次、塞德利茨一次;而吕佐则被狮、不屈和无敌连续灌了十发炮弹,已经严重受损。
18时30分,舍尔终于看到了想象中的猎物。
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本以为眼前的会是一块鲜嫩多汁的肥肉,可他看见的却是英国铺满海天线的战舰——真正意义上的铺满海天线;24艘巨大的战舰排成六路纵队,正杀气腾腾地朝自己全速冲来,仿佛一道横亘在天边的防波堤,始于视线的最左端,终于视线的最右端,一眼还望不到头。
这时舍尔猛然意识到,他撒下的香饵没有引来鲫鱼,反倒引来了一条鲨鱼!而更为糟糕的是,他的舰队正直挺挺地朝着英国人展开的横队冲去,换句话说,英国人的所有战舰都可以集中舷侧最少八门炮的火力猛敲德国人的脑袋,而自己的战舰却最多也只有六门炮可以射击,德国人送上去一艘就会被敲沉一艘,和送人头根本没有区别!
这就是T字阵;而此时的舍尔不赶巧,刚好处在T字阵劣势的位置!
大事不妙。
而此时,英国人的战列舰已经开火了。
猛烈的炮声撼动着海空;343乃至381毫米的巨型炮弹不断在德国战舰周围落下,溅起的爆炸声几乎把德国人的耳膜震穿。
舍尔立即命令舰队转向后撤。
但是,即便坐拥如此可怕的优势,英国战列巡洋舰部队的霉运却还没有结束。就在18时30分,贝蒂同杰里科迎头拦在舍尔面前时,无敌一不留神暴露在了德弗林格尔和吕佐的火力范围下。
德国人迅即开火。
德国人的第三次齐射再一次重演了玛丽女王和不倦的悲剧;18时40分,一枚305毫米炮弹穿透无敌的舷侧装甲,直射Q炮塔下面的弹药库,引燃了一场大火。因为Q炮塔的弹药库防火门没有关闭,大火迅速蔓延开去,并立即造成了从舰体中间发生的弹药库大爆炸。无敌号断成两截、迅速沉没,1032名船员中只有6名获救,但不包括胡德——这位将军的命运就和二战时期那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军舰一样,死于一场激烈的弹药库殉爆。而皇家公主号则被边境总督号命中了两发305毫米炮弹,但并没有大碍。
此刻,希佩尔的旗舰吕佐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她开始进水,连无线电台都被打坏了;因此,希佩尔决定放弃吕佐,并撤离到G-39号大型鱼雷艇上。
但是,吕佐号有相当一部分船员被困在了舱室里。
海水越涨越高,逐渐没过他们的膝盖、腰部,然后是胸口。可是紧闭的舱门却让德国人无路可逃,只能任由海水越来越高,仿佛一只被关在瓶子里的虫子,而自来水正源源不断地从瓶塞上的一个小孔里注入瓶子。
德国人在舱室里齐声高唱着;他们的声音透过传声筒,在几乎已经空无一人的舰桥里嗡嗡回荡。最后,这仅有的歌声也消失了。
那些德国水兵全都是被活活溺死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德国大型鱼雷艇的掩护之下,舍尔的海军主力已经拼命挣脱了杰里科的庞大舰队。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就;不论怎么看,舍尔当时的处境基本上都已经处于回不了头的状态了。在24艘战列舰组成的巨大舰队面前,这一次敌前大回转就好比一头野猪不小心踩中了一个绷紧的野猪夹,却在野猪夹砰地收拢的瞬间惊险地拔腿逃出,没有被伤到一根毫毛;而杰里科的大舰队却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连抓都抓不住。
可英国人的运气还没用尽。
虽然在18时40分完成了在规模最大的战列舰舰队跟前调头跑路的壮举,但19时整,倒霉的舍尔却又一次撞上了包抄上来的杰里科舰队——而这一回,英国舰队组成的战列线正好横在德国人的东面,导致试图撤退的德国人不得不冒险再一次进入T字阵劣势的位置。
此时舍尔的状况已经万分危急。因为杰里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英国舰队这回打得更快更猛,而这就意味着在再次完成180度转向之前,德国船必须顶着英国舰队迅猛的火力拦击,而英国人则有足够的时间把火力从容地集中在德国船身上。
19时02分,在重创了德国大型鱼雷艇V-48(该舰于稍晚时候被击沉)后,先前在战斗中受损的英国驱逐舰鲨鱼号被德国大型鱼雷艇S-54发射的鱼雷击沉。然而,洛夫特斯舰长操纵严重受损的军舰与敌人交战的行为已经足够让他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了——而事实就是这样的。
然而,英国人的炮火精度正在迅速提升;从英国战列舰上看,迎面冲来的德国船简直是在迎头往自己的炮口上撞。无数巨炮射击时喷出耀眼的闪光,无数团白晃晃的强光在漆黑的天幕下刷地亮起,随后又猝然熄灭,仿佛在海面上闪动的雷电,又好像是一长列剧烈燃烧的山火。猛烈的炮击一下子就使得德国战列舰遭到了巨大的损伤;重磅炮弹呼啸着砸在她们的船头,舷侧,摧毁索具和灯具、撕开上层建筑,把钢铁和木头砸得像玻璃似的粉碎,然后再高高地抛到空中;爆炸引发的大火在德国战舰的甲板上流泻,滚烫的毒烟腾腾地窜起来,从通风口涌进舱底,像烟熏老鼠似地直往底舱灌,呛得人睁不开眼睛,甲板烫的人都站不住。国王、边境总督、大选帝侯和凯撒都被英国人的痛打揍得够呛,而英国那边却只有巨人号受了点轻伤——从塞德利茨上发射的283炮弹命中她两次,但巨人号毕竟是被厚实的装甲保护着的战列舰,这么点儿轻伤甚至连擦伤都不算。
舍尔终于感到了恐惧。
19时17分,他命令舰队再次转向——但在英国人近乎疯狂的扫射之下,他的队形已经开始散乱。
看起来舍尔舰队已经危在旦夕。如果不能及时逃离英国人的火力网,那英国人打沉她们不过是时间问题;但英国人一轮接一轮的齐射却似乎要让德国人完成转向之前就被悉数击沉——英国人似乎压根儿没打算给德国人留选择的余地。
然而此时,德国那些英勇无畏的大型鱼雷艇又一次挺身而出。她们一窝蜂地猛冲出去,向英国的战列舰部队发动了决死冲锋。
英国人的火力确实可怕。在7700码的距离上,一枚152毫米的炮弹击中冲在前面的G-41,一下子把她的舰桥像个啤酒罐似的砸瘪了;很快,G-86也被战列舰打出的大口径炮弹命中,通讯室和舵机舱瞬间被摧毁、舰长负伤,连前部油槽都漏了,航速急坠至25节。第六大型鱼雷艇分队指挥官马克思·舒尔茨(也就是Z3的全名)下令依次转向,朝乔治五世号率领着的第一分队发射了11枚鱼雷;战列舰笨拙地扭动着庞大的身躯完成了规避,但也错失了猎杀舍尔部队的绝佳时机。而稍远一些的第九大型鱼雷艇分队则没有那么幸运;她们刚刚冲出烟幕就遭到了英国人的迎头射击。冲在最前面的V-28吃了一枚152毫米的炮弹,随后又被重型炮弹命中水线,导致水线处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航速只剩下了19节;S-35号鱼雷艇要惨得多,柔软的舰体中部正中一枚征服者打出的343炮弹,毫无悬念地被打成了两截,旋即沉没。19时30分,S-51也被命中,一个锅炉和转向装置被打得稀烂。
英国人的炮击又转移到了德弗林格尔上。
由于希佩尔还在G-39号上,没法有效指挥舰队,希佩尔的战巡部队与舍尔的本队之间其实已经失去了协调指挥。德弗林格尔立即承受了任何一艘海军舰艇都没有承受过的高密度炮火;直到19时30分,她已经吃了14发大口径炮弹的直击,甲板上几乎没有一处是完好的,坚固的钢铁都被炸得翻卷起来,上层建筑也被撕烂。
希佩尔无意中吸引了大部分英国战列舰的火力,而给舍尔留下了逃脱的时间;眼见24艘巨型战列舰中有18艘正在朝着希佩尔疯狂地倾泻弹雨,他当即抓住机会,命令大型鱼雷艇部队拉烟,自己一出溜抓紧时间撒丫子猛跑。
幸运女神又一次垂青了德国人。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舍尔居然又一次从杰里科的眼皮子底下溜之大吉了。
而此时,这出戏还没有谢幕。
23时20分,英国皇家海军的第四驱逐舰队第12分队与德国公海舰队的后卫力量发生交火;从此时开始,英国人的驱逐舰与德国人展开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追逐与撕咬。在混乱的驱逐舰队交战中,德国轻巡洋舰罗斯托克号被鱼雷命中,于数小时后沉没;而德国的波美拉尼亚号前无畏舰也吃了鱼雷,带着她的所有839名水手沉入了冰冷的北大西洋。此外,在战役爆发前首次侦察到英国舰队动向的埃尔平号轻巡洋舰也倒了霉;波森号前无畏舰因为操舵失误重重地撞上了她,几乎把她从中间一切两半,埃尔平号的船员只得将其放弃。而在英国这边,驱逐舰蒂伯雷利、热心、财富、食雀鹰和狂暴号被德国人击沉,而喷火号则给拿骚号战列舰猛撞了一下,在拿骚的船舷上捅出了一个11英尺宽的大洞之后挣扎着返回了港口。
最后,还有一艘英国战舰的损失不得不提一下。
就在0时刚过不久,与杰里科舰队失散的黑王子号装甲巡洋舰看见了一长溜疾行的黑色舰影;可当她兴冲冲地靠上去后,她才发现大事不妙。白晃晃的探照灯光齐刷刷地射向她,紧接着便是德国人的喊声:“英国人,齐射,开火!”
多格尔沙洲战役中发生在布吕歇尔上的一幕又出现了;德国战列舰的集火射击几乎把她的甲板掀了。很快,这艘面对着更可怕的德国大家伙的装甲巡洋舰就毫无悬念地沉没了。
这场史诗般的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从战术层面上来看,德国人成功给英国人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尤其是玛丽女王的战沉,这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一战中的最大损失;而杰里科在手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没能打出一场特拉法尔加式的大胜,他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胸像与巨大的纳尔逊立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从战略意义上说,德国人虽然袭击了看守,却仍旧被困在威廉港这座监狱里,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德国人拿了道中的A胜,却没能进院长点;而英国人虽然在门神点只拿了个C败,但是却斩掉了院长。
本文发布于:2023-08-06 23:2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85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