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关于三号坦克及各种变型车的那点事和数据(一、初出茅庐,至c型)冷门多且长

更新时间:2025-05-05 05:34:00 阅读: 评论:0

2023年8月7日发(作者:米志高)

沙盘制作-

【干货】关于三号坦克及各种变型车的那点事和数据(一、初出茅庐,至c型)冷门多且长


前排提醒;本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装备类的文章,好多地方可能拿捏不好,还请多多见谅,本系列文篇幅极长(万字预警),所用配图甚多。。。。。。干私货混杂,风格奇葩,吐槽多!总体顺序是树状的。可能有错误,多多包涵(当然会及时更正啦!)要是想一口气看完三号只用一篇那种,追求所谓“简洁”,请您到他处去看。。。。。也很不好意思,这个系列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造价高,工时高,质量也不低,观看量,不抱任何希望)。。。。。。就是写着玩,顺便科普一下

评论区和谐点,文明用语别过度解读......

当然我也承认我的风格估计大家不一定喜欢,太长,不过本篇前言多是因为这是三号家族第一篇,另外我一个字一个字敲的,估计可能有很多地方有疏忽错误,还请指出我好修改,此外我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请教各位!(当然篇幅尤其是各项指标和细节我是不会减得而且会使劲增......因为我有强烈的收集欲和强迫症,而且我觉得越细越好)


虎豹出名,三四不出名,我觉着,现在不知道的应该不多了吧!这俩都是三德子主力......这不用我说啥了吧。最近看盘点的越来越多,人才辈出啊,咱也来分羹(拿了个鼎)

分两大步,一步各个型号数据,等盘点各个型号后(干货问题解决差不多)可能再出简要识别的视频,(长度不会太短,我尽量不出错,好多时候咱得求教各位,但我一点没有删减资料的意思),当然如有错误请指正!

觉得资料有用转发一下让更多人看到,省得连最最基础的坦克型号都有人四处传错误信息的什么三号正面107,三号43夏全换长50啥的,三四号啥啥分不清……因为好多这类错误实在让人吐血……(悄悄话~等等好像我自己时不时也出过神论……我还把四秃子认三秃子)


骷髅师的一辆3j改装的指挥车,看上去车体机枪被移除了,不知道炮是真的假的
一张著名的照片,骷髅的三号?

放心吧,您将一时半会之内(2000年后)都未必能在在本系列有可能看到原装的三j以后的,还早着呢。。。。。珍惜这几眼吧!(手动滑稽)

提前声明,本系列风格是又多又长但不臭,不按照三指、三号、三突分,而是根据abcdefghkjj1lmn的方式,所以一个系列有多长,请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寡人这是挖了个马里亚纳级别的坑。

而且有趣的是,总有那些战场改装的奇葩(4号更魔改,当然那个是后话),短50配附加装甲倒好说

一辆三j,短50但加了车体裙甲

116装在诺曼底用的好几辆,有车体正面加附加装甲的(有的可能是炮塔,有的跟三L一样车体正面加附加装甲,有的还换了长50的,并且换宽履带和主动轮(如下图)在美国放着的几辆奇葩三f就比较有意思了

这辆车是米军在诺曼底缴获的116装的几辆之一,能动,保存比较完好,米国还有一辆白漆的没换长50的三f,那辆残破不堪,车体正面加了附加装甲,回头写到f型再说吧!

另外,讲真,本人一开始便遇到各种问题,因为很多型号细节分布,不大好找的,有时候实际图片总是不够清楚,总要部位被遮挡,而有些细节,可能是错误的,比如装甲集鉴是目前我手里比较好用的资料之一,但三c和三b的车长指挥塔和驾驶员检查窗不同,但他的画有错误,缺乏历史图片,我又找不容易这样的历史图片,十分懵逼(我不可能参照模型或者示意图,我需要历史图片!但是,我手里也没有更好的书籍,路子少)往往不容易分辨,我这近视表示气死偶类!而且很少资料能给你把首上首中首下都列出来,而是给你一个不严谨,笼统的垂直或倾斜,也是十分不严谨的


废话说多了,不好意思,现在开始!


三号坦克的原型车们

1935年,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构想”开始具体化,其核心是研制两种基本型的战斗坦克。第一种车型装一门高初速反坦克炮,并有机枪火力,定型后称为三号战斗坦克,第二种车型为支援车辆,装一门大口径火炮,能发射杀伤爆破弹,定型后称为4型战斗坦克。为掩人耳目,在研制过程中,第一种车型称为“排指挥车”(ZW)或“中型拖拉机”(Versuchkraftfahrzeug 619,Mittlerer Traktor),第二种车型称为“营指挥车”(BW)。 

1935年,德国武装部(Waffenamt)决定研制一种十五吨、全履带的新型坦克,柏林的莱茵钢铁-博尔西(Rheinmetall-Borsig)、埃森的克鲁勃(Krupp)、纽伦堡的MAN和柏林-曼菲尔德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四家公司竞标。为保密起见,该新型坦克被称为“排指挥车”(Zugkraftwagen) 。古德里安准备为新组建的装甲师装备大量的该型坦克。 

“排指挥车”设计之初,武装部就和我们的装甲兵总监先生为主炮的口径闹得不可开交。武装部中意于37毫米主炮,但古德里安则坚持使用50毫米主炮。基于德国步兵大量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37mm Pak 35/36 L/45) ,从弹型统一考虑,“排指挥车”最终选择了37毫米主炮,保留了大直径的炮塔座圈,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了空间,由于有这一招,使三号坦克的服役时间至少延长了两年。由于装甲师将作为突击主力使用,新坦克加强了前方装甲而牺牲了后部装甲的强度,在速度方面,该型坦克延续了德国坦克一贯的“高速”理念,达到40公里/小时。 

“排指挥车”乘员5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通讯员。新式的“车内联络系统”使乘员在作战时能直接用言语沟通而不必依靠手势,这在作战时大大提高了坦克的反应时间,因而这个系统成为未来所有新型坦克的标准配置。 

1936年,第一辆三号原型车(ZW)由柏林的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出来。此时,亨舍尔(Henschel)和MAN也提供了他们设计的原型车。在1936-37年,他们的样车和奔驰公司原型车在卡马斯道尔夫(Kummersdorf)和乌尔姆(Ulm)进行了广泛的地面测试。测试结束后(37年早期)武装部给了奔驰公司一份生产的订单。克虏伯也提交过他们所设计的车型——MKA,但最终没有投入生产。

MKA

克虏伯公司的MKA(mittler Kampffahrzeuge Ausfuehrung )

 克虏伯公司参加竞选的MKA(mittler Kampffahrrzeuge Ausfuehrung)虽然最后还是戴姆勒-奔驰的Vs kfz 619被选中,但该车的叶状减震系统和悬挂式双轴负重轮设计被应用于同样是该公司设计的四号上。

wot里超测的2级d系轻坦,老毛子又要搞事情,感觉这家伙在2级房应该还可以。不过国服都多久没更新了。。。。。。MKA的数据真找不着了……先只能用这个简单参考一下吧。。。。。。(┓( ´∀` )┏)

brueckenleger auf Mka

最后唯一一辆MKA被去除炮塔,并在顶部安装了工兵桥,改装成架桥坦克,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brueckenleger auf Mka

ps.日后的四号的原型之一(vk2001k)的车体跟这个MKA像极了……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A(三A)(.141)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后,第一辆三号坦克A型(1系列)于1937年5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A型安装有科尼普坎普设计的新型扭杆悬挂装置,到1937年底共生产了10辆(底盘流水号60101-60110),又有资料称共制造了15辆。其中仅有8辆装备了武器,分别装备给第一、二、三装甲师,三a参加了德奥合并、入侵苏台德区和波兰的战役,其余未武装的坦克用于进一步测试。


从照片上看还不太清楚,但似乎该木质模型的首下是弧形的而非日后的方方正正的。(该原始木制模型一点不像后期的系列坦克)。此外从这张图片我们能够看出该车的机枪座和后来系列完全不一样,车体首上的观察窗也不同于任何一款(无线电操作员前面居然还有一个观察窗,日后任何一款三号都没有这样的设计)此外车体顶部也不是一整块,与日后的三号区别挺大

戴姆勒-奔驰底盘的两辆原型车有两个不同的炮塔,我们只能可以在罕见的图片中看一下,使我们有可能看到与后期系列三A的细微差别(比如前挡泥板的形状是弧形,诱导轮主动轮的形状也很独特!观察窗也很原始,没有装甲),然而。 与木质的模型相比,这辆车的总体设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三a由Maybach HL 108 TR 12缸汽油机提供动力,发动机的含量为10,8升.关于发动机功率,250匹马的最大功率在2800转时.发动机部分也有两个燃料箱,每个油箱装150升。SFG 75转换器位于车体的前部,并通过一个轴连接到发动机上。她有五个前进档,一个倒挡。

一座360度旋转的战斗塔被安置在机组人员舱的屋顶上。它的正面被切出三块,右边的切口被用来安装2挺mg34,机枪可以瞄准垂直平面,完全独立于大炮。炮塔前壁上还有两个切口被一个炮面罩填满。中间安装着一门37炮,而左边则是瞄准镜(TZF5a)

(SDKFZ=SonderKraftzeug=Special Purpose Vehicle)

三a炮塔内部图,可以用于考究。顺带一提,三号早期型号炮塔上的机枪应该是可以小射界的自由移动的,不是单纯的同轴机枪,不知道可不可以叫炮塔机枪

主要武器是一门37毫米kwk36(KwK代表Kampfwagen Kanone这个词),约长1,72米,与一个2.5倍的TFZ5A瞄准镜连接在一起,这门炮所用的反坦克炮弹重685克(Pzgr.18),射出后,以745米/秒的速度飞行。在500米的距离下,它能穿透29米厚的装甲。 (角度是30度)

1939年波兰,第二装甲师的三号a型

在炮塔每一侧都有一个小的观察窗和一个出入的舱门,这个时期的三号炮塔侧面舱门都是一整块的,每个门上还有一个小的观察缝。车长指挥塔是一个美妙的设计。在平时,装甲兵们还是喜欢探出车外。


1937年,3a在进行涉水测试。

在炮塔后面有两个切口是手枪射击孔,炮塔顶部,前面是一块70度倾斜的钢板,而后面则是平整的。车长指挥塔是整车最高点,它将为车长提供整场战斗中最佳视角,同时也不需要危险的像2号或者34 76早期炮塔一样整个身子探出来。它的车长指挥塔有8块12毫米厚的加强的防弹玻璃。这些观察窗使指挥官能观察到各个方向。在塔顶上有指挥官的出入口,里面有一个两部分的入口。




历不明的战斗纪录:
“九月三号,我国装甲部队遭到了来自波兰边界的首次成建制波军抵抗,这次波军拥有一定数量的反坦克武器(瑞典博福斯40mm反坦克炮)。第一连的几辆轻型坦克被击中后很快丧失了行动能力。而第二连的三辆中型坦克迂回到敌人侧后方发起了攻击。波军看见我方中型坦克后立刻丢盔弃甲,望风而逃。第二连继续前进,到黄昏一共俘虏了2个营的波兰士兵。”上述记录来自一位参加过波兰战役的德军老兵日记




大部分的三号坦克A型参加过波兰战役,部分它们曾发放给德国国防军第二装甲师使用,虽然三号坦克A型的作战时间并不是很长,且数量不多,但他们却为三号坦克后续型号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1940年二月,这些带有实验性质的(装甲薄弱且行动机构不可靠的)坦克已经推出了战斗序列,他们可能被移交给学校的部门,在那里他们充当教具,主要用于部队的培训。



无论从生产情况还是实际性能,三号a型以及后面提到的b-d型,更多的还是趋向于实验型号。毫无疑问,三a的装甲防护还是过于薄弱(并没有比一二号强什么,当然早期三四号都一样);尽管它的重量达到了设计目标,由于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足(相当低),它的速度不快,低于设计需求(原型车要求重15t,时速25英里);此外它的悬挂系统似乎更适用于商业用途而不是军事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很不可靠!日后的三号、四号、虎式

私货预警;看起来挺小巧的,用作试验车,简单投入实战,装甲薄,动力差,悬挂不靠谱,5人车组估计挺挤,(高大,关节腿脚不大好人士我表示强烈谴责),布局看看,前传动的德系车感觉正面都是这个味(一号好点,你看从2号到三号到四号以及最后的封神之作老虎,布局设计,尤其是车体就跟一个娘胎里的似的,大致一样啊!只是放大加厚,换更好的炮了有木有?),顺便一提,山口丁真“还原历史”,能把动力不足的车改成跑车!谁说毛子只知道削弱德系,你看看,这不是加强吗?手动滑稽)

测试中的三a



1938年,接受小胡子检阅的装甲部队,近处左右两辆都是三a可以看看三号a的尾部,
行驶中的三a,车长半个身子都弹出指挥塔

好像开沟里去了.......不过这张看三a尾部比较清楚


噎人的干货预警!

其他代号;1 Serie ZW, ZW38

制造商;戴姆勒-奔驰公司

底盘编号;60101-60110(1937年制造了10辆,8辆安装了武器)

重量;15.4t

长度;5.69m

宽度;2.81m

高度;2.34m

主炮 :37mm kwk36

倍径:46.5 

弹药:37 × 249 mm. R

弹重:PzGr.18:0.658千克;PzGr.40:0.368千克

初速:穿甲弹:

PzGr.18:745米/秒;PzGr.40:1020米/秒

最大射程:5484米

瞄具;TZF5a

旋转范围;360度

俯仰角;-10度 至+20度

副武器:3X7.92mm mg34机枪,2挺并列机枪(好吧应该叫炮塔机枪,还是能独立动的)位于炮塔,一挺位于车体前部

弹药基数;主炮;121发(一说150,但还是121靠谱) 机枪;4500

车体正面(首上)装甲;15mm 10度

车体正面(首下);15毫米 20度

车体侧面(上);15毫米 0度

车体侧面(下);15毫米 0度

车体后部;15毫米

车体底部;5毫米

车体顶部;10毫米(70-90度)

炮塔前部;15毫米15度

炮塔侧面;15毫米25度

炮塔后部;15毫米0-21度

炮盾;15毫米弧形

炮塔顶部;10毫米 82-90度

引擎;Maybach HL 108 TR(12缸、水冷、汽油机)

传动装置;ZF SFG 75(5前进,1倒档) 

燃油容量;300L(百公里道路耗油量200L)

悬挂系统:Coil springs科尼普坎普新型扭杆悬挂装置

履带宽:360mm

最高时速;32kph(说法杂,但20英里,即32kph左右算比较可能,当然,玩过早期山口丁的应该对68的3a有印象,挺好使,现在被3e替了。。。。。)

最大行程;公路;165km    越野;95km

涉水深;0.8m

越壕宽;2.6m

过垂直墙高;0.6m

乘员;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均在炮塔

驾驶员,车体前左侧,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观察口

通信员,驾驶员右侧,可操作车体前侧机枪

无线电;FuG5

kwk36穿深;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ohne Aufbau

未能安装炮塔的三a,我手里至少有两张照片可以看(那张,在三突o哪里!)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ohne Aufbau,该车及用于实验,后又用于训练使用。未安装武器和炮塔的三a之一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B(三B)(.141


没错战雷d系陆战初始车



三号b型,该照片可以仔细观察车尾,不要在意别的细节,我们看的是车
可以简单看看悬挂,这个图还原的比较好

显然三a并不靠谱,德国人需要将三号调整到未来大规模生产的坦克的最佳配置。第二个生产系列的坦克项目名称为2/Z.W.(它被记录在历史上的名称为Panzerkampfagen III Ausf b,1936年分配给它)三b有一种全新的车辆结构.两边各由8个轮子组成。并装有橡胶阻尼绷带,以更顺畅的驾驶。轮子成双成对地连接在一起,挂在摇摆的悬挂装置上。

3b,看悬挂和变速箱检查窗

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孔也被安装在炮塔顶部而不是车体上,底盘上的变速箱检查孔也变成圆形的。装甲、传动装置、变速箱、武装或机组人员的分配都与三a保持一致。该车的重量只是增加到15.9t。

看一下变速箱检修口和悬挂

1937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一共制造了15辆b型坦克(底盘编号;60201-60215 ),有5辆被改装为三突o。10辆三b其中大多数也是参加了波兰战役,40年2月退役,据说和三a一样被去掉炮塔和顶部装甲板用于培训和训练装甲兵。


换了一个车长指挥塔(跟4a一样的?),改变开启方式,车高略有增加

同三a一样,参加完波兰战役后,三号b型也退出现役(原因和a一样)



挺有意思的一张图片,7个人坐在三b上,这张图感觉三b不是很高大。?顺便一说,跟前边的图片比这张还是比较清晰,可以好好看看悬挂

干货;

其他代号;2 Serie ZW

制造商;戴姆勒-奔驰公司

底盘编号;60201-60215 (1937年制造了15辆)

重量;15.9t

长度;5.67m

宽度;2.81m

高度;2.39m

主炮 :37mm kwk36

倍径:46.5 

弹药:37 × 249 mm. R

弹重:PzGr.18:0.658千克;PzGr.40:0.368千克

初速:穿甲弹:

PzGr.18:745米/秒;PzGr.40:1020米/秒

最大射程:5484米

瞄具;TZF5a

旋转范围;360度

俯仰角;-10度 至+20度

副武器:3X7.92mm mg34机枪,2挺并列机枪位于炮塔,一挺位于车体前部

弹药基数;主炮;121(一说150) 机枪;4500

车体正面(首上)装甲;15mm 10度

车体正面(首下);15毫米 25度

车体侧面(上);15毫米 0度

车体侧面(下);15毫米 0度

车体后部;15毫米 0-21度&15毫米0度

车体底部;5毫米

车体顶部;10毫米

炮塔前部;15毫米15度

炮塔侧面;15毫米25度

炮塔后部;15毫米0-21度

炮盾;15毫米弧形

炮塔顶部;10毫米 83-90度

引擎;Maybach HL 108 TR(12缸、水冷、汽油机)

传动装置;ZF SFG 75(5前进,1倒档) 

燃油容量;300L(百公里道路耗油量200L)

悬挂系统:leaf springs 平衡式板簧悬挂

履带宽:360mm

最高时速;35kph

最大行程;公路;165km    越野;95km

涉水深;0.8m

越壕宽;2.3m

过垂直墙高;0.6m

转弯半径;5.8m

无线电;FuG5

乘员;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均在炮塔

驾驶员,车体前左侧,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观察口

通信员,驾驶员右侧,可操作车体前侧机枪


三号突击炮及小插曲

1935年,时任德国陆军参谋部作战处长的曼施泰因中将在呈交给陆军总司令冯.弗里契上将(后来在勃洛姆堡-弗里契事件中被迫害)的建议书中首次提出了“突击炮兵”的战术构想。他认为应该为步兵师配备连建制的“突击炮群”,由3个连组成,共18门火炮。这些火炮应该和一次大战中的精锐轻炮兵群一样实现自行化,但是在装甲防护方面更为完善。用于协助步兵进攻,摧毁碉堡、机枪掩体、反坦克炮以及其他障碍物。

曼施婷(滑稽保命)当然三兔子跟甩锅没有任何关系啦,不要黑啊!


瓦尔纳·冯·弗立契(Werner Freiherr von FRITSCH,1880-1939 9.22)

插播一段:瓦尔纳·冯·弗立契(Werner Freiherr von FRITSCH,1880-1939 9.22),原三德子陆军一级上将;(勃洛姆堡-弗里契事件想了解的可以去查一下……别过分在意其中的一些有点滑稽的细节,这件事问题在结果,小胡子进一步控制国防军……)顺便一提他的去世,1939年8月11日,弗里契男爵被任命为第十二炮兵团荣誉团长,9月以该身份身份加入入侵波兰的大军,在9月22日在华沙城的普拉加附近阵亡(他死的有点可疑......)

Sturmgeschütz III Ausf o

好了回来接着说三突o

三突o型c号车
可以看出与日后的三突有不少区别
这张图看上去,真的不是很高

1936年6月15日,戴姆勒公司接到命令后开始设计生产一种一种装有75毫米短身管火炮的步兵支援车辆,新机器的要求规范委托给总参谋部技术部的汉斯·罗特蒂格上尉。该任务于1936年6月完成,然后移交给武装部队。“Sturmgeschhutz”被认为只需要向前开火。因此,他的大炮可以建在一个固定的小战斗室里,只需要有限的移动到两边的射界就足够了。主炮被安装在一个能保护车组成员的装甲的密闭战斗室中,这种车辆外形低矮,用以减少防弹面积,从而提高车辆生存力,奔驰公司决定在新装甲车上使用这种坦克的底盘和部件,于是乎5辆3号b型(车体写有abcde,底盘编号一说60201-60215,另一说60216-60220,我目前不清楚是哪个,请求大神解答!多谢!)被改装成突击炮,5辆试验性质的“o”型使用低强度钢制的战斗室,该车装有克虏伯公司生产的24倍的75炮,直到1942年该车仍然被用于训练。

一辆三突o,后面是一辆无炮塔的三a

插一句设计要求;要求是指装有至少75 mm冲击炮的火炮,其横向移动的可能性至少在30度范围内。大炮的射程不应该小于6000米。尽管攻击性加农炮主要用于摧毁软目标,但它的加农炮也能在500米的距离内穿透大多数敌方坦克的装甲(当时意味着最大40毫米)。车辆的正面装甲必须能承受20毫米反坦克弹药的打击,侧面和背面的装甲足以承受7.92米冲击的步兵步枪的穿透射击。整个机器的高度不应超过站立人员的平均高度。

b号车

三突o的A号车,可以看到底盘圆形的检修窗

货资料;无特别详尽资料(唉,我也没办法,忒冷门了,冷门中的冷门,也就比训练车好点那种)

制造商;戴姆勒-奔驰公司

重量约16t

长5.67米,宽2.81米

主炮;75毫米24倍Stuk37炮,备弹50发

另配有一挺7.92毫米mg34机枪

变速箱;SFG75(5前进一倒)

私货:能力有限,这段资料翻的很生硬,简单修改了一下,但可能还是看着不太舒服......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C(三C)(.141)

讲真3c的历史图片真的不好找!因为与三d区分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才疏学浅,保不准,尽量不整错!

感觉车上好几处被反坦克枪类打穿的弹孔啊,看得出这车还是比较薄的!右面那辆应该是3b(车长指挥塔)

1937年6月至1938年1月,戴姆勒-奔驰公司还制造了15辆III号c型坦克(底盘编号;60301-60315),c型类似之前的b型,还是8小负重轮,仨拖带,与b型最大的不同在于悬挂系统,该车采用了一个大的中央悬挂系统(中间的四个负重轮)和两个小的悬挂装置(2轮一组)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该车的主动轮、诱导轮和刹车装置也是新型的;和ab一样,该坦克(德系日常)的行走装置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且维护性差,极易受损。

一辆三c或者三d,看看变速箱检修窗内部,别问中间咋回事,怕不过审,提前涂掉省事

底盘槽前部的开口(变速箱检查窗),用于进入控制联轴器和制动器,已恢复到方形带有螺栓盖子的角度设计,即就像三a一样。该型号换装新的车长指挥塔,四周有五个观察孔。其他一些细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车体后部的设计、诱导轮和主动轮的样式也不一样了(主动轮换了,后边诱导轮直径小很多,且履带在后部下垂)

第一批C版坦克于1937年12月交付给部队,其余坦克则在之后的1938年交付给部队。1938年1月,德国国防军只有23辆三号坦克,而在38年3月时增加到了42辆,三c也参加了波兰战役,显然跟ab一样,40年2月退役。1938年,德国人编制上每个轻型装甲连要有三辆三号坦克,然而此时,每个装甲团才只有6辆,每个装甲师才只有12辆而已。






3c能找到的图好少。。。。。。这张图是个典型的错误例子;车长指挥塔是个错误,主动轮和诱导轮及车尾都没考虑,是错误的

简单找了找,好不容易找到几张我几乎全贴进来了,从图中可以发现其实三c车长指挥塔和三d的是一样的,此外,变速箱检修窗也是a型那种方形的,看来不少书和彩图的图示在三c这里有问题!(冷门你就不注意了?)


一辆三c与一号
三c的尾部排气筒样式,注意和之前的b型细节不同;车长指挥塔和主动轮诱导轮都换了,开个玩笑,这车真够2的,222号
可以简单地看看三号bcd型车体尾部的细节,根据历史图片看来,他这个画的基本没错
一辆三c侧面的照片,简单看看悬挂和车体后部吧
两辆都是c型

两个关于车体细节的图片,基本正确吧(历史照片不多,角度好的没有,稍微冷门,我尽力去找了已经)


在此感谢up主琴魔米卡帮忙找的图片!



干货!

其他代号;3a Serie ZW

制造商;戴姆勒-奔驰公司

底盘编号;60301-60315(1937年至1938年1月制造了15辆)

重量;16t

长度;5.85m

宽度;2.81m

高度;2.42m

主炮 :37mm kwk36

倍径:46.5 

弹药:37 × 249 mm. R

弹重:PzGr.18:0.658千克;PzGr.40:0.368千克

初速:穿甲弹:

PzGr.18:745米/秒;PzGr.40:1020米/秒

最大射程:5484米

瞄具;TZF5a

旋转范围;360度

俯仰角;-10度 至+20度

副武器:3X7.92mm mg34机枪,2挺并列机枪位于炮塔,一挺位于车体前部

弹药基数;主炮;121(一说150) 机枪;4500

车体正面(首上)装甲;15mm 11度

车体正面(首下);15毫米 20度

车体侧面(上);15毫米 0度

车体侧面(下);15毫米 0度

车体后部;15毫米23度&15毫米9度

车体底部;5毫米

车体顶部;10毫米(73-90度)

炮塔前部;15毫米15度

炮塔侧面;15毫米25度

炮塔后部;15毫米0-21度

炮盾;15毫米弧形

炮塔顶部;10毫米 83-90度

引擎;Maybach HL 108 TR(12缸、水冷、汽油机)

传动装置;ZF SFG 75(5前进,1倒档) 

燃油容量;300L(百公里道路耗油量200L)

悬挂系统:leaf springs 平衡式板簧悬挂

履带宽:360mm

最高时速;35kph

最大行程;公路;165km    越野;95km

涉水深;0.8m

越壕宽;2.6m

过垂直墙高;0.6m

乘员;5人;

无线电;FuG5

车长、炮手、装填手均在炮塔

驾驶员,车体前左侧,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观察口

通信员,驾驶员右侧,可操作车体前侧机枪





私货:abc包括后来的d型都不能算量产型号,悬挂一个个都有坑,abc的话,15毫米的装甲即便是30年代中期也不够用了 ,这个时期的三号显然还太不成熟;abc一样都只用的波兰战役就退出现役,当时德国人真的缺三号,总共部队才有98辆……而波兰战役期间德军三号坦克的损失比例居然是最高的,不知道跟不靠谱皮薄有多大关系.(备注,三号的彻底损失26辆,占百分之27是所有参战德军坦克中损失比例最高的,第二是38t)


结尾整一张图,理清思路的

一个图;理一下顺序






好吧,第一篇就先到这里吧,我“墨迹”了超11000多字了,三d还有训练指挥啥的,我怕弄了就得快20000字超上限了.(下篇的话de肯定有,f看情况,估计就def)......(干货资料有些也断货了!我为啥要给自己挖这么大坑啊!Scheiße!)

结尾我求问下有没有哪位看过这本《panzertruppen 2》(panzer truupen1我有pdf),资料详细吗?另外传说中的《装甲集型》(注意不是《装甲集鉴》!)和《装甲救火队》呢?《布洛迪1941》啥的有获取渠道吗?

是本老书,据说不错不错,应该很好用的吧。。。。。。


一些没啥用的参考资料:

1.《装甲集鉴》1(跟重装集结是一个?相比不算太差,t但是很多配图有误)

2.《三号坦克1936-1944》(鱼鹰社的,翻译水平感人,资料可用度一般……不想说啥,字面意思)

3.某个捷克语网站(用百度把捷克语机翻成英语才能勉强看。。。。。。说的比较详细,但我好多也懵)

4.本系列资料绝对不会来自百度百科!虽然三b的词条还不错,但别的我不会用!(我有更详细的)







电信路由器怎么设置-

【干货】关于三号坦克及各种变型车的那点事和数据(一、初出茅庐,至c型)冷门多且长

本文发布于:2023-08-07 02: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864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