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发(作者:郝柏村)
我原本以为,美学史就是带着我看看从古到今的建筑、雕刻、绘画等等一切承载美的具象,没想到…整个的书,体系和大学的时候学的西哲史一模一样…
首先,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这注定了美学的气质…
其次,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它形成了学科,那它就要遵循学科一般规律,教科书就是教科书…
看得我头好大…
毕达哥拉斯发现数字之美,然后将这个美推理到建筑、音乐、天文…
苏格拉底探究美的目的性,一个东西美,在于它的效用,在这个效用为美,在另一个效用反而不美。
然后是柏拉图…
…
大概就是这样,每个人对美形成不同的学说体系。
是我错误估算了这本书,我要重新以修教科书的态度来读它。
2022.2.12爱说教的男人
很多事件我也碰到过,令我惊奇。
第一个,宴会上男人向女人滔滔不绝某本书的论点多么出色,然后向女人输出指导观点,女人旁边的女伴说那本书就是她写的,注意,女伴是说了三四次,才终于在最后一次把信息传递到男人的耳朵,那个男人脸一下就白了。
第二个,有人发邮件,年长男性,说自己在个人层面或者职业层面从没有轻视过任何女人,所以你们应该多和像他那样的正常男人交流,至少要先做好功课,还给了应该如何生活的建议,说女人自愿低人一等,这个自卑感是女人自己选择的,所以都是女人的错。
很神奇。。。。。。
我在上一个公司也碰到过完全不听人说话的男领导和男同事。。。。。。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长者。他们以更富经验者和领路人的身份出场,理所当然地对所有人进行归训,尤其是对年轻女性。。。。。就很神奇。无法理解。
作者随后谈到面纱以及被消失的女人们。
这个文化也是天下大同的,我们看古装剧很多神仙姐姐都喜欢蒙着面纱带着斗篷之类,小时候不懂事看电视的时候还觉得这是女神标配,哇,多么神秘,多么吸引人。但现在就能懂了,这也是一种消失术,她们像是某件被精心包装的礼物,只有在被签署主人姓名以后她才能揭开面纱闪亮登场作为主人某种可以炫耀的附庸引来群众惊叹。这样悲凉的处境,有什么好羡慕的?
随后谈到伍尔夫。说:
伍尔夫解放了文本、想象力和虚构的角色,然后也为我们自身,尤其是女人,要求这种自由。这就是我最佩服的那个伍尔夫的关键特质:她永远在歌颂一种非官方、非体制性、非理性的解放,她的解放是超越那些熟悉、安全和可知的东西,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她要求的女性解放不仅仅是让女人也能扮演男人在体制中的角色(现在的女人已经能做到这一点),而是让女人在地理和想象力的漫游上有更全面的自由。她认识到这也需要种种实际的自由和权力。
这是对伍尔夫的赞誉。我觉得非常棒!
然后引用了伍尔夫在《到灯塔去》的文字:
现在她不必考虑任何人。她可以做她自己,和自己独处。在这样的时刻她最近常常感到需要,思考,嗯,甚至不是思考。而是沉默,孤独一人。一切膨胀的、闪闪发光的、喧闹的存在和活动,蒸发不见了。
带着一丝庄严感,一个人退缩回自我,一个楔形的黑暗的内核,某种他人看不见的东西。
虽然她仍然坐得笔直,继续编织,但她正是在这种状态中感到了自我。
而这个摆脱了羁绊的自我可以去自由地经历最奇特的冒险。当生活有片刻的沉没,体验的可能性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在这之下是一片黑暗,蔓延伸展,深不可测,但时不时我们也会升到表面,那就是你们看到我们的地方。在她看来,她的视野似乎是无限的。
我也好喜欢这一段!片刻的沉没,无尽的体验。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刻。
随后提到了各种性qin案件。说:
性qin就像酷刑,是对受害者身体完整性的权利、自决权和自我表达权的攻击。它试图完全抹去受害者的声音和权利,而她必须从湮灭中站起来才能发声。
讲述一个故事,拥有一个故事,令讲述者得到承认和尊重,这仍然是我们所知的战胜创伤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沉默,就像但丁的地狱一样,由若干同心圆组成。首先是内在的压抑、自我怀疑、抑制、困惑和羞耻,这一切都让发声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然后是担心由于发声而被惩罚和排斥的恐惧。
在这个圆环之外是那些外部力量,它们试图通过羞辱、霸凌或者彻底的暴力,包括致死的暴力,令那些无论如何都要发声的人噤声。
最后,最外面的沉默同心圆是当故事终于被讲述,当讲述者没有被直接噤声,故事和讲述者的可信度却遭到质疑。
作者引用了一个例子,弗洛伊德在面对歇斯底里症患者时,曾认真倾听过她们的言语,得出的结论是“父系是变tai”,他们逼迫她们成为了歇斯底里症患者。这个结论惊世骇俗与整个父权相悖,所以他隐瞒这个结论,转为阐述这些症状是因为女性自身有幻想和渴望。
作者也提到卡桑德拉,她本有预知之力,但是因为拒绝了太阳神阿波罗的求欢,她所说的话不被相信。
平权之路漫长坎坷,太平盛世之下也有汹涌暗影,最近的新闻简直骇人听闻。
衷心希望每个女性都有健康快乐成长的权利,不被侵害,不被压迫。
2022.2.14活着
我记得十八九岁的时候第一次读这个,哭成了狗子,哭得惊天动地的。。。。
现在再读,凤霞出嫁后的几个悲剧我也哭了,因为出嫁后越是幸福最后悲剧的时候就越惨,这个对比真的绝了。。。。
但是!远不像小时候那样哭了。
哭完之后开始想,安排这么多苦难有什么意义呢???
福贵前半生的祸根就在于他自己吃喝嫖赌不思进取,他一个人逍遥快活,让身边所有人受苦受难,真不知道他的亲人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要摊上这么一个人,前半生的福贵没有任何值得同情的!!!就是个自作自受还要累及家人的混账玩意儿!!!!
福贵后半生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可怜人远不止他一个。那些比他更高尚更纯洁更进取更优秀不知道多少倍的人也经受着惨烈的命运劫难。他这个虽然有心悔改但是身无一物的大废物,又能怎么样呢???到头来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死了,最该死的那个反而熬下来了,真的很讽刺。他这个运气也太好了点吧?主角外挂?
所以这个故事到底意义何在?太刻意了,比现在国产电视剧的编剧还能狗血。。。。你所有能想到的悲剧全落在主人公头上,然后主人公一个人顽强地活着,不狗血吗???
硬要说有什么意义,可能就是鼓励一部分活不下去的人吧,就,你看福贵那么惨还活着,你还有个什么活不下去的!
是不是还挺励志的?
而抛开所有这些,抛开福贵这个人以及他的命运,可能每个人,任何一个任何境遇任何命运的人,最后可能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像岁月神偷里的弟弟,每个人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一件件扔进河里,然后河边剩下一个你。
那个时候,又该如何自处呢?也许不过是像福贵那样,牵一头叫福贵的老牛耕着地。活着。
2022.4.15卡拉马佐夫兄弟
早上五点钟爬起来看了第一卷。
故事完全还没展开。
背景交代是老赖、老赖和前妻的大儿子、老赖和续弦的二儿子三儿子。
老赖把前妻的财产全坑了,前妻跑了,娶了续弦,续弦没财产,老赖就用前妻的财产寻欢作乐酒池肉林,视续弦如无物。
大儿子老赖不管,被人接走了,有点稀里糊涂的样子,坐等自己长大了老赖死了可以领自己的钱,结果钱被老赖坑了。
二儿子三儿子老赖也不管,被人接走了,接受教育。
二儿子惨一点,被送出去求学,贫苦了好几年,但是自己很上进。
三儿子得天独厚万人迷,大家都爱他疼他宠他。
某天,三兄弟都回来了,和老赖齐聚一堂。大家要解决一件事,并约到了某个德高望重的修道院长老那里。
这个人是三儿子的师父,大家对他有一种迷信的崇拜和爱,比如坚信他是圣人,他死后尸体要飞向天堂。
具体要解决的事情好像是本该给儿子的钱被老赖自己吞了。
2022.6.9一把青
小说是真的很短小,而且是师娘的视角。
简短的故事,但是很哀愁,尤其师娘说丈夫是个飞行员结果没死在天上反而死在陆上,尤其是朱青拿到郭轸的制服哭作者说像一只被踩到的老鼠临死前吱吱惨叫……这些形容都是格外令人心碎的。
包括后面已经会唱很多小曲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朱青,在又一次面对死亡的时候,再也不像从前的死老鼠了,但谈笑风生的她依然令人心碎。更心碎了。
2022.9.4消失的13级台阶
有点复杂。
解谜的文本方式让本不简单的事情更加错综复杂。
所以我先正着把所有的事情叙述一遍。
核心案件有四个。
第一个案件,作为社区监护人的公职人员,渎职,敲诈勒索管辖内的假释人员,意思是人家已经出狱了开始踏踏实实过新生活了,监护人说给我钱,不给我钱我就把你的前科说出去,让你没法做人!其中一个出狱人员A奋斗成了酒店集团董事长,还是要被时不时地勒索,几百万几千万,受够了,动手杀了这对老夫妻。然后嫁祸给B,B同样是这对老夫妻监护下的偷盗犯。同一个辖区内的前科犯人都会定期来到监护人家里作报告。掌握了时间和路线,嫁祸很容易。只是A本以为B出车祸当场死亡,但B醒了,然后失忆了。可是所有的证据都表示B是凶手,那就只能把B定为死刑,中间重审四次,都因为没有新的证据而驳回,一共拉扯了七年。
第二个案件,主人公纯一,在高中时代和女朋友外出旅行(注:他俩旅行的地方就是第一个案件发生的地方),碰上不良少年C,C伙同自己的不良少年团队,强暴了纯一的女朋友,他们也曾试图报警,但需要本人申诉并取证并当庭审理,纯一不想对女朋友造成反复伤害,决定自己报仇。造成第三个案件。
第三个案件,纯一买好了刀准备杀人,但在一家餐馆意外和C提前遭遇,C毕竟做错了事,心虚,一看到纯一就主动呛声,类似于“你瞅啥?!!”就和纯一拉扯起来,在拉扯中,纯一无意推了他一把,C后脑勺砸地,抢救无效死亡。杀他的心是真的,但推那一下是无意的,所以判了两年。导致第四个案件。
第四个案件,C的父亲,他的儿子死了,他觉得判两年太轻了,他要替天行道,弄死纯一。他查到纯一出现在第一个案发地附近,并且详细了解了第一个命案,想办法弄到了纯一的指纹,然后用激光打印机器(也不知道是什么黑科技…)打印了假的命案现场物证,栽赃给纯一。然后用纯一父亲赔偿的几千万雇人查案,就是想让人查出假的物证把纯一逮进去,但他万万没想到南乡找的搭档就是纯一…
另一个主人公南乡,是监狱的管教员,他曾亲手执行过两次死刑,这两次的心理描写,唤醒了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我就不详述了,总之,这个管教员对自己的职业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动摇和怀疑。他整个的心灵受到了重创。所以他忽然想,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比如,查清楚第一个案子那个失忆的死刑犯到底是不是真的杀了人。好像把这个事情弄清楚了他就可以坚定地回答自己曾经那两次死刑执行是对还是错。
刚好有委托人(C的父亲)出钱想要查这个案子,他就接了,然后决定给自己找个搭档,刚好是两年快到期的那个纯一。
于是南乡和纯一联手开始查案。
中间有很多烟雾弹,比如同样受第一个案件中那个老夫妻监护的其他前科人员,同样会有人受到勒索,有同样的动机。甚至老夫妻的遗产继承人之类的。
最大的烟雾弹是纯一自己,他为了隐瞒女友被强暴的事情一直语焉不详,而且最后搜出来的凶器上有纯一的指纹。
真的是差一点点!!!!差一点点纯一就成为第二个B。。。这个2B。。。
在最后一步,A当然不允许翻案,想杀南乡,被南乡反杀。C的老父亲追过来不允许翻案,想杀纯一,和纯一两人一起被废墟埋了。
A的杀人事实真相大白,他自己也死了。
勒索A的老夫妻付出了生命。
B的失忆时好时坏,不过因为他记起曾经爬过台阶,所以指引纯一和南乡最终发掘了真相。他可以迎来新的人生。
C犯下强·奸罪最终也因此付出了生命。
C的父亲杀人未遂,要受到起诉。
纯一和纯一的女友,希望可以迎来新生。
捋清楚了剧情,可以说点别的了。
这个故事不能简单地当作一个推理小说或者刑侦小说。故事里其实探讨了好几个问题。
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或者说“可以”判死刑?
相应地,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或者说“可以”杀人?
犯人有很多种,连续杀人死不悔改并且试图找漏洞钻空子还知道把钱赔出去换好感度的,为了家人而抢劫杀人并且被受害人家属所谅解但因为社会影响最后还是要死的,犯了罪在临死前痛哭流涕悔过求救的,已经悔过结果因为公职人员渎职反受勒索敲诈的…
受害人也有很多类型,A杀了人但A也是受害者,C强暴了弱者却受不到惩罚那么纯一的复仇是可以允许的吗?C的父亲失去了儿子所以向凶手复仇有错吗?
有很多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
南乡在反复推敲中迷失自我背上十字架不肯放过他自己。借由纯一之手,两个人互相给对方减轻了罪罚。
我再一次想起古美门,他说自己不是神,所以他不去想那些看不见也不确定的东西,他不做裁决和审判,那是神的事。他只需要接受委托然后赢下来,这才是他作为人的事。
【万历十五年】
2021.8.28
总有一类书是挂在嘴边说来说去但就是没有翻开看的,黄仁宇这本就算一个。
好容易拿出来看,看了五章左右,还蛮有意思的。
第一次笑场贡献在张居正说要清税,作者写"令文官们终生难忘",我很喜欢这种分寸感极佳的幽默,当场就笑喷了。
随后就是正德皇帝挟一股清新的泥石流登场了,作为一个人,他实在有趣至极。
潘季驯治理黄河的那个“柳辊”,虽然我每个字都看懂了,但就是没明白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看上去超级66666啊。
读历史的趣味就在于,你会发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在今天也还在发生,那些脑洞最大的作者虚构的故事,在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面前都不值一提。
2023.1.5
(一)
1566写到嘉靖嗝屁,万历十五年是1587年,隆庆(裕王)也挂了,万历(裕王府小世子)二十三岁了,裕王妃封了慈圣皇太后,此外,万历所尊者为元辅张先生张居正,所亲者为“大伴”冯保(就是打死周云逸抢着报祥瑞差点冻死在雪里然后被吕芳送去裕王府陪伴小世子的那个小太监)。
比起1566,1587不像小说,更像是一篇历史论文或者一篇历史材料。
极其平铺直叙,甚至连人物对话都没有,和我读高中历史课本差别不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屡次拿起这本书然后屡次放下…
但刚读完1566我实在是很想把剧情续上…
耐着性子慢慢读吧,争取除夕前读完吧…_(:::з」∠)_
2023.1.6
(二)
黄仁宇是西学背景,所以视角和刘和平很不同。
1566有很多古典传奇小说的色彩,1587就是直白地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两者出入也很大。
1566里高拱还是个正直刚硬的人,想什么说什么,会为了公理奋力一争,眼见不平也会高声疾呼,在1587里就成了一个玩弄权术贪恋威势的权臣,并且还藐视万历……
1566里裕王妃和张居正眉来眼去,但是在1587里张居正对万历和皇太后都很严格,甚至对皇太后的父亲都毫不容情,一心只管做“正确”的事,而完全不管皇帝和皇太后的“高兴”。所以皇太后对张居正甚至是有恨意的。
这些也都罢了。
我所奇怪的是,万历似乎是个大傻逼……
张居正在的时候,老师说什么他信什么,完全仰仗他,张居正不在以后,朝臣弹劾张居正,说什么他居然也信什么,甚至到了人已经死了还要掘坟还要抄家并且祸及子孙的程度,连嘉靖那么玩弄人心他都没有做到这么绝的地步,万历简直像个大傻逼,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总是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什么。
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当皇帝的?居然还是大明朝当政最久的皇帝????
张居正说来也奇了,在宫里厉行节约,连皇帝都被他管得没得零花钱……但其实他自己回老家排场特别大……坐三十二个人抬的轿子……极尽奢华……你一个当下属的这么搞,哪个当领导的不生气啊……
这个书很奇怪,没有明确的起承转合和圆融的逻辑关系,好像就是自己多方查找资料,然后把资料拼凑起来呈现给观众,所以你都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很多事情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2023.2.2
(三)
说是除夕前读完,结果愣是偷懒没看……
除夕后又一直宵衣旰食追三体的小说哈哈哈哈哈哈(提到我就来气,最后简直是烂尾……就离谱,你还不如谁造出来的飞船给谁坐啊!凭什么给她啊!!凭什么啊????!!!!!!!!!她闺蜜都比她有用!!!真是提起来就一肚子火……23333)
总之是这会儿才终于想起来继续读万历十五年。
我想了想,还是需要一点兴趣吊在前面,就没有按照章节顺序读,直接从海瑞开始吧。
1587的海瑞和1566的海瑞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基本史实这块大家都比较统一,没什么大的出入。
不同的是切入视角。
1566是从传奇故事传奇人物的角度去写这个传奇的一生。
1587是从当时的社会制度财政制度更深层的原因去分析。
有个很形象的表述:海瑞是人人都会夸但绝没有人会照着他做。
他妄图实行一种“至臻至善”的政令。眼里揉不得沙子。
但有时候考虑欠妥,只看到表面,想不到更深层更根深蒂固的东西上去,所以拽着乱藤就想连根拔,殊不知藤下面错综复杂挖地三尺。
拽不动的呀,最后还把自己累死。
他这样的性格能名留青史,其实也是大运气的成分在……
朝廷要倒严的时候,他误打误撞惩治了胡宗宪的儿子……
朝廷要倒徐阶的时候,他办理了惩治徐家侵吞民田的案子……
朝廷要倒张居正的时候,他一向不为张居正所喜……
就很神奇,他每一次都误打误撞成为了“民意代表”“文官风向”……
所以大家都只能顺应局面夸他捧他,也许还有一部分真心敬他爱他,但无人学他做他……
1587里海瑞尚且有一种文人报国的迫切心理,不能实现报复会焦急彷徨,在1566里海瑞更超脱一些,没有那么汲汲以求,显得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一些哈哈哈哈哈
本文发布于:2023-08-07 09:0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88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