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村”脱贫攻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二):松柏村采访实录2

更新时间:2025-05-08 16:07:32 阅读: 评论:0

2023年8月8日发(作者:仲大军)

山西贴吧-

“百县千村”脱贫攻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二):松柏村采访实录2


采访驻村扶贫干部刘飞

  在驻村干部们工作兼起居室的房间里,我们就村里的扶贫与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高杨:您好!请问我们松柏村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展的扶贫工作呢?那时候我们村中情况如何呢?

 

刘飞:最早是2013年。在认定贫困村以前,由于我们的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村子里的各项产业都没有发展起来,农民的收入基本上是以种植庄稼为主,带来的经济收益很低。

 

高杨:我们村庄是如何认定贫困户的呢?

 

刘飞:我们也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对贫困户进行认定的。就是年均收入,家庭情况,因学因病因残而导致家庭收入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收入的,一律认定为贫困户。

 

高杨:那么对于一些收入水平临近最低标准,随时可能被认定为贫困户的这些村民,我们又是如何来处理的呢?

 

刘飞:我们一般就叫这些村民为“边缘户”,乡上会根据这些家庭的情况一户制定一个政策。例如这家的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就会向他们介绍与务工,就业有关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如果家里老人孩子多了的,就会向他们介绍一些公益性岗位来进行扶持;还有些村民持有二类,三类低保的,基本上都是随时监控,掌握他们的具体家庭情况,从而精准施策,防止他们返贫。

 

高杨:在我们的村庄里,三种贫困户: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的人数情况如何呢?

 

刘飞:在我们村里一共有1792人,477户。其中建档立卡户一共有199户,892人,基本上占咱们村里一半的人数了。

 

高杨:在我们的扶贫工作开展里,是否有遇到家庭情况不适合相关产业扶贫的、因病或残疾无法参与劳动的与缺少产业发展经验的贫困户?对于这些贫困户,我们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办法开展精准的帮扶工作呢?

 

刘飞:像这种缺乏劳动力,自身实际情况不适应产业扶贫的村民,我们乡上村上一般采取给予公益性岗位,干一些劳动量轻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在村上打扫卫生的保洁员,护林员,护草员,在平时巡视一下是否会有火情,对出入人员进行登记这些事情,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一些收入。如果说是身体确实是生病或是残疾,这些活也没法干的,我们的政府一般就是给与三级低保救助。对于产业发展,若有需要的话,我们也是给与产业基本物资,或是给与技术上的培训。像是我们本地发展的藜麦产业,我们乡上就向我们的村民无偿发放的种子,地膜,化肥这一类的物资。在相关政策下放后,我们也是第一时间在村里组织宣传,让村民们了解,享受这些政策。

 

高杨:在我们的村庄,是否有定期或是周期性地开展一些技术培训或是农机使用的指导呢?

 

刘飞:每年我们的靖远县农校,农业农村局在每年农前时节会下村,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在此期间相关的培训证书也是有下发的。培训的内容像是果树的种植与剪枝啊,枸杞的种植等。培训课程一般都会根据村子的实际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特色进行制定。

 

高杨:在我们扶贫帮扶工作开展前后,我们村民们的收入变化情况如何呢?

 

刘飞:我们前面进行走访的过程中你也看到了,我们也没有专门挑哪些村户,都是谁家有人了就进谁家进行询问。像是我们的房子,之前基本上都是土胚房,现在房屋都是重建了,或是翻修后加固的。对于产业,那会儿枸杞的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据我的了解,村民一年的收入也就能管个温饱,要说家庭里有什么额外的收入或是大额存款,都是不可能的。这两年我们松柏村通过产业帮扶与技术发展,人均收入平均下来有一万元左右了。

 

高杨:在我们村庄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向外经销这一环节是否有遇到像是滞销,或是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无产的困难呢?

 

刘飞:自然灾害也是难免的,咱们的政府根据农户的实际种植情况,每年都在买农业保险。例如说是农户养羊,若出现了意外情况进行了报案,保险公司经过核实之后,每只羊能够得到700元的赔付。像是大蒜因为天灾没有收成,保险公司也会根据产量进行一定的补偿。我们的政府就是尽可能地将村民农业上的损失降到最低。像是今年我们的靖远煤业集团在7月份对我们的建档立卡户进行了帮扶,为每一户买了防贫宝,是一种保险。若因病因学因灾出现了人均收入降低到了4000元以下了,保险公司会将缺失的这一部分金额补齐,保证咱们所有的村民人均收入都在最低收入水平以上。

 

高杨:除了我们的驻村扶贫干部对于我们的村民进行了帮扶以外,还有没有像是外省,本地或外地企业对我们松柏村进行帮扶呢?

 

刘飞:像是我们甘肃省,对口的是天津市。像是每年天津市的企业会向我们的贫困村庄进行一定数额的拨款,用于发展村上的集体经济或是环境建设。像在咱们村上就有两个建档立卡户,是由天津市和平区政协主席郭景平进行帮扶,每一年也都是嘘寒问暖。由于两个地方口音不一致,也是由我们工作队这边进行了协调沟通。像是每年拨付的扶贫款,给的慰问品,每年都是很到位的。

高杨:在整个的扶贫过程中,我们对于贫困户的专项信贷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在国家以及地方农村信用合作社都有哪些常态化与专项扶持政策呢?农户的借贷情况如何?

 

刘飞:在信贷方面,主要是有精准扶贫五万元的贷款,前些年就是有村民申请了,政府给予贴息贷款。在今年六月份,农村信用社又面向已经还清贷款的村民发放五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产业,国家在这一块还是做得很到位的。

 

高杨:在我们村庄的医疗保险政策普及情况如何呢?

 

刘飞:这个国家是要求了每一户,每一人都必须参加这个新农合的医疗合作。个人这边每一人需要缴纳250块钱,去年是每一个人需要缴纳230块钱。政府对于参加了医疗保险的,每一个人补助200块钱。像是大病保险,大病救助,规定范围内的医药报销对于我们的建档立卡户都是一站式服务。他们只要拿上身份证,扶贫手册去看病,住院都不需要押金,看完病之后只需要把自费的部分结清就好了。像是以前没有这种服务,还需要到乡上去签字,单子还要拿上报销。现在都是在医院内部就结清了,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我们的村民。

 

高杨:在教育方面,我们村庄的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如何,都有哪些政策呢?

 

刘飞:在咱们松柏村里有建松柏小学,适龄儿童都是有学上的,没有发生过一起像是辍学,中途退学的事情。在咱们小学,“两免一补”每个孩子都是有享受的;再就是阳光早餐,每天都坚持4~6元的标准。到了中学,由于咱们村上学生也不多,条件也不足,就在乡上上学,“两免一补”也都是有的;到了高中或是上中职,也有助学金,还有我们的雨露计划每年三千元的补助。到了大学了,我们也是有大学生贷款绿色通道。

 

高杨:在住房方面,我们村庄里是否有实行危房改造,或是异地搬迁等住房政策呢?

 

刘飞:关于这些政策,村民们能享受到的基本上也都是享受到了。现在咱们村子里住房安全评级最低的都是B级住房,不存在危房,或是存在隐患这样的情况。像是去年,住建局也是下到我们村里来,对我们村民的住房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高杨:对于土地方面,我们村庄都有施行哪些政策与办法呢?

 

刘飞:今年松柏村对村庄东部的旱地进行了整改,村上经过政府的补助,征集了村民的意愿,将700多亩的旱地改成了水地,进行了整合,杜绝了旱地的劣势,要在根本上消除靠天吃饭的这种情况。对于流转情况,这些年发展枸杞产业,像是好多的外来商,承包户需要租咱们的田地的,许多家里地种不过来的村民,或是因为各种因素无法开展土地种植的,就把咱们的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下来一年能有400块钱,也算是增加了咱们农民的收入。像是退耕还林这些政策,咱们松柏村也是都有享受的。

 

高杨:在我们的整个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您的感受如何?就您亲身经历而言,有没有发生过一些触动您的事情呢?

 

刘飞:这个总体上来说农户上是特别理解我们的驻村工作,也特别理解国家的政策。我感觉我们的驻村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作,就是想怎么做好每一项工作,处处为村民们着想,服务好他们,将国家的政策宣传好,让我们的村民得到更大的收益。要说到感动的话,就是现在村民们的致富意愿都是非常强烈的,像是学习新技术、了解新政策都是特别强,致富能动性特别地高,就是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再用不了几年也都能奔向小康了。看到他们的能从贫困的境况中脱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作为驻村干部最大的感动了。

  我能够投入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工作中,为我们国家的大政策,大方针服务,我也感觉到特别地光荣与骄傲。自己家里的到底是小事情,为了我们国家的建设,作出一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高杨:您的这些精神也确实十分令人感动,值得我们青年学习!感谢您配合我们的采访!

采访驻村扶贫干部周青

在采访过驻村干部刘飞后,我们又以交谈的方式采访了与刘飞共事的驻村扶贫干部周青,以对松柏村的扶贫工作情况作以更加全面的了解。

 


高杨:您好!我们村庄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如何呢?对于吃肉与蛋奶的供应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呢?

 

周青:咱们村上的扶贫工作主要是以国家的政策——“两不愁三保障”进行看展的。从13年建档立卡到现在,农户的生活水准确实有明显的改善。像是用水的话咱们每户都通了自来水,不存在取水问题;而且现在经济条件也允许,他们想吃肉吃蛋,都是想吃就吃了,不存在困难的情况,像是营养膳食,还是能搭配开的。

 

高杨:我们也是了解到松柏村地势较高,常年温度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咱们的农户对于取暖,防寒衣物的储备上有什么问题吗?

 

周青:咱们松柏村在永兴乡来说海拔算是高的,在2600米左右。在冬天御寒都是穿棉衣,架炉子的方式。对于农户个人来说,他们可以自行购买煤炭进行取暖。若是由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像是我们的五保户,都是由乡政府向他们无偿提供煤炭,直接送到他们的家里。在去年松柏村有6户相对比较困难的农户,由咱们靖煤集团童年各国工作队实际调查后,由我们驻村工作队向这些农户每户无偿赠送了1吨煤炭,以解决他们的冬季取暖问题。靖煤集团在每年还向我们的乡政府无偿赠送150吨的煤炭。这150吨煤炭就由乡政府统一分配下方给各个村社的困难群众,都是分到位的。

     从13到现在,咱们靖煤集团对于永兴乡的帮扶力度确实是挺大的,光从现金来说,就帮扶了有1000多万,煤炭是每年都有提供,统计下来煤炭共有1200多吨。 在疫情期间,集团还向永新乡捐助了1000吨煤炭,将这些煤炭放到了每一个防疫点,用于防疫工作人员的取暖;又捐赠了1000多只口罩。

 

高杨:请问我们松柏村的交通建设情况如何呢?

 

周青:对于交通方面,国家对于退出贫困村的十三项指标里就有一项是村村必须要通公路的。像是咱们松柏村村部门口就有一辆大巴,它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启程发往靖远县的。村民们到了半路了可以自行转车。农户自己家现在出行也都是很方便的,家里都有三路车,电动车,现在很多家庭里甚至都有小轿车,出行还是不成问题的。

高杨:在脱贫攻坚期间,我们村里是否有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呢?

 

周青:像是咱们松柏村属于高寒地带,有些作物是不适合在这里生长种植的。前些年松柏村、兰州珍谷公司和靖煤集团三方联合,根据松柏村的生产条件,就开发了藜麦种植。藜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被称为植物中的“软黄金”。从前年开始村上开始试种,从最先开始时的300亩增长到了去年的1000亩,种植是由靖煤集团无偿投资二十万从兰州珍谷公司订购种子,发放到农户,再由乡政府无偿发放地膜到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兰州珍谷公司也和农户签订合同承诺不低于市场价保底收购,农户也可以自卖,去除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在今年,由于市场较为疲软,最终以每斤6.1元的价格全部收购了。但是相比起小麦,玉米这些作物的价格还是要高出不少。

 

高杨:在疫情期间,我们也是知道全国各地都实施了较为严格的交通管制,请问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农户的生产生活有受到什么影响吗?

 

周青:由于咱们松柏村这里气候比较寒冷,相对来说春耕的时间是比较延后的,基本上到了五月份才开始耕作种植,在这个时候疫情的形势也基本上都得到了控制,没有对我们种植户的春耕备耕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外出务工的人员,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的。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到了春节的初六初七就陆陆续续出去务工了,今年的话就到了四月份以后才慢慢地开始,这个对农户的收入也稍稍有些影响。

 

高杨:对于某些外出务工在疫情期间滞留在本村,自身又没有储蓄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农户,我们村有没有对他们提供一定的补助或是关怀呢?

 

周青:我们的国家在这方面是出台了相关政策的。对于从四月份开始外出务工的,之前已经与用工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的,有发放工资的流水,国家都会给与一定的补助的。对于本省与外省务工的,补贴还划分了一定的级别,对于外出的车费路费基本上都是给免的,也就是相当于提供了一定的扶持与保障。

 

高杨:在松柏村上有没有发展旅游扶贫?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特色旅游设施呢?

 

周青:在咱们松柏村有一个雪山,雪山上有一座雪山寺,属于县级的旅游单位,规模不是很大。由于受到气候与交通条件的限制,也没能开发起来。咱们松柏村是国家与靖远县这边制定的生态旅游区,可是没有发展起来,基本上也就是周边的居民会来这里转一转,对于生态旅游来说收效甚微,要说是带动发展的话还是有所限制的。

 

高杨:近期区上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决胜在即,到了最后的验收阶段了。请问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期间,我们村的贫困情况都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呢?

 

周青:咱们松柏村全村有477户,1721人,在2013年开始建档立卡的时候,建档了199户,基本上是占到全村的一半了,当时的贫困发生率高达49%。可是这几年国家的脱贫政策下来,从去年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的时候,咱们村的贫困率从当时的49%已经降低到了0.58%,目前来说,目前建档立卡的199户已经脱贫了197户,其中的2户家庭的情况比较特殊,也会在今年完成脱贫。其中一户是家里残疾人较多;另一户是一个单身领着两个小孩,也没办法种植与发展产业,国家将他们纳入低保的行列进行了兜底,基本上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从当时全村一般的贫困人口,到现在基本实现全村脱贫,这是一个不小的成果。

 

高杨:像是我们已经扶持脱贫的农户,是否有出现返贫的现象呢?

 

周青:从今年开始国家又有政策,划分了监测户与边缘户,像是监测户就是在因病因学因残随时有返贫迹象的,而边缘户就是介于一般农户与监测户之间的农户。在今年的四五六月份国家也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挂牌督办的行动。像是在咱们村上就是有3户监测户,最终是给他们了产业补助与低保兜底,相应地防止他们有返贫情况。还有一家因为家庭比较特殊,家里人有残疾,发展的是养羊,对这户的养羊产业是补助了10500元。对于他们家的7口人,全部纳入了二类低保的范围内。现在国家二类低保的标准是每人每月补助350块钱。还有一户是家里人生病的比较多,最终除了纳入低保,还给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低保加上岗位的收入还相对可观,让他们跌不到贫困的行列中去。

 

高杨:在我们的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群众的认可度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周青:对于我们驻村工作,有一个上下衔接的作用,再者最主要的就是要走村入户,一定要了解清楚每一户的实际生活状况。我们的职责就是驻村工作的“六大员“职责,必须要将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到位。像是有些农户是对政策不了解,只是道听途说而对政策有所偏见。经过我们对这些村民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给他们宣讲政策,在政策范围内办实事。通过我们这一年的感受,全村的农户都是比较淳朴的,基本上把政策说透,他们也不会有过于不合理的要求的。在整个脱贫工作中,群众基本都对我们的工作是认可的。

高杨:我觉得驻村干部们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做出长期的坚守,也确实是不平凡,在对每一户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与询问,确实要耗费不少的经历,而且还需要巨大的精神支持,在这里也向你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感谢您配合我们的采访!

 

采访札记

  通过采访两位驻村干部,我们对村上的产业发展情况与建档立卡户的政策享受情况与生活变化得到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松柏村,通过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住房政策将村里房屋不安全,或是居住在地势险要的地方的村民安置在了安全可靠的房屋里居住,解决了村民们的住房问题;在日常生活上,村庄通过抽引自来水,家家的用水不便也得到了解决。在产业发展上,松柏村通过大力发展枸杞,大蒜,羊等特色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甚至还引入了藜麦种植等新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让村民们得到了更加牢靠的收入保障。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驻村扶贫干部为了扶贫事业所做出的长期坚守与辛苦付出。他们为了国家扶贫事业不言弃,不言累的奋斗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去学习。


探访万亩枸杞扶贫产业园,松柏崖与雪山寺

在参访完两位驻村干部后,我们在松柏村的采访之行也就到此结束了。在驻村干部刘飞的带领下,我们又探访了松柏村的万亩枸杞扶贫产业园,松柏崖与雪山寺景观。

 

  在午后时分,我们来到了松柏村的万亩枸杞产业园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体验。据村干部刘飞介绍,枸杞已经是松柏村的一大特色产业,众多外包商对枸杞的种植投下了不小的心血。基本上到了这个时节,每天都会有大巴车从县镇上载近数百人来到这里采摘枸杞,这绵延不绝的枸杞田确实给松柏村的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产业效益。

产业园里鲜艳欲滴的枸杞


来到枸杞园的种植地里,我们可以看到鲜红的枸杞果挂满了每一株枸杞的枝头,个个颗粒饱满,色泽诱人。结合松柏村的独特地理条件,枸杞的品质都十分优良,在市场上的销路一直很好,是村中产业扶贫成果的鲜明体现。

 

观察枸杞的长势


万亩枸杞产业园园景

在探寻了万亩枸杞产业园的魅力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静静矗立在松柏村一角的松柏崖遗址。据说在这里曾经有挖掘出靖远境内的古人类遗体与生活物件,为靖远境内古文明的考察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松柏崖遗址石碑

松柏崖遗址石碑后介绍


松柏崖遗址一瞥


松柏崖遗址一瞥

  在进行相关的科考工作以后,这里的有关文物都被带回研究了,只留下了遗址的部分景观。整个遗址上充满了神秘感,供我们对古人类的生活进行无限的遐想。

 

最后,我们爬过了一段较远的山路,来到了雪山寺所在处的山脚下。由于当天下着小雨,氤氲了不少湿气,新鲜的空气也让人顿觉舒畅。我们能看到连绵的雨云旋绕在山头上,宛若仙境,令人心驰神往;四周除了时不时风声的呼啸外,留下的只有自然风光的美丽与静谧。据驻村干部刘飞介绍,雪山寺还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上,由于这里已经是封山育林区,我们再不能够驱车前进,只好在山脚下驻足,欣赏一下在雪山寺附近的景观。

雪山寺沿途小径
雪山寺所在山脚下的石像

  在如此优美的风光下,我们相信松柏村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逐步走向繁荣,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将我们的特色生态旅游搞起来,让雪山寺等众多美丽景观为大家所知晓,带动我们松柏村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走访札记

松柏村采访后记

  

至此,我们在松柏村的脱贫攻坚走访就此结束了。在这里,我们走访了四位建档立卡户,了解了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以及脱贫攻坚为他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的巨大改变;与此同时,我们也采访了松柏村村社社长与两位驻村扶贫干部,对松柏村的产业发展与扶贫政策的开展情况作以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松柏村本身海拔较高,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扶贫攻坚的难度确实不小。从2013年松柏村开始扶贫建设以来,松柏村由原来的全村人靠天吃饭,贫困发生率高达近50%,到了2020年现在全村基本全面脱贫,人人都能享受到“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这离不开我们国家切实关心民生,心系全国人民生活的宗旨,以及针对各种贫困情况所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在松柏村,通过驻村扶贫干部挨家挨户的走访与宣传政策,以及本地靖煤集团,乡政府等企业与单位努力,为我们每一个建档立卡户都能根据自身生活情况,切实享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福音与保障,让我们对每一天的日子都能有盼头,为我们的走向属于我们的新年富小康生活保驾护航。

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青年,我们也应当具有振兴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与意识,也应当学习我们的驻村扶贫干部,具有长期的坚守毅力,为老百姓做实事,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个人高尚品质。我们也应当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尽我们的所能,为当地的产业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京昆高速7车连撞-

“百县千村”脱贫攻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二):松柏村采访实录2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00:5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94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