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日剧完结祭之关于正义魔人的社会实验~(白石、山口纱弥加)

更新时间:2025-05-16 02:43:06 阅读: 评论:0

2023年8月8日发(作者:车基)

戴上假睫毛-

冬季日剧完结祭之关于正义魔人的社会实验~(白石、山口纱弥加)

【前言】

在展开正题之前,且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人迹罕至的大山中,有一对兄妹出于好奇心,在山间的小屋里发生了一次应该送去德国骨科电疗的事情,也就是乱伦。在这个故事中,他们约定彼此对第三者保密,另知他们做足了安全措施,不会有怀孕情事......那么请问,这对兄妹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吗?

抛出这个故事,目的在于探测阅读者的思维倾向,您是用更多使用某种信仰和原则(即经验和直觉)来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还是借助于因果关系的理性逻辑,来判断这件事的性质?在做这部剧的剪辑和剧评的同时,我当然也从各种渠道了解了很多观众或深或浅的想法和感受,我想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可以帮助你意识到你对一个角色的喜好及其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您使用信仰和原则(即经验和直觉)来做判断,那么你的反应一定是:乱伦?天呐这种事情当然是绝对不能发生的呀!这还需要讨论对错?于是你不必判断对错,你更加需要的是登陆自己的社交账号,把这件事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来谴责这对兄妹。但如果您是用因果关系的理性逻辑进行剖析,你却会发现你找不到抨击这对兄妹的理由:这对兄妹的感情没有因为这次乱伦而被影响,他们的父母和家人也并不知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做足了安全措施.....没有发生任何伦理危机。关于乱伦你能够找到的抨击理由,在这对兄妹身上都不适用。虽然乱伦是不对的,但却无法被谴责的事态,确确实实在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你心里的声音在呐喊:乱伦就是不对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告诉这对兄妹:为什么你们的乱伦是不对的?

当然,这种情况是被严格设定了附加条件的。假如稍微变动一下条件,或者这对兄妹继续品尝禁果,你可以预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严格符合这一可责性为0的模型。他们采取的安全措施可能失效,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可能说漏嘴,他们初尝禁果一开始可能因为好奇,但后续也可能产生爱情....出于未雨绸缪之目的,我们可以告诉这对兄妹:你们这样下去早晚玩脱....可是这句话就与是非对错无关了,它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会变大的预测,只是一种告诫,你没有办法因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谴责这对兄妹。

实际上,大多数人善于使用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物的对错及其可责性,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乱伦确实几乎是绝对的禁忌),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思考的成本和时间。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一幅地图标注错误的地图,你有多大的可能性发觉它的错误(或者,你会花费时间在鉴别网络上的一幅地图上吗)?当你在网上看到一位男教师与女学生出入非法场所,你是否会突然想起要质疑视频的真假?前者,是日剧新王者,后者,是日剧三年A班.....我们非但不会去仔细研究地图的错误和视频的真假,我们还会觉得这样做的人是杠精,为什么要以别人作假为前提,去审视到达我们身边的网络素材呢?同样也没有人会在汽车撞向自己的那一刻,还拿出纸笔紧张地计算着汽车撞击的速度、角度以及自己该如何选择最佳逃避方案。如果有这种人,他要么被撞死,要么只能生存于戏剧中。这种方式在便利于我们应付大量的选择和判断,但它没办法帮助我们解答“为什么?”。

这部叫做<绝对正义>的日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会在汽车撞过来的时候拿出纸笔进行计算的角色,而让观众欲罢不能,剧中的范子总是能够计算到一件坏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并在这种反应发生之前向朋友告警。但是在绝对正义中,无论范子还是律子,都有过在脑海中出现“???”的时候,因果关系的分析总是能够导向正确的结论,但它未必能够帮助你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比如亲情或同理心。本能和直觉能够帮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但它也有可能造成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暴力的势大。

这是一部与世界奇妙物语很像的日剧,你经常在世界奇妙物语中看到某种奇怪的发明被应用于社会,也能看到某种天马行控的社会改革被实行于作品的世界,你更加能够看到有着某种极端偏执的人,被编剧安排进2.5次元的世界(也就是说你会发现这个人物身上的特质其实在三次元寻常可见,但其极端或罕见程度却只能属于二次元)。这种实验性的尝试,是世界奇妙物语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也是日剧的社会功能之一。所以<绝对正义>这部日剧虽然剑走偏锋,但它的人设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魔性.....你要知道,就是“有的基因很魔性”(真的不是帮字幕组打广告)。这样的角色仅在冬季就有另一部日剧中就有:<让人生变得轻松的幸福法则>中的高桥玛丽润,她饰演的同样是一位正义感过度,而与公司同僚格格不入的角色,这位演员也同时出现在<濒死之眼>中。

绝对正义的故事,是从几位好友青葱时代开始的(第一话)。此时的范子就已经展示了作为正义魔鬼的骇人实力,她制止了公车色狼,阻止了老师的性骚扰,解救了被冤枉为小偷的朋友,为怀孕的好友出谋划策,解决了偶然遇到的流浪汉危机。一位教师与一位同学为这些事情负责,被迫离开自己的岗位和学校,同样离开的,当然还有那群流浪汉,以及救助中心的负责人。无辜的人得到保护,犯错的人得到了教训,虽然大家都觉得代价是否太大了些,但范子无懈可击的正确,让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都烟消云散。

当你看到朋友们围绕正义与正确发出的一连串的为什么,或许你能够明白为什么我在要在前言强调因果性分析与依靠直觉、经验的不同。在作出决定和判断之前多问自己为什么,而不是被经验和直觉牵着鼻子走,这是三年A班中苏打所传达给我们的静思定....

这是朋友们第一次讨论正确与正义,少女纤细的心灵察觉到了问题所在。拥有如此敏锐度的,是未来的纪实作家,而阻止其继续思考的,是思路正统的未来主妇,认为好友一场,应该会睁只眼闭只眼的,是未来的偶像明星,确实很像是娱乐圈人士会说的话....朋友们的个性在这场问答中已经有所表现。

可惜和大多数人一样,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但却发现自己无法解释它,一句“想太多”结束了思考,静思定的结果,却导致思考的停滞:正义与正确是人类思考了数千年也想不明白的命题,你怎么能够指望几位花季少女的思考,能够突破千年之问呢?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有多可笑,你自然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可是真正让我们在思考中受益的,并不是我们是否解决了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思考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果朋友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一些的话,他们虽然无法解答这个千年之问,却有可能帮助和匡扶范子扭曲心灵.....在完结篇中,他们将为此向范子道歉。而在三年A班中,虽然生徒们的思考也可能很可笑,但他们原本也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如果当初不放手,今日是否风依旧?思考是多多益善的。

在范子的故事中饰演因为触犯红线而被撞死的范子母亲的,正是饰演范子成年期的山口纱弥加。这部剧基本是以白石圣和山口纱弥加互相饰演母女为核心阵容。当然此处也有一个伏笔:传承到范子身上的基因(有的基因很魔性...这句广告词我真的想用一下),是否真的不通人情世故?如果真的不通人情世故,那么范子的母亲就不会被撞死了,因为她会拿出纸笔计算后果和责任,然后认定规范是不能被破坏的。

朋友一场,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_→ 为什么呢?

东方人的看破不说破、难得糊涂的价值观,已经深深植入了少女们的心灵。

事情的基本面是好的。朋友们因为范子坚持正义的行为而获益。因此虽然感觉到是不是有些过度,但他们感谢范子的作为,把她当成是人生的模范。此时的范子结识了四位朋友,自己所主张的正义也一一实现,虽然她失去了挚爱的母亲,但也收获了对坚持正义和正确的美好期待:只要一直做正确的事情,应该就能获得幸福吧?→_→ 为什么呢?

这份幸福里,当然包括了四位好友。

在第一话中登场的白石圣,在第一话篇末奏响了生活的黑白键,而后与朋友们分道扬镳,各自奔赴前程。故事的种子已经播散完毕,只等着女主山口纱弥加的粉墨登场。

但第一话中,熠熠发光的并不只是白石圣。白石圣只是几位若手中,被寄予更多厚望的一位。

在配角群的学生时代,有《隼鸟号》中出道,并在<明天妈妈不在>中开始崭露头角的樱田日和(桜田ひより),明明眉清目秀,演的全是需要哭得很难看或苦哈哈的角色,好不容易在同为冬剧的<在神酒诊所干杯>中扮演百日一遇的美少女,把三浦贵大鄙视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第一话中也有在<中学圣日记>中与有村架纯争夺小男生的瑠奈(小野莉奈),她在圣剧中的优异表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绝对正义>是她第二次触剧。

而第三位,是人狼游戏和水手服僵尸里的飯田祐真。对她的印象相对模糊,但是水手服僵尸里有一位理工学霸的记忆,隐隐约约残留着。

你可能会更加喜欢这首MV里的她:

第四位女生是小向なる,emmm.....我脑中的检索系统检索无能404。但是这个角色是与成人期最接近的一个,大概是发型设计刻意而为之故。在太田的官网上写着她有绝对音感,好吧还好不是绝对正义....

当你还在为三A的阵容强大而雀跃时,青春时期的四位若手静悄悄完成了一次小规模集结。

第二话开始,白石圣退出青春的舞台,随之而来的是山口纱弥加的登场。

已经出演过无数日剧,也曾青春靓丽的她,遭遇到了任何女优都不愿面对的问题:一个有偏执狂的美少女,变成了有偏执狂的“大妈”(这个词来自某剧评评论),也难怪观众不满。我个人并不讨厌这位“老阿姨”,山口纱弥加其实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日剧面孔,自身形象不差,实际上她登场的第二话,收视反而上升0.6(你也可以说是拜白石圣所赐),但很可惜的是此后两话直接从4.7下滑到3.4.....此后除了范子被杀死的第五话略有回升之外,基本维持在三点多的水平。这个数据比<我的初恋情人>高,比<我的大叔>的后期收视高,全面低于<昨晚过得很愉快吧>,它没有能力再爬上四点,却也不至于像这两部一样出现两点的成绩。只是,对黄金档剧集还算可以弥补的这一点收视,在11点这个时间,却意味着观众群流失了四分之一左右。

在桂正和的作品IS中,白石圣饰演的是漫画女神伊织,这个原本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真人化作品,在她和柴田杏花的联携之下,已然是冬季里最美好的记忆。换下这样的白石圣,观众的心理落差不言而喻。

粉墨登场的山口纱弥加,遇到了自己曾经约定成为家人的四位好友。范子还是那个范子,坚持正义正确不动摇,但四位好友却各自有了自己崭新的生活...当然,新的生活也意味着新的问题。在新的配角阵容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田中皆实这段不伦之恋:

这个场景中,编剧仅仅用了寥寥数句的一问一答,就把外遇中人们的经典套路囊括其中。可惜这段不伦的情缘注定在剧集中没有太多生存空间,当男方拿着摄像机对丽香说“我说过会让你成为名垂青史的演员”时,我差点不厚道地笑出声.....

总的来说,山口纱弥加的登场是白石圣青春时期的再演。如果说范子凡事都要计较正义的行为,对于十几岁的少女来说还有接纳的空间,那么到了利益关系主导的成人世界里,就没那么简单了.....在崇尚难得糊涂、以和为贵的东方人眼里,那种斤斤计较的正义,无疑是招人烦闷的。范子依然为朋友解决了很多事情,让他们面对危机化险为夷,但此时的朋友和观众一样,开始渐渐积压着对主角的不满和厌烦。

他们的第一次爆发,是这个场景。

P1中关于手机充电的事情,是诸多小事中的一件。编剧准确把握住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是非不分的人没人喜欢,是非分明的人也很难搞。我们东方文明对于正义的价值取向,就在于和谐、圆融和中庸之道,典型者如看破不说破,比如难得糊涂。坚持正义的人被称为杠精,因此范子坚持正确的言行总是让人觉得火大,找不到破绽就使得你更加火大。但是看在外国人的眼里,不贪小便宜却只是寻常的事情(注意剧中这家公司有一半的外国人)。那么,当你被指出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会格外烦躁?仅仅是“形式”和“方式”的问题吗?

在P2中,范子的女儿律子盗窃,朋友们的口诛笔伐终于爆发出来。

这是剧集中非常精彩的一段台词。正义与正确并不能划上等号,正义并不只是冰冷的法理条文和规章制度,它同时也是富于感性的,这种感性有温柔、宽容与同情,也有其他的一些更具人情味的东西: 比如你可以在很多刑事案件的评论中看到,人们会把正义诉诸柔软的情感和热血沸腾的杀气,时而把正义推向高潮,时而又把非正义演绎到极致。

参考阅读:张扣扣案辩护词<一沙一叶一世界>

请戳:/a/20190108/60229193_

这篇辩护词是去年非常火的一个案子,张扣扣其母在与邻居的斗殴中被打死,张扣扣为母复仇,杀害了仇家父子。邓学平律师为他做了辩护,从而诞生了这篇有名的辩护词。作为辩护词,这篇辩护词是失败的,也是错误的,因为他试图为血亲复仇的形态寻找因果分析,但他发现在因果上无法完成对血亲复仇的支持的时候,他放弃了逻辑论理,转向情感和同理心的柔性诉求,这违背了作为辩护词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作为学术的探讨,这篇“文章”却几乎是凝缩了关于正义与正确最深沉的呼吁,它是现实版本的<绝对正义>。

正确是可以被描述的,但想阐述正义却极其困难,正义的事物一定包含了正确的属性,可是仅仅拥有正确还不足以成为正义。正义是导向幸福,而不是将人逼入绝境的东西……当你的头脑中只存在一种正义,那么这种正义一定会扼杀你头脑中的其他正义,从而引导你做出非正义的事情。因为违背了母亲的命令而遭受丧母之痛的范子,只记住了“违背正确和规范会有坏事发生”,从而诞生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正义魔人。范子的人设里确实混淆了正确与正义,因此她也为之低下了头颅。

只是,朋友们完成了一次对范子的反击,却犯下了一次大错:一番良质斐然的话语是否能够产生好的影响,还要看话语使用的场合、主体以及使用对象。在这件事中,律子盗窃的行为因为这些朋友的正义凌然而被宽恕,为日后律子的性格形成埋下了隐患。实际上,朋友们只是在宣泄对范子的不满,而非真正出于对律子的帮助: 因为这次是律子发生了事情,而不再是发生于自己身上,这让朋友们觉得范子在他们面前露出了破绽。范子扭曲的正义感,煽动了朋友的对抗心理,抵触了他们的自尊,这番良质斐然的话,却是出于私心而为。在剧集中还要不少类似这样的场景。比如樱井由纪的部分:

这又是一番精彩的台词....社会生活是一场伟大的实验,谁也无法真正代表正确和真理。在意见市场中,只要一个言论不涉及显而易见的恶意和迫在眉睫的危险,我们有必要允许错误的存在: 所谓正确,就是对何为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在杠精一词滥用成灾的今天,你又如何知道你所禁言的,你所拉黑的,你所屏蔽的,你所厌恶的那种言论,不会是明日的真理和布鲁诺?我们生活和生存于社会的知识共同体中,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知识,只是贫瘠得叫人发笑的一小部分,我们的知识的绝大部分还存在于环境中,存在于互联网中,存在于书本典籍中,更加存在于别人的大脑中。所以我们极其地需要网络和书籍,也需要他人的知识与观点,来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最终,那些被称为聪明人的人,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强的记忆能力或敏捷的思路,而在于他与多少个大脑发生了碰撞,柔韧而多元的视角是在碰撞中形成的。因此这段台词是真的非常精辟,也是理解范子的正义为何误入歧途的素材。

但如果你考虑到说话者是一位把朋友推下悬崖的作家,则这个场景则产生了另一番意味。或许你曾经见过贪官在公开场合大谈反腐倡廉(毕竟后街女孩里的黑道组合也作为一日店长反对暴力团伙呢),深夜里集聚怨气怼粉丝的偶像在拉票会大谈把正能量带给粉丝,这个场景把是非颠倒黑白倒错的话语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的不仅是台词,也有这番台词被使用的场合,以及使用它的主体。

作为一种引申,在冬季日剧<节约摇滚>中,男主把剃须刀、手机等设备带到办公室,以节省自己的电费。可见这种节约的做法,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连这种小事也要站出来指正的范子,无论是剧中的人际或者观众缘,此时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不但是剧中的角色们不喜欢,就连观众也开始感到不耐烦,从戏里到戏外,“把烦人的范子解决掉!”,这种共谋和共识,为第五话中范子被朋友推下悬崖,埋下了情感的伏笔。这个伏笔是情感化的,是情绪性的,而非逻辑性的,因果性的,观众们并没有非得杀死范子不可的理由,他们只是把对自己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号入座的人物的感受移情范子身上,而角色们同样没有非杀死范子不可的理由,角色们厌恶范子,其实本质上所厌恶的是自己应该为自己做过的错事和坏事承担结果这一“现实”。在后边的剧情里,你会看到范子的女儿律子,多次提及“现实”一词。

在第五话里,朋友们对范子的排斥终于从语言上升到行动中。范子的正义把朋友们逼入了绝境,而朋友们把范子推下了悬崖,昔日的同窗露出张牙舞爪的獠牙。而从四位朋友到范子的丈夫再到丽香的外遇对象,他们对于范子的死有着一种由巧合编织起来的默契和共谋:把人逼人绝境的正义为非正义,范子的正义将身边人折磨得痛苦不堪。所以为了反击这种非正义,代表正义的朋友们杀死了范子,他们也认为自己只是在行使正义....

可是把他们逼入绝境的,真的是范子吗?

比如苦于无法生育的片濑那奈,把她逼入绝境的,难道不是她自身对于东方传统伦理的无端盲目?比如搞外遇的女明星田中皆实,一个外遇的女明星,这种绝境难道不是自己制造的吗?比如不当取材的樱井由纪,她的绝境难道是范子带给她的吗?没有人愿意被指出错误,可是你所做错的事情,并不是办公桌的插座这种鸡毛蒜皮的性质。在你指责范子事无巨细斤斤计较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可能是事无巨细在和稀泥?东方人的圆通和圆融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下限和底线的和稀泥。

所有的绝境都是自己缔造,所有的无可奈何都是作茧自缚。范子确实异于常人,是另类是异端也是少数派,可是她的异常并不是朋友们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果关系的分析在此又一次被运用到……你无法在范子的正义和朋友们的绝境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的桥梁。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把怒气发泄到了“看起来很异常”的范子身上,并将之抹杀。范子的丈夫装模作样地寻找范子,丽香的外遇对象早早地看破了丽香的演技,但本该报警的他们对于范子的死这件事,都采取了顺水推舟的态度,因为他们也从这件事中获益:范子的丈夫不必担心范子爆破自己的丑闻,丽香的外遇对象能够因此维持与丽香的关系(当日后丽香拒绝与他继续维持关系的时候,他立刻就让丽香名垂青史了)。

氛围的力量何其可怕!它可以让一个被氛围所排斥的人,悄悄地消失在这个世界。氛围的力量无远弗届,不只是东方的国度有,在西方其实也有:二战时期中的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镇上的一千六百名犹太人一夜之间蒸发。对很多熟悉二战的人来说,这种蒸发可能并不新鲜:因为希特勒铁蹄之下,有过更加恐怖和更大规模的行径。但是这件事叫人心里发冷的是,杀害他们的并不是德国的军事机器,而是他们的波兰邻居.....在这些犹太人消失之后,仅有一个线索被当时的波兰司法机关记录在案。小镇上的波兰人,出于对犹太人财产的贪婪也好,出于对犹太人通敌的怀疑也好,是战争氛围激发了人性的恶也好,小镇上的波兰人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直到战后也依然如此。这个案例记载于<邻人>一书中,作为一种引申阅读,有兴趣的小伙伴是可以去看看的。

如果说对范子的排斥是她的咎由自取,那么对犹太人的“集体性失忆”又如何呢?就因为犹太人惹人讨厌,所以他们被剥夺财产被关进集中营杀害就是可以接受的吗?编剧充分运用共感的技巧,非但把范子的朋友们逼入绝境,也把范子逼入绝境,同时....她也成功释放出观众心里恶,因为大多数观众从中看到的仅仅是太较真的人会吃亏这件事,而没有看到范子的正义转化为非正义,朋友的正义转化为非正义的演绎过程,这种过程是如此地潜移默化如此地静谧无声,而后只需要一个眼神一种会意,范子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连观众也不会为她抱不平。

当观众们还沉浸在:“啊....太较真真的不行啊....”,“我绝对不要成为范子”的时候,其实编剧的笔锋已经悄悄转移开来。杀死了正义的魔鬼,朋友们应该不会再遭受折磨了吧?然而事与愿违,白石圣的再次登场粉碎了所有人的希望:解决掉发现问题的人,并无法解决问题本身。

在冬季日剧中白石圣非但饰演了IS中那曾经倾倒一代人的漫画女神伊织,她也饰演了绝对正义中,青春期的范子和范子的女儿律子,不但展示出黑白两面的特质,也实现了一人分饰两角的演绎。姑且,让我称她为黑白石圣吧....

只是在她再次登场之前,说一下浓墨重彩的第六话。

冬季日剧是推理大盛的季节,唯一能够称之为恐怖片的,恐怕只有秋元康的<残美>(石桥菜津美那部是真的在思考人生ww)。但是如果要我选出冬季日剧中恐怖氛围最浓郁的场景,我会果断把票投给绝对正义第六话中朋友们被范子的灵魂所困扰和追逐的这一段。范子“死了”,但朋友们却不得安宁,真正在拷问着他们的,并不是范子本人,而是他们自己的道德良知,以及普世的正义观念,他们杀死了范子,可是他们杀不死正义。

高举正义的铁锤!除了恐怖氛围的铺垫之外,范子丈夫的身亡也为黑石圣的登场造足了声势,躲在暗处的她犹如一个步步逼近的死神,虽然称不上狰狞,却足以让你嗅见血味,看见乌云。可是观众嗅见了血味,看见了乌云,剧中的当事人却可以当做没有看见:

片濑那奈这个角色也是很有趣。剧中的这个角色苦于无法拥有孩子,于是范子向她提出了受精卵的建议。固守东方伦理的她对这个建议感到深恶痛绝,其外国丈夫却无法理解她对于受精卵提案的排斥。在杀死了范子之后,原本就对受精卵一事抱有排斥的她当然更加抗拒范子的受精卵。剧中的范子,像极了植入日本人暧昧文化的一颗受精卵,实际上从中日观众对这个角色的观感,我们也能观察到非常强烈的“排异反应”,这种反应你在这个角色的外国丈夫身上实际上并无法看到,他非但非常开明地接受了受精卵的提案,也没有对范子的“矫枉过正”觉得异常。

在这个剪辑的P2,当律子袭来,事情的苗头已经不对劲的时候,她宁可选择承受内心的煎熬和罪责,也不愿接受范子的受精卵与自己的丈夫结合,皆因心理压力比现实更加容易承受:对于做了亏心事的人来说,心里的担忧一旦变成现实,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而这恰恰是律子打算做的。

是的,律子所做的,正是把四位朋友们所不愿看到的东西摆到他们面前:你们不是对范子的鸡汤反胃吗?我就在你们面前做一碗营养满满的鸡汤。你们不是不想直面杀死范子的事实吗?我就把视频放到你们面前,所有你们不愿意的,不想要的,我都给你们带来了,包括警察。白石圣在需要些许神经质的部分,演技尚有尴尬之处,但是整体上显示出来的未来可能性,确实也让人不得不重视到这位冬季大放光彩的若手。

在第一话中,饰演范子学生时期的白石圣奏响了生活的黑白键,展开了属于范子维护正义的社会实验,被认为是正义魔鬼的范子,最终被朋友们推下悬崖。而在第七话中,饰演范子女儿的白石圣再次奏响生活的黑白键,如果说母亲范子总是能够及时计算到最坏的结果,并在事情发生之前发出预警,那么律子则是在你犯错之后,举起制裁的正义之锤,前者是事前的干预,后者是事后的惩罚。观众很容易觉得律子是继承了母亲的衣钵,但很少察觉到他们之间的正义,性质和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次她是否能够维护所谓的正义呢?白石圣奏响如诉的琴曲,将剧情推入了完结篇的高潮。

完结篇有着荒诞的开篇: 在乡间的别墅中,死去的范子归来,别墅的二楼是没学乖的白石圣被老妈打屁股的调教现场,别墅的一楼是朋友们听着跺脚的声音想象着“他们大概在讨论着要如何合作杀掉我们”。丽香敏锐地捕捉到了律子身上与范子的不同:母亲范子的范字,自然有着规范的意味,可是女儿律子的律,却并非法律的律,而是因果律的律。所谓因果律,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律子可不会在乎诉讼时效和保护人权。范子的不可战胜,实际上就在于她遵守规范的这种无懈可击,既然律子不具备母亲的特质,那么对四位朋友的威慑力也就随之消失了,没有人会害怕一个无视规矩和规范的小破孩。

那个狂气的律子被戳破了气,面对丽香的言语盘剥是满脑子的问号:

喵喵喵?

面对使用追踪器追踪到自己的母亲,气急败坏的反应可爱加分:

面对母亲盘头的动作,战战兢兢怂成狗:

轻易被母亲范子用药放倒,律子果然还是嫩得很……白石圣在完结篇中把自己多元的偶像特质赋予了律子这个角色,反差萌又一次获胜。但是角色的转变,是靠着白石圣的偶像特质来实现的,不得不说是叙事上的遗憾,白石圣怂得可爱,于是编剧得以在逻辑上偷懒。这与卖房女中的那声go是如出一辙,只要说出口了,就能改变人物的行动而不需要有逻辑铺垫。编剧于正在看了三年A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这个疑问,正是一位使用因果关系分析的人,和一位使用经验和直觉判断事物的人之间的不同,您认同他的观点吗?


但是威慑力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朋友们不再被折磨。比如在家庭主妇(美村里江)的场合,在服刑期间即便是儿子仅有的一次探监,就足以让她感极哭泣。比如在(片濑那奈)的场合,以戴罪之身与女儿进行视频通话,曾经何等渴求拥有孩子的她,却连自我介绍也没能做到。范子没有逼迫他们,律子的狂气也被范子抑制,但朋友们依然无法脱逃折磨:这次在折磨着他们的,不仅是他们内心的道德良知和情感,还有律子许诺过要带给他们的“现实”。还记得片濑那奈那句话吗?心理的折磨尚且可以疗愈,但现实却避无可避。即便你抹杀了指出现实的人,即便你对现实故做不见,即便你看破不说破,即便你难得糊涂,该面对的现实还是一件不会少。

但是让人感到非常温暖的,是重新回归的范子与昔日同窗共享盛宴。时光熬煮着流年,青春流淌在厨房,被摆上餐桌范子与朋友们的是爱恨情仇,他们举杯齐眉,欢声相对。范子从朋友身上所学会的,“比起正义,还有更应该优先的东西”,她所秉持的正义和正确,不再是那加了大量营养素,熬煮了12小时的鸡汤,而变成了一种温暖的,可以分享给朋友,并引起他们共鸣和改变的东西。如果说第六话是恐怖氛围的高潮,那么有着范子与朋友们的最后的晚餐的完结篇,仿佛是沐浴在阳光中一般温暖。正义,在同一个人物身上竟激发出如此不同的人性之光,赋予周围的人如此迥异的冷热触感,正如你从不同的刑事案件中所感受到的法律。

篇末律子揉着蓬松的睡眼又起来卖萌,一番中二对峙之后夺门而出。追与不追?这个选择曾出现律子盗窃的场景中,那时范子没有追出去而遭到朋友的猛烈抨击,而此时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追了出去,并再一次站在宿命的道口边上,场景似曾相识。

又一个选择接踵而至: 红线,跨还是不跨?电光石火间,这台名为范子的因果机器人,第一次听从直觉和本能,为了律子赴汤蹈火。车灯耀眼,警察的身影越走越近……假如正义真有其名,此刻我会呼唤它: 母亲。难道,母爱不足以称之为一种正义吗?

在剧中多次出现的正义女神朱蒂提亚,一手天平秤,一手拿着利剑,范子与律子,实际上分别代表着朱蒂提亚手上的天平秤和利剑,正因如此...完结篇才有了这句台词:

天平秤是用来度量事物的界限和尺度的,利剑是用来制裁不正的。范子代表过度的丈量,律子代表过度的暴力,当这两者合二为一,这种正义才能具备缔造幸福的力量。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被某种特定的正义占据,那么他势必会排斥其他的正义,从而使得他所秉持的正义伤害到他人,无论我们能否解答关于正义的千年问,如果能够让自己大脑中的多种正义保持衡平的多样性,并且在面对资讯的时候尽量做到静思定,那么至少能减少很大一部分的非正义。

正义魔人的致歉,



绝对正义的这个完结篇,远无法称得上绝对完美。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编剧手里可能有着这个故事其他的版本,因为有一些事情依然留下了问号。比如我很在意律子教唆弑父的部分没有得到释明....以范子坚持正确的性格,会放过律子教唆弑父的事情?比如我也很在意,那位悬崖下神秘的乞丐,编剧是否原本打算与第一话中被范子驱逐的流浪汉建立联动?比如我也很在意,律子那句“首先使用正确的手段”之后的“再次”以及“其次”,比如我也很想知道,律子拍摄的视频如果放到网上的反响。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从这部剧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共感以及思考,以及我也为看到白石圣的活跃而感到欣然。出现在我专栏的这些日剧日影,包括冬季的<特摄gagaga>,全都必须是能够引起我的思考的作品。这篇剧评位,原本是要留给三年A班的。但是由于一个核心合辑未能过审,我转而选择了<绝对正义>...值得庆幸的是,<绝对正义>有着与多部日剧的题材联动,且让我整理一下,那些关于网络暴力、正义正确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素材:

1 新王者。

2 三年A班。

无论是三年A班还是新王者,我们都可喜地看到了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到静思定中,也看到了苏打为首的一帮演员的偶像魅力和号召力。三年A班中我觉得最感动的部分,其实还不是苏打拼尽全力传达给观众的片段,而是第二个小合辑里,三年A班里的森七菜拦截同学再次犯错的片段,说出一番漂亮话很容易,但把它的真心真意传递出去且被理解和接受,实在太难太难。

3 炎上辩护人。

4 书籍:知识的错觉。

虽然素材如云,但在关于三A、绝对正义和新王者的弹幕评论中,我却隐约感觉到不安:或许苏打所说的无法说服的人群,不是那些顽冥不灵地,以施加单方面的正义和暴力为乐的网民,真正无法说服的,是用信仰和原则去理解事物的人群,而偶像崇拜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

偶像: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人!

粉丝:对,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人!

偶像:我们要学会思考!

粉丝:对,我们要学会思考!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困局。

你知道,他们根本没有在思考,而这正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

试问,假如说出那些良质斐然的话语不是菅田将晖,不是白石圣,不是藤原龙也,而是冈山天音,而是峯田和伸,这些还能有一丝一毫的思考吗?我谨慎地乐观着,搁笔~



韵达申通圆通联手封杀极兔速递-

冬季日剧完结祭之关于正义魔人的社会实验~(白石、山口纱弥加)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02:4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952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