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发(作者:衡位)
人们常用“狼群”来形容二战时期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集群攻击战术,这个词会让人产生一种联想,一旦发现护航船队,德军潜艇就像狼群一样蜂拥而上,四面围攻,恰如影片《灰猎犬》那样嚣张凶悍,甚至敢于公开向护航舰叫板,双艇夹击驱逐舰,上浮拼炮等等,此类情节基本是艺术演绎,在现实中不太不可能发生。
对于潜艇作战而言,除了对抗盟军反潜力量之外,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发现目标。在辽阔的大洋上,就算由数十艘商船组成的大型船队也不过沧海一粟,即使邓尼茨把所有可用的潜艇都撒到海上也不可能监控所有船队可能经过的海域。
德国海军通过航空侦察、无线电监听等各种手段发现船队位置,并引导潜艇前往拦截阵位,但最终还是需要潜艇自身与目标建立目视接触才能发起进攻。然而,与拥有高耸上层建筑的水面舰船相比,潜艇那低矮的指挥塔所能提供的视野相当有限,基本在5~7海里左右,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还会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哪怕只偏差数海里,潜艇都会与船队失之交臂。
■在潜艇指挥塔上使用望远镜瞭望的德军艇员。
■为增加瞭望范围,德军潜艇尝试过各种手段,比如图中的瞭望桅杆。
为了提升潜艇的目标搜索能力,德国海军想到了与日本盟友相同的方法,为潜艇配备舰载机,其实在德军大型战舰和伪装袭击舰上都搭载了水上侦察机用于搜寻猎物,但基于潜艇特殊的船体结构和作战方式,潜用载机的技术难度远超水面舰艇载机。
德国海军最初相中了阿拉多公司设计的Ar 231型水上侦察机,采用伞型机翼和双浮筒布局,机身轻巧,全重仅1吨,结构紧凑,在拆解折叠后可置于直径2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最大飞行速度17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00公里,滞空时间4个小时。Ar 231型于1941年完成设计,但在试飞中发现动力不足,飞行品质低劣,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也很难操纵,加之德国潜艇没有像日本潜艇那样配置弹射器,飞机起降都需要用吊车从水面收放,作业时间长,增加了潜艇暴露的危险,因此Ar 231仅完成6架原型机后便被放弃了。就在Ar 231型下马之际,由福克-阿克格里斯公司提出的另一个潜艇载机方案引起了德国海军的注意。
■阿拉多Ar 231型水上飞机,曾是德军潜艇载机的候选机型。
■拆解收纳状态下的Ar 231型,因为飞行性能不佳,操作复杂而被淘汰。
看到这个公司的名字,估计读者们一定会想到大名鼎鼎的福克-沃尔夫公司,这两家公司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恭喜你猜对了,这两家公司都有共同的创始人,就是海因里希·福克,他首先在1923年与格奥尔格·沃尔夫创办了福克-沃尔夫公司,但在1936年因为在是否参与Bf 109生产的问题上与公司股东们意见分歧而被扫地出门。
福克是现代直升机技术的先驱者之一,他在1936年设计完成的Fw 61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种实用的直升机。在福克脱离福克-沃尔夫公司后,帝国航空部建议他另立门户,专门从事直升机技术的研发。于是,福克和试飞员格尔德·阿克格里斯合作在霍伊肯坎普创办了新公司,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福克-阿克格里斯公司。该公司在战时为德国军方开发了多种型号的直升机,但多数停留在原型机阶段或图纸上,其代表型号是Fa 223“龙”运输直升机,是第一种达到量产状态的直升机,但因为盟军轰炸仅制造了20架。
■德国直升机技术的先驱者海因里希·福克(左)及其合作伙伴试飞员格尔德·阿克格里斯(右)。
■陈列在博物馆内的Fa 223“龙”运输直升机,采用双旋翼设计。
福克-阿克格里斯公司针对德军潜艇载机计划提交的解决方案是一款极简易的微型直升机,简易到连发动机都没装,其实是无动力的旋翼风筝,仅靠风力驱动,由潜艇拖曳,官方代号为Fa 330型,绰号“鹡鸰”,这是一种小型鸟雀。
Fa 330于1942年设计完成,重量极轻,空重仅68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长4.45米,高1.91米,其主体结构就是由2根直径6.35厘米的钢管以倒T形组合而成。水平方向上的钢管装有起降滑撬、驾驶员座席的固定框架以及简单的飞控装置,包括一根操纵杆和两个脚踏板。在垂直方向上的钢管顶端装有桨毂和三片桨叶,桨叶旋转直径为7.32米,旋转面积为42平方米。在两根钢管结合处的前向位置安装一个驾驶员座席和靠背,连接有安全带。飞行员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视野极为开阔,充分满足极目远眺的需要,不过也要忍受阳光曝晒和海风劲吹,上天前不多穿点可不行。
飞行员通过身前的操纵杆控制仰俯和倾斜,两个脚踏板控制机尾的方向舵,在脚踏板前方有一个小小的仪表板,上面仅有三个仪表:高度计、转速表和空速表,提供最基本的飞行参数,仪表布线同样暴露在外。Fa 330的有效载荷为85公斤,只能搭载一名飞行员而已。
■Fa 330型无动力旋翼机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正在进行风洞实验的Fa 330型旋翼机。
由于没有发动机,Fa 330只能依靠风力驱动桨叶自由旋转以获得升空的动力,最低需要27公里/小时的合成风速才能起飞,换而言之在微风状态下潜艇必须以不低于18节的航速前进才能满足升空条件,当时只有水面最高航速为18.2节的XI型潜艇可以搭载。
桨叶最大转速限制在250转/分,最低转速为80转/分,在巡航状态下的标准转速为205转/分,桨距需要在起飞前通过调节器调整。在起飞后,Fa 330通过一条150~300米长的拖缆由潜艇拖曳前进,最大拖曳速度为8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40公里/小时,最低飞行速度为27公里/小时。Fa 330的升空高度取决于飞行速度,在8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下高度可达220米,飞行员在能见度良好时最远可以发现28海里(约合53公里)处的舰船,而在最低安全拖曳速度35公里/小时飞行时,升空高度为100米,观察距离减少到19海里(约合35公里)。
在拖缆上带有通讯电话线,飞行员通过对讲机与潜艇联系,通报目标方位。在需要回收时则由艇员启动艇上绞盘,将拖缆收回,在飞机降落在甲板后飞行员拉动制动器停止桨叶旋转。如果突然遭遇盟军反潜兵力,潜艇需要紧急下潜规避而不能回收载机时,飞行员就会拉动一个红色控制杆,切断拖缆,释放桨叶,利用降落伞将机身缓慢降落到海上,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凶多吉少,因此驾驶Fa 330执行侦察任务的风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在地面平台进行测试的Fa 330。
■由卡车搭载进行陆地拖曳测试的Fa 330。
Fa 330就是一个钢管架子,非常便于组装、拆解和存放,最少只要两人就可完成。在海况良好的情况下艇员们可在7分钟内完成组装并做好起飞准备,而拆解只需2分钟,但在海况较差时作业时间就会延长到20分钟,此时拖曳和回收都变得十分困难。分解后的Fa 330存放在指挥塔内两个长3.75米,直径60厘米,带有防水盖板的金属圆筒内,一个筒内收纳桨毂和桨叶,另一个收纳机身和拆解的尾翼构件。
■1942年夏季U-523潜艇搭载Fa 330在波罗的海上进行试飞。
■在风力驱动下缓缓起飞的Fa 330,与飞行员的身材相比其结构相当单薄。
Fa 330于1942年8月制造了首架原型机并成功首飞,之后由U-523潜艇搭载在波罗的海上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被证明是一种非常便捷有效的侦察手段,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因此德国海军于1943年开始实战部署。
德国海军在法国对Fa 330进行了风洞实验,并培训了一批飞行员,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陆地上利用绞盘和机动车辆进行升降和模拟拖曳,第二阶段则在海上平台进行操纵演练。
鉴于北大西洋海域盟军反潜舰艇和巡逻飞机活动频繁,而Fa 330在紧急情况下只能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被抛弃,因此德军潜艇主要在盟军反潜力量相对薄弱的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加以使用,但留下的实战记录极少,目前唯一运用Fa 330的成功案例发生在1943年8月5日,U-177在马达加斯加岛以东海域利用Fa 330发现了单独航行的希腊货船“埃夫特哈利亚·马里”号并实施攻击,将该船击沉。
有资料显示U-181、U-861也曾搭载Fa 330出海作战。1944年4月30日,U-852在索马里海域被盟军反潜飞机发现并受到深弹攻击,在受创后搁浅在距离海岸约20公里的珊瑚礁上,随即被盟军俘获,而艇上搭载的1架Fa 330也成为英国人的战利品,这种小巧的飞行器的存在才首次为盟军所知,其结构之简单,分解组装之迅速都令盟军方面颇为震惊。
■停放在潜艇后甲板起飞平台上的Fa 330。
■飞离潜艇甲板准备执行侦察任务的Fa 330,其实战记录非常稀少。
在二战时期各种扩展潜艇侦察视野的手段中,Fa 330无疑是最简易的一种,在战争期间制造了约200架。不过,在使用中Fa330也暴露出明显缺陷,首先是对天气条件的依赖十分严重,通常只能在晴好天气中使用;其次,不具备自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仅限于潜艇周围百余米,无法做远距离搜索;最后,雷达反射信号强烈,在战争后期盟军飞机和舰船普遍搭载雷达的情况下使用Fa 330无疑让潜艇自我暴露,招致危险。
针对Fa 330的不足,福克-阿克格里斯公司提出了一个动力升级版Fa 336,计划安装一台60马力发动力并增加尾桨,从而成为真正的直升机,但设计从未脱离图纸阶段。战后,英国军方对缴获的Fa 330进行了测试,包括由军舰和吉普车进行实际拖曳,随着战后直升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无动力旋翼机也被渐渐遗忘了,目前仍有12架实机存世,成为欧美国家航空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
■表现U-875潜艇使用Fa 330进行侦察的模型封绘。
■如今保存在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内的Fa 330。
作为一款非常有特色且造型怪异的极简微型直升机,Fa 330受到诸多资深模型爱好者的追捧。不过由于其题材偏冷门,开发这款机型的模型厂商并不多,主要是东欧的几家小品牌公司,产量也很小,导致国内玩家采购困难。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将成为历史,因为就在2022年元旦之际,喜欢剑走偏锋的国内模型厂商三花放出了一张新年海报,主角是一架1/16大比例的Fa 330,还附带一名飞行员。按照三花的正常速度,相信在几个月后这款产品就将与大家见面,届时国内的模型爱好者们便有福了。
■捷克模型厂商Pavla Models出品的1/72比例Fa 330,编号PV72015,板件包含塑料件、蚀刻件和水贴纸各一张。
■波兰模型爱好者制作的1/72比例Fa 330,Pavla的这款模型塑料板件部分较为毛糙,需要进行精细打磨。
■捷克模型厂商FLY出品的1/48比例Fa 330,编号FLY-48003,板件包含塑料件、蚀刻件和水贴纸。
■捷克模型厂商Kora Models出品的1/48比例Fa 330,编号KOR-4802,板件包含树脂件、蚀刻件和水贴纸。
■捷克模型厂商Kora Models出品的1/48比例Fa 336,编号KOR-4801,板件包含树脂件、蚀刻件和水贴纸。Fa 336作为Fa 330的后续型号还停留在图纸机阶段,这款模型目前也是该机型在市面上唯一的选择。
■捷克模型厂商FLY出品的1/32比例Fa 330,编号FLY-32007,板件包含塑料件、树脂件、蚀刻件和水贴纸。
■捷克模型厂商FLY出品的1/32比例Fa 330盟军缴获版,编号FLY-32009,板件包含塑料件、树脂件、蚀刻件和水贴纸。它与32007的区别只是水贴不同。
■国内模型厂商三花出品的1/16比例Fa 330,编号1015,板件配置目前不详,但根据封绘推测该款带有一名飞行员兵人。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13:4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99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