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扇风的扇子-中国古代的仪仗扇

更新时间:2025-05-07 14:23:04 阅读: 评论:0

不能扇风的<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680734.html style=扇子-中国古代仪仗扇"/>

不能扇风的扇子-中国古代的仪仗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扇子中有一种特殊的扇诗海拾贝子,它不用来扇风引凉,而是由左右侍者相持为帝王或者皇后障尘遮日,这种扇子逐渐发展成一种仪仗,称作仪仗扇。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帝后出行时,太监或宫女,手执长竿羽扇,站在帝王后侧作遮护状的场面,十分富丽堂皇。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就反映了仪仗扇使用的场面,在图卷右半侧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是为全图的焦点,宫女们手持华丽的仪仗扇,将画中的衬托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与威严的唐太宗形成鲜明的对比。

《步辇图》

除此以外清代画家焦秉贞所作的《历朝贤后故事图》之一也展现了宫女手持仪仗扇的场面,用以烘托主人的身份高贵和威严之感。

仪仗扇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辞呈怎么写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礼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棋的规则和玩法 展木炭的用途开全上眼皮水肿文

到唐代之品牌裤子时还建立了专门的“索扇”制,杜甫在他的《秋兴》诗句“云移雉尾开宫珠海市律师协会扇,日绕龙麟识圣颜”,便形象的反映了这种索扇制度。所谓的“索扇”就是指用扇子作为屏障,遮蔽皇上的龙颜,防止臣onepice下的觊觎窥视,“索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皇帝的神秘和威严。

《历代贤后故事图》其一

因唐代创始的“索扇”制度顺应了封建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自李唐以来,被历朝历代所继承,直至晚清皇朝灭亡为止。

在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柄名叫剔红宫扇的仪仗扇,不过并不是用于行进队伍中的,而是陈设于宝座间,置于宝座两旁。这件宫扇制作于乾隆年间,乃羽毛所制,经过常年使用后羽毛脱落,清末时期曾经进行修复过。扇面图案是绘制而成,红雕漆花叶形须弥式底座,面下高束腰,上下雕刻仰俯莲花瓣。座面上红雕漆象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宫扇杆下端插入宝瓶之中,扇面下端与宫扇杆结合部位用铜制作,铜叶上镶嵌玉制磬纹、双鱼纹,寓意“吉庆有余”。

剔慌乱的意思红宫扇 故宫博物院藏

扇子已经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既是摇动生风、避暑纳凉的物件;又是文人墨客们挥洒才情的艺术载体;又是新婚之时,新娘掩面、新郎却之的美好;又是彰显帝王权威的重要工具,简单的扇面上是人间的离合悲欢、是先过年回家路哲的智慧与感悟,毕竟人间烟火色,最抚凡人心。

本文发布于:2023-08-01 22:3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001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仪仗   扇子   中国古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