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发(作者:郦权)
此处用了一个谐音梗,nights夜晚和knights骑士的谐音。而1001 Arabian Nights就是大名鼎鼎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同时,要达成成就需要用马穆鲁克,游戏里也叫奴隶兵,来攻占一座城市。
首先,在游戏里,马穆鲁克确实是在阿拉伯文明里取代了原有的骑士单位,符合了成就名字的梗。
马穆鲁克本来是从公元9世纪至16世纪之间服务于阿拉伯哈里发和阿尤布王朝苏丹的奴隶兵。随着哈里发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体,他们逐渐成为强大的军事统治集团,并建立了自己的伯海里王朝与布尔吉王朝,统治埃及达三百年之久,在北印度13世纪也有他们建立的王朝。
由于马穆鲁克奴隶的身份,再加上在朝堂里举目无亲,也没有其他人支持,所以备受哈里发和苏丹的信赖,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也能够出任官职。但是随着哈里发和苏丹自身统治能力的衰退,渐渐尾大不掉的马穆鲁克变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统治集团,甚至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骑士本身只是欧洲封建体系当中的下层贵族,通过向自己的领主服兵役来换取一片微小的领地,从政治地位上说,后期的马穆鲁克地位要比骑士高,前期的马穆鲁克地位则低于骑士。但是两者都是重骑兵性质的单位,在作战方式上较为相似,因此马穆鲁克被拿来做为替代骑士的独特单位,也被用来做为一个成就而使用。
这个成就出自阿基米德沐浴的故事,同时也是尤里卡这个词最出名的时刻。据说叙拉古国王有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国王总觉得打造王冠的工匠克扣了黄金,在王冠里掺了别的金属。于是国王让阿基米德去验证王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国王又很喜欢这顶王冠,所以阿基米德不能损坏王冠。这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阿基米德一直没想出该怎么解决,有一天他带着王冠去洗澡,在进入装满水的澡盆时发现水流了出来,人也感受到一股浮力。于是有所发现的阿基米德立刻跳出澡盆,一边高喊“尤里卡”(希腊语:我发现了)一边裸奔回家。这一发现后来便被称作阿基米德浮体原理(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
据说当年对南马都尔的遗址的考古发掘给了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灵感,他由此创造出了兴许是最出名的旧日支配者克苏鲁的沉眠之地,海底之城——拉莱耶。既然南马都尔是拉莱耶的灵感来源,那么把从南马都尔招募的军队说成是克苏鲁之军好像也不是不行。
南马都尔是位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东部海岸的一座废弃的古城,建于泰蒙岛附近的珊瑚礁和几个人工岛上,以及波纳佩岛的海岸线上,占地约18平方公里。它由一连串小型的人工岛与运河所组成,因此经常被称为“太平洋的威尼斯”。“南马都尔”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这座城市直到1500年之前都是绍德雷尔王朝的首都。
除了拉莱耶原型外,南马都尔还有下面几个文化相关梗:
在Bill S. Ballinger的著作《消逝的石城》(Lost City of Stones,1978年)中,认为这座城市是由希腊士兵于公元前300年建成的。
南马都尔是t的小说《月亮池》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在该书中,泰蒙岛被写作Nan-Tauach,南马都尔遗址则被写作Nan-Matal。
作家James Rollings将南马都尔遗址及其历史当作小说《深度探索》(Deep Fathom)的蓝本。
Edward Vesala有一部音乐专辑被命名为“南马都尔”。
Clive Cussler在2009年写的小说《美杜莎》(Medusa)中也提到了南马都尔。
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热带风暴名称“南玛都”则来源于南马都尔。
据说是甘地的一句名言。
本成就的介绍到此结束……才怪。
如果我考究的没有错的话,甘地没有说过这句话。
但是也不能说这句话完全错了,甘地确实说过一段意思差不多的话。
“We but mirror the world. All the tendencies present in the outer world are to be found in the world of our body. If we could change ourselves, the tendencies in the world would also change. As a man changes his own nature, so does the attitude of the world change towards him. This is the divine mystery supreme. A wonderful thing it is and the source of our happiness. We need not wait to see what others do.” – Mahatma Gandhi
“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镜子。外在世界中的一切倾向都能在我们身上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自身,那么世界的倾向也会改变。世界对一个人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就好像那个人改变了自己的本性一样。这边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秘密。这秘密是如此美妙,亦是我们喜乐的源泉。无需等待他人,从自身开始吧。”——圣雄甘地
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有点长,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加粗部分会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成“欲变世界,先变其身”这么短短的八个字了。
这个成就梗来源于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象征,1782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尔科耐在这里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以武力夺取沙皇宝座的德国女人叶卡捷林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修建了这个彼得青铜骑士像。
铜像的底座是40吨重的一整块花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兰湾处找到的,用了5个月的时间运到这里,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现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骑的马代表俄罗斯,它双脚腾空,好像要冲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马掌下有一个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瑞典人,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样,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
1834年在彼得青铜骑士像的周围开辟了一个巨型广场,由于它靠近著名设计师罗西于1829年至1834年修建的枢密院,所以命名为枢密院广场,于1925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在100年前俄罗斯出现的反奴隶制度的热血的贵族青年,于1825年12月组织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把这片广场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1992年苏联解体以后又重新起用了老的名字“参政院广场”,但是圣彼得堡人还是喜欢称它十二月党人广场。
彼得大帝的功绩非常有名,就不多细说了,这里稍微说下骑士踩死大蛇的意象,即大北方战争。
大北方战争(俄语: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瑞典语:Stora nordiska kriget,1700年 - 1721年),又称北方大战,是沙俄与瑞典之间在1700年爆发的战争,主因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全面击溃瑞典从此称霸波罗的海,瑞典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18:0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00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