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作《追溯南海人文历史、探索南海水下遗产》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5-05-13 17:38:25 阅读: 评论:0

2023年8月8日发(作者:查玉升)

云南劫持学生嫌犯已被警方击毙-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作《追溯南海人文历史、探索南海水下遗产》专题报告

7月12日上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先生应邀在环境资源楼报告厅作《追溯南海人文历史、探索南海水下遗产》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会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人文讲堂系列活动之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教授主持报告会。安徽博物院原副院长郑龙亭研究员,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师生聆听报告。

报告分为南海自然地理、南海人文历史、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深海考古探索四个部分。首先,辛馆长对于南海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进行了梳理。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南海历史的研究离不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因此,南海水下考古对于揭示中国人民开发南海的历史至关重要。辛馆长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南海 I号”、“华光礁I号”和明代“南澳I号”等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与文物保护工作,对2021年5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对石屿II号沉船进行调查、复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了介绍。

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国先民经营、开发并利用南海进行海洋活动的直接物证,对其调查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南海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文化特性。同时,南海在我国海洋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南海丰富的人文历史充分展现了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讲座的最后,辛馆长期盼在今后不久,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南海基地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家单位能够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水下考古研究和水下出土文物保护基地,为南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讲座交流环节,郑龙亭研究员重申了南海人文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鼓励有志于南海研究的同学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工作学习。我校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金正耀教授强调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在南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科大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合作前景表达了重视与期待。石云里教授也充分肯定了我校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合作前景,鼓励科大青年积极参与合作项目。

报告会后,辛馆长与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科研部部长黄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闫立峰等领导会面座谈,讨论未来合作事宜。辛馆长和朱灿平代表双方互赠礼品。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恒温混匀器-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作《追溯南海人文历史、探索南海水下遗产》专题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19:1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01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