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9日发(作者:蓝玉田)
大家好,我是所长,感谢你们收看MS开发历史系列。终于到了喜闻乐见的TR系列了,估计这又是一个天坑,什么时候做完?下个千禧年吧~什么吉翁水产啊大魔啊战舰啊还有大明湖畔的钢加农等等的,慢慢来吧~现在,大家先放下手中的刀片,先把悉尼给炸了……这熟悉的感觉。久违了~那么事不宜迟,让我们开始正题吧。
首先,是RX-121 Gundam TR-1,代号Hazel。提坦斯成立后,在吉姆特装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镇暴型吉姆,详情可以看我这一个短片。镇暴型吉姆就成了提坦斯的主力机体。然而镇暴型吉姆毕竟是上个世代的产物,有其局限性。因此在0084年左右,提坦斯便展开了次世代主力机体的开发。严格来说,Hazel并不是次世代机体,他本质上其实就是一台交付给T3部队使用,用来测试各种各样的实验型武器和装备的镇暴型吉姆而已。由于其测试机的本质,Hazel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不过按照其性能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即基本形态,强袭形态,全装甲形态,高机动形态以及最终形态。我们先从基本形态开始。
在基本形态下,Hazel配备了以下部件:一个高达造型的头部,一个新型的背包,一个搭载在背包上的助推器,搭载在胸部上方的辅助组件,安装在膝盖和小腿后方的腿部推进器,一把实验型的M84a光束步枪,以及一面结合了推进器以及盾牌的推进盾。以上所有组件都是实验型的装备,而Hazel的主要功能,便是在实战中测试并收集这些装备的实战数据。
Hazel的头部被设计成了高达的样式,不过只是外观上的改变而已,那对V型天线其实没有任何功能。该设计是为了验证高达外形在战场上对敌人的震慑效果。
Hazel配备了一个新的背包,出力虽然和镇暴型吉姆一样,但是体积要稍微大一些。新的背包除了原本的两个喷口外,还增加了两个额外的线型喷口,并且在背包上增加了额外的姿势传感器,能自主维持机体的平衡性。背包上方提供了一个可动式支架,用来安装新开发的可动式助推仓。可动式助推仓内置了一个实验型的核融炉,除了给机体提供辅助能源以外,也可以作为喷射或火箭引擎使用。可动式助推仓可以上下调整推进的角度,大大提高了机体的灵活性。
Hazel的腿部在镇暴型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腿部推进器。这种腿部推进装置在一年战争后期的高性能机体,如狙击型吉姆上获得了应用,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不过Hazel配备的要更进一步,除了小腿后方的推进喷口以外,膝盖也增加了大功率的逆喷射装置。腿部推进器的加入除了提高了Hazel的推进速度以外,也能在AMBAC机动中辅助机体调整姿势,让Hazel的行动更为灵活。
肩部新增的辅助单元能根据需求安装不同的组件,目前安装的是一对手把,不过现阶段Hazel还用不到这对手把。
Hazel配备了一把实验型的XBR-M84a Beam Rifle。一年战争时期的光束步枪采用了E-CAP技术,透过将高能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储存在一个装置中,机动战士只需要付出一点额外的能量便能将这些处于临界点的米粒压缩后发射出去。在当时来说,能将战舰才能使用的光束武器缩小到机动战士能用的体积,是一种进步。然而E-CAP技术依然有其缺陷,在用完储存的米粒后,就只能回到母舰或基地才能为光束枪充电,否则只能用枪柄砸人。而Hazel配备的光束步枪则采用了新的E-PAC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电池包,光束枪在用完了E-PAC里的米粒后,可以更换额外携带的E-PAC并继续作战,不需要频繁回到母舰进行充能,大大提高了机动战士的续航作战能力。Hazel会随身携带两个备用E-PAC,就收纳在腰部两边。
Hazel最具特色的装备,便是其独特的盾牌推进器。这种独特的复合兵装内置一支推进剂储槽,以及一个能提供22000KG推力的推进器。这种做法不像此前的助推器那般,推进剂一旦用光就只能丢弃,盾牌推进器还能当做盾牌使用。在提供防御力的同时还能提高Hazel的续航时间和作战半径,也能让Hazel更快速的到达目标位置,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基本形态的Hazel会配备一面推进盾。而所谓的强袭形态,其实就是左右手各持一面推进盾而已,也可以认为是Hazel的默认形态。
U.C.0084年12月,为了顶替调走的艾玛中尉而转入黑獭小队的艾利亚德·杭特中尉和卡尔·松原中尉与两台MS一起抵达了金培岛。随后,正在进行测试的黑獭小队遭遇到了吉恩残党的袭击,Wes Murphy驾驶当时还未有名字和编号的Hazel应战,以实战形式获得了一线数据。首先,高达外形的头部很容易给敌人造成迷惑,即使性能上并没有太突出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而新型的光束步枪就试验结果而言,与TR-1的适应性相当良好,在实战中也创下了相当丰硕的战果,是值得作为次代MS搭载的武器。新型推进部件的测试也得到了满意的反馈,尤其是推进盾,其多功能结合的运用,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MS开发的方向之一。
0085年1月,这台先交付黑獭小队的TR-1的正式编号确定为RX-121 Gundam Gundam TR-1,代号Hazel,至此,黑獭小队的测试重心就转移到了TR-1上。随后,金培岛的技术人员以Hazel为基础,辅以其他外挂部件后,开发了防御力更高的全装形态,以及拥有最高的推进速度的高机动形态。
在对Hazel进行改进时,工程师们参考了一年战争时期,在RX-78系列高达的上展开的“FSWS”计划。即透过挂在外挂装甲和武器的方式,来提高MS的防御力和火力。因此Hazel上的全装新式背包、推进夹舱、新的腿部推进器组件以及后裙甲,都属于强化组件的一部分,不过和原本FSWS的外挂方式不一样,这些强化部件其实都替换掉了原本的部件。而所谓的全装甲形态,则是在安装上这些强化组件后,在胸部以及前裙甲额外安装一套外挂装甲。对机体的防御,进行了充分的强化。外挂装甲的除了提高防御力以外,也有着方便更换、提高整备效率这一个好处。除此之外,战斗中的外挂装甲若收到了太大的损伤,还能主动卸除以降低机体的重量,避免已失去防御力的外挂装甲成为累赘。也能在被附着上爆炸物后主动卸除装甲,避免伤及本体。由于身躯正面是被弹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在这部分采用可拆卸的外挂装甲,也能有效提升战斗中的整备效率。当然,和以往的FA型机体一样,外挂装甲额外的重量依然会对机体的操控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新的腿部推进器的性能强劲的关系,这个下降并不会太明显。
全装形态在测试期间与吉翁残党的数次交战中,展现出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考虑到吉翁残党使用的武器的威力较低的关系,全装形态的实用性并不是很有说服力,估计也是这个原因,TR-1的后面几个改进型号中,都没有全装形态的设定。
Hazel配备了两面盾牌推进器,这使他拥有极高的推进速度,那么你知道如何让他更快吗?再加一面盾牌。高机动形态下的Hazel安装了三面盾牌推进器。除了双臂之外,在背包的可动推进器上又增加了一面盾牌助推器。与此同时,位于肩膀的辅助单元安装的稳定手把就排上用场了,Hazel可以抓住这两个手把来固定其手臂的位置,以维持的巡航姿势的稳定。当将三个盾牌助推器都瞄准同一个方向发动时,Hazel将会获得能够媲美MA的巡航速度。这种高机动形态及其朝单一方向推进器的概念,对提坦斯后期可变形机动战士的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Hazel 还有个最终形态Final Form,其实就是给全装甲形态的Hazel安装上三个盾牌推进器而已。不过要注意的是,高机动形态其实只在AOZ Vol.0 中提到,在VOL.1 的故事中,Hazel是跳过了高机动形态,直接以最终形态登场的。
0085年8月,T3部队在金培岛附近的暗礁宙域巡逻时遭到以加百列·佐拉率领的吉恩残党的伏击,韦斯·墨菲上尉驾驶的全装型高达海兹尔遭到严重的破坏,被迫回收至金培岛工厂进行修复与改进。在修复的过程中,Hazel此前的战斗数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数据在经过详细分析后,反映到了修复中的机体上。Hazel在两个月后完成修复,由于新的机体性能和原本的Hazel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将机体编号变更为RX-121-1,Gundam TR-1,代号Hazel Custom,海兹尔改。以反映此次改进的成果。修复完成的海兹尔改也重新配备到T3部队,以便对新技术进行实战应用测试。
海兹尔改的改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采用了新的部件,以及重新进行调整的内部组件的关系,机体的整体重量下降了不少。配合更强力的推进器后,海兹尔改的整体推进力提高了10%左右。此外在将此前的战斗数据反映到新的机体后,机体的性能获得了全新的平衡性调整,提高了操控感。海兹尔改保留了海兹尔上大部分的辅助以及增强组件,不过相比起此前东拼西凑的海兹尔,海兹尔改给人的感觉要拥有更高的完成度,更接近一台完整的机体。此外,为了收集不同的可选武装的实战数据,金培岛的技术人员在手部的指尖部位内藏了收集资料的传感器,并将手指涂装成红色以示区分。
海兹尔改保留了和海兹尔一样的背包以及可动式助推仓,包括在助推仓上安装推进盾的设计也保留了下来。不过呢,既然能装一面推进盾,那就能装两面是吧?于是在某次测试中,海兹尔改便更换了RMS-117 Galbaldy β High Mobility Type同款的助推仓,并且在助推舱上安装了两个盾牌推进器,并且配备了Galbaldy同款的伸缩型盾牌,这配置下的Hazel改被称为“强袭形态”,但是该并没有被海兹尔改正式采用,反而是参考海兹尔改的进阶型海兹尔采用了这样的一个推进器布局,待会儿会说道。
海兹尔改采用了和海兹尔一样的武装,即采用E-PAC的光束步枪和从镇暴型吉姆上就有的光束剑。由于原本的盾牌推进器在战斗中损毁,海兹尔改刚开始是配备了一面普通的吉姆盾牌的,后来才更换成盾牌推进器。另外,由于再次部署的时间表非常紧迫,海兹尔改并没有漆上提坦斯的专属配色,因此大部分地方还是出厂自带的灰白色涂装。不过后来有时间后,还是弄上了黑獭小队的专属涂装。
海兹尔改的另一个新应用的技术,是位于股间增设的多用途武器连接点,通过这种简易外挂形式选用装备,配合胸部及小腿的小型接驳口,海兹尔改就有多种应对不同作战需求的衍生形态预案存在。这边给大家介绍比较特别的其中四个,分别是:副臂装备型、伊卡洛斯装备型、狙击组件装备型,以及最为特别的连名字都改了的海兹尔·拉。让我一一给大家介绍。
首先是副臂装备型。就是在新增加的多用途武器连接槽上连接上一对额外的机械臂,这对额外的机械臂能完成许多工作,如当双手都安装了盾牌推进器后,为了维持稳定的姿势便将手中的光束枪交给机械臂握持。我不知道你们想到了什么,反正我想到了这个……副臂也可以握持光束剑进行战斗,或是在双手的握持武器的情况下协助更换弹匣等等。副臂的加入使得海兹尔改的攻击模式变得更为灵活多变,但是对机师的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这种设计并没有获得大规模的使用。而且每次看到这种设计我都想引用一下这个镜头……
再来是伊卡洛斯组件装备型。就是在海兹尔改上增加了用于引力环境下飞行的“伊卡洛斯”组件后的形态。由于海兹尔改缺乏变形的能力,因此想要实现飞行就只能靠蛮力,也就是俗称的力大砖飞。为了提供足以进行飞行的高推力,该组件在下半身安装了一个强大的热核喷射引擎,然后在肩部安装了两个热核火箭推进器,以及用来稳定飞行姿势的飞行稳定翼。然后为了维持稳定的能量供应,腰部安装了一个额外的供能组件,只是那个体积看起来有点大而已。
伊卡洛斯装备也提供了数个能够挂载武器装备的“挂载点”,因此在此形态下的海兹尔改依然能够安装副臂或其他乱七八糟的武器。伊卡洛斯装备型的默认武装同样是光束剑、光束步枪或长刃步枪,以及一面盾牌推进器。
其实,在伊卡洛斯组件的早期设计中,有使用过具有能提供升力的空气动力飞行翼的。然而后续的测试表明在MS形态下,无论如何调整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空气动力效果。而且这种设计的伊卡洛斯组件只能像飞机那样往前飞,这就导致MS失去了其特有的上下左右乱窜的移动方式,最终才修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再经由T3部队测试后,伊卡洛斯组件的使用数据反映到了新开发的飞行型MS,RX-160拜亚兰上。
狙击装备型其实就是配备了一把长刃步枪,头部的摄像头换成独眼式样,但是拥有极高的缩放功能的狙击用传感器。正如其名字所显示那般,这形态下的海兹尔改将获得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而为了在狙击模式下维持稳定的姿态,该模式下的海兹尔改仅配备一面盾牌推进器并且安装在背后。长刃步枪待会会说到,我们先跳过。
海兹尔改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的武器装备,这很棒,但你知道如何让他更棒吗?让这些额外的武器装备飞起来。这就是FF-X29A G-Parts [Hrududu]的设计初衷。从一年战争时期的G战机获得灵感,Hrududu作为海兹尔改的支援战机组件开发了出来。Hrududu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核心组件Core Unit、爪翼组件Claw Wing Unit、推进翼组件Booster Wing Unit以及长刃组件Blade Unit。核心组件包括了一个驾驶舱,以及提供动力的发动机,也是将所有组件集成的部位。注意到中间那个黑线了吗?其实是独眼摄像头的环形轨道。爪翼组件提供武器以及能源包的挂载点,同时正如其名字那般,能如龙虾的爪子般张开,中间会有一个光束发生器。光束发生器能当做光束剑或光束枪使用,在连接上长刃组件后会变成光束炮,拥有更高的射程以及威力。推进器组件则配备了一个推进器,没什么特别的。长刃组件由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出力增幅器,一个是加长的枪管,一个是枪管下方的热能刀,这时候该组件称为长刃模式。长刃组件本身并没有开火的功能,仅能在和别的部件组合后才能发挥功效。比如和爪翼组件上的光束发生器结合后,就会变成光束炮。
Hrududu拥有独立飞行的能力。可惜的是,由于未开发出相应的技术,Hrududu无法实现空中对接或变形的功能,因此只能在出击前就选择是与海兹尔进行对接,还是要作为独立的支援机出击。当Hrududu作为支援组件安装到海兹尔改身上后,便形成RX-121-1+FF-X29A Gundam TR-1 [Hazel-Rah]。以下简称海拉,本来朝前的核心组件现在会朝后,然后连接到海兹尔改的背包上。自带的发动机会变成海兹尔改的辅助动力。独眼摄像头则起着辅助观察的作用。此外,原本收纳在核心组件下方的一个部件则会覆盖到海兹尔改的胸口前方,形成额外的保护。组合后的爪翼和推进翼会移动到到助推仓的两边,加入到海兹尔改的AMBAC机动中,提高机体的灵活度,而爪翼自带的武器和挂载点,以及推进翼提供的额外推力都能提高海兹尔改的机体性能。
Hrududu所携带的长刃组件将和海兹尔改的光束步枪结合,形成长刃步枪。出力增幅器提高了威力之外,也提高了武器的射程,较长的枪管则提高了步枪的精准度,而枪管下方配备了能加热的刀刃,在来不及拔出光束剑时提供另一种近战手段。加热后的刀刃作用和吉翁方喜欢使用的电热刀或电热斧一样,拥有不错的切割能力,使长刃步枪成为远近皆可的多功能武器。
除了安装在背后的接驳口以外,Hrududu也能安装在海兹尔改胯部和腰部的连接点上,这就提供了T3小队一个刷新下限的机会,比如说将两个Hrududu安装在海兹尔改上,也就是海拉第二形态。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是一啪脑袋就想出来,而是经过慎重计算和考虑才得出的配置方案。第二形态拥有两个推进翼以及两个爪翼,其中两个推进翼将并列配置在背包上提供额外的推力,两个爪翼则安置在腰间的连接点上,其中左边的爪翼的光束发射器直接和长刃枪管结合成光束炮了。其中一个Hrududu的核心组件会安装在海兹尔改的左臂上,然后将两个盾牌推进器安装在上面。就这样还不够,第二形态还能安装上和ORX-005 Gaplant同款的超大型推进器,在所有推进器协作下,第二形态的海拉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巡航速度,以及远超一般MS的作战距离,这就使得超远距离突袭成为一种可能。不过故事没有提到打完之后怎么回来的问题,或许本来就没打算回来?
那么以上就是RX-121以及RX-121-1的机体解说了,别急,看看进度条,这才哪到哪呢?我充其量说完了一号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二号机,也就是RX-121-2海兹尔2的机体设定吧。
金培岛兵工厂一开始是将两台吉姆镇暴型交给黑濑小队进行测试的,其中一台将改装成RX-121海兹尔,而另外一台安上了高达造型的头部后,变成了海兹尔备用机Hazel Reserve Unit,性能上和镇暴型没什么区别。海兹尔备用机将作为海兹尔的后备零件储备。这就好比你去4S店提了辆奥迪,然后老板说为了方便你更换零件再送你一辆奥迪开走。不过在后续的发展中,这台备用机逃过了被拆掉的命运,反而在一步步改造中,换装了海兹尔同款肩部组件和背包,增加了一个三重推进器组件后,变成了RX-121-2,海兹尔二。以下简称二号机。二号机的进一步改装包括安装了和海兹尔一样的增强型头部感应器,至此,二号机在外形上和海兹尔几乎一致,只是一个安装了可动式推进舱,一个安装了三重推进器组件而已。不过二号机并没有安装上腿部推进器组件,虽然它是有这个功能的。另外在海兹尔上获得运用的增强型后裙甲也没有安装到二号机上。
二号机最大特征就是安装于背后的三重推进器组件。三重推进器组件由两个通用推进器以及一个中央风暴推进器组成,并透过一个能调整角度的机械臂连接在二号机的背包上。由于这种新型连接方式,三重推进器能够自由调整推进的角度,这种设计后来渐渐衍生成以后的可动式框架以及可动式稳定翼。三重推进器提供了二号机强大的推力,并能在AMBAC机动中提供帮助。但是过高的G力也会给驾驶员带来负担,甚至导致驾驶员晕阙。而且较长的中央推进器兼燃料槽也导致了力矩的改变,使得操纵难度直线上升,灵活度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对驾驶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武装方面,二号机一开始配备了和吉姆镇暴型一样的90毫米机枪,光束剑以及突击型盾牌,外加联邦标配的60毫米头炮。后来也配备了和海兹尔一样的XBR-M84a 光束步枪。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二号机只配备了普通的突击型盾牌,而不是海兹尔拿的推进盾。也由于这个原因,肩部辅助组件的稳定手把也换成了多用途发射器,能发射诸如榴弹闪光弹等等。
二号机也能如同海兹尔一样,在安装上外挂装甲变成全装甲形态。不过二号机的全装甲形态和海兹尔还是有一点不一样。首先是二号机的全装甲形态包括后裙甲的强化部件,但是依然不包括腿部的推进部件。和一号机一样,全装形态的额外装甲会对二号机的灵活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三重推进器的强大推力的关系,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另外,由于配备了三重推进器组件,同时缺乏多余的推进盾,二号机无法再现海兹尔的高机动形态。
当海兹尔进化成海兹尔改后,海兹尔改的实战数据也回馈到了二号机上,二号机就依靠这些数据进行了升级,便是RX-121-2A Advanced Hazel,进阶型海兹尔。二号机的腿部安装了和海兹尔改一样的腿部推进器组件,位于裆部的多用途武器挂载点,而本来只限全装形态的,位于后裙甲的姿态制御喷口,现在也成了默认配置。进阶型海兹尔的头部增加了源自狙击型吉姆3的高性能光学传感器。脚板底部也增加了辅助推进组件。
进阶型海兹尔最大的特征就是位于背后的两面推进盾了。Hazel原本的可动式推进舱被一个增强型组件所取代。这种增强型组件和Galbaldy上的组件同款,缺乏发动机以及推进器,但是提供了数个连接口,能够安装两面推进盾以及额外的推进剂储槽。因此在推力上并没有损失,反而有所增强。此外,在海兹尔改上获得测试的副臂组件因为其优秀的表现,也运用到了进阶型海兹尔上。
进阶型海兹尔的武装和原版的没什么两样,一样是光束剑、光束步枪、头炮和突击型盾牌。比较特别的是进阶型海兹尔上的增强型推进盾,由于安装了十把扩散式光束枪的关系,挤压了原本用来储存推进剂的空间,降低了增强型推进盾的推进效能,不过可以主动击落飞弹等实体武器的光束枪却也提高了机体的防御能力,算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交换。若说海兹尔改是海兹尔的完整形态,那么进阶型海兹尔可以认为是海兹尔二的完整形态。要注意的是,虽然是分成两台机体,但不要忘记这两台海兹尔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他们其实都是镇暴型吉姆。因此一号机上能用的东西,二号机能用,反过来也是如此。所以不是说装着两个推进盾的就一定是二号机,而且伊卡洛斯组件以及Hrududu也是能装在二号机上的。只是故事里面没有这么发展而已。
再一次和吉翁残党的遭遇战中,墨菲上尉驾驶的海兹尔改遭到严重的损毁,差点就回不来了。鉴于实验型机体有着收集数据的重要工作,若遭到击毁则宝贵的实战数据都会损失殆尽。于是金培岛研究部门便从一年战争时期的V计划中获得运用的核心组件获得灵感,开发了旨在尽可能保存机体的数据,顺便提高驾驶员生存能力的紧急逃生系统 ——Primrose。
和T3部队接受的装备一样,Primrose也是几个部件组合起来的机体。其本体就是一台带驾驶舱的小飞机。或者应该说,开发人员把Hazel的腰部以上的部分改造成了一台小飞机。Primrose拥有多个连接点,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是上下左右以及背后这五个,而这五个其实就是MS状态下,双臂,腰部,头部以及背包的连接点。作为小飞机,Primrose在脱离MS后,拥有独立飞行的能力,为了保证脱离时的安全,工程师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脱离机构,采用小范围定向爆破,将连接点直接炸掉,确保离脱过程的速度和流畅度。一般情况下,Primrose会带着海兹尔的增强型背包一同脱离,这能提供额外的机动力,确保Primrose能迅速的离开战场。独立飞行的Primrose拥有超越普通战机的战斗能力,并且若在Primrose自带的各种连接点适配上武器装备的话,Primrose本身也能作为不错的支援机使用。当然我是不建议你用这么一台小飞机去和敌人的MS对线的。由于Primrose拥有极强的可拓展性,因此除了最基础的作为海兹尔的逃生舱以外,开发人员还给Primrose设计了数个不同的配置方案,这边给大家介绍其中四个。
方案一的Primrose配备了海兹尔的增强型背包以及可动是推进舱,机体的左边安装了内有十二枚微型导弹,本身也能散布干扰箔片得微型导弹舱。右边则是一个连接着实验型米加粒子炮的机械臂。机械臂的角度正好让米加粒子炮位于Primrose的前下方。实验型米加粒子炮拥有类似牛高达的鳍式浮游炮一样的开口设计,炮身连接在一个绞索上,本身也能当做线导浮游炮INCOM使用。方案一应该也是大家最常见到的配置方案。方案二则安装了进阶型海兹尔的增强型组件,并将两个增强型推进盾安装在上面,机体左右也分别安装了两个微型导弹舱。第三方案则是装上二号机的三重推进器,然后左右各一支机械臂兼米加粒子炮。第四方案则是将Hrududu和Primrose组合在一起,形成战斗力不俗的超级支援机。第四方案的第二种做法则是将Hrududu换成Hrududu 2,一套给TR-5开发的增强型组件,大家先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以后介绍TR-5时会详细讲解。不得不说,这四个方案不管哪一个,貌似都背离了Primrose作为逃生舱的定位。不过金培岛的技术人员才不管那么多咧,他们才不愿意遗漏任何一种可能性。
当Primrose和Hazel合体时,会差不多取代掉Hazel原有的胸膛和身躯,为了和原本的机体做区别,这种状态下的Hazel获得了新的机体名字和编号,RX-121-2P,Gundam TR-1 Hazel Owsla。借着Primrose带来的可拓展性,Hazel Owsla可以安装和携带更多的武装和装备了,并且按照需求去适应多变的战场环境。Hazel Owsla有多个不同的配置方案,这边只介绍最为常见的一个,这个配置的Owsla在进阶型Hazel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三重推进器,以及配备了一把长刃光束枪。同时还能使用Primrose自带的米加粒子炮以及微型导弹舱。
TR系列是提坦斯所开发一系列实验型机体、武器和装备,为了方便进行装备互换的使用测试,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维持着一致的通用性接口。因此基本上只要引擎功率和操作系统撑得住,你可以叠buff似的,把给其他机体开发的武器和装备怼上去。而Hazel Owsla巨型臂组件装备型,就是这么一通操作下的产物。
巨型臂组件装备型,以下简称猩猩臂,其实就是将一台安装了Hrududu 2 的Primrose,安装到一台进阶型海兹尔上。然后在Hrududu 2的两个爪翼的连接点上,装上一对和MRX-009精神感应高达同款的手臂。这对额外的手臂除了拥有和普通的手部组件一样的功能以外,还提供了左右各五管手指光束炮。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对手臂是从精神感应高达上拆下来的东西,但是手臂自身和Hazel Owsla都没有安装精神感应设备。另一个计划则是将MRX-010精神感应高达2的手臂连同线导装置安装上去,将两个手变成类似INCOM,能够做到全方位的打击的武器。不过呢,猩猩臂这种想法看似很美好,看起来也很强大,只是机上一对副臂后,猩猩臂形态一共有六条手臂,所以除非你是哪吒转世,不然应该玩不转这形态。
等等,既然Primrose以及Hrududu 2拥有那么强大的可拓展性,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大胆一点呢?某个工程师这么想到。于是便诞生了RX-121-2 Gundam TR-1 Fiver II。Fiver全名是ORX-005 Gaplant TR-5,代号[Fiver],是一台能够以超音速突进的重型突袭型机动战士。Fiver 2则是以Fiver的数据为参考,为RX-124 TR-6开发的超音速突袭武器系统,并配备了一把名为Bigwig Cannon 2的长距离光束加农炮。TR-5和TR-6会在以后的视频讲解,大家稍安勿躁,让我们回到TR-1来。在格力普战役后期,卡尔松原驾驶的TR-1Hazel Owsla借着Hrududu 2 的可拓展性,将Fiver 2囫囵个装了上去,由于是最后的战役中使用的机体,便命名为Last Shooting Version。具体性能不知。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安装了Hrududu的Hazel-Rah,还是安装了Primrose的Hazel Owsla,其实都是一个设计思路的两种实现方式。即透过与另一台机械进行组合,进而突破原有机体的局限的尝试。本质来说,依然是FSWS方案的延伸。我还有另一个大胆地猜想,提坦斯并不是单纯的实验各种极限操作,而是要用自己的技术,尝试再现GP03D,这种艺术感拉满的重武装火力平台。而审视TR系列后续机体各种离离原上谱的设计,我觉得他们是成功的。
T3部队作为测试部队,当然不会只有TR-1这一个测试任务。他们陆陆续续又接手了从TR-2到6的实验型机体的实战测试任务。其中,RX-124 Gundam TR-6 [Haze'n-thley II]的实战数据又反馈到了Hazel上,于是我们便得到了Hazel的最终形态,RX-121-3C Gundam TR-1 [Haze’n-thley],以下简称海雷。海雷的外形和前两个海兹尔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胸部、头部以及双肩的部分。这是因为海雷采用了未经改造的,海雷2的上半身。或者说,海雷2的高机动形态的上半身G-Top被安装到Hazel Owsla的胸腔内,因此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区别。能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TR-6的胸部组件拥有和Primrose相似的大小,因此才能这么操作。除此之外,TR-6的增强型部件几乎替换了所有海兹尔上残留的镇暴型吉姆的零件。所以海雷虽然顶着和前两台海兹尔一样的机体编号,本质上却完全不是同一台东西。海雷依然采用了和海兹尔一样的增强型背包以及可动是推进舱,而本来用来安装推进盾的连接点则装上了TR-6的推进舱。海雷还保留了前裙甲的副臂组件,只是仔细一看的话就会发现这所谓的副臂,竟然就是TR-6的胸部以及手臂的部分,完全不知道意义何在。
武器方面,海雷沿用了许多海雷2上的武装,比如位于双肩的光束炮,这种光束炮的威力能够比肩安装在战舰上的主炮,一般的盾牌或装甲根本挡不住。海雷也能使用海兹尔的常规M84a光束枪,或是长刃光束步枪。不过呢,既然有更好的为什么还要将就呢?海雷最强大的武器,其实是一把从海雷2那里顺过来的复合型推进盾。这是一种在海兹尔的推进盾上发展而来的,除了基本的推进器以及盾牌以外,还增加了一个I立场发生器。并拥有多个不同的模式,能应付不同的战场需求的武器,让我一一给大家讲解。首先是光束枪模式Rifle Mode。此模式下复合型推进盾可以当做光束枪使用,长长的枪管的前端在开火时会打开一个空隙,让充能光束能够通过。此外,枪管两侧还安装了热能刀部件,加热后能够当做近战武器使用。接下来是爪模式Claw Mode,此模式下的盾牌会变形张开形成一个爪子的模样,爪子中央会有一个光束发生器,原本连接在光束发生器上的枪管则会滑动到后面,然后经由机械臂收纳MS身上。避免影响爪模式下的近战攻击效果。盾牌内部还有一条连接着机械臂的绞索,可以将变形成爪的盾牌连同推进器发射出去,这就是绞索模式。最后还有个手模式,不过该形态只在TR-6巨型态下使用,这边就略过。另外,推进器的外壳可以取下,安装上强化部件后,提供更高的推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把攻守兼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效果的强力武器。最后,海雷的肩甲部分也能按照需求加装各种武器,如加特林炮、导弹以及线导武器INCOM等等。
另外,按照设定,由于海雷拥有和TR-6海雷2相似的结构,因此也能和TR-6的海雷2一样,将Hrududu 2的部件作为作为连接件,将海雷连接到Dandelion和Fiver武器系统,甚至是最离谱的Inle上,成为该系统的核心机体。只是我没看到相关的设定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海雷可以说是Hazel的最终形态,等下,还记得我说过海雷的上半身,其实就是TR-6的上半身组件吗?那么,给TR-6开发的Hrududu 2,是不是也能装到海雷上呢?为什么不呢?而且一装就是装两套,这就是RX-121-3C Gundam TR-1 [Haze'n-thley-Rah II],简称蕾拉2。其实严格上来说,蕾拉2的设计初衷是尝试在海雷上重现海拉第二形态,即装了两套Hrududu的海拉。两个Hrududu 2上的推进翼组件连同机械臂以及鼓型骨架,会安装到海雷的肩膀上,而本来配置在肩膀后方的两支光束炮,现在会连接在Hrududu 2的推进翼上。两个机械臂能够携带两把Primrose上的实验型光束炮。两个爪翼组件连同鼓型骨架则会安装到海雷的腰部两边。其中一个Hrududu 2的核心部件兼推进器则会安装到背后,起着辅助推进的作用,另一个核心则不知所踪。位于前裙甲的副臂会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双推进盾。
由于复合型推进盾攻守兼备的特性,是当前阶段下最好的手持武器之一,蕾拉2也不需要舍近求远,反正Hrududu 2默认配置中就带着一把复合型推进盾。于是蕾拉2直接拿上了两把复合型推进盾。只不过通常一把会维持在爪模式,另一把则会维持在光束枪模式。位于腰间的爪翼组件一样能够打开,且内部同样拥有光束发生器,同样在连接上炮管后会变成威力强大的光束炮。
既然海拉第二形态能够外接一个超级推进器,而以模仿海拉第二形态为己任的蕾拉2自然也能这么做。接上超级推进器的蕾拉2叫做巡航模式。而获得了这额外推力的蕾拉2也能携带一把超·级·大的Bigwig Cannon 2。
蕾拉2可以说是Hazel的最终形态……嗯感觉不久前我才说过这句话?总而言之,若说海雷是Hazel系列在战时所能达到的改装的顶峰的话,蕾拉2是以此为基础,却拥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蕾拉2在不同的战斗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是能在不同的战况下都将机体性能发挥到极限的机体,最终极的TR-1。
那么,关于RX-121 TR-1系列的机体介绍就到这里了,接下来按照惯例,给大家说点不大不小的额外内容吧。
首先是TR系列几乎所有机体的名字,都出自于英国小说家所创作的儿童小说《Watership Down》。Down是古英语,意思是山丘,讲述一群居住在Watership Down的兔子的故事。Hazel是故事中主角的名字,Hrududu则是的兔子的语言Lapine中,用来表示摩托、机车等交通工具的词汇。Hyzenthlay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的名字,含义是光亮的毛色。Woundwort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Woundwort将军。Rah一般放在名字的后面,表达对领导人的尊称。Owsla表示一群聪明的兔子。Fiver也是故事中的角色的名字,其他还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T3部队也被戏称为兔子团的原因。
由于兔子团本身就只是个实战检验小队,虽然有“小队专属配色”,但并不是所有交到他们手上的机体都会以这个配色登场。有时候则会在交到他们手上一段时间后才会漆上专属配色。因此同一台机体有多种配色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由于对性能没影响所以我就不进行讲解了。
另外,伊卡洛斯是个36D的人造天使不对!!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用蜡将羽毛粘在手臂上当成翅膀飞行的人。但是飞的时候却由于过于靠近太阳,导致沾着羽毛的蜡融化后,摔死了。玩过战神2的还记得你是从哪里弄来的翅膀的吗?没错那个就是伊卡洛斯的老爸。
TR系列机体出自照片小说Advance of Zeta,时间在星尘作战后,Zeta的故事前,可以说是Zeta的前传。在此之前,高达MK2是在吉姆镇暴型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第二代高达,这也是MK2后缀的由来。而在AOZ的加入后,吉姆镇暴型依然是MK2的原型,不过TR系列尤其是Hazel的开发数据给高达MK2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AOZ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堆设定集。后来改编成漫画,反响不错。TR系列的机体也多次在各种游戏中登场。
以前的视频有解释过,机体编号中的RX俩字母是“联邦实验型”Renbo Experiment的缩写。在提坦斯掌权之前,RX-后面一般接着两个数字,表明开发顺序,比如RX-78,值得便是联邦第78号实验型机体的意思。但是提坦斯掌权后,将位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都整合到旗下后,机体编号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RX+研究基地编号+研发顺序。比如说今天介绍的RX-121,12表示开发基地,金培岛,前所罗门太空要塞,最后的1表示这是金培岛开发的第一款MS。同理,RX-124则是金培岛开发的第四款MS,以此类推。就是不知道TR这俩字母是啥意思,我找遍全网也没找到解释。
Hrududu是开发给海兹尔使用的,但是不代表只有海兹尔才能用Hrududu。其他机体在装上Hrududu后,其机体代号便会在后面加上-Rah的后缀。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异常呢?在设定集中,Haze'n-thley之后的后续机是Haze'n-thley Rah 2,没错,Haze'n-thley Rah哪去了?不知道是作者bug了还是我忽略了什么。另外,其实并没有规定使用了Primrose就不能使用Hrududu,而AOZ中也确实出现了这一幕,Hazel Owsla和Hrududu在空中合体。按理来说这时候的海兹尔应该会变成Hazel Owsla Rah,但是设定集中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一切都只是我的猜测。最后,前面说了提坦斯缺乏让Hrududu在空中实现对接的技术。但是前面我提到的场景中,Hazel Owsla是在出击的状态下和Hrududu结合的。所以要么是作者忘了这点,要么是提坦斯在这段时间成功开发出了相应的技术。
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提坦斯一直没有获得月神钛合金的生产方式,因此由提坦斯制造的各种MS采用的都是重量更重,防御力还不如月神钛合金的钛合金陶瓷复合材料。也因为这个原因,坊间一直在讨论TR系列以及高达MK2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高达。因为严格上来说,他们就是有个高达头的高性能吉姆。本质上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不妨留下你们的意见。
那么今天的视频就到此为止,希望各位喜欢,不要忘了三连支持哦~若是有充电的话就再好不过啦,我是所长,我们下个视频再见,拜拜~
本文发布于:2023-08-09 11:5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07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