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发(作者:广文石)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因为漫长。
——《士兵突击》
看《长津湖》,就很难不联想到《士兵突击》。
不仅因为两部作品的编剧栏里挂着同一个名字——出身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凭借《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二摘白玉兰最佳编剧桂冠的兰晓龙。
《长津湖》的绝对主角“第七穿插连”,分明是《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前身;而牺牲在冰雪中杨根思,也显然成为了《士兵突击》里“红三连”的灵魂人物。
就连观众跟随七连第677名士兵伍万里远赴朝鲜战场的叙述视角,也与当初目睹列兵许三多蜕变为七连第4956名战士的手法如出一辙。
列兵许三多,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在这三个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
你懂七连吗?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有声音,它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从《士兵突击》到《长津湖》,兰晓龙笔下的战争世界里,既有“打得一拳开”的创业,又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守业。十四年风刀霜剑,到七十载沧海桑田,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人的英勇、无畏,和家国情怀。
我姑且固执地去揣测,他构建这宏大战争世界的初衷之一,即是传承。
一代又一代的士兵们,很好的将保家卫国的强烈情感薪火相传:从抗美援朝中的677名战士到整编解散前的5000名士兵,是一场五十七年的传承。
文心书铁骨。影视作品通过一个个镜头尽可能真实地去还原战争的残酷、展现环境的艰苦、塑造军人的形象,讲述平凡的故事,就是要将这些沉甸甸的东西传播到更多、更远,更广的地方。
我们所谓的“弘扬伟大精神”,其实就是在践行这种传承。
01 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我们坐在温度适宜的电影厅,抱怨着迟到的人扰乱了观影秩序。大荧幕的画面清晰细致,特效真实而华丽,看着飞机落雨般投下弹药,坦克如巨兽横冲直撞,枪炮蔑视生命的存在肆意屠杀。
我们真的能理解战争意味着什么吗?
战争,是数以万计的军人将生死置之度外,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去谋不知成败的结局,是遍地白骨,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是他的子女、你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以血肉之躯,比肩神明。
1950年,伍万里19岁,一个渔民的儿子,带着懵懂和稚气,在战场上明白了战争、英雄、生死背后的残酷真相。
而还有很多同他一样大的,我们如今会称之为“孩子们”的年轻战士,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这个世界,倒下了就没有再起来。
1950年,毛岸英28岁,一个国家领袖的儿子,带着心怀天下的悲悯,牺牲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长津湖战役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在气候极度恶劣、实力悬殊极大、毫无制空权的情况下,打退美国王牌部队、扭转了整个战场的态势,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所留下来的抗美援朝精神也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上了战场的都是英雄。
但没有人会盼望着去战场上做英雄。
02 英雄的精神历久弥新
《长津湖》里关于伍万里和余从戎等人关于英雄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
伍万里: 打死几个美国鬼子才算英雄?两个?
余从戎: 后面加个蛋。
毛岸英: 上了战场的都是英雄!
谈子为: 那些冻死在战场上的叫做什么?
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又该叫做什么?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而相似的讨论在《士兵突击》中也早有体现。
吴 哲: 十匹马的粉能害多少人?
袁 朗: 很多很多,天文数字。
吴 哲: 那我救了很多很多人。
我们讲,英雄不论成败,不问出处。
那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是因为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吗?是时势造就了英雄吗?
好像是,但又好像不止如此。
我很喜欢《武林外传》里佟湘玉对侠义精神的解释:“把侠字拆开来看是一个人一个夹,这个夹说的是夹道欢迎,一个人只要是心存善念,多为别人着想,自然会受到夹道欢迎嘛!”
所谓英雄必然是为多数人作出了贡献,是自私的对立面,是一种热慷慨奉献的美好品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早已传承了千年之久的侠肝义胆,是舍生忘死忠诚不屈的革命情怀,也是不甘平凡拼搏奋斗的芸芸众生。
英雄前赴后继从未断绝,英雄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长津湖》里,“打不死的英雄”谈子为自然是英雄,自愿当作活靶子把标志弹只身送往美军撤逃路线的雷爹是英雄,瞒着父母却说下不能让刚分下来的土地被抢走了的伍万里是英雄,能文能武的指导员是英雄,那些还没到达战场就被轰炸牺牲的战士是英雄,一个又一个家庭支持家人上前线的是英雄,那些冻死在伏击地依然保持战斗姿势的战士更是英雄……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从断桥摔下仍不撤出战斗,史今用比傻子还坚强的执拗在部队大熔炉里造就人才而自己却不得不退伍,成才兜兜转转从自信、自负到自卑,最后能够自谦、自洽融入部队,“将门虎子”高城在面对钢七连不能挽回的最后时刻,还是硬挺起倔强的脊梁,维持着最后悲壮的尊严,还有那个到七连没几天在演习中被连长准备放水而依然保有七连骨气的马小帅……他们可能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英雄,可他们在传承着英雄的精神和品质,在部队里闪闪发光。
长津湖战役中,第七穿插连奉命护送译电员和电台,历经艰险完成任务后又积极投身到大总攻中去,电影结束在美军王牌师团北极熊团被歼灭的那一刻。
而七连的结局,其实在《士兵突击》里早就写下:
七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几乎全连阵亡,之后在被全连掩护的三名平均年龄17岁的列兵身上重建七连。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运20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
2001年4月,王伟驾驶81192战机为维护国家领空不受侵犯,在南海与美侦查机相撞,机毁后跳伞牺牲;
2020年6月,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在中印边境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和平和胜利是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前是,现在也是。
传承和致敬的精神在现实中延续。
“长津湖最好的彩蛋就是现在幸福的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3-08-10 03:2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12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