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下面我们来看看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与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和·背的多音字组词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重口小说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七个字的网名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喧哗的拼音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穿井得一人翻译句式如下
1、判断句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金刚结手链个人来呀。
2、倒装句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3、省略句
常一人居外。
翻译: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扩展资料
穿井得人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滨州医学院是几本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翻译: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5、宋君令人问花店经营范围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宋火车开啦儿歌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6、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像这样追求听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穿井得一人 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猫咪英文“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春节祝福诗句7)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8)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12)宋之丁氏家无井:“之”助词,的. (13)有闻而传之者曰:“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4)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5)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7)得一人之使:“之”助词,的. (18)求能之若此:“之”定语后置标志. (19)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君的耳朵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释词】 “氏”:姓. “溉汲”:取水. “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均可). “使”:使用. “者”:的人. “对”:回答. 【释“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译穿井得人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用来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穿井得人》属于初中必学文言文。下面请欣赏我为大家带来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翻译;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本文发布于:2023-08-03 16:5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720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