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晚与智商有没有关系,宝宝智商会对走路晚有影响吗

更新时间:2025-05-13 13:29:09 阅读: 评论:0

宝宝走路的时间有早有晚,大都不大相同。有些父母认为走路早的宝宝智商高,反之则低,那么这是真的吗?宝宝走路早晚到底与智商有没有关系呢?

宝宝走路晚与智商有没有关系1

宝宝走路晚与智商没有什么关系。

宝宝学走路是很自然的过程,每个宝宝的个体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宝宝学走路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宝宝走路早,有的宝宝走路迟,这是根据宝宝的自身条件来决定的,与智商无关。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在周岁前后就能独立走路,个别宝宝可能延长至1岁半左右。

宝宝走路晚与什么有关2性格原因

性格是影响宝宝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性格谨慎、胆小、害怕摔跤的宝宝,往往学会走路的时间要比性格活泼、胆大、无所畏惧的宝宝要晚,因为当宝宝自己心理对走路会摔跤产生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时,他就迟迟不愿意迈开自己的脚步,放开父母的怀抱,所以走路也就比较晚。

遗传因素

据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0%的宝宝学会走路的月龄与其父母的大致相通,甚至有的宝宝连爬行、走路的姿势都和爸爸妈妈小时候一模一样,这是基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对宝宝走路晚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平衡感

宝宝学走路还需要协调平衡感。一般来说,个头小体重轻的宝宝相对于个头大体重大的宝宝走路时间要早。因为个头大体重大的宝宝双腿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虽然可以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但是走路的平衡感会比较差,这也会影响宝宝学走路。

家长无意识的锻炼

宝宝走路早晚与腿部肌肉力量的强弱也有很大的关系。若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强,具备支撑独立行走能力就走路早,反之则晚。宝宝腿部肌肉力量的强弱又与家长有无意识的锻炼有关。当宝宝九个月之后,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如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轻轻握住宝宝的小脚,让他去蹬踢,这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家长若无意识去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那么就只能依靠宝宝自身的力量去学习走路,这有可能会使宝宝走路晚。

宝宝智商受什么影响3

宝宝的智商主要是由父母基因遗传来决定的,如果父母的智商较高,孩子智商也高;反之则较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宝宝后天的培养或者是胚胎发育的过程,一些饮食和生活中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宝宝的智商。如孕期经常吃鱼或者胎教等,这些可能会促进孩子的智商提高;宝宝出生后,父母合理的开发和培养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商。

注意事项4

1.无论宝宝是站还是走,都不是教出来的。除了少数发育异常的宝宝外,绝大多数宝宝都不需要爸爸妈妈过分干预,既不用刻意训练,也不能过分保护。过早让宝宝行走,会影响宝宝骨盆及肢骨正常形状,使宝宝脊柱弯曲,不利于形成正常步态。

2.若宝宝到一岁半的时候还是不会走路,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是否存在身体发育异常的情况,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本文发布于:2022-09-30 11:3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9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智商   宝宝   会对   有影响   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