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不合群”"/>
宝宝今天1岁9个月零9天了。宝宝喜欢爸爸妈妈的爱抚、逗引和亲近,这就是最初的 集体欲 。当精神上满足了,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满周岁后的宝宝,这种集体欲会更为强烈,他特别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始出现社会性的需要。但是也有个别宝宝不合群,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造成的原因
爸爸妈妈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宝宝的性格孤僻,不愿接触陌生人。
有的父母要把宝宝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爸爸妈妈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入托以后爱哭闹,有的甚至出现神经紊乱现象:哭叫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掉便盆就尿裤子。平时不和别人玩耍,情愿一个人独处,适应托儿所的生活比较困难。
环境束缚。有的爸爸妈妈对宝宝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走街串门。由于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宝宝显得很胆怯,见到陌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爸爸妈妈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总之,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爸爸妈妈应激发宝宝活泼的天性,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和伙伴们玩耍。对于胆小的宝宝应创造机会,鼓励他多与别人接触。
一个不合群的宝宝是很难适应今后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宝宝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宝宝。
可是,由于很多爸爸妈妈长期娇生惯养或放纵不管,使宝宝变得(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宝宝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
本文发布于:2022-09-04 20:0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2/39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