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年一度的冬至节、圣诞节、元旦即将来临。家里5岁的侄子吵着嚷着要买玩具。但他爱好太广泛了,各种玩具都喜欢。那么,问题来了:“我该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商品之中,挑选出一个既可以让他愉快地玩耍,又安全无伤害地玩呢?”
塑化剂在材料栏上隐身了
近日,据美国一家网站报道,美国医院急诊科平均每3分钟就接收一起因玩具引发的儿童意外伤害。这可让许多家长担心受怕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消息证实近期江苏有两家儿童玩具玩具生产企业主动召回4批次儿童玩具。本次召回范围内的儿童玩具产品,因小零件、绳索长度、警示标识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危及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表明市场上流通的儿童玩具规格不一,良莠不齐。建议相关部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市场上销售的玩具都未标注塑化剂。在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玩具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在一款拼插玩具“快餐车”的包装上,这款玩具的材料栏上仅标注“ABS塑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材质除了塑胶外,还有纸及部分铁片,但记者未看到该玩具有任何关于塑化剂的标注。而玩具货架上的其他玩具,记者同样没有找到有关邻苯二甲酸酯或其他塑化剂的任何标注。
随后记者又分别走访了其他售卖儿童玩具的商铺,均未找到有标注邻苯二甲酸酯或塑化剂的玩具。在一家玩具店,记者拿起一款明显标注了“不能入口”的塑料玩具询问店员是否因为材质有毒,店员表示只要孩子不吞进去,放在嘴里咬都没有关系,“一些积木上有喷漆,有毒不能放嘴里,塑料的一般没事。”而在这款玩具上,同样只有简单的“塑胶”材质表述,既未标明塑胶究竟是PE还是PP,也没任何塑化剂的字样。
哪些玩具不适合购买?
一是“三无”产品多。目前,市上销售的儿童玩具很多都没有说明书和合格证,也无产名产址,没有包装。个别玩具有合格证的,也只是随意挂在玩具身上,而且只写了“合格证”三个字,无任何检测机构相关信息。有些玩具虽然有包装,但包装盒上看不到任何厂址厂名和合格证。
二是商品标识存在问题。部分儿童玩具根本无中文标识,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的时候,往往都要看标识、说明书了解玩具的各种性能,对孩子有无伤害。按国家相关规定,在国内销售的商品必须要有中文标识,但是,市场上销售的很多玩具上面采用英文标识,对于部分家长来说根本看不懂。如有些玩具商品标识仅显示有“Made in China”之类的英文,未附相关中文说明。更有部分儿童玩具根本无警示说明,操作指南等等。
三是产品质量低劣,易诱发安全事故。由于某些玩具,选用劣质材料作为原料,加上做工粗糙,容易断裂、脱落、变形、掉毛等等,儿童使用时,若识食则相当危险。比如用塑料做的勺子、刀子“餐具”等玩具,边沿毛糙,小孩玩时如果放在嘴里,就很容易对他们造成伤害。而郊区和农村的玩具市场,做工粗糙的玩具非常多。很多学校附近的小摊小贩销售的儿童玩具,无任何标识且包装简陋,质量较差,往往是积压产品或次等品。再比如有些儿童玩具,设计有闪光吸引儿童,如果长时间进行玩耍对儿童发育不全的视力将造成严重后果。
【知多D】
擦亮眼睛,别让玩具变“杯具”
不少父母或者朋友在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常常会被它的新奇、价值、功能,或者所谓的教育功能所吸引。而把安全这条头等大事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在买玩具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包装上对适用年龄段的限制,不能超越年龄限制去一厢情愿地购买,否则买回来的就不是玩具了,而可能给孩子一个“杯具”。如吞下细小的零件,手指被小环卡住了等等。
玩具不是越贵越合适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选玩具时,容易会被玩具的时尚新奇所吸而忘记了玩具的应有功能。玩具不是父母表达爱的工具,而是儿童操作、交流、陪伴的玩伴。玩具不是越贵越合适,更不是越贵越能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少父母发现,那些精细的遥控玩具孩子可能只会玩一个下午,而一个粗陋的简单的玩具,孩子却整天捏在手中把玩,不舍丢弃。
玩具,一两个就够了
玩具除了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越多越好。不少孩子就喜欢玩一两种或一两个玩具,其他玩具视而不见。值得指出的是,玩具越多孩子对玩具越不珍惜,总是随手丢弃或者随便破坏。因此,给孩子准备玩具要掌握适度原则,一段时间内同时给孩子的玩具不能太多。这样孩子就能充分发掘某几个玩具的功能,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利;也就会对这几个玩具倍加珍惜,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有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发布于:2022-09-06 04:2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2/72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