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宝宝独立的意识

更新时间:2025-05-17 15:33:56 阅读: 评论:0

<a href=http://www.ranqi119.com/ge/78/730900.html style=宝宝独立意识"/>

宝宝独立的意识

宝宝今天2岁5个月零2天了,当宝宝开始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这时候的宝宝事事喜欢自己来。成人开始感觉到宝宝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 反抗期 。 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宝宝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幼儿转折时期减少反抗表现,发展独立能力。

宝宝独立意识的意义

孩子出生一岁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走路会推开你的手,有 我自己来 的要求。这种可贵的自发独立意识如果得到健康发展,长大后能独立思考,办事果断。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 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父母亲观念要更新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 自己来 ,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 自己来 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 自己来 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 自己来 变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

父母如何做?

1、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宝宝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 自己来 。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 自己来 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2-09-06 14:0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2/75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识   独立   宝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