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24天了,产后妈妈的日常起居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它关系妈妈的恢复和婴儿的健康,产后也是一个敏感的时期,跟平时的起居生活会有所不一样,所以在清洁、睡眠、活动等的事情上都要有所注意,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让各位新妈妈都能健康地度过这个敏感的时期哦。
1、清洁身体
如果会阴部无伤口,疲劳也基本恢复,在产后3天即可淋浴。但是,如果会阴切口大且裂伤厉害,或腹部有刀口,须等到伤口愈合后再洗澡,在此期间可以进行擦浴。洗澡时注意浴室要暖和,水温以34~36℃为宜,洗浴时间不要过长,浴后赶快擦干身体,热风吹干头发,以防止感冒。
2、卧床姿势
产后为防止子宫向一侧或向后倾,需经常变换躺卧体位,即仰卧与侧卧交替,从产后第二天开始俯卧,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产后两周可采用胸膝卧位,以促使子宫复位。卧床休息分平卧、侧卧、仰卧、伏卧、半坐卧、随意卧倒。产妇卧床休息必须要讲究姿势、方法。这是因为产后产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产前子宫、脏器、膈肌发生位移。产后这些器官要恢复到原来位置,子宫要排除恶露,必须保证充分休息以利于膈肌、心脏、胃下降回位。
3、充足休息
分娩时消耗很大体力,加之出血出汗,所以产后一定要多休息,每天保证8~9小时的睡眠,这样有助于子宫复位,并可促进食欲,以避免排便困难。在顺产后,6~8小时即可坐起来,12小时后可自己下地大小便,48小时后可下地轻微活动。不过,如果产妇有异常情况,如体温升高,心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难产手术等,应适当延迟下地活动的时间。总之,每个产妇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注意劳逸结合。
4、尽早活动
如果会阴部无伤,疲劳已消除,在产后12小时便可坐起进餐、进水,24小时后可站起来为婴儿换尿布,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边坐半小时,第二天起在室内走走,每天2~3次,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产妇在产后第一次下床如厕或走动时,要有人陪伴,以防止因体虚眩晕而摔倒,而且要避免站立时间太久。
5、产后月经
孕期中止的月经在产后会恢复,无论您是否情愿, 老朋友 总归要回来,而且,这还是个大问题,可能还并不总是很顺利,很多新妈妈对此都存有疑惑。女性在产后恢复月经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6、持愉悦的心情
产后妈妈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会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2-09-04 21:4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3/43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