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一般什么时候打"/>
催产针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作用的效果,对药物的敏感度都不一样,所以打了催产针每个人的生产时间也不一样。很多人没到预产期也想打催产针,可能想要在特殊的日子生宝宝,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催产针的副作用。催产针一般用于超过预产期还没有临盆反应的孕妇。所以我们应该有个正确使用催产针的想法,那么,我们来看看,催产针什么时候打好?
【催产针是什么】
打催产针,实际上就是注射“催产素”——一种加快分娩进程的药物,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巨细胞制造,经下丘脑一垂体轴神经纤维输送到到垂体后叶分泌,再释放入血。临床上主要用于催生,产后止血和缩短第三产程。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催产素呢?】
一般说来,妊娠期超过42周就属于过期妊娠,对宝妈和宝宝的健康都不利,增加难产和宝宝宫内缺氧的风险。
因此,到预产期还没生,仍应该定期产前检查,医生会根据胎动、胎心监护、B超羊水量决定引产时机,原则上尽量不超过42周。
你在39周时即可以自己运用运动或饮食或刺激乳头等方法预防延期。但是应该注意,只要不生,自己一定要监测好胎动,40周后3-7天复查一次胎心监测,甚至B超了解羊水量,究竟何时应该采取药物催产的方法,医生将结合胎宝贝在宫内的状况而定。
原则上,41周即可开始进行住院催产了。监测中,一旦羊水少了(羊水深度 3cm或羊水指数少于8cm)、胎动不好了(每小时少于3次,12小时小于20次)医生会安排你入院引产。
【当需要催产时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应该考虑催产素点滴对宝妈和宝宝是否具有安全性:宝宝的肺是否成熟,如果宝宝肺不成熟,经过催产出来的孩子就会发生肺透明膜,导致新生儿窒息以至死亡;
其次还要考虑宝宝对于宫缩的耐受能力,如果宝宝本身在宫内已经缺氧,再加上人为的催产,宝宝就会加重宫内的缺氧以至死亡;
最后还要考虑到母亲宫颈成熟的程度,我们临床上医生都会对准备催产的宫颈进行评分(【Bishop评分】),当评分过低(≤4分)时,引产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使用催产素催产的过程】
在催产之前,医生会仔细评估你的宫缩形式、宫颈扩张程度,以及宝宝下降的位置。医生还会密切关注宝宝的心率对宫缩的反应,以便确保他能够经受更强烈的宫缩。
接着,如果确定可以促进你的产程,医生会给你使用缩宫素(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缩宫素),从静脉滴注,这条静脉连接在一个泵上,以便让医生能控制药量。
医生会从小剂量的缩宫素开始,然后逐渐加量直到你的子宫出现适当的反应。你究竟需要多少缩宫素取决于宫缩的进展情况、子宫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宫颈的扩张程度,以及你怀孕的时间等。通常,医生会争取让你每10分钟出现3~5次宫缩。
只给你注入适量缩宫素的目的是及时引发有效扩张宫颈的宫缩,帮助你的宝宝下降,而不会多到使宫缩变得太过频繁,或让宫缩的长度和强度出现异常。如果10分钟内宫缩超过5次,或者每次宫缩的时间超过2分钟,医生就会认为你的子宫被过度刺激了,这会给你的宝宝造成压力。在推进产程的同时,医生还会一直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来监控你的宫缩频率和宝宝的情况。
【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催产素呢?】
宝妈是前置胎盘;
胎儿的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面先露等;
脐带先露;
胎儿头位但头高浮在骨盆入口上;
子宫有疤痕;
骨盆异常;
宫颈癌;
生殖道有急性炎症等等。
当具有以上这些因素时,不适于使用催产素引产和催产。
【“催产针”不可随便注射】
1、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使宝宝在子宫内缺氧室息。由于宫缩不协调,不但不能使分娩加快,反而使分娩停顿。
2、催产素可引起子宫破裂,当胎位不正或骨盆狭窄时,用了催产素后,即使子宫收缩很强,但由于骨盆小,胎位不正,胎儿还是无法通过产道,而最后导致子宫破裂。
因此,用催生针之前,一定要检查清楚骨盆大小、胎位情况。如均属正常,只是单纯子宫收缩无力而决定用催生针时,用很少一点加于葡萄糖内稀释(一般为2.5单位十葡萄糖500毫升),从静脉缓慢滴注,在滴注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守护病人,注意子宫收缩、胎心及用药后分娩进展的情况。
若宫缩太弱太稀,可滴快一点,太密太强,可滴慢一点。如果用药3—4小时,分娩仍无进展,或宝宝室息,应改行剖腹产。
本文发布于:2022-09-02 06:4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4/25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