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我“为什么要练习演讲”。我说:“当你年龄越小,你演讲的次数越多,那么你未来的人脉、财富和时间就倍增得越快!”
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成功。一个能够“大成功”的人必备这么几块敲门砖,简单来说就是必须具备这样五个“家”的能力--“表演艺术家”“外交家”“心理学家”“健康专家”“理财专家”。
前两个“家”,就需要自我表达和公众演说的能力。
我在教育一线工作实践很多年,教过大学生,也教过小朋友,接触过不少留学生和外国交换生。我的总体感觉是,不管课业表现如何,多数中国孩子有一个明显的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极其需要训练演讲和表达能力。
也许有家长不以为然,觉得有必要特意练演讲吗?我可以用当年回答程杰的话来做个简单解释。当时,孩子这么问我“为什么要练习演讲”,我说:“当你的年龄越小,你演讲的次数越多,那么你未来的人脉、财富和时间就倍增的越快!”
能做一场好的演讲不容易,用一个量化的比例来讲,就是有一个“55387定律”--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要给听众一个这个人非常专业的感觉,这时观众眼睛看到的你的状态占 55%,其次的 38% 是观众听到的演讲质量,比如语速、语调,还有语气等等,至于内容,只占 7%。
这些能力提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1997 年我留学归来刚到大学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紧张得手直颤抖,都不能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结果我人生中给学生讲的第一堂课,黑板上什么都没有写下来。那 45 分钟课讲下来,我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因为表达很不清楚。之后,为了做好工作,我只得开始练习演讲。那么到现在达到了什么效果,我不敢说和演讲大师比,但至少需要面对很多人演讲的时候,即使是几千人、几万人,我也能非常自在地和大家分享我所理解的教育规律。
对孩子来说,父母教会他的怎样将自己想要别人接受的信息有效地传达出去,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当初我告诉孩子“成功人士都需要有公众演讲的能力”这句话,他真的听进去了,也有认真练习,结果没等到他获得“大成功”的时候,演讲能力就用上了。那次,他被选为瑞思学校项目助理研究员,需要站在北大百年讲堂舞台上面对数千家长演讲,结果他用英语演讲了十多分钟,一点都不紧张,赢得了一遍又一遍的掌声。
本文摘录于《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由团结出版社授权三优亲子网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一旦转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
本文发布于:2022-09-06 07: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4/73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