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来后,国家、机构、老师、家长这四大名阵容,演绎史上首部大型教育抗争自救剧。
国家——重要放大招了
宗旨: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一切为了“生”孩子,自己细细品。
目标:一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三年内有显著效果
7月2南京两日游4日 颁布“双减政策”,具体看这篇
7月27日外参,发布教育督导问责制度。
7月28日,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零容忍。
7月30日,明确规范学科类范围和非学科类范围。不知道俄语招惹谁了,被列为学科类范围。
7月30日,据说换国家教育部长,换成怀进鹏,还未官宣。
从7月24日到今天,“双减”bilibili下载在稳步推进中,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出什么文件。这次来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你们怕了吗?
大力整治培训机pushstate构,其实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里面被提及到。朋友们,闲着没事要多看看了。我都帮你们找好一二三卷的电子版,有需要的来找我取。
教培机构我们的出路在哪?
红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被光学鼠标国家绿了,因为“双减”,股票直线下跌,从头绿到脚。
资本不能进来,改为非盈利机构,限制学科类培训时间,不能挖学校老师,不能在媒体上发广告......试问,我们机构还能做点啥?
紧接着而来,大量裁员,转型
好未来,开始裁员
高途,开始裁员,缩减小、初业务
刚上市的掌门一对一,大批裁员,优化低幼项目,更多的往素质教育方向转型
51Talk,也要大批裁员
这些被裁掉的人员,怎么办,更多的鸳鸯溪是无奈,寻找下一家公
这次政策对小初阶段培训打击最大婚房装饰,我看到很多机构正在改品牌名,改成xx素质成长中心,xx精英学堂,xx少儿素养中心。有种学科类教育机构集体走上素质教育道路的感觉。既然不能谈学科,我们谈素质总可以吧。除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也成为香饽饽。
来教育行业,须谨慎了。首先,要具有教育情怀;其次,不能想着从教育上赚多少钱,最后,随时关注国家动态,做好应对政策的准备。
我一个在机构的朋友说:“以后就慢慢演变成,在教育行业的人,穿着有温度的、有情怀的素质教育外衣,背后不知道在做啥了”。
老师
安心呆在学校,好好上课
没想到,打击培训机构政策,矛头也指向在校老师。黄山教师在别墅补课别现场查处,
国家颁明令命令禁止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进行为期9个月的整治。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太多太多了。
校外机构不能高薪挖学校老师,老师不能校外有偿补课,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学校上课了。
听说一些公办学校的老师辞职了?
家长
我们孩子补课怎么办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最关心禁狗的问题,你说怎么办呢?
来看看我的帖子下面家长们真实的回复:
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占用寒暑假、节假日、休息日培训,我们的娃学习怎么办,怎么进名校,怎么拼中考或高考?
本来是整改教培行业的,没想到最先坐不住的是家长。减负,减少补课,减轻家长负担,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结果家长们更焦虑,更头疼了。听说家长都开始自发组织家长开展座谈会,“怎么打击培训行业,怎么想办法让生孩子,我们管不着。对我们来说,摆在眼前的是,我们还要不要报班,孩子补课怎参考文献的格式么办”。
退课,还是不退课,纠结中?
退了学而思,退了凯顿,退了四季......
要不要退秋季课,线上课有打算退的吗......
现在培训机构,还能不能上课?
还能报培训班吗?
刚报了一家机构英语,政策下会不会关门
不敢报啤酒机班,娃的学习怎么办
没报,先观望看看再说吧
不敢报,准备找家教上门
秋季班提醒续费了,还要不要续
自此以后,娃的补课怎么办?
总不能一起躺平吧,再点杯奶茶,三缺一凑个麻将?
但是,中考、高考摆在那,不补今世良缘课怎么拼?
要拼妈了吗,听起来还省去不少报培训班的钱了。结果不仅要花在美容,还要花在植发、健身、看心理医生上,算下来花的更多了。教自己的娃,是一件耗费体力、脑力和心力的事情。
搞不好,还落孩子一句:你真是我亲妈吗?
呵呵,我要不是亲妈,我就不自己教了。
如果娃考不好,还被全家说,“你这妈是内容摘要怎么教的,考成这样”。
呵呵,好的时候,是全家的功劳,不好的时候,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你们行,你们怎么不教。
妈妈们想想教自己娃,就莫名的心慌,这不是现实,这不是现实,我在做梦。
要花蕊纹身么互换娃,你给我家娃补课,我给你家娃补课,可还行。自己的娃教不了,教别人的应该没问题。可能是我想太多,不过万一实现了呢?
不能去机构补课,要么勒紧裤腰带,多赚点钱,来个高端操作,请个住家教师。
或者请上门家教,请问在哪里请一对一家教?有好的老师或平台推荐下吗?
说科幻故事起家教,在我做自媒体初期,曾经有家长让我做个家教平台。我觉得没啥市场,家教需求越来越少,如今后悔了,感觉错过了1个亿,早知道听这位家长的了。
自从出来政策,寻找补课出路的家长们,集体把目光转向“一对一家教”。暗淡无光的家教,虽然一直存在,但已被很多大型机构摈弃,如今在“双减”政策下mema,这是要卷土重来吗。
但是,请家教,进行补习学科类,被允许吗?
答:从法理上讲,或许属于违规。
近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表示,新形势下要特别提防把一对一家教变成常态扩大化,根据现在的政策,从事学科类培训,无论是行动学习法个体还是集体、线上还是线下,都要事先取得许可证。目前很多一对一家教,他可能都是无证无照的行为,按照相关办法,暗袭可能要进行取缔。
再请看:
请老师或大学生“一对一”家教周末进行学科类补课,可能就会涉及没有经营许可,不能进行补课,法理上会涉嫌违规。
本以为请个家教,自己躺平,现在怎么办,那我到底还能不能请不请了?
在补课这件事上,妈妈们太有发言权。在一些家长群里,先是潜水,看到其他家长说到补课机构,默默收藏起来,或者冒出来,也来问问有好机构推荐吗。跟邻居、朋友或者其他人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就聊到补课机构了。她们为了找到一家满意的,不知道跑了多少家补课机构。
在补课这件事上,家长舍得花钱,虽然心疼,但看着孩子这成绩,不咋的呀,补补课或许就上来了?或者看着孩子成绩不错,但万一不补课,被其他补课的孩子追上来,又咋办?
补课,像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
补课,似乎成了家长自我安慰的良药,想想爸妈都给你报补方方风景习班了,你还考试考不好,那就别怪我们了,爸妈尽力了。
补课,成了众多脑子理不清家长的“梦想邦”,一些别人家孩子找这个机构,这个老师补课,考入xx学校套套女,我们家补了,应什么是蓝筹股该也能考上,报着这个信念,果断报名了。只要是有一些学生升入名校,这家机构就火了,基本处于排队报名状态。
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何给娃补课?她需要补这么多课吗?
虽说政策打击培训,但是法理和实际还是有些差距的,大家都懂。
最后,送你们4个字:理性补课。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6:5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34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