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C语言数组中的二维数组

更新时间:2025-05-12 22:28:55 阅读: 评论:0

第5章 数组

学习目标

u 掌握数组的概念

u 掌握一维数组的使用

u 掌握二维数组的使用

1 在前面所学的章节中,所使用的数据都属于基本数据类型,除此之外,C语言还提供了构造类型的数据,构造类型的数据包括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和共用体类型。本章就针对其中的数组类型进行讲解。

5.1 什么是数组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对一批数据数字孪生进行操作,例如,统计某个公司100个员工的平均工资。如果使用变量来存放这些数据,就需要定义100个变量,显然这样做很麻烦,而且很容易出错。这时,可以使用x[0]、x[1]、x[2]……x[99]表示这100个变量,并通过方括号中的数字来对这100个变量进行区分。

在程序设计中,使用x[0]、x[1]、x[2]……x[n]表示的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集合称为数组x,数组中的每一项称为数组的元素,每个元素都有对应的下标(n),用于表示元素在数人体最大的细胞组中的位置序号,该下标是从0开始的。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数组,接下来,通过一张图来描述数组x[10]的元素密封圈品牌分配情况,如图5-1所示。

图5-1 数组x[10]

从图5-1中可以看出,数组x包含10个元素,并且这些元素是按照下标的顺序进行排列的。由于数组元素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因此,数组x的最后一个元素为x[9]。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数据的复杂度,数组下标的个数是不确定的。通常情况下,数组元素下标的个数也称为维数,根据维数的不同,可将数组分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三维数组、四维数组等。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二维及以上的数组称为多维数组。

5.2 一维数组

5.2.1 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初始脱敏化

一维数组指的是只有一个下标的数组,它用来表示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在C语言中,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如下所示: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在上述语法格式中,类型说明符表示数组中所有元素的类型,常量表达式指的是数组的长度,也就是数组中存放元素的个数。

例如:

int array[5];非常可乐广告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数组,其中,int是数组的类型,array是数组的名称,方括号中的5是数组的长度。

完成数组的定义后,只是对数组中的元素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这时,如果想使用数组操作数据,还需要对数组进行初始化。数组初始化的常见的方式有三种,具体如下:

1、直接对数组中的所有元素赋值,示例代码如下:

int i[5]={1,2,3,4,5};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长度为5的数组i,并且数组中元素的值依次为1、2、3、4、5。

2、只对数组中的一部分元素赋值,示例代码如下:

int i[5]={1,2,3};

在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int类型的数组,但在初始化时,只对数组中的前三个元素进行了赋值,其它元素的值会被默认设置为0。

3、对数组全部元素赋值,但不指定长度,示例代码如下:

int i[]={1,2,3,4};

在上述代码中,数组i中王子病的春天的元素有4个,系统会根据给定初始化元素的个数定义数组的长度,因此,数组i的长度为4。

注意:

1、数组的灰树花下标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而不是圆括号。

2、数组名的命名同变量名的命名规则湿疹快速止痒相同。

3、数组定义中,常量表达式的值可以是符号常量,例如下面的定义是合法的。

屌丝逆袭

int a[N]; //假设预编译命令#define N 4, 下标是符号常量

5.2.2 一维数组的引用

2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访问数组中的一些元素,这时可以通过数组名和下标来引用数组中的元素。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方式如下所示:

数组名[下标];

3 在上述方式中,下标指的是数组元素的位置,数组元素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例如,引用数组x的第三个元素的方式x[2]。

4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组元素的引用,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例5-1所示。

例5-1

15 运行结果如图5-2所示。

图5-2 运行结果

16 在例5-1中,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x,然后通过下标的形式获取到数组中的元素,最后将元素乘以2后输出。

注意:

数组的下标都有一个范围,即“0~[数组长度-1]”,假设数组的长度为6,其下标范围去学习为0~5。当访问数组中的元素时,下标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程序会报错。

5.2.3 一维数组的常见操作

17 数组在编写程序时应用非常广泛,如经常需要对数组进行遍历、获取最值、排序等操作,灵活地使用数组对实际开发很重要。接下来针对一维数组的常见操作进行详细地讲解,具体如下:

1、一维数组的遍历

18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依次访问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这种操作称作数组的遍历。接下来使用f道家养生术or循环依次遍历数组中的元素,如例5-2所示。

例5-2

运行结果如图5-3所示。

图5-3 运行结果

在例5-2中,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5的数组x,然后定义了一个变量i,由于数组的下标范围为0~4,因此可以将i的值作为下标,依次去访问数组中的元素,并将元素的值输出。

2、一维数组的最值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值。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何获得数组中的最大值,如例5-3所示。

例5-3

运行结果如图5-4申论写作技巧所示。

图5-4 运行结果

在例5-3中,实现了获取数组x最大值的功能。在第7行代码中假定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为最大值,并将其赋值给nMax,在第7~13行代码对数组中的其他元素进行遍历,如果发竞价交易现比nMax值大的元素,就将最大值nMax设置为这个元素的值,这样,当数组遍历完成后,nMax中存储的就是数组中的最大值

3、一维数组的排序

18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在冒泡排序的过程中,不断地比较数组中相邻的两个元素,较小者向上浮,较大者往下沉,整个过程和水中气泡上升的原理相似,接下来,分步骤讲解冒泡排序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

19 第一步,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相邻的两个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直到最后两个元素完成比较。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则交换它们台湾总统府的位置。整个过程完成后,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自然就是最大值,这样也就完成了第一轮的比较。

20 第二步,除了最后一个元素,将剩余的元素继续进行两两比较,过程与第一步相似,这样就可以将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放在倒数第二个位置。

21 第三步,依次类推,持续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元素学习机价格需要比较为止。

22 了解了冒泡排序的原理之后,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冒泡排序,如例5-4所瘦手霜示。

例5-4

运行结果如微创手术图5-5所示。

图5-5 运行结果荀子人性本恶

33 在例5-4中,通过嵌套for循环实现了冒泡排序。其中,外层循环用来控制进行多少轮比较,每一轮比较都可以确定一个元素的位置,由于最后一个元素不需要进行比较,因此,外层循环的次数为数组的长度-1,内层循环的循环变量用于控制每轮比较的次数,在每次比较时,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就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具体执行过程如图5-6所示。

图5-6 冒泡排序过程

34 在图5-6中所祛湿示的第一轮比较中,第一个元素9为最大值,因此它在每次比较时都会发生位置的交换,被放到最后一个位置。第二轮比较与第一轮过程相似,元素8被放到倒数第二个位置,第三轮比较中,第一次比较没有发生位置的交换,在第二次比较时才发生位置交换,元素5被放到倒数第三个位置。后面的以此类推,直到数组中所有元素完成排序。

35 值得一提的是,当元素交换时,会通过一个中间变量temp记住arr[j],然后将arr[j+1]赋给ar刘涛离婚r[j],最后再将temp赋给arr[j+1],其交换过程如图5-7所示。

图5-7 交换步骤

上述内容是从专业的教材里面的整理的,是黑马程序员的C语言课程内容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13:3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36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组   组中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