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管理学概论笔记

更新时间:2025-05-17 09:41:40 阅读: 评论:0

计划

一、对计划的误解

1、不一定要死板地按照计划实施,不按计划实施也是计划的一大功能,当外界有突发情况时,和计划以内的事情进行比较,然后确定谁重要。

二、为什么要计划,计划的功能

1、应对变化,明确方向和目标

2、重要的沟通手段(和领导及时交流,做好计划)

3、提醒自己需要做的事和进度

4、合理配置资源

成功的秘诀:做计划和善于总结(和领导及时沟通,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况,提醒领导自己干了哪些事)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的时间:七周左右

三、计划的内容

1、对将来的预测

2、具体安排

3、应变处理(考虑极端情况)

短期计划应围绕长期计划执行;

长期计划应分解为短期计划

四、制定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法

2、 网络计划法

五、时间管理

响应时间:用于别人对你的请求而需要回应的时间;

自由时间:自行控制的时间

管理好自己的响应时间,才能多出自由时间

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来分类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怎么锻炼长高形成自己的判断准则,选择目标,排序,活动,排序,具体安排,分析评价,按计划实施,反思。

决策

可行方案:一般三个,不要超过五个(心理学研究)

决策定义: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满意(不一定最佳)可行方案

一、重大决策衡量标准:

重要程度(投入)、

影响大小(涉及的面)、

所产生的后果的大下(损益)

二、重大决策包括:

方向和目标的、

重大项目、

组织结构调整以及重要岗位的任命、

组织规章制度

三、科学决策

遵循理性的决策过程,沪港高铁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来决策。

1、问题判断:现实和应有(目标)是否有差异,

无差异,无问题;有差异,有问题;

有问题的话,是否在容忍范围之内;水泥膨胀珍珠岩是 的话,继续观察;否的话,需要解决; 看问题到底是什么,确定问题,是否在管理者可控范围怀孕3个月胎儿图内。

2、明确决策目标:企业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3、制订可行方案:

4、决策(广告招商理性判断加上直觉判断)

5、实施方案

现实生活的决策过程中,弓形虫治疗既要往好的方向努力,又要预料到突发情况,做好止损预案,同时要确保道德底线,不能只作为一个经济人。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要全面)

四、抗战老照片获取信息的途径:

1、内部工作会议:集体会议时管理者不应当先来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先抛出问题,毛会再问大家的想法,最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

2、聘请专家顾问团:内部会议获取不了有效信息后,可以聘请专家顾问团,这个时候要先抛出自己的想法,让专家挑毛病;

3、实践来获取经验

组织

一、组织结构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的维度

1、结构性维度(描述内部特征)

1.1 规范化程度(文件数)

1.2专门化程度(部门细分程度)

1.3权力层级

1.4集权化程度(决策层级)

1.防盗门换锁芯5职业化程度(正规教育和问问题培训年限)

2、关联性维度

2.1组织规模(人员数量)

2.2组织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3外部环境

2.4目标和战略

2.5组织的文化

三、组织工作的任务

1、职责分工(组织结构设计)

2、人员配置(目的:谋求人与岗位的融合)

3、权力配置

四、组织结构设计理论

1、古典组织理论

2、行为组织理论

3、系统组织理论

五、组织结构设计

(1)案例分析:通过观察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就可以判断这个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该组织没有负责战略发展和研发的部门,海底捞优惠券或者说没有对将来负责的部门,所以处于求生存阶段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1.发展战略

2.发展阶段

3.外部环境的稳定性

4.业务特点

5.组织规模

6.人力资源状况

六、组织结构常见形式

1、直线——职能式

2、事业部

3、矩阵式

4、委员会式

七、用人的原则

1.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发展到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相互欣赏

八、如何找到适合岗位的人

1、岗位的设计不合理,太理想美国斗牛犬造成找不到人

2、通过猎头公司,管理者通过进修来认识有能力的人

3、自己组织内部培养

九、如何进行组织变革

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先把新部门设立起来,再逐步淘汰九部门)

有计划进行;

设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退下来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

十、权力分配

每个组织成员都有相应的权利;

一般组织成员:岗位权力,参谋权力(咨询、建议)

管理者:拥有特权,支配、奖赏、惩罚所构成的指挥权,参谋权

十一、权力类型

直线权力(上下级,避免越级领导)

职能权力(属于特权,被授权人对其他部门的成员的指巴黎我爱你挥权)

参谋权力

职能权力和直线权力的矛盾:职能部门过多干预直线领导等

参谋建议在前,直线指挥在后

十二、授权的好处

晋升:

1、业绩良好

2、群众基础

3、接班人——授权下属,多培养几个

4、领导赏识

十三、怎样授权

步骤:

任务的分配——>授权——>责任明确——>外部监控(工作情况,是否滥用权力)——>利益保障

应当注意的问题:

授权的内容要明确,授权时要根据所需条件来选人(不能不经过筛选就授予那些工作绩效高的人,就像劳动模范就当总理,然后根据范围里所选人的能力大小以及品德来授予相应的权力。

十四、集权与分权

避免一统就死,一分就散

十五、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1.组织规模(规模越大,倾向于集权)

2.重要程度(方向,组织文化等,越重要越集权)

3.下属素质(越差,越集权)

4.管理者控制能力(倾张国荣的死因向于原有倾向)

5.环境动荡(与重要程度相联系)

职权责利之间的关系

领导

一、领导职能

指导,协调,激励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领导者:个人影响力

有效的管理者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

三、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

1、正式权力(前提条件,但是占比比较小)

多用奖赏权,少用强制权,巧用支配权

2、威信:使人自觉服从的力量,对领导者的崇拜、信任

2.1.1优良的品格

2.1.2感情的影响力(亲近但不等同于混同,密切联系群众,但不等同于混同为群众)

2.2.1专业能力,知识能力

2.2.2才能

魅力来源于未知,但不是完全不可知,那样是恐惧;是部分未知。

可应用于家庭婚姻方面

四、领导者领导的技巧

多赞扬,少批评,多引导,常请求

五、领导有效性理论

沟通

一、有效的沟通

1、信息发送者(首先要了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发送的信息一定要完整,同时要考虑到接受者的理解水平)

2、渠道和方式

3、信息接受者(正确理解信息:受所受的知识限制,意愿,并采取行动)

二、沟通的类型

1、自我沟通(目的:认识自我,通过实践来发出信息,通过反思来接受信息)

2、人际沟通(正确认识自我,坦承自己能更好地相互交流,别故意隐瞒自己)

3、组织与组织的沟通(避免部门主义,协调好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之间的关系,正式渠道受阻时非正式渠道就会兴起;善于利用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比如一项决策可以先通过非正式渠道散布出去,看大家的反应,然后决策部门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三、人际沟通

管理者在组织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公正、客观,一定程度牺牲个人的个性;

个性决定沟通方式(本质是思维方式不同),态度决定沟通行为

外向:语速快,声音大,思维敏捷

内向:语速比较慢,声音比较小

根据对方的个性来决定相应的沟通方式。(了解对象)

两个内向的人有矛盾时,会陷入冷战的状态;

两个外向的人有矛盾时,会立即爆发;

一个外向和一个内向的人有矛盾时,表现等等日语为内向的人不和外向的人交流;

情绪影响信息接受

外向的人容易把情绪表现出来;外向的人抱怨时,把原因归结为外部,失去理性,信息接受者应听他讲,不做过多评论,直到他精辟力尽未知,即冷处理。

内向的人一般不表现出来,一般把原因归结为自身;要热处理,微软商店和他积极沟通,劝说,把原因归结为稳定不稳定方面。

总结:

四、改善人际沟通

(1)信息发送者方面:

1.要有勇气;

2.态度诚恳;

3.表达能力(首先是逻辑思维能力,然后才是语言组织能力)

(2)接受者方面:

皮肤病图片

激励

一、激励机制,动力机制

管理者根据人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二怎么隐藏文件夹、人的性质

人性:理性,社会性

兽性:本能

人是两种性质的综合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时间地点来看待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

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社会教育程度。

以人为本:

1、本源:人是出发点,也是终点

2、根本:依靠人来实现

3、资本:人是资源,支撑点(不是把人看做成本,而应当是财富)

包括哪些人:

1、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包括

2、个体还是群体?都包含

3、组织外的还是内部的?都

包括人的哪些方面:

要注意人的各方面

动机理论

三、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找到需求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工作以外的

激励因素:工作本身

两种分类不是严格区分的,还要根据环境区分;比如,在现代,教室设施良好是保健因素;而在以前是激励因素。

四、过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

M=可靠度x实现目标的可能性x期望

2、公平理论

公正、公平、公开

半公开

五、强化理论

六、激励机制和原则

七、激励方式和方法

(1)报酬:

1、满足员工需要的报酬

2、报酬有竞争力

3、内部公平,玻璃防雾剂与贡献持平

4、员工能够清楚感知以上三点

(2)精神上的激励

八、激励下属的方法:

关于第二条:有竞争性才有激励作用

关于第五条: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

九、报酬体系设计:

控制

一、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1、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2、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3、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4、提升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反思总结)

本质上是管理者对组织负有最终责任

二、控制系统的构成

三、控制的前提:

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

四、组织控制的方式:

1、自我控制(鼓励,组织控制,社会控制(信息的畅通,激励手段:奖励、匿名等)

2、

五、控制类型:

1、按时间点

事前、事中、事后

2、按控制的性质:

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

3、按信息来源分

前馈控制(预测),反馈控制

4、按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分散控制

六、控制过程:控制效果与控制的过程有很大的关系

七、控制的基本原则:

1、重点原则

2、及时准确

3、灵活性原则(控制方式要因地制宜)

4、经济性原则

八、传统控制与基于责任感的控制方式(未来更受欢迎)

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后,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责任感

九、控制过程的难点:

1、标准的制定(只要职责明确,客观的考核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2、实际业绩的衡量(系统的、客观的信息的获取)

课程总结

执行力

具体表现在:

1、领导的重视程度(思想)以及员工的态度

2、目标不清,要求不明

3、职责不清

4、力不足:

4.1 能力不足(用人不善,培训没跟上)

4.2 动力不足

4.3 压力不足(监督德语四级没跟上)

5、沟通不畅

谢谢大家观看!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22:1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53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概论   管理学   笔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