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娶了自己的学生做妻子,拥有一儿一女,儿子身价过千亿成80后首富;
他因计划生育被迫下海,因“吃亏”收获第一桶金,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包工头”,首创中国BT模式,曾在180天内推平700座山。
他自诩“全球华人第一狂”,常常语出惊人:
“莫言竟然比我先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心里有些难过,那只是个小学没有毕业的人,所以我会向经济学奖冲刺。”“中国最好的公司都是不上市的,自己的公司算一家,任正非的华为算一家”、“既然上天让我既聪明又能干,那又有什么是不能做成呢?”这个“口出狂言”的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和。
严介和
01 子承父业,遇见爱情严介和,196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名教师,家中祖祖辈辈也都是以教书为生。因此对于严介和的未来,在他出生时就有了清晰的规划,自然是用功读书,以后继续当老师。
60年代的江苏淮安
于是,高中毕业后的严介和选择继承父亲的衣钵,去了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
老师在什么年代都是铁饭碗,只要他能够安分守己好好教书,不出意外的话能一直干到退休。
可意外终究还是在不远的未来出现了,在严介和教了几年书之后,他遇到了自己之后相守半生的爱人——张云芹,也是这个女人,让他往后的生活,发生u盘系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张云芹
张云芹小严介和三岁,是他班上的学生。
同时也是个十分亮眼的姑娘,不光学习好,性格也是爽朗大方,还十分喜欢户外运动。
起初,严介和只当他是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情在心中发酵,一切都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他爱上了张云芹,这种师生恋公司花名册就算是在现在,也会被大多数人所诟病,可两个年轻人还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偷偷地在一起了。
他们也知道,如果公之于众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于是悄悄地做了三年的地下情侣,直到张云芹毕业,才大白于人前。
严介和想要娶张云芹过门,这当dj对于他的父母来说,一个教书先生娶自己的学生,这种事对于教了一辈子书,讲究三纲五常的父亲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海贼王壁纸。
可即使家里人再怎么反对,严介和依旧坚定地选择了张云芹,不顾家人的阻挠,两个人结为连理。
婚后,两个人情意浓浓,幸福美满,很快便有了第一个爱情的结晶,王守仁知行合一严介和的事业也得到了不小的进步,可一切都往着最好的方向发展时,张云芹又一次怀孕了。
02 为孩子下海创业1985年,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孩子来得似乎有点不合时宜,要不要肚子里的孩子网络质量测试,成了夫妻俩的头等大事。
若是不要的话,这毕竟是一个小生命。可若是留下了,万一被人举报,铁饭碗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了。
思来想去,严介和还是拍板做了决定,生下来!
哪怕是被学校扫地出门,也要留下爱人为他孕育的下一代。
可惜,纸终究包不住火,严介和偷偷要二胎的消息不胫而走,计划生育小组找上门,严肃地告诉他,身为人民教师,一定要紧跟国家政策,孩子必须打掉,否则罚款都是小事,极有可能会丢掉工作。
工作人员这话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严介和顺利地丢掉了自己的铁饭碗。
可看着妻子怀里的大胖小子,严介和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时还是小婴儿的严昊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生,父亲下了多大决心,他更不知道的是,父亲在之后,给他创建了多大庞大的商业帝国。
严介和和严昊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严昊的出生,不仅令严介和丢了工作,家里还要支付高昂的超生罚款,这两件事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作为一家之主的严介和,因为是被工作单位开除的,之后很难再进入事业单位,于是他决定“跳海”经商。
是的,别人都是下海经商,但严介和却说自己当时经商是“跳海”,因为别人即使下海不成功还能上岸,自己这种“跳海”选手,就只能是无边苦海,难以回头了。
之后严介和自己做过小生意,开过小作坊,做过厂子高管,几乎当时能挣钱的工作他都尝试过。
直到最后,凭借商业直觉,果断投身建筑行业。
03 因吃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92年,严介和拿着几年打拼攒下的12万元的家底,成立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最初,没门路的严介和一个项目都接不到,就只能自己满世界得拉项目。不死心的他硬是从淮安跑了11趟南京,拉到了公司的第一笔订单,给南京绕城高速修建3个小涵洞,工期140天,项目总额29.4万元。
这张订单落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五包,前四次把佣金都抽得差不多了,若是他此时接手,就算是顺利完工也挣不到钱,相反亏本的可能性极大,基本上就是干的越好,亏得越多。
知道会亏钱,还选择去干,严介和的行为准时令人难以理解,这种“傻子才接这个工程”,干了又有啥意义呢?可严介和不傻,他想得很明白:“如果不亏钱,这个订单能让我一个苏北人能拿到吗?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
经过统计的仔细核算之后,这个项目做下来大致会亏5万左右,如果硬要讲究系列,做得尽善尽美,想亏个8万也不是啥难事。
九十年代初,8万块钱完全可以在南京买套房子了。
可严介和还是决定放手一搏,既然都是亏,与其亏5万不如亏8万,好歹做出来个好东西!
本着这样的想法,严介和告诉所有手下人,一定要拿出严谨的态度把这个项目做得漂漂亮亮的。
于是,他带着人,加班加点,一直忙乎到大年三十才将涵洞彻底修建好,不光工期提前了一半,就连涵洞也修得尽善尽美,
凭着无可挑剔的工程质量和紧锣密鼓的工程进度,严介和的建筑公司成功在工程方挂了名,之后南京绕城高速的配套设施也直接交给了严介和的公司。
南京绕城高速
随着绕城高速的顺利完工,严介和的建筑公司刨无畏级战舰去所彩色蓝宝石有费用,净赚了800万元。
经此一役,严介和成功打响了自己的名头,随着过硬的口碑,工程订单蜂拥而至。
随着订单的与日俱增,合作的项目也不断增多,公司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就这样,他带领自己的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一个不出名的“三流公司”,发展为南京城内建筑行业的标杆。
在成立的短短三年间,严介和手中的订单总额就超过了2700亿元。
到了1995年,引江建筑公司全面完红河谷漂流成集团化组建,正式更名为太平洋建设集团。
20世纪初,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许多国企都因此面临亏损,于是商界对此传出消息,此时是收购国有企业的最佳时间。
只不过大多数公司也都秋元康是只敢想一想,毕竟需要庞大资金,万一砸在手里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可严介和却十分坚定地认为,绝对不会砸到自广州大佛古寺己手里,如今收购了,等政策发生转变,日后肯定能有所斩获。
而且现在收购那些亏损的国企,还能为政府减轻压力,在政府那里挂上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为公司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百利而无害的
抱着这种想法,严介和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一度超过115家,并开始与各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
还有消息称,太平洋建设之所以能在重组ST纵横前后,获得南通60亿元的建设大单,都是因为此事。
除了收购亏损国企之外,真正能够让严介和获得巨大财富的,还是他所谓的“BT”运作模式。
严介和曾对于"BT"模式做过解释,说白了知道政府没钱,但是还想要建设基础快速打领带设施项目。于是严介和就自己先垫资,建好之后移交给政府,建设的款项政府则在之后几年内分期付款。
严介和第一次采取这种模式是在1996年,当时,宿迁市成都名小吃政府想要修建市府大道,可市财政无法拿出这么大笔资金,一听严介和乐意垫资来干,立马把工程交给了他。
吃到甜头的严介和立马将他的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欠发达地区,并直言不讳地告诉所有人:“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有钱上马基础设施建设,这种肥肉哪还轮得着我严介和吃!”
对此,他还坦言:
“和政府打交道,你必须吃透它,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和政府合作这么多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和政府打交道没有风险。一旦你真正为政府分忧,实际上就能赢得政府的厚爱。”也就是因为BT模式,严介和带领太平洋建筑在城镇化大规模的城市基建红利中有了一席之地。
之后更是被媒体称为“第一狂人”,就是因为他的这种魄力,才让太平洋建设集团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世界百强企业。
时至今日,严介和对于自己的那套BT模式依旧很是推崇,他觉得能够想到这种模式,是自己深谙政治和经济的实质,并通过自己天才般的思考获得的结果。
若是面对他人对于BT模式的质疑,他则会变得慷慨激昂,分外激动:“BT模式不存在任何问题,中纪委都来查过我,也没查出什么问题,质疑BT模式的人都是傻子。”
2005年,严介和喜提胡润富豪榜第二名,据显示,当年严介和直接从15亿身价飙升到了125亿,一时间春风得意马蹄疾,严介和不光将太平洋建设做到了全球工程与建筑行业私企第一,甚至在营收方面也甩出康菲石油公司和巴克莱银行几条现象与本质街,他也直接被誉为“中国最大包工头”。
手机停机只可惜,好景不长,刚刚成为顶级富豪的第二年,严介和的他的BT建设模式就遭遇到了巨大的动荡——因承接基建工程的扩张得太快,太平洋建设的资金链首次断裂。
新晋富豪,瞬间陨落,如此大的爆点,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界新闻。
就这样新闻铺天盖地,各大商业银行也闻风而动疯狂挤兑,严介和和他的太平洋建设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当时,据统计太平洋及其附属公司总共欠款超3.28亿,由于无法按期偿还,9家银行联合起来向严介和追债,使得他的财富迅速缩水。
据媒体报道称,当年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严介和的12处住宅先后5次进行查封,其中大部分财产都被重复冻结3次以上。
严介和之所以能够得到诸多媒体的“垂青”,幕后推手便是胡润富豪榜,最为严介和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即使现在说起这个一夜之间让他声名鹊起的富豪榜,严介和对很是反感:
“不管是胡润富豪榜,还是福布斯富豪榜,全都是狗屁,它们根本没有什么权威性,全都是在胡说八道!”
“胡润富豪榜说我的身家是125亿,125亿算什么?太平洋每年的利润都有300亿,125亿元根本就是小钱!”严介和曾经这样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在经历过2006年狼狈惨败后,次年年底,严介和高调宣布退出太平洋建设,公司一些事宜交由妻子张云芹负责。
张云芹
而他,在离开太平洋建设后,又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创立了国内唯一一家从事企业诊断及经营建议的指挥机构——华佗论箭。
这所学校捡尸门其实就是一所企业家的商学院,比如今较为火爆的湖畔大学还要早8年成立。
应力松弛湖畔大学
2009年,在华佗论箭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华佗企业门诊”,就这样,以严介和的创业经验为核心的“实战学校”,开始正式运营,为了增加宣传力度,严介和还特地拿出10亿元作为奖学金。
2010年,严介和又在南京创立中国郑和舰队资本国际集团,以华佗论箭组委会为总指挥中心,建立起了包含苏商资本、蓝黄红文化等多家企业在内的“五经”(产经——太平洋产业、太平洋建设,财奥托博克经——苏商资本、苏商建设,智经——郑和舰队、华佗建设,文经——蓝黄红文化、华佗智慧,子经——雅仁和教育、华佗论箭)平台。
出于保密原因,公开平台上并未公布这所商学院相关的问诊结果,也查询不到参与其中的企业人员。
除了成立商学院,许是家族传承的关系,严介和对于文化事业也极为热衷,2007年,他先后出版了《管理境界》与《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成熟成功》两本书,性质与自传差不多,讲的是他多年打拼创业的心得,只不过上市之后并未引起轰动。
越挫越勇的严介和又在两年后,出版了《新论语》,相较于前两本书,《新论语》有了更高的可读性,该书将《论语》打乱了原本的二十篇体例,以“仁”作为核心,按照描述、解读、践行等思路对原文进行逻辑重组。
迄今为止,《新论语》共发行四版,豆瓣评分高达8.3,还受到了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作家钱宁盛赞。
文化界有所斩获后,严介和又回归到了建筑界,在2教育部雅思报名011年参与投资了兰州新区项目。
当时,严介和号称要“投资220亿”、“推平700座山头”建设新城,甚至还表示,新城将会成为中国的“拉斯维加斯”。
在当时,由于项目涉及资金太大,很多建筑公司都不敢接,万一砸了,极有可能血本无归,可严介和当然不会害怕。
他不光接下了这个项目,还承诺政府,若是半年没有完工,太平洋建设愿意赔偿全部损失。
结果半年的工期结束,严介和真的推平了700座山头,根据数据统计,当时移走的土方量甚至远超三峡工程,而严介和,也经此事被媒体称为“中国最牛包工头”。
面对记者采访,严介和兴奋地表示:“这是中国民间投资最大的一笔,单一项目220亿元,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有些朋友肯定会纳闷,这么厉害的事,为什么大家都没听说过,中国的“拉斯维加斯”究竟在哪里?
是这样的,该项目在一期完工之后,由于环评久未通过等问题已经停工。
根据当时媒体报道,停工后,不少工程建材商和承包商都曾上门向这位富豪讨要欠款,称其拖欠金额达上千万。
至于兰州新区,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空置房屋、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种种质疑,时至今日,依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除了兰州新城项目,严介和还有不少口号喊得极为响亮,但最后却无疾而终的项目,比如“500亿”的辽宁营口项目;
“300亿”的葫芦岛项目;
“117亿”的内蒙古包头项目;
“100亿”的云南昆明市五华区项目。
这些项目无一例外,最后资金都没有落实到位,至于石家庄正定新区项目,仅仅是“挖了两条不长的沟”,便解除了合同。
这些大概就是“中国最牛包工头”背后的故事。
04 结语之后,由于年纪越来越大,严介和将公司交给了严昊,正式退居二线。
严介和和严昊
2016年底,严昊带领太平洋建设来到新疆,如今5年过去了,太平洋建设也由曾经的领袖制转变为团队制。
而严昊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了80后中极为出色的佼佼者。
“中国最牛包工头”背后的故事孰是孰非,笔者无法评论,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到坐拥千亿资产的商界大佬,严介和那种亏5万不如亏8万,吃小亏挣得盆满钵满的英仙座勇气,着实值得大家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05:0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56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