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30年前我带日本团去外蒙古旅游随记

更新时间:2025-05-17 06:40:57 阅读: 评论:0

极偶然看到一部名为≪黄金宝藏≫的片子,完全没想到外蒙古能拍出如此出色的电影,惊艳!

于是又主动去搜,看了一个日本冒险家拍的纪录片《蒙古草原_天气晴≫ ,纪录片中一直追踪记录一家牧民的生活,其中妈妈意外跌落马匹后,医治不及而死去已让人意外,快到结尾处,却又迎来了那位最可爱的6岁小姑凉的死讯!我最喜欢的电影震惊得, 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我30年前去过外蒙古,看了影片,除了大城市的商品丰富许多,草原牧民的生活情况,似乎并没有任何改变。

可巧前段时间清理过去的笔记,其中一只黑皮活页夹里,有1989年实时工作日记。当时是我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还保留着公共政策学学校里爱动笔的习惯,加上八百年不遇的,居然轮到自己带一个日本团,去外蒙古。此后二十多年,除了偶然又蹦出一个日本“常连客(固定客户的意思)”组织朋友们,也经北京去外蒙古,我记得我特意叮嘱推他从日本带些烤肉专用酱,说当地,特别是草原上烤的羊肉很好,可惜佐料太差。因为这个建议,此后经年,那位日本客人见我同事一次,就让他转来一次谢意。很有意思。

当时日本人帮我拍了很多照片,途中还遇到了德国的电视台记者,不知何时饿狼传说把我拍入镜头中,还特意寄给我了录像带。只见片子里的我,是个转头、回眸一笑的慢镜头,顺直的黑发合着衣服一起摆动,青涩的样子被固定下来,还是蛮不错的。

将所记录入电脑后,原文字直接撕吧撕吧,断舍离了完毕。

。。。。。。。

8月12日 星期一,32度

今天需要办签证。

9点,先将日本随团领队带至建国门外蒙古驻中国领事馆,他下车独立办签证,我负责将客人带至北京各处旅游。到11:30左右,返回原地去接该随员,无奈常规闭馆时间,他却还在排队等候。

平时偶然走过,以为门可罗雀的外蒙古领事馆,不想到了真需要办事时,却异常繁忙。领事馆对外显示9:30是开始工作,但提前半小时抵达的日本领队(日语“添乘员”,中文简称“随员”)竟然只能排在洪七公叫花鸡第39位。好在领馆延长至12:00。这随员才有幸挤进了唯一开着的小门。但又因他居然未将资料带全(缺机票)未果。好在下午人家还能受理补办手续,终于在18:50,整团入外蒙签证办理完毕(我是中国人,享受免签待遇)。

当日教训:

(1)虽说办理日本人入黑皮鞋白袜子蒙签证归日方随员负责,但如果当天未能拿下签证,这个团就将搁在北京!!这就会是一个接待大事故。

我方作为北京、外蒙两地的接待和安排社,则会因为事前调查不足、当日未能提醒随员应该更早去排队办签证,会轻易被日方给团社(所谓“客户”)要求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责任(没事还被刁难、克扣团款呢!一直以来都是先接团后结账,接团社太被动了。何况其实“客户”是“二房东”,老板是在日台湾人,做法又与日本客户不同)。

(2)接待这类经北京去外蒙的日本团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再有),属于特殊业务内容,其实应该提前去了解清楚。比如办理赴外蒙签证,需要:蒙方邀请函、进出外蒙机票,24美金手续费。当时进出外蒙的机票是我方出的,未及时给到随员手里(因为行李员要拿着去机场托运行李),而双方居然都没有核实这么重要的细节!!

(3)宁早勿迟。当日应该提醒随员8点就去领馆前排队。不该因小失大,为了图方便,让他搭乘团队车前往。完全可以让他打出租提前独自前往。或另请我方其它工作人员陪同前往。

8月13日 星期三 19度

搭乘国航CA929(11:05-13:10),从北京前往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进了候机厅,才知道当天的航班,居然是国航直航首航。飞机最大载客量应是100人,但当天目测只坐了一半乘客。

乌兰巴托报地面温度为19度,与炎热的北京差别真大。下飞机,看到停机坪上飞机并不多,所以已先一步抵达的、日本海部首相的座机,就很显眼。机场内允许摄影,所以手拿团队接机牌,让团员给拍了一张。

走不到200米,便进入了边检区域。填出境卡、申报单、过关,约化了一个小时。行李已经由传送带送出,与当地旅行社的导游也接上了头(导游不漏接,领队责任就轻了一大半)。导游名字发音ganbali,类似日语的“努力”,客人们都笑了,感觉又好记又亲切。

出机场最后一关时,验关人员在大家的申报单(列名物品和价值)上各盖了一章。

这是一个十人的小型团队。导游之外,另有两名行李员帮忙,将客人们的过去心不可得行李放在一处(似另有行李车,和中国当时接外宾团的做法一样)。

ganbali带我们上了客人用车。司机是个干瘦的老头,形似放 的老牧农,改行做了司机。脸上满是诚恳的笑容。

入车内后,才发觉车的底座似乎很高,而车顶又很低,大家一磕一绊地各自落座。

感觉车内很闷,司机开了冷气,可越发让人难受。ganbali君是个有着典型外蒙国字脸的青年,机场路上,他一直好脾气地沉默着,大伙不明就里,好在约20分钟左右,车就抵达了下榻的巴彦格勒饭店。

入住手续办了约15分钟。行李员帮客人将行李运往楼层。电梯很小,3个人进去就很挤了,而且每次有人踏入,电梯的灯便明灭一下,轰鸣声很大。如此摇晃着到了六楼,进屋看,屋中条件却比想象中好:床单毛巾里外都很干净,还有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房内无电话,但装有一个可供呼唤服务人员的呼叫器。有水杯,但无热水,后知,热水需到餐厅,而冷水可直接饮用。

换钱不在前台,转弯拐角走了近5分钟路才在一非常不起眼处发现了“银行”,一行人全忙忙地过去。换钱出奇的迅速,没有水单,工作人员只在申报单银行一览写上钱数,盖上章。

约:1USD=3纳米硒0蒙古币(图格里克),1000日元=290蒙古币

但实际旅行起来,才知道,当地人欢迎外币。如果不是偶痛经应该怎么办然上街去溜达,全程根本没有使用蒙币的机会。

晚上吃饭,黑面包、夹羊肉馅油饼、卷心菜、几块肥肉,如此便算打发了客人。啤酒需先付,每听1.2美金。

地接社ZHUNCHIN旅行社的BATJARGAL女士和我约在18:00见面,因考虑到是晚餐时间,就邀请她一起用餐,面无表情地答应了。这是个约40多岁的女人,打扮较时髦:樱桃木家具红指甲,烫发,带电子表,英语不打疙瘩地二手主板报价说,不露笑容,冷淡地回答我和随员的一些提问:地接社约60-80人,很忙,她是日本团的担当(即专人负责日本团来蒙的安排工作),等等。

买邮票也非常有意思,大大小小一大堆。邮票上标价为蒙古币,但外宾必须用外汇购买,见说寄往国外,需260图格里克。但若客人用日元买,找头却是美金,且根本没有发票之说。

屋内插座是圆头两厢插座,我从中国带来的电器用不了。饭店内电工很有办法,引出两根电线帮我解决了问题,但同时也向我兜售羊毛衫,说一件45美金或5000日元,我说不要,他们也并不勉强。

天黑时是21:30左右。

明天要搭早7点的飞机去呼吉尔特县,5点必须起床,6点从饭店出发。比较辛苦。计划将全团大行李预存饭店,每人只携带必要的物品前往。导游说他回家住,从饭店到他家大约搭车要一个小时。我怕他明天赶不过来,但他说巴彦饭店前台到点会打电话给他。因为他没有闹钟。

8月14日 星期三 (此段为隔天补写)

今天按以下日程活动

8:00飞机抵达呼吉尔特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机场,飞高价票机小,直接就停在草原上。下飞机时感觉很冷。一大批身着球装的日本及欧美客人很快围过来,他们搭飞机回乌兰巴托市。

我们住的蒙古包离机场只有十几分钟,旅游专车很快把我们送到了那里。

蒙古包一共有40顶,分配给我们的,每包住4人。床由两块木板拼成。

一桌四凳,色彩和花纹都富有民族风格。

一火炉,三块木板就能很热闹地燃上两个小时。目测火上能烘烤食物。洗手间需要去公用的。

先将行李暂时先集中到一个蒙古包后,我们抓紧时间,前去参观哈剌和林遗址。该遗址处曾是蒙古帝国的首都(13世纪),直至忽必烈建元帝国才迁都至大都。

(小资料:1372年明朝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军攻入哈拉和林,造成重大破坏。1380年明军再次攻克哈拉和林。387年明朝军队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俘虏7万蒙古人,次年即1388年也速迭儿刺杀脱古思帖木儿之后,北元裂解为鞑靼和瓦剌。15世纪初期蒙古诸部分崩离析,和林也逐渐没落。达延汗在16世纪初将哈拉和林订为首都,之后瓦剌占据此地。

都城在经历了大蒙古国、元朝、北元、鞑靼和瓦剌,在瓦剌以后,和林变成废墟。)

因为行驶路段几乎都在草原上,并没有像样的“路”(偶尔有些车痕罢了),因此车速上不去,单程耗时一个半小时,且颠簸得令人难受。好在草原风景美丽,沿途开着不知名的小花,看不到什么人影美能达x700。蓝天下大群的牛、羊、马,时不时还从车前慢慢走过。大伙在车上,由衷地陶醉并赞叹这大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遗址参观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之后沿路返回,至蒙古包用餐。餐厅专用的蒙古包容积很大,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按西式在提前摆放盘子和刀叉。冷盘是西红柿,主食是牛肉和米饭和土豆,还另配有黑面包和汤。茶很好喝,微甜。听啤和可口可乐如需要,按1美金现付。仍只要外币支付,不能用图格里克。时间近午,苍蝇多了起来,围着食品不停地转。想着空间艺术餐具和冷盘面包都是早早就摆在那的,未免心中对卫生与否涌起一些担心。

午餐时间大约是13:00-14:00。之后午休,一直到17:00才再次出发,去牧民家访

车行15分钟左右,到达了一个蒙古包附近。下车时感觉风很大。看天上乌云堆积,有人头上的帽子被吹得在地上打转。导游ganbali带我们进入蒙古包。一老大妈将马奶子舀给客人们喝,面无表情(面无表情是外蒙人初见陌生人的标配吗?不懂),两个似乎灰尘扑扑的小孩子站在包内一角,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看。盛放马奶的桶上方是屋顶,悬注射透明质酸着几块羊肉,显然有利于自然风干,便于保存。火炉山正在熬制的,也许是奶酪?包里很干净,桌边梳妆镜两边,放着全家照及主人与游客的照片,另有大镜框里是达赖喇嘛,前面有一小杯马奶和一些奶酪,作为供品。客人可随意拍照,也可以去外面骑马。说是骑马,实际也就是由牧民陪同,在马上骑着溜达一两分钟。观看牧民如何用不到40分钟时间,就搭起了一个蒙古包。大家散散地或参观、或与牧民搭讪,感觉非常开心。之后再次回到酒店用晚餐。

晚上9点左右下起了雨。出不去,就在蒙古包里,跟随员和导游聊天。说是聊天,主要还是ganbali君在主讲。

ganbali君现年29岁,接受完9(台风中心不应该是10年吗?)年义务教育后,去莫斯科留学,主修经济,在留学时结识了现在的妻子,21岁时两人自行决定登记结婚。女方是外蒙古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人员。两人育有两个男孩,现在一个四岁,一个三岁。他的日语是在留学时自学的,今年四月起在ZHUCHUN旅行社做临时导游,这是他接的第四个日本团。他平时也听日本的NHK,及看日文书报。他本职工作是共青团工作,住地离乌兰巴托童装批发市场市中心坐车一小时。唯一爱好是看电视。

客观说,他的日语水平:词汇量少,说话不流畅,还在初级水平。但爱聊,客人也能听懂。他会常常很老实地用“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来回应客人的问题。感觉他们应该是外蒙的中产阶级,他说他下星期,打算携妻子去北京旅游。(我现在想,也许是妻子派驻北京,带她旅游也未可知)。

聊天到晚上十点半左右,随员和导游告辞离去,感觉蒙古包内越来越冷。四周听到一片狗叫声。雨已经停了,有星星,没法继续码文学下去了,就睡觉了。

8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团队出发去看“瀑布”。车程单行要三小时,午餐需要在野外解决,所以随车带了一些食品,并配备了两个女厨师。

有随员和导游,再加上两个厨师,又要来回颠簸这么久,而日本客人都喜欢一人占两个座位坐,搞得我和随员导游经常只能挤在一起。有客人提出神态不适不去,我正好也乘机提出留下来,自由松快一天,比在客人面前颠到吐要强。

上午歇息足了,午饭后想出去溜达。遇到一个自称在当地市立大学学习中文的二年级学生,很热心地引我们逛了当地人的商场。(想马云为修练英语,1980在西湖边当义务导游时,也这样吧? )

说是商场,我觉着也就是附近住宅小区的内部小卖部,只是里面东西很少:几件衣服、一些牙膏牙刷之类的。时不时有人进来,但只看不买的多。见到我们是外人,围过来一大群。我看中其中一条罗马尼亚产的围巾,人造棉,70图格里克(约13元人民币),但那个不去参加团队活动的跟着我一起逛的日本人,居然非常不礼貌地将我正在询价的围巾拿去付了钱,变成他的,甚至还装糊涂,将服务员要找我零头的10图格里克一并收下。我也不客气,让他把钱交出来还给我了。这名客人脸相古怪不讨喜,在团里比较孤僻,因为此事,我对他印象也不好了。

具那名学生说,这个村落的人收入比较高,每月大约1万6千图格里克(约2500人民币?),也无从考证。但确实眼见许多人骑着摩托车出入,其中有些打扮非常摩登现代。因问起摩托车1的价钱。答的又是1万6千图格里克。而马匹大约要买到2万图格里克。说这里有两个学校,分有小学、中学,学制10年。

然后这个学生就开口要跟我换钱,晚饭后又见他拿来了几件粗糙的项链,向我推销。我给了他1美元,他咽了一口口水,很快接钱在手里了。

听客人说有人看到他昨天就在蒙古包前晃,想来他说的话也在可信不可信之间,

晚上星星很好看。

8月16日 星期五

6点30叫早,7点早饭,7点40分出发去机场。

今天飞回乌兰巴托,照例是等初抵呼吉尔特县的客人先下完飞机。上飞机后,自由选定座位。45分钟后,飞机抵达乌兰巴托。

天阴,仍回到巴彦格勒饭店,让客人有时间休息,会洗个澡。水很好,再次洗上澡的感觉很痛快。洗澡后,就去乌兰巴托饭店三层,应该是ZHUNCHIN所在地,去缴纳了团费(全团的美金背了这么多天,我也够大胆的。)乌兰巴托酒店很近,坐车才三分钟。该饭店当时是外蒙最好的饭店,大厅较大,还有许多食品可买,感觉有点像北京友谊饭店。

ZHUNCHIN旅行社应属外蒙最大的涉外旅行社。营业场所自然有很多。据说成吉思汗广场(原名苏赫巴托尔广场)附近一幢建筑中的11楼,是该社本部所在地。而设在乌兰巴托饭店内三楼那小间的,应相当于对外窗口。当时小间里有两名工作人员,看上去都很精神,与一般外蒙人不大相同

13:00午饭。14:00出发、开始下午的游览。

敕愿寺(蒙古语称丹巴达尔佳寺,喇嘛寺)あいにく(不巧)闭馆休息,就又被带去了dollar shop(美元店)。里面的东西照例还是很少。客人买了些羊毛衫制品,后去参观外蒙古国家博物馆。作为该国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看得出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力的。博物馆一共三层,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类历史,都有实物及精致的标本陈列,恐龙标本印象最深刻惊人。

17:30-19:00,看民族歌舞,坐车20分钟,现付每人8美金。当天虽只有我们这一个团十几个观众,十几个演员还是演得很一丝不苟,马头琴和长调印象最深。演出一结束,就马上向我们兜售工艺品(感觉得到,这里的人追求美金简焦化废水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据说只有外币,才能购买到日常用品)。东西做得很精致、有外蒙特点,但标价自然在当时当地比,是不便宜的。我买了一只挂件用的小小皮质马靴,5美金。

回到饭店吃完饭,见依然阳光明亮,就同着几个客人到街上去散散步。看到邮局还在营业,拐进去,发现这里的邮叛逃者票比饭店买的便宜近10倍,而且终于可以用上了图格里克。

往前走,见有张贴的墙报,日本海部首相正在外蒙访问,因此可见他身着外蒙服装的照片,前面围了不少人在看。

再往前走,有一家饮食店,钻进去买了茶,端来的却是像泡馍一样的东西,想来是蒙古砖茶之类的东西。喝不惯。

由此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今天为止,在外蒙的旅游计划走完了一半,大部分令我担心的事基本已解决,想来该不会再出什么事了吧?毕竟这样带一个经由北京来外蒙古的日本团,还是丁一蛮稀有的(公司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再忍耐几天,把这批客人平安送走,我就可以好好松口气了。

明天将前往南戈壁。

8月17日 星期六 32度

乘早飞机(6:40-8:05)乌兰巴托飞抵南戈壁。

今天听说有200多游客要住在这里,“包”明显不够,分配给我们总共是6顶,我们几个工作人员也只得跟客人混住在一起。

休息到下午一点,吃饭,人太多,菜上得很慢。

这里和呼吉尔特县一样,厕所和洗澡间都是公用的,但却比呼吉尔特县干净多了。

14:00出发去看沙漠,约一小时的路。沙丘比敦煌的鸣沙山小多了,沙漠面积也很小,我个人觉得没什么看头。之后开车回驻地,稍事休息,18:00出发访问养骆驼家族,坐车约15分钟。

第一次看到小小骆驼,照了像。进包里喝了一碗酸酸的骆驼奶。又看了一会主人戏弄一匹一岁的小马,很亲热地和马接吻照完像返回驻地休息,吃晚饭。

晚上围在帐篷前喝酒,看月亮、看星星,见到人造卫星慢慢地移动,数量还真不少,一晚上我们共发现了六个,12:00尽兴散去。

8月18日 星期日 37度(?)

今天9:00早餐,后出发去了溪谷。从驻地到溪谷车程约一个小时。途中还在一个小店停了一下,因此又多耗去了半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后,车又回去去接第二批客人,所以在溪谷自由活动时间为2个小时。

空无一人的深山,沟壑深深,一线小溪潺潺流过。我们一起沿着溪谷前行,听着虫鸣、鸟叫,溪水流逝,令我不由涌起丰富美好的感觉,好像自己又回到了简单又充满幻想的年龄,倍感亲切、自由。独自默默地沿着溪流前行,什么也没想,却又非常非常的感动和惬意。这次在外蒙旅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种贴近自然、忘掉俗世时获得的某种轻松感。不论是围着蒙古包的火炉闲聊,还是专心抬头看星星,抑或躺在包里听外面的风声雨声;不论是在草原赏花,还是走向闲闲的牛群、马群,或者看牧民戈达尔造蒙古包,抚摸小马,都是很好的享受。

晚上有两个来自意大利(都灵)的游客加入我们三名工作人员的闲聊群,分享者度数很高的成吉思汗酒。之后几个人一起走出驻地,选了一个地方将毛毯铺在地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人静静躺着,仰面寻找人造卫星。

8月19日 星期一

再次乘早航班(8:30-9:50)飞回乌兰巴托(四进四出乌兰巴托)。

幸亏赶上的是第一班飞机走,剩下的人员直等到傍晚17:00左右,才回到巴彦格勒饭店。

当天安排的是市内游览。上午寺院参观。下午是日本人墓地。然后又是DOLLAR SHOP(行话“扎店”),观看相扑表演,又每人交了4美金。

值得记住的,是和随员一起,受邀在工作后去了导游ganbali在乌兰巴托郊外的公寓里,见到了他的妻子,和两个结实可爱的男孩。公寓还很宽敞,有一个阳台。ganbali的妻子一看就是给工作妇女,很干练的样子,两个孩子在家赤裸着上身,我们闲聊了一会儿,突然停电了,还好天黑得晚,不过我们也不想太打扰这一家,于是拍了合影,放下了礼品(随员送了几条烟,我送出了自己的一件时髦长风衣),告辞出门。

12:00,睡觉。

8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自由活动

市内唯一的百货商店要11:00才开门,所以除了广场上走一走,逛无可逛。

11:45出发去机场,带着便当当午餐。12:05抵达乌兰巴托国际机场。

出境手续办了约1小时。

提交海关表,凡是用图格里克购买的物品,都需要出示发票。(之前我们没用完的蒙古币,都又在住宿饭店内换回了外币,45图格里克=1美元,来回折腾,白白损失大半。)

托运行李,领登机牌,进入休息室,民航晚点。

在机场免税店购物,发现比市内dollar shop便宜。比如羊毛衫,客人买60美金,这里是50美金。饭店又比市内商店贵,比如同样一本书,在饭店是8美金,广场边书店是130图格里克。

这里用美元,还能买通人情打开方便之门。匮乏和特权,滋养腐败,不仅当外蒙古是这样,后来用美元现金买到俄航团队机票,我也亲遇过。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23:5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67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我带   年前   外蒙   旅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