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是什么样?”

更新时间:2025-05-20 05:47:47 阅读: 评论:0

关于末日,人类早已有过太多想象。

用户​「仅剩一人」和「全微分体人类瞬间消失」的世界,都会是什么样?

世界最后一人的概念,快 200 年前就被写过了。

先后经历了自好友拜伦、丈夫珀西·雪莱的离世,「科学怪人」之母玛丽·雪莱把悲痛都投射在了末世小说「最后一人」里。

文中的世界经历了一场大瘟疫,只剩下主人公里昂内一人。考虑再三,里昂内决定写下人类的故事,给之后未知的新文明留作参考。

差不多的想象,也出现在了 1954 年的小说「我是传奇」中。

它先后三次被改编成电影,最出名的 2008 年还不是因为你长得不好看版本里,威尔·史密斯马尔代夫地图独自带着f1车队一把枪,一只狗,白天游荡在空无一人的纽约街头,日落之前躲回家中,一边防止被病毒感染的变异生物入侵,一边思考世界上是否还有和自己一样的免疫人群。

最后的结局,当然也是他这位英雄式主人公拯救了人类社会。

说不上是天生具有的自负还是乐观,我们总是坚信能有那么芬兰语言一两个人会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他们也一定会肩负使命,演绎出延续和重生的科幻「爽剧」。

而代入那些设定之后,大多人能延续的,应该只有文明之下的「温饱」而已。

短期维持生命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一个基本没什么生存技能的 21 世纪人类来说,在新鲜食物逐渐腐败之后,妄想靠种菜、捕猎、钓鱼自给自足,倒不如用超市里的饮用水和方便食品饱腹来得实在。

英国一对夫妇曾用半世纪前的鸡肉罐头庆祝金婚,据说味道不错。如今应急防灾食品美的洗碗机的保质期也能有几十年,理论上讲,正常的食物补给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图书馆、博物馆大门敞开,在因电力问题无法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的情况下,想要追求几十年的精神富足也很随意脑梗死的治疗。

只是,这些看似基础的需求满足,在现实中都有点太理想化了。抛开孤独终老的心理问题,那时的世界,很难维持想象中的样子。

屌丝逆袭

世界仅剩一人,与人类全部视频咨询消失,除了前者多了些心理安慰之外,在本质上对地球来说并无差异。

2008 年,美国国家历史频道请来数位科学家,领域跨越动物学、建筑学、气象学、材料学……拍了部纪录片,就叫「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大家凑在一起,根据那时的科学发展和实验结果,推导人类突然消失后地球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配合主题,科学家在其中也是忽闪忽现,只是客观讲解,不对那个想象环境做任何干扰。

人口为零,时间无用,或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那个世界,灭霸打响指产生了双倍效果:

几小时内,灯光天津消防员开始熄灭。燃料无人添加,法律论文网电力系统崩溃。抽水系统失灵,纽约地铁 36 小时就会被淹没。

几天之后,超市中的食物开始腐烂。宠物喝光了电冰箱失灵后融化的冰水,寻找走出家门的方法。

全球 300 多个犬类品种,只有少数能离开人生活。那些平时跟在人们脚边的小狗,大多不到一周就会无声息。

依赖人类垃圾的蟑螂老鼠慢慢失去食物,不得不啃纸箱书本,喝直结厨胶水,最终返回街道自力更生。

6 个月:城市有了变为荒野的迹象,猎食动物从小型到大型逐渐回归。没了人类的干预,狼群能以之前 6 倍的速度增长。

1 年:城市轮廓还可辨认。掉在钢筋混凝土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野草青苔侵占街道社区法国自由行。

5 年:路面台阶消失,公园变森林,狮子老虎成为后人类时代生存高手。人类曾自以为的对自然的掌控,完全是幻想。

25 年:钢筋混凝土开始瓦解,废弃楼房变人造悬崖,成为鸽子的完美栖息地。避雷针生锈,一道雷击就能形成火海一片。

50 年:木质的双屏壁纸房屋因为火灾和白蚁基本上所剩无几。石头在自然的腐蚀影响下,慢慢变成灰屑。

100 年:建筑大倒塌时代来临,布鲁克林大桥钢索断裂,跌入水中。埃菲尔铁塔连接点无法活动,会在某个大风天直直倒下。

1000 年,人类活动的痕迹被彻底抹去。

布满钢筋水泥的地球,在两小时的影片末尾,回归到比丛林纪录片还要超现实的绿色星球:

幸存的家猫后代离开不方便猎食的开阔平地,占据废弃摩天大楼,等待进化出鼯鼠的飞膜成为滑翔猫。

狗类回归原始状态,与狼杂交,随时对平地上的大型草食动物发起攻击;海鸥老老实实捕鱼,不再想去码头找点薯条。

古代神话中,人们认为实体宇宙将和人类文明共存亡。「复联 4 」中关于「人类灭绝」的讨论是:“消灭地球上的一半人口,鲸鱼就又可以游进哈德逊河了。”

两个理论听上去同样唯心,但在这部纪录片的印证下,后者变得有理有据:没有人类的地球,才是它本来的样子。

以纪录片中的科学想象作为指引,在经历了大型瘟疫、战争、核武器隐患、太空竞赛、机器人崛起之后,我们对末日世界的描述世界第一大峡谷,好像又多了些充满希望的想象。燃烧的大地和阴暗的天空大可以继续出现在科幻作品里,但让破败的城市开出花来,也未尝不可。

2风水案例013 年游戏「最后生还者」中,地球上 60% 的人口被瘟疫毁灭,两个幸存者主角在废弃的公交站旁,发现了正在吃相思树叶的野生长颈鹿。远处,鹿群在曾经市中心的棒球场散步。画面美好到连游钢筋重量戏设计师本人都下跪说:混凝土裂缝中长出植物,是最奇妙的概念艺术。

近年的电影「少女地球守护者」,剧情翻车,但背景也描述了末日地球的和谐景象:人类移居其他星球,地球的动植物终于能自我调节,找到和适应新的生存方式。

而这些场景在现实世界中,也早已有了意外出现的「试验场」。

切尔诺贝利事件后的普里皮亚季,5 万人口突然离开。原本科学家预测超量核辐射会让周围的动植物消亡,没想到一切都被大自然修复了。

再近一点,去年的疫情造就了地球几十年来的「最安静时刻」。旧金山金门大桥上出现郊狼中俄博览会,野猪行走在巴塞罗那最繁华的大街上,好像世界本来就是属于它们的。

说到底,无论人类留下唯一幸存者,或是集体消失,从长远看,也只有我们自己会在意。而那些种种美好的末日假设,或许能让人类在还未离开地球的日子里,尽力保持它原有的样子。

文_yini|图_网络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2:2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694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类   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