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到了一些类似这样的评论——“你的后期色彩我很喜欢,我觉得你的图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后期”、“前期再好,后期不好也无法惊艳”、“楼主做了后期确实照片很有感觉,可惜实景不一样”……
看完评论,我表示无法用一两句话很好地回应他们。
我想,他们都很真诚神无之鸟,不是讽刺不是恶意,确实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那么我就写这么一篇文章来谈一谈这个问题吧。
一、后期确实是很重要的,
但并不意味着“后期处理=大幅改变画面”
后期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毕竟都是2018年了。
而我想强调的是,当前,摄影后期的教程非常多,许多教程往往为了陈述技术,前后图对比是非常悬殊的。这也就容易让人误以为——做后期都应该是这样的,差别就是很大的,大幅度后期是一个常态。
其实未必,很多时候,后期追求的是小幅度的、方便快速的调整。一方面,因为摄影师的目的是多出好照片,太复杂的后期会增加工作量;另一方面,改动越小,就越不容易出错,越不容易调出不耐看的效果。
那么,我们先看一张原图与成品图的对比~~(注:本文给的例图都是被人问得多的,不一定是我最喜欢的,后文不再赘述)
上图:原片。下图:后期调整后。仔细对比这两张图,尽管两图给人的感觉不太相同,但如果讲区别,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图偏黯淡,而调整后,照片的暗部被提起来一些,整体亮度也有增强,所以显得不再那么昏暗。在此基础上,我还增强了对比度,同样为了平衡雨天灰蒙蒙的感觉。另外原图整体色彩是偏紫的蓝色,略微有些压抑感、令人不舒服,因此将蓝色调整得更舒服一些。
再来看第二组对比图吧——
原片调整后这组图我主要是想突出城市夜色的流光溢彩,智能微波炉所以我的调整,一定是为这个目标而服务的。
原片的整体偏紫的感觉我是要保留的,同时在高光部分我需要偏蓝一点,这样照片的整体色彩也会更丰富。
另外,用曲线增强照片的对比度,地面因此有了质感和闪亮的感觉。
所以,仔细看,原片和后期差别没有很大,但我都是动了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才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再看第三组照片~~
上图:原片。下图:后期调整后。这张照片甚至没有明显的压暗、提亮的操作,因为并不需要。但我增强了照片的锐度、对比度、清晰度,以及用手机APP做了一些色彩调整。
那么,是不是任何原片稍微调整都能有好的效果呢?显然不是。必须有前期的基础。这篇文是讲后期的,就不多说了。简而言之,需要观察力、经验,城市风景类照片(例图2香港街道竖图那张)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到达合适的地点。
看到这里,如果你想知道这几张图具体的调整过程,请认真看完本文,在文章最后部分我会给出图1和图3的调整方法,千万别直接拉到文章末尾,不明白道理直接抄参数真的没有用。
二、小调整带来大变化?
发现照片存在的问题,做出精准的调整
看完这些照片,我来解释下刚才这个问题——为什么后期处理不等于调整幅度很大?答案是,在照片前期合格的前提下,你真的不需要大刀阔斧地调整,而是针对问题,精准解决——就像好的修车师傅会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修理,而不是无脑做一个全套大保养。
局部曝光不足,适度提起来,局部过亮,适度压下去。然后调整色彩,白平衡应该往哪边偏?你想让照片的亮部、暗部分别偏什么颜色?哪里的色彩需要被突出或者压制?
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精准地去操作。
有时,离你想要的色彩只差了一小步,但你却拉了一大步,然后说,我想要的色彩调不来。
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精准地去针对问题去调整,一旦下手重了,可能会对照片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也很难把各种参数凑巧调到你需要的数值。
问题来了,如台湾黑帮何去准确地调整照片?如何恰到好处地去针对每张图的缺点调整细节?我认为,经验、审美、天赋都很重要。不要急于求成,先把观念摆正,后面的事情靠努力和时间去解决。
我的建议:多看美图,多思考原理,隔墙听多实践,不要觉得预设是万能的。
那么,话说回来,我们是不是必须去追求这种改动较小的后期方式?也不尽然,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反对比较复天津地铁规划杂的后期,而是因为在我的拍摄题材上(旅行人文、扫街),确实不需要太多后期,本身这一类照片的目的和追求也是“美并且真实的记录”。前期尽量好后期尽量少,那就是我的追求了。
后期的复杂程度,和个人风格、拍摄题材、作品数量等等都是有关系的。
即便是貔貅摆放同一位摄影师,也是分情况,可能有的图2分钟就修好了,有的要半个多小时,我自己也有这种情况,我们接下来说说这类情况。
三、内涵与炫技
后期确实是能够解救废片的,但不应当满足于此
他们夸我后期棒我是高兴的,毕竟作为一个人,你夸我什么我都很高兴(除非夸我很爷们+.+),后期做得让一些人喜欢,我也会很开心哒。
前面说了后期并不一定是和前期差距很大。但相对应的,确实有前后期差距大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拯救废片。我也会有一些前期失误、后期补救的照片,但这真的是补救,典型的情况比如说为了旅行游记的完整性,我需要把前期不太满意的图片也修出来。
比如这组了——
后期调整后原图长这样——
虽然我也没有人为添加光晕、大幅扭转色彩,但显然和前面几个案例比,后期幅度是比较大的。当然,对于旅行照片来说,没什么大的毛病,只是因为拍摄时间较晚所以光线比较弱。用后期调整曝光、白平衡、用色彩加强氛围后,作为游记照片是可以展示的。
所以,即便这组图网络点赞也不少,我自己也很清楚照片的内容我是不满意的,只不过我用后期技术让它从废片变成了讨喜的照片而已。我会努力在下次类似的拍摄中,提升自己,在前期获得更好的内容。我希望下一组图不再是“炫技”,而是真正有“内涵”的照片。
我的个人观点王世颖:
摄影是个综合的事,如果对电脑操作、手机操作技术没有障碍,我不觉得前期审美8分的人,后期审美只会有5分。二戴玉镯的好处者通常是同步提升的。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前期拍得很好,但不会后期,觉鱼群算法得后期限制了我的优秀,原片直出无法表达照片的美——那网站关键词么,你的前期一定还是不够好,只是你把别人前期的图幻想得太差了。这时候,先努力变大变粗提十岁女孩高前期,与此同时研究后期。千万别把重心倾斜在后期太多。
如果你觉得自己一部分图片可以原片见人了,希望后期能让它锦上添花,并且修复一些前期失误的照片。那么恭喜你,思路对了,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四、在后期的过程中,思考前期存在的问题
对萌新来说,认真做后期是提升自己摄影水平的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并不仅仅是说后期能帮你解救一些废片,让你收获摄影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后期是能让你回过头来分析前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在新书《旅行摄影氛围之美》第一章第六小节中写过这么一段话——
一张“问题照片”可以变身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但这之所以可以成功,正是因为前期的几个弱点恰恰是后期所擅长做到的。修的照片多了,慢慢地,你会了解哪些照片的不足可以通过后期补救,而哪些因素必须由前期来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了解照片缺点之后,一定要多思考下次在类似的环境拍摄时如何从前期去改善问题。时间久了,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学会通过后期发现不足,修图时必然会发现前期各种问题,抖动、曝光过度或不足、构网络品牌推广图问题等等;另一方面随着拍摄经验的增加成皋,后期其实很多时候在前期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拿起相机拍照时,就可以预想后期大概是什么风格,在前期就去尽量贴近后期想要表达的氛围,二者互相促进能取得极好的成果。是的,我们可以通过后期手法解救一些前期有失误的照ccnt片,但并不是照片中的每个问题都能解决。所以,你需要认清楚,哪些问题必须前期搞定,哪些可以前期放宽一些留给后期来处理。
顺便说明,我前期也有很多不足,正在不断努力。
五、文末福利:两个例图的后期全过程
为了表示诚意,我把文章中两张图的调整全过程写在这里——
因为如果只写前四条,估计很多人吐槽没有实际作用,真正的后期技术不还是保留了吗!
其实,不写后期教程并不是“保留技术”,而是单纯的嫌麻烦。做一个电脑后期的案例需要截图、整理、写文字,发布……写后期教程的时间比修图慢太多倍了,不可能每修一组图就来一套后期教程的哇~~~肯定是拿几个代表性案例做做就好。
对于非职业摄影师来说更是如此,本来拍照时间就有限,真的没必要写任何教程,给任何预设。
所以,以后遇到摄影师不爱写文发预设的情况,我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份理解,勿喷勿伸手,多做功课后友好请教。
啰嗦完毕,看案例吧。
案例一:雨后古川
原图分析:阴雨天夜景、细节不足、光线平淡、画面偏灰。但是有冷暖对撞的色彩,后期调整后的潜力较大。
相机原图打开ACR,对RAW格式进行调整。重点增加曝光,提亮暗部。打开alien skin滤镜,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滤镜右边的选项卡点到tone这里,对曲线再稍微调整下,点击OK新建曲线调整图层,如图调整曲线。这会形成一个褪色(fade)的效果。说白了就是照片暗部灰灰的那种效果。建立第二个曲线调整图层,分别对三个通道小幅度调整。这一步是为了微调色彩,强迫症可以好好弄下,跳过这一步也没关系,色彩差别很小。最终效果图。案例二:香港街景
因为本文有点长了,所打压指数以,这个案例我就用一张图解决了!本身就是手机修图嘛,参数都有,一并奉上。软件是VSCO。
哎,别着急骂我坑,你们把参数抄下来,不就是预设了吗?
具体方法:保存下面这张修改前的原图,张自忠的故事然后对照上图的参数一个个做进去,获得和我一样的效果后,点击保存。
使用的时候,找到此图,拷贝编辑,再点击你的图,粘贴编辑,就行了。
老司机们也可以直接存为预设,具体方法见这篇文章:【手机后期分享】VSCO终gta3秘籍于推出了预设保存功能!附赠私人预设
对VSCO零基础的同学看这篇:【手机后期分享】围城读后感VSCO常见问题汇总&基本操作介绍
预设不是万能的,但也能给你一些参考。关键是探案小说要通过你的观察,分析出如何针对具体图片进行一些微调,以获得最令你满意的效果。
最后,关于后期,每个人钟爱的风格是不同的。对于本文的照片风格,不喜可随意喷但不回复。
我的新书《旅行摄影氛围之美》,目前已上架~各电商平台有货。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2:3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82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