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浅谈漫画中的“女性之美”

更新时间:2025-05-08 05:21:35 阅读: 评论:0

题目定的宏大,但内容可能却略显轻浮,排名仅为本人接触到先后顺序及对本人的影响程度深远来划分。另外,虽然起了这样的标题,但由于本人看过的少女漫较少,所以未列入其中,我想可能会有一些比较符合的作者和角色形象,以后有机会或许会有个2.0修改版本。

所选作品均为能够体现“女性之美”这一主体的,所以一些故事很好的作品并未列出。多带有主观色彩,有的以作者开头的,代表作者的这一类作品。

可能不算是书报的“书报”。

另外因为家中最近遭逢变故,实体照片不多,多为找的配图。

1.《D.Gray-man》《bleach》——以柔弱胜刚强

在这里第一名献给《D.Gray-man》中的李娜丽。《ble社交恐惧症ach》这里提到仅为代过,虽然同为这个时期接触到的漫画,《bleach》中的女性形象碍于一部以男性角色为主的群像剧,都显得有些过于单薄,仅靠部分章节内容不足以支持(或完成)各自形象,但仍有一些很好的设定。在这里先撇去露琪亚不谈,这是个和李娜丽有着部分相同特点的人物。其余的如雏森桃,略显柔软却又能够坚强地包容;松本乱菊,曾经幸福已远去,悲情且专一;妮露,纯真与无邪……甚至千年血战篇的花姐,也展现了其残酷嗜血的一面。

对比三大漫的其余两部,各具特点的人设,再配以“诗人”98的独特炫技方式,《bleach》反而显得不那么“少年”。

回到与《D.Gray-man》的结缘上,踩着95后的尾巴,又身处十八线的小县城中,一切具备时代特点的现象在这里都显得过于缓慢和模糊。当时对引进时代的辉煌并没有什么直观的概念,直到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县城里有了一角书屋,拜此,有幸接触到了日本漫画。然而没过两三年的时间,一角书屋这种形式的租书店都已倒闭了。

《D.Gray-man》作者星野桂,女性漫画家,以《D.Gray-man》成名,但因05年遭遇车祸,此后的更新都是在有一炎帝和黄帝搭没一搭的连载中进行英国罢工,直至今日仍没有完结。故事以中世纪欧洲为背景,有大量巴亚历山大宋洛克风格的建筑及服装设计,这对当时只接触过东方文化的我可谓打开了一个口子。

故事围绕着黑色教团率领的驱魔师与千年公率领的诺亚一族间的恩怨纠葛进行,到目前的进度来看(不负责任地说),作者以“黑色”为名的教团作为拯救者,背后里却暗藏着血腥与牺牲,而“反派”千年公却背负着某种大义?或许,真正的光明犹如黑暗,作者在这里最终想呈现也是一种黑白逆转的结局吧,真相、思想、立场,真如我们表面所见?

与故事本身营造的氛围相比,作品女主李娜丽(不过后期基本没女主啥事了)的遭遇反而显得过于渺小。幼时父母被恶魔所杀,后被教团收养,而后不得不被word视图动接受一段被强加给的命运,尽管多有不公,她也依然将教团这个小团体当成了她的心灵归宿,战斗完之后,这里是她唯一想要“回去”的地方,她视教团里的伙伴为家人(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shengmu婊”的嫌疑),在当时我的眼里,具有相当的温暖与包容。前面提到与《bleach》中露琪亚相似的特点,也正是这种温柔的包容感(织姬那种就有点太过分了),但可惜98止步于此,未能再做更深一步的刻画。

关于李娜丽最精彩的两章,也是我觉得升华了这个人物形象的两章,标题我也很喜欢——《crimson snow》《船身斑驳,少女不归》(《船已回,少女不归》)。对手是新出现的lv3恶魔——静态平衡阀面对无法战胜的敌人,李娜丽将圣洁(innocence)解放最大化——铁枷,圣洁巨大化,配合敌人施以重量的能力,依靠速度与重力将敌人贯穿——同归于尽的战法,双马尾在阻力的燃烧下变成了短发(想不到物理学整挺好)。

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场极为凄美的战斗,越往后越觉得这种二手房个税安排极为合理,李娜丽在后面的剧情中戏份逐渐减少,整部作品逐渐变成了神田与阿尔玛之间的基情悲剧,以及亚连与罗德之间的恋爱喜剧(笑)。而为李娜丽安排了这样一场牺牲化的战斗,升华了李娜丽角色形象的同时,也宣告了她的暂时退场(至少是到目前的连载中)——但没有完全放弃,在面对lv4时,也是李娜丽率先喝下结晶,成为结晶型圣洁的首例。李娜丽一直是作为一个先驱者、一种光芒与指引,在这部漫画中存在。

早期少年漫中,哥特风格我觉得只有李娜丽完成了一个独立的女性角色的塑造,她瑞士宝齐莱手表柔中带刚,是一个比较正统正面的女性形象,至今仍是我心目中女性角色的NO.1。反观其他火影、bleach、海贼……女性角色的存在更像是为了剧情的工具人,为了某种共识或规则而被强塞进去,略显悲哀。

2.大暮维人——杀人刀与避风港

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大暮维人的作品,其实也没错,大暮维人作为早期由下海到上岸的作家代表,对如何展现女性之美、俘获男性读者的芳心,想必有不少的心得。

尽管大暮维人早期靠里本出道,在他的笔下,春日午后的堕落与背叛,却带有一丝文艺。在后期商业漫画角色的塑造上,他也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对美的认知。母体中孕育生命,本身就充满神秘感,而后孩子出生,哺育长大,且通过抵御外界的侵害,来保护孩子幼年的成长。所以,孩子对母亲的的亲近是一种生物的本能,当然这里母亲也泛指所有女性,即对女性的喜好,除了生理上的本能外,还有一层奇异的宗教色彩。

当然,大暮维人的作品中并没有讨论这些过于深入的东西,他只是在画他想画的,在画他理想中的完美女性,他心目中的大和抚子。我想《易燃易爆炸》这首歌的歌词或许能很好地诠释这种形象:冷艳而又轻佻下贱、阳光而又充满风情、纯粹而又赤裸不靡颓……近乎一种完美且苛刻的想象。又或是像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美丽少妇玛莲娜,能够搅动着每一个男人的心,让人情不自禁地去追随。

大暮维人所追求的便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完美形象,她一方面杀伐果断,护你周全;另一方面却又能够成为你脆弱时的心灵支柱,而你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无忧无虑,可以尽情撒娇与依赖。但,无论是谁,终会成长。

谈到大暮维人的作品,最早是对《天上天下》有深刻印象,还是初二时候的点播台,两块钱可以看大概五分钟的动画,其中宗一郎撞见亚夜洗澡的场景,满足了一个少年对性与爱的一切幻想。但可惜只有五分钟,直到七八年后,才将这部作品补完。

对这部漫画的分析,我在《苦难与慈悲:大暮维人和他笔下的女人》中介绍过,在这就简单说下。大暮维人在《天上天下》中完成了对他心目中大和抚子的塑造——枣真夜。这部作品中基本所有的角色都是在为了体现真夜作为一位女性所具备的属性,即都是真夜的衬托,她被大家仰慕,但她谁也有没选择,或许这就是趋于完美的结局吧,她永远是不可及的。

3.押见修造——青春的阴影

鼠标之家(有机会这个得再重新说下)

押见修造的作品都有点“邪”,他最擅描绘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状态,在这里提到他有点不太适合,因为他还是以男性角色为主体来描绘男主眼中的女性,以至于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过于主观,但这毕竟是描写青春期的作品,只要和青春沾上边的,多少都能拿来谈谈。

“青春”二字,蒙去上部,剩下日月,日月为明。只要有青春,就有光明。但是在光明投射后的另一面,每个人都会反观到自身的阴影。”——织田作之助

押见修造的作品就是这个阴影,不同于桂正和作品中表现出的青涩、懵懂或是《FLCL》中关于青春混沌的满目疮痍,押见的作品更像是青春期那些无处安放的情感,是那些失去的,未尝所愿的,或者某个曾经一闪而逝的瞬间。

《恶之华》与19世纪法国著名的大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华》同名。波德莱尔的《恶之华》甫一出版,便以其大胆的想象、吊诡的修辞征服了当时的读者,而因其作品中表现出的撒旦之美受到法庭的传讯,并以亵渎公共道德罪被罚款。他是第一位重新发现萨德侯爵的人,并将萨德主义引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他是颓废派的先驱,同时也是象征主义的鼻祖,在他的作品中,最核心的特质就是孤独与忧郁。阳光保险车险

好了,在这里再提一下另一位大作家芥川龙之介,20世纪初的日本小说家,他也同样是位忧郁且华语金曲奖带有神经质的作家。在其临终前的随笔中提到“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同时还有另外一句“年少时代的忧郁是对整个宇宙的骄傲”。

《恶之华》里的《恶之华吉本多香美》

由此,在这里肤浅地猜测一下押见修造在这里选用同名漫画的原因(波德莱尔的精神远不是一段话就可以概括的),即:年少时代所窥见的撒旦之美。这也是贯穿他所有作品的一个精神内核。那么为什么只限于年少呢,那是因为成年后所窥见的撒旦就远不是只有“美”的诱惑了。

押见修造同样继承了波德莱尔的病态与不健康,从《恶之华》《我在麻里体内》《漂流网咖》乃至新作《欢迎回家爱丽丝》中都可以看出,青春期的“我”偷食禁果,大胆肆意,任性而为,虽然伴随着风险,但禁果之中的汁液却极为甜蜜,那是仅属于青春期的懵懂的矛盾的情感,而后,当时间滚轮将社会与现实带入生活之中,梦的世界便轰然倒塌。

变态三连

那么,年少时偷食的禁果会成为我们的救赎吗?不会,因为那是我们所吴广惠背负的“罪”。

但不正因为背负着这样的“罪”,我们才能安稳前行吗?

所以押见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具备实体,忠犬攻是一种男性幻想出的产物,是撒旦,是恶魔,是与浮士德签订契约的梅菲斯特;同时也是圣洁,是天使,是伊甸园里的苹果……总之,是诱惑着我们偏离现实的一切之物。

最后谈一点关于《恶之华》的翻译,书名是出于波德莱尔的诗集这点毋庸置疑了,但大陆直译为《恶之花》,日文译为《恶之华》,台湾沿用日文译法,“华”与“花”同义,在此之外又有华丽、绚丽之意,可谓正是一朵绚丽盛开着的罪恶之花啊,精气神都为极佳消火栓系统。反观大陆译文虽是直译却略显呆板,这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悲哀了。

4.桂正和——幻想乌托邦

桂正和,懂的都懂,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了,早期青春恋爱漫的巅峰,非常正统的青春物语泰迪熊纸尿裤。

其实完全可以和押见修造塑造的女性形象反过来看,她们存在实体,一颦一笑都真实可感,青春期的羞涩与苦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们也不是某种虚构的产物,她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孩,甚至好像跟现实中接触过的某某同学有些相像,尽管偶尔会有些小脾气,但是下一秒就转雨为晴,你永远猜不透她们的想法,因为你也是那个笨笨的男生,不是吗。

桂正和的笔下是一个幻想的乌托邦,那些你曾经交往认识过的女孩,最终都会成为某种支撑你的力量,成为生命的慰藉。

5.a点 楠桂——成为恶鬼的少女

楠桂,应该是一位比较小众的作者了,活跃八九十年代,本名大桥真弓,与同为漫画家的大桥薫互为双胞胎姐妹。她的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正剧,内容题材主要涉及灵异志怪,扎根于日本本土的鬼怪传说,主要作品有《小鬼看刀》《人狼草纸》及一些短篇。另外一种是轻松搞怪的日常,主要从女性的角度描绘一些当下热点相关的作品,比如《美女恐龙妹》中讲述了一位丑女变美女之后,之前表白过的男生却始终还是无法接受;而另一部作品《八神君家庭事件》则讲述了年轻貌美如同同级生的妈妈给青春期的儿子带来的一系列困惑,此外还有一系列作品,总得来说是位高产的作家。

短篇美女恐龙妹与大桥薰合著

在这里简单提下楠桂的正剧漫画,如果是熟悉《道成寺》或者八百屋於七故事的人,可能能理解楠桂笔下女性角色的内核,她的角色在一部作品中的立场可以是好的正的,也可以是坏的邪的,但不管怎样,她都是故事的主体,她可以为了复仇而不惜化身厉鬼(飞头蛮),也可以成为受害者,永世不得轮回。

年轻时候的楠桂大妈6送给未来婆婆十佳礼物. 《沙由莉1号》——如“恶魔”般的

这套书可以说是因缘巧合之下得到的吧,因为听说是青春疼痛系的。之前一直想收但都有没太理想的。

作者在故事中为“沙由莉”塑造了一个恶魔的形象,她总是热衷于破坏,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后扬长而去。就像是学生时代某位行为怪癖的女同学,你永远猜不透她在想什么。她的一举一动都惹人瞩目,每个人都想靠近她、了解她,然而当你觉得已经快要接近她的时候,发现自己才是被玩弄的那一个,但你又提不起丝毫恨意,只是单纯地感觉到:自己失败了。

7. 小川幸臣——对危险之物的向往

这位比较有趣,台版引进不多,只有在20世纪初东立出版的一套《虫embyro》,以及两本根据青木吾郎小说改编的推理漫画。

本身的画风像是刚从手冢时代过渡来的,然而,在这位创作了一系列还算比较硬核题材的漫画后(1985~1998年),紧接着,三年后(2001年)以おがわ甘藍的笔名迅速下海,而且创作的还是(三年起步的)同人本,再配以精进后的画风,真是相得益彰,令人佩服不已。(感兴趣的自己去搜好了,这里不放图了)

在海里潜到2011年后,不再有新作发表。直到2017年创作了两本普级的《みくまりの谷深》,画风深的我心,但目前仍没有余力购买。

粗略算下,即便20岁出道,在他下海时也已36岁,而后又花了十年的时间沉浸其中,到今日至少也已经50多岁了。也不禁想到一些50多岁仍在创作同人本的老一辈漫画家,他们此时的创作也不带任何商业目的了,只是单纯的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癖好,满足于自身,或是成为能够令哪怕一个也好能够产生共鸣的读者的显示系统慰藉。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4:5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86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浅谈   之美   漫画   女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