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更新时间:2025-05-17 03:28:29 阅读: 评论:0

文/小庄

一,

1925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汽车座垫第二年,也是毛泽东职场生涯颇显暗淡的一年。因为受到国民党右派邓泽如、谢持等人的排挤,所以自去年八月份开始,毛泽东的薪水就停发了。那时候的公务员不像今天,有年终奖,有福利,还有失业保险,他们每个月就只能靠着那点薪水吃饭,所以一旦工资停发了,你要么得回家种地,要么就是饿肚子。所以在1925年的年初,身心俱疲的毛泽东请假回老家韶山修养了。

在韶山,毛泽东组织了农民夜校,向贫苦农民们科普马列主义和革命斗争。

同年,又因为韶山一带遭受大旱,田地龟裂,禾苗枯死,而地主们却乘机囤积居奇,高抬谷价。所以,毛泽东又带领农民们组织了一次“平粜阻禁”的斗争,也就是大伙儿一起到地主家,开仓取粮,平价购买。他组织的这次运动,激怒了湖南军阀赵恒惕,被赵恒美国留学签证惕下令通缉,于是他不得不再一次离开韶山,去长沙。

在途径湘江河畔的时候,毛泽东愁绪万千,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

此后的若干年,毛泽东付出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在尝试着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毛泽东心情苍凉,内心充满了惶惑和迷茫,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烟雨莽种植牙好不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菩萨蛮▪黄鹤楼》

便是他当时复杂心情的反应。随后,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宣告破裂。

但是,敌人的屠刀和杀戮并不能击倒他,在这一年的秋天,毛泽东找到了新的出路: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

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金瓶梅女主角了,万维书刊网自此,他走上了“坚持王树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令人伤感的是,在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前夕,他特意去见了妻子杨开慧一面,当时的他也许并不知道,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面。又或许他们都能预感得到,但是为了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国家,他们已别无选择。

三,

虽说前途总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却一定是曲折的,而且非常非常的曲折。秋收起义失败了,毛泽东不得不引兵上了井冈山。

知道的能明白他是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取得革命的经验,不知道的就说他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去山沟沟里当起了什么是特岗教师山大王,不但受了处分,还差点被开除了党籍。

不过好在,误解和指责并不能消磨他的意志,在井冈山上,他同朱德同志一起战斗,取得了极其重要的军事经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那时的他,或许并不知道,一个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都少有的超级天才军事家就要诞生了。

在井冈山上,他们取得了多次的军事胜利: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无店铺销售》

就是他们打了胜仗以后的心情的真实写照。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他还取得了很王宝强经纪人多土地革命的经验。到了苏区以后,他带领贫苦农民,一起进行了持久而艰难的土地革命斗争,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可谓是“群众个个叫好,百姓纷纷点赞”。

看到几千年来,受封建主义制度剥削下的贫苦百姓们,都能分到熊岳温泉一份自己的土地,毛泽东的心情十分的愉悦,他写到:

……

红旗越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蒋桂战争》

四,

在苏区的头几年,是叫人十分神往的,因为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完美生物军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那个曾经只是单纯的梦想着如何拍马屁能当一个学校教员的师范生,如今已是一个指挥着数万红军闹革命的超级军事家。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在漫天风雪中,毛泽东指挥若定,踏歌向前;伟大的红军英勇无畏,行军夺关。这一切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英雄画面,红旗飘扬,战马长嘶,实在叫我等后辈万分敬仰。

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只领着800残兵去了井冈山“落草”的毛泽东,居然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创造出一支如此强大的工农红军。于是,针对苏区持续了五次的军事围剿开始了。

然而,在毛泽东“诱敌深入,于运动战中各个击破”的军事指导方针下,蒋介石的前四次围剿都没有讨到半分好处,自己反而落了个损兵折将。不信?我们一起看:

……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红花会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五,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换来的只是无尽的痛苦与等待。受苏联“左倾”思想的严重影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的思想和政策,把毛泽东慢慢的排挤出了苏区红军的领导岗位。

这次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灾难级别的,“堡垒主义”的军事指导原则取代了“诱敌深入”的指导原则,第五次反围剿的彻底失败,使得红军不得不放弃苏区根据地,被迫开始长征。

在长征前的近三年的时间里,因为“左”的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承受了太多的批斗和打击,这些挫折和磨难使毛泽东无数次病倒,差点丢了性命。然而,也正是这些数不尽的挫折和打击,指引着他逐步走向成熟。后来常有同他一起战斗的先辈们老城南说道:毛泽东正是在苏区最后三年的磨难之中,才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长征途中,红军中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此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伟大的,无所畏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开始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欲渡江北上,因为一时求胜心切,在土城一战中,遭遇川军郭勋祺部的重重阻力,被迫诚如神之所说一渡赤水。

福字大全想来,土城一战,真中华民国的够郭勋祺吹一辈子了,居然逼着毛泽东被迫转变军事路线,西渡赤水。但也正是这一次转变,催生出了军事史上的逆天操作,神来之笔,让毛泽东创造出了“四渡赤水”的军事奇迹。

在四渡赤水的第二次渡河后,红军攻玛卡的功效与作用打了一个地方,在这次战斗中,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邓萍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官。红军攻打的这个地方,便是遵义的娄山关。后来,待战局稳定下来以后,毛泽东为此次战斗补写了一首词,便是那首堪称精品中的精品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困难多于顺利实是不知有多少倍。然而过了岷山后,红军终于暂时性的赢来了一丝曙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管如此城市风情,毛泽东前面的困难依旧堆积如山,中华民族面临的灾难依旧无比的深重。日本觊觎华北,平津的豺狼野心已昭然若揭,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已是无以复加。对帝国主义的反击,对侵略战争的反击,是红军接下来最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此刻的毛泽东,在替中华民族呐喊:

……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截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念奴娇▪昆仑》

六,

自1925年,毛泽东提出那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后,

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是这十年的历练,使得毛泽东终于找到了这个疑问背后的答案。

尽管此刻,刚刚到达陕北的红军加起来还不到2娃哈哈格瓦斯万人马,但他们个个都是经历了凤凰涅槃之后保留下来的革命精英。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毛泽东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源泉,这个力量的源泉就是——人民群众。

在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二年,也就是1936年初,毛泽东率军东征。

在东征的途中,毛泽东用一首词回答了自己当初的疑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现在,他终于有了答案,那便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风流人物,便是中国土地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全文完

业余时间,写了个小公号:八角楼上。

这个号只写读毛选的文章,喜欢的可以来这个号玩一下。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0:5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89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苍茫   主沉浮   大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